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整体改革试验中,我们坚持教学的科学性原则,根据系统论原理——整体大于各部分的总和,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验教学的完整性规律,把组成整体结构的各个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在总体上通盘考虑。这样,注意各要素的功能,而且更注意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的新功能。
【关键词】实验活动;交叉体系;改革;实践;探索
物理教学的主体内容就是要搞好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必须以实验作引探。因为实验是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的直观性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记忆,实验的导向性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实验的可信性可以强化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正确认识。那我们应该怎样尝试来改革实验的教学方法呢?
1、实验录像,提高实验复习的效率的法宝
在现代教育技术还未进入学校教学活动之前,物理实验的复习,只能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看书去回忆实验的过程、结果和规律,学生很难再见到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因为时间不允许把一学期、一学年乃至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实验再做一遍给学生看。但是,利用实验教学录像,却完全可以让学生在3至5小时内,完整地观看一些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这种既具直观形象,又具系统概括的电教手段,通过渗透、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回忆老师讲过的概念和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快放的方法把一些不重要的过程删去,利用慢放、暂停和回看的方法去复习重点、难点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对重点、难点的问题加深理解,使错误之处得以纠正,正确的知识技能得以巩固,使之更深刻、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传统的方法所不能及的。
2、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保证两课的内在联系。二是抓好落实,一 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例如:在学习液压机前,借来油压千斤顶,利用课外活动操作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自己操作,在学了光学后,指导学生自制望远镜、潜望镜等等。这样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
3、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
青少年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它能很好地推动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研究探索。兴趣的培养不仅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而且也能促进智能的发展,以提高学习质量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只有使学生对这门功课有了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钻研精神,才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观察实验法就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从而找出规律来。观察实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弄清楚在实验中必须观察到的现象之后,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从而达到观察的目的。例如,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磁力。在讲解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到运动电荷在电场中形成电子束的形状是一条直线;然后,将马蹄形磁铁放入电场中,让学生回答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们一起回答;“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通过观察实验,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 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 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 牢固。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 “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 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
5、引进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知识和技能是创新的土壤,但也不可低估情感对创新的作用,要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变为志趣,志趣可以转为理想,理想可以成为创新的动力,创新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起来就有了动力和激情。
通过对众多物理学家的介绍,如法拉第的十年心血,第谷一生奉献,伽利略的不畏权威,歌白尼的舍生取义……,使学生懂得科学发展的历程是曲折的,过程是艰辛的,进程是美好的,从而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明白“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不凑数据,不敷衍了事,切实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
总之,重视实验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是《标准》的要求,是培养祖国四化建设人才的重要手段,是造就科学技术后备力量的必由之路,利国利民利校利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责任编辑:丁晓清
【关键词】实验活动;交叉体系;改革;实践;探索
物理教学的主体内容就是要搞好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必须以实验作引探。因为实验是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的直观性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记忆,实验的导向性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实验的可信性可以强化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正确认识。那我们应该怎样尝试来改革实验的教学方法呢?
1、实验录像,提高实验复习的效率的法宝
在现代教育技术还未进入学校教学活动之前,物理实验的复习,只能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看书去回忆实验的过程、结果和规律,学生很难再见到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因为时间不允许把一学期、一学年乃至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实验再做一遍给学生看。但是,利用实验教学录像,却完全可以让学生在3至5小时内,完整地观看一些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这种既具直观形象,又具系统概括的电教手段,通过渗透、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回忆老师讲过的概念和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快放的方法把一些不重要的过程删去,利用慢放、暂停和回看的方法去复习重点、难点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对重点、难点的问题加深理解,使错误之处得以纠正,正确的知识技能得以巩固,使之更深刻、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传统的方法所不能及的。
2、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保证两课的内在联系。二是抓好落实,一 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例如:在学习液压机前,借来油压千斤顶,利用课外活动操作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自己操作,在学了光学后,指导学生自制望远镜、潜望镜等等。这样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
3、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
青少年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它能很好地推动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研究探索。兴趣的培养不仅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而且也能促进智能的发展,以提高学习质量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只有使学生对这门功课有了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钻研精神,才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观察实验法就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从而找出规律来。观察实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弄清楚在实验中必须观察到的现象之后,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从而达到观察的目的。例如,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磁力。在讲解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到运动电荷在电场中形成电子束的形状是一条直线;然后,将马蹄形磁铁放入电场中,让学生回答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们一起回答;“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通过观察实验,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 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 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 牢固。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 “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 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
5、引进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知识和技能是创新的土壤,但也不可低估情感对创新的作用,要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变为志趣,志趣可以转为理想,理想可以成为创新的动力,创新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起来就有了动力和激情。
通过对众多物理学家的介绍,如法拉第的十年心血,第谷一生奉献,伽利略的不畏权威,歌白尼的舍生取义……,使学生懂得科学发展的历程是曲折的,过程是艰辛的,进程是美好的,从而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明白“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不凑数据,不敷衍了事,切实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
总之,重视实验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是《标准》的要求,是培养祖国四化建设人才的重要手段,是造就科学技术后备力量的必由之路,利国利民利校利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责任编辑:丁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