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

来源 :躬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u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家人有一句话,用来说那类特别淘气顽皮的孩子:“三天不挨打,你就上房坡揭瓦。”
  房坡即屋顶,因为老家的屋顶常有一个坡度,能够登上去揭瓦的孩子须身手敏捷、动作灵巧才行,“坏孩子”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像那些安静顺从的孩子,万万不会干揭瓦那种既冒险又无益的事情,却同样不止一次向往着到屋顶上走一走、望一望,看到与以往不同的世界,想象自己张开手臂是不是就有一些飞翔的意思了。
  地面高低起伏,也可以跳、可以奔,像小鹿一样轻捷,像豹子一样有力,可是感觉仍然不够,脚步总有疲累乏力的时候,视野也有限,看不到更多精彩有趣的东西。于是,走着走着就想登到高处,看到一只小鸟像片云影轻盈地飞过,更羡慕得不得了,甚至慢慢地学会了爬树,每一棵树也都有飞翔之姿,骑到高高的树上也是在等候这只绿色大鸟携带自己振翅起飞,然而树木越大枝叶也越繁茂,难免会遮挡许多视线……当看到一只虎斑猫从一个屋顶跳到另一个屋顶,优雅地抬起尾巴,弯出一道惬意又保持着警觉的弧线,在高高的屋脊上优哉游哉地踱步、观望,心里忍不住热乎乎了一下,即使不能像侠客那样飞檐走壁,哪怕像猫一样到屋顶上走一走,俯瞰一下熟悉的村庄和陌生的远方,感觉也是十分新鲜奇妙的吧?
  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钢筋水泥也走进乡村。邻居六奶奶家建起村子里第一座平房,水泥凝结后的屋顶竟然比碾麦场还要平坦,四周砌上矮矮的花墙防止物品掉落。我们一个紧跟一个踏着逐级升高的楼梯,终于从悬空感中脚踏实地地攀登到屋顶,情绪依然紧张兴奋,来不及大呼小叫,因为眩晕感又抓住了每一个孩子的心。虽然我们攀爬过高出所有房屋的大树,但是眼下的这座平房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水泥盒子,平滑陡峭,既没有抓手,也没有遮蔽和缓冲的东西,不慎一头栽下去,不是把骨头摔折,就是把脑袋摔两半,连神仙也难救活。刚开始,我踮着脚尖走在平房顶上,不敢大声跟伙伴说话。走了两圈以后,感到这水泥屋顶比什么都结实,也没有玻璃那么光滑,便放平脚板,脚尖和脚跟同时着地,像往常那样有板有眼地迈开大步,走出了声响,也走出了气势,仿佛在巡视自己新开辟的领地。大家很快适应了高处又宽又平的屋顶,大胆地蹦来跳去、嬉笑吵闹。六奶奶在院子中仰头喊:“你们咋在屋顶上逛大街哩?小心摔下来,我可不管你们是摔成七块,还是摔成八块!赶快下来!再不下来,我就堵住楼梯,看你们一个一个怎么飞下来?”
  伙伴们嘻嘻哈哈地下了地,我躲在暗处留在屋顶上,六奶奶也许知道我以后不会随便再来她家的屋顶,所以转过身走进厨房,很长时间都没有动静。我在屋顶上也安安静静的,视角的变化让我看到了许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那个霍霍磨刀的男人我忽然不认识了,那个在院子里晾晒被单的女人我也不认识了——她变得更壮实,好像一个活动着的树桩,她变得像一只多彩炫目的鸟,在被单之间飞来飞去;我同时能够看到不同的院子,那些院子不但整整缩小了一圈,而且挤挤挨挨得更紧了,原来的那些空隙忽然填满了玉米的金黄、辣椒的红艳和树叶的翠绿;牛在一个角落里津津有味地吃着青草,羊在一小块地毯似的东西上进行杂技表演,孩子们变得更小也更灵活,不时地从这里钻到那里,非要闹出蜂群似的嗡嗡声响,他们既像画卷中的小人娃儿,也像刚从天上掉进村庄的精灵……连哪户人家青色的房坡上多了几块红瓦,哪一根堆在露天地里的木头长出了一连串黑色的木耳,哪一只母鸡正撅着屁股用力下蛋,哪一个当妈的随手一甩竟把手中的毛巾甩到了含笑树上,这些我都能看到。我只要转动身子,将会看得更多,那些有意思的细节都不会错过,即使我暂时还没有发现什么秘密,也已经心满意足了。站立在屋顶上观看整个村子,我一时间拥有了一个几乎全能的视角,不用担心树木会阻挡,也不用担心看不清楚。我的眼睛既是飞鹰的眼睛,也是一朵白云的眼睛,是这高高的平房屋顶改变了庸常的景象,赋予它们崭新的色彩和趣味,让一个孩子有了讲述故事的渴望,有了重新爱上寻常世界的机会。如果周围忽然冒出另外一座平房,甚至几片平坦的屋顶,我真想跳上跳下,从这家奔到那家,直到像空中飛人那样走完整个村子。我离开屋顶的时候,六奶奶家的炊烟燃烧得更浓了,她也许把我当成了一只无声无息的虎斑猫。
  盛夏之夜,六奶奶家的小孩子们最喜欢睡到屋顶上,那里的风更凉爽,蚊虫也偏少,距离星星更近,可以发呆,也可以听故事、听蛙鸣虫吟,不知不觉就进入甜蜜的梦乡,当露水刚刚打湿皮肤的时候,也该起床开始新的一天了。我羡慕那个高出地面和麦垛的屋顶,它是矗立在风中的一座小岛,小岛上面平平的,像摊开一本书,写着舒服和遐想。
  我家扒掉一座旧房子,盖起另一座新房子,还新增了厨房、牛屋、储藏室,可惜屋顶仍旧有坡度,从侧面看仍旧呈三角形。我家的老猫能到那里,我仍旧到不了。失望过吗?失望过。我仍不抱怨自家的房坡,睡觉的地方很低,一家人在一起仍可安眠,享一夜好梦,我不能到屋顶上唱歌,却可以多走十里路,到村后的小山上唱到嗓子沙哑、眼眶盈泪。
  几年后,我去外地读书上学,上过更高的楼房,见过更平坦宽大的屋顶,有的屋顶还带着空中花园,老家六奶奶家的屋顶便不再新奇、诱人向往……
  有一年回老家,竟然发现六奶奶家的屋顶罩上了彩钢板的尖屋顶,除了小猫和小鸟、落叶和积雪能够攀爬或者停留到上面,谁也别想去那里躺着睡觉看星星。这时候,我家却扒掉第二座屋架房,建起高高的平房,有着一个光滑平坦、结实防雨的屋顶。我很高兴,即使有了空调房,也很难说服自己的孩子不去躺到屋顶上露宿看银河,我也很高兴。我一再叮嘱父母,不要在我们的屋顶上搭建一层彩钢板,那纯属多余,别人家的彩钢瓦再鲜艳、再美观、再省事也不要羡慕。父母说好,所以这些年我在老家一直拥有一个可以像鸟一样俯瞰家乡和远方的屋顶,看着看着我又跟天上的白云亲近起来,每逢星月之夜,我即便不能高声歌唱,心里也有月光般的音乐在流淌。
其他文献
2015年10月20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为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盛大国宴。  伊丽莎白女王去年度过了其89岁生日,到9月9日,她又打破其高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王所创下的“63年216天”的统治纪录,成为“英国历史上统治最久的君主”,也被网友们戏称为“超长待机”女王。伊丽莎白女王尽管年近九旬,但身体还是非常健朗,几乎没去过医院,即使如今女王的儿子已经跟小老头似的,但是女王依旧神采奕奕
期刊
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那么,新《条例》施行后,我们在纪律审查、执纪审理中,对2016年以前的违纪行为的定性归责是依据援引旧《条例》还是新《条例》?笔者认为,应从新《条例》溯及力问题给以科学解读。  新《条例》的溯及力遵循的是  从旧兼从轻原则  溯及力是指法律、法规溯及既往的效力,专指对其生效
期刊
发现自己被人“拉黑”往往很偶然。  那天的聚会上,遇到许久不见的一个姑娘。你们亲切地打招呼,诉说真不该这么久不见的遗憾。以前有那么熟吗?起码共事过,还曾一起出游。在往返的漫长航班上,如此真实地吐露过心声:对老板的不满、同事的八卦、儿时的经历、父母的近况,以及爱情故事……然后,就是微信朋友圈里的送花点赞逗趣与关怀。  聚会结束后,很快就看到她在你的朋友圈里留言,回应你对某件事的感慨。突然想,有些日子
期刊
变法,到底是要用革命性的手段,还是用改良的办法?这是一个争论了数千年的话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如黑格尔说过的一句话,世上最深刻的悲剧冲突,双方一时看不出对错,只是两个都有充分理由的片面撞到了一起。  史上许多变法折腾来折腾去,并不是为了方向之争,而是纠缠于策略与路径。殊不知,世上没绝对的对与错,所谓的对与错、真理与谬误都是相对的。在一个时代确信无疑的价值被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
期刊
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只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  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构成了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饥谑,于是急急地来试探下山的陡坡。人生真是艱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什么,上了高峰抓住不了什么。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  (摘自一文网)
期刊
“十三五”期间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要素供给条件都没有发生转折性变化。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较快推进的历史进程没有改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国内外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明显下降。在国内,市场需求水平的下降,既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也使市场由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需求水平和供求关系的变化,
期刊
药山禅师在庭院里打坐,身旁坐了两位弟子,一位叫云岩,一位叫道吾。禅师忽然指着院子里一枯一荣的两棵树,先对道吾问道:“那两棵树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道吾回答道:“荣的好!”  药山再问云岩:“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云岩答道:“枯的好!”  这时,正好一位姓高的侍者经过,药山又以同样的问题问他:“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侍者回答道:“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  “荣的好”,此人便是热忱进
期刊
往往人们对自己相信的事不会再去怀疑。假如有人与你的观点不同,你会做出三个反应。一是“无知假设”:其他人一定是缺少必要的相关信息,如果有了足够的信息,他肯定会同意我的观点。政治活动家就会这样想,他们相信可以通过讲解来说服别人。反应二是“白痴假设”:其他人有相关的信息,但是脑子不好使,所以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真是个傻瓜。这种反应在官僚主义者中很常见,他们得在前来办事的“蠢人”面前把自己保护起来。反应三是
期刊
有一天,一个男孩在大街上恰好遇到市长正在穿过马路。  “你知道他为什么能当那么大的官吗?那是因为他和魔鬼有过约定。”一个女人这样告诉男孩。  过了一会儿,男孩要去乡下的一个镇子,他看到路旁地里的玉米长得又大又好。他问路旁的人:“这几块玉米地的主人是谁啊?”  “这些地都是一个农场主的,我敢说,是魔鬼帮了他一手。”一个农人回答他。  一天,一位相貌美丽的女人从男孩身边经过,牧师大声说道:“那个女人是
期刊
清朝大臣林则徐,小时候喜欢和一个姓刘的同学一起玩。一天,有位老太太蹲下身子卖桃子,口袋里装的钱滑落在地上。林则徐和同学们一起替老太太把钱捡了起来,那位姓刘的同学却从脚底下拿出一文钱装进了自己的荷包。  多年之后,林则徐成为两广总督,刘同学恰好是他的属下,他以为自己一定能够得到老朋友的照顾。不料林则徐看到他,毫不客气地說:“一个从小就心术不正的人,一旦当官绝对难以保持廉洁……”刘同学红着脸退了出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