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家遇上马路”:基层官僚如何思考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bankc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新闻中,基层官僚的形象常常是这样的:他们或是信奉道德原则,严守制度规定;或是攫取私利、腐化堕落,为了实现各种目标,他们因地制宜,采用灵活策略,把诸如知识、制度规则或人际网络盘活为权力资源。这些“常识”充斥于老百姓的街谈巷议,却竟也引导着学术研究。学者们提出大量中层理论(譬如“适应性治理”“威权韧性”“政策实验”等),或是搭建各种项目数据库,那些要么精于算计,要么依循规范的官僚形象在这些理论和数据中隐然若现。尽管研究项目繁多、论文发表数量巨大,但这样的学术工作似乎与街谈巷议处于同样的水准。学者们无意识地沉浸于这些常识,生产出千篇一律的官僚形象。他们更无须反思这样的问题:所谓“工具理性”或“规范服从”,是否真的可以展现基层官僚本真的存在状态?
  学术的力量在于穿透由常识构造而成的知识“硬木板”。这需要学者找回对生活意义世界的理解,重拾起社会科学研究的想象力。这样的努力虽然在中国学者的治理研究中方兴未艾,但却在一位美国年轻学者扎卡(Bernardo Zacka)最近出版的《当国家遇上马路:公共服务与道德自主》一书中得到了有力的体现。作者把田野民族志和政治理论这两个似乎最不相干的领域连接在一起。他告诉我们,对生活意义世界的理解可以重塑政治学科关于国家理论的想象力。作者参与了“诺威尔市社区发展项目”(Norvil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itiative)这一准政府组织的日常工作,如帮助当地非洲和拉美裔居民申请政府救济与补助,开展就业培训等。通过“察言观色”,他揭示了基层官僚与百姓之间如何交流、互相理解,并对此进行了严谨的社会科学分析。作者的根本关切在于:当我们重拾对官僚生活意义世界的体悟,就可以超越以往政治理论的局限,探讨国家政治秩序问题(27—28页)。
  在我看来,本书从三个角度超越了关于基层官僚的常识性认识。这些维度原本应当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部分。可是,被所谓常识包裹的研究者们,也许已对此感到陌生甚至是不屑了。
  首先,本书不再把官僚的能动性(agency)视为利益算计或是满足某种道德规范的决定(66页)。基层官僚所面对的,是一个充满了张力的世界。信仰某种道德或是纯粹为自我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似乎都难做到。官僚整天被各种诉求和要求拉扯着。是该一视同仁地按照程序办事,还是该照顾更需要的服务对象:前者可以让他们显得更公平,而后者也可以被视为是诚心为人民服务的表现。是考虑自己的绩效还是更关心百姓的诉求,二者似乎都无可厚非。身处这样一个由相互冲突的利益和规范组成的现实世界,官僚们不大关心如何计算利益或信仰何种道德,他们更直接的感受却是身处张力之中的无所适从。感受着规范问的冲突,踌躇于各种可能的选择之间,他们更加关心如何消除这种冲突感,令自己舒适自然。尽管这种舒适感会使他们不知不觉放弃掉一些规范,但这并非是他们有意的“选择”(66、114页)。汉斯·约阿斯(Hans Joas)将这样的能动性称为统合(coordination)。所谓统合,并非是非此即彼的選择,而是将彼此都变得可以被自我的经验理解,使它们不再是不可调和的选项,自我也就不会为那些看似正确的规范而犹豫彷徨。
  本书揭示了基层官僚的这种存在状态。在访谈中,作者敏锐地把握住:当受访者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百姓诉求时,他们并不会将自己的应对“视为”根据规则或利益做出的“决定”——他们甚至不会用“我决定去做”这样的表述(69、72页)。他们惯常的思考方式是:将这些诉求和自己熟悉的某种“印象”连接起来。作者详细分析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一个基层政府咨询员遇到一个需要心理辅导的服务对象。这人原本只是来咨询康复问题的,因为他在做搬运工的时候不小心伤到了胳膊。面对这样一个人,咨询员开始只是按照程序推荐他去相关机构进行康复训练。但是后面发生的事情改变了咨询员那按程序办事的习惯方式。这人后来聊了很多。慢慢地,他的形象在咨询员眼中发生变化。他不再只被称为“服务对象”。按照咨询员的描述,他成了一个十分“有趣”的人。“一身黑——黑牛仔裤,大黑摩托靴,头发梳成了大长辫子披到了腰。他戴着黑墨镜,衬衫绷紧着肌肉。看起来很男人,很强。可谁知道啊,他竟然其实只是一个可怜的小猫咪(pussycat)。”(70页)咨询员之所以觉得他是可怜的小猫,完全是因为这个男人讲给她的故事。在接下来的讲述中,男人被描绘成心很软,又特别爱帮助别人的人。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让他觉得特别可怜的带着孩子的女人。那个女人没地方住,他就把女人和孩子带回了家,给她们住的地方。而且他还和那个女人“浪漫地相爱”了。可是不幸的是,这么好的男人却遭遇到那个女人的劈腿,而且还是发生在住在男人家的时候!这个男人伤心欲绝,出现了情感问题,他特别沮丧地跑来告诉咨询员自己的实情,竟然当场哭了。于是咨询员立刻决定放下手头的工作,亲自开车带着他出去找心理咨询师(70—71页)。
  是对所有服务对象一视同仁,按程序办事,还是投入感情地帮助一个他(却可能以忽视其他服务对象为代价)?咨询员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因为利益考虑还是道德原则而选择后者。她将整个过程叙述为“凭印象办事”。一个寻求咨询的人,从冷冰冰的“服务对象”,变成一只可怜的小猫,这种变化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她找到了某种印象来理解眼前这个人。当她形容这个男人如何装束,如何充满男人气概时,她其实是在将自己印象中很具有男人气概的形象与眼前的这个人建立了联系——就如同少女总爱把童话里的白马王子和眼前的偶像联系。这也加剧了她对男人的同情感。当她讲述这个铁骨铮铮的男人如何英雄救美,陷入爱河,却又被女人始乱终弃,以至于满身创伤悲哀哭泣时,这里所呈现的,是我们很熟悉的爱情故事模式。这种故事模式也许看来有些老套,但是咨询员却一定是将自己的情感和这种故事连接在一起了。当服务对象的讲述恰巧符合了这种故事模式时,她便一下子将他想象成故事中的男主角,她的情感也就连带投入进去。这是一个选择信息、对应印象、建立判断的过程。她也许接触到关于这个人很多很多的信息,但是只有某些信息被她看重。这时的她,看到的不再是一个按照程序需要被送到哪里去的“咨询对象”,而是一个和自己过往的情感经历,甚至是对爱情小说的回忆连接在一起,被自己重新绘制出来的人。前后反差如此强烈,我们甚至可以从讲述者自己的叙述中感觉到。   這种震荡源于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体制一部分的人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并不能通过理想主义教育来解决,也不会因利益激励机制而消散。因为无论是再忠贞的理想主义者或再实际的功利主义者,都难以预料“体制”希望他们在某个时候该充当什么角色。他们只能仓促应付,今天引以为傲的优点也许明天就成为被批评的缺陷。个人和体制间永远的龃龉使他们感到迷惑、无奈、沮丧、愤慨或漠然。这种负面的经历蚕食着官僚作为人所具有的真诚、信任与朴实:他们或者用体制化的语言把自己隐藏,或者把安全感寄托在更有资源的人身上。
  上面的三个维度展现了官僚本真的存在状态。当我们把握住这种状态,便可以探索一种“自下而上”视角,重新建立规范性的国家理论(250—252页)。关于如何塑造更好的官僚队伍,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一些耳熟能详的说法:行政程序透明公开,建立强有力的法治监督,公平的选拔和晋升机制,进行理想价值教育等。这些措施预设了官僚的个人目的和公共行政目标之间的差异。而体制建设的目标就是让官僚克服错误的“私”,来实现正确的“公”的目标。
  这些制度固然重要,但在一个充满差异的世界中,相比于统一对错而言,反思的能力也许是基层官僚更需要的。所谓反思,是人可以不断跳出自我已有的窠臼,意识到本人所坚持的,只是众多不同理解世界方式的一种。在和而不同的格局中,人与人通过治理的过程连接起来。
  理想政治体制可以引导官僚形成这样的能力。首先,通过一些训练,官僚可以克服之前提到的情感偏执:他们可以被引导分析自己如何形成了对某个服务对象的判断,从而将“常识之智”,转化为可申述的社会科学的分析。这种调节训练帮助他们反思自己的判断如何产生,通过对照他人的认识模式,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沉迷于单一的认识模式中。其次,通过制度环境建设,官僚可意识到自己虽然时刻处于充满“异见”的世界,但同事的不同看法,并不代表人品或道德的高下,那只是大家理解世界方式的不同。不同观点的表达,并不意味着哪种观点要取得最终的胜利。每个人需要对他人保持开放和尊重,对自我保持戒慎。这种组织文化构成了国家基层治理的健康肌体。最后,上级尽量尊重基层官僚对自我角色的设定。层层的任务加码,对统一评价标准的不断强化,往往会加剧官僚的自我认同与体制的碰撞冲突,这种冲突感只会逼迫官僚将自我与体制割裂开来,丧失自主的反思能力。相对于服从而言,体制设计者似乎更需要思考如何建立基层官僚的“诚意”:“诚”意味着在审慎的自我反思中,自主地看待自己的角色。当体制可以展现出足够的宽容,让官僚保持这份诚意,官僚也就可以真诚地把体制与自我相容,而不是迎合上级、机械服从,却又在内心中将体制与个人对立起来的两面人。
  以上种种,似曾相识却又有些陌生。说似曾相识,是因为它们呈现的,是每个人正在经历着的本真生活;说有些陌生,是因为很多研究已经对这样的生活视而不见太久。本书的标题是“当国家遇上马路”。马路所承载的,大概是那最为平凡而真实的生活世界。国家治理研究并非只是学者书斋中的理论陶醉或数据堆叠。与每天发生在马路上的人来人往、喜怒哀乐的生活相比,那样的书斋显得过于狭隘了。治理过程融于生活世界而展开。研究治理,说到底,就是理解人在绵延不绝的生活中如何存在。作为被各种数据、理论、方法包围着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也许到了找回这种本真的时候了。
  (When the State Meets the Street:Public Service and Moral Axency.Bernardo Zack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7)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各地加大速度在中小学配置专职心理教师。沿海经济较发达、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较早的地区专职心理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对厦门市湖里区专职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调查显示,湖里区的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已经配齐,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接近配齐,专职心理教师专业对口、学历层次高,但队伍性别比例失调,成员过于年轻、年龄结构不合理,普遍无法真正专职于心理教育且待遇偏低,专业成长问题突出。为此,建议区域内配置专职心理健康教
[关键词]生涯咨询;人生价值;职业选择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0-0068-03【人物角色】  男主角:吴小双  男主角的父亲
〔关键词〕疫情;谣言;心理班会;七年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9-0013-02  【活动理念】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肆虐,全国人民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之中。随着疫情的逐步蔓延,网络上出现了许多谣言,例如,“饮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这病毒口罩根本防不住,空气里都是病毒,怎么防”“有一家子武汉人染病,跑到了上海迪士
〔关键词〕初潮;心理疏导;团体辅导;家校携手  曾经看到过一则关于“四川13岁女孩初潮遭遇同学嘲讽致疯”的报道,我当时颇为震惊:一个刚涉入花季的青春少女,却在美好人生启程时惨淡陨落,这究竟是谁之错?很长一段时间,女孩呆滞的眼神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恰巧,我执教的班中,也出现了这样一位女生,本文讲述了我对她的辅导过程,希望此文能给同行们带来一些启示。  【个案情况】  王敏,13岁,小学五年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298位幼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幼师生学习倦怠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试图探寻其学习倦怠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具体包括:合理安排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树立学习目标,培养成就感,等等。  〔关键词〕学习倦怠;幼师生;职业教育;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摘要〕一名高三复读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感到压力非常大,在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很难实现,每天心情烦躁,学习状态很差,效率极低。通过心理辅导,他意识到在现阶段,暂时忘记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才是克服焦虑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高考压力;目标;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1-00
[摘要]本文考察了学业情绪在学习态度与学业拖延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小学生学业情绪量表、中小学生学习态度自陈量表以及学业拖延量表为工具,对300名高年级小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除积极高唤醒外,学业情绪的其他三个维度与学习态度和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的两两相关。(2)学习态度负向预测学业拖延,正向预测积极低唤醒,负向预测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除积极高唤醒外,学业情绪其他三个维度正向预测学业拖延。因
〔关键词〕伪同性恋;人本主义心理学;个案分析  一、个案情况  小丽是在同学小华的陪伴下,来到咨询室接受咨询。班主任反映,小丽在班上是比较开朗的女生,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变化比较大,情绪较低落。小丽,女,就读高中一年级,现在与爸爸妈妈和弟弟同住,无躯体上的疾病,无精神疾病史,家族中也没有精神疾病史。  小丽从小一直与爷爷奶奶生活在家乡,15岁读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才来到父母工作的城市,开始与父母共同生活。
〔摘要〕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通过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从教育理念、组织管理、师资培养、活动开展、中心建设等方面入手,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
〔摘要〕写作一直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教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写,语文课上学生常出现“谈作文色变”的情况,为了应付老师和考试,许多学生生搬硬套,凑字数,缺乏真情实感,闹出了不少笑话。本研究展示了一种新型的作文教学模式,利用催眠的暗示作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写作教学;催眠;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