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抑郁的几个误区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ub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误区一:抑郁同个人能力弱、情商低、心胸狭窄有关系。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患。容易患此症的并不是那些走投无路的人,相反,那些工作认真、勤奋、有前途、有潜力的人更容易因工作患上抑郁症,因为他们的投入度更高,对超出自己能力的工作内容感知比较敏感。
  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和情商高低并没有直接关系。拿抑郁症做例子:你的情商好比一个盛满水的容器,而压力好比墨水,在一个小水桶里滴一滴墨水,水不会变黑;往一个大池塘里注入上吨的墨水,水反而会黑了。所以是否会得抑郁症取决于你注入了多少压力,而不是你的情商有多大。
  
  误区二:抑郁情绪=抑郁症
  
   “人的情绪是一个钟摆,”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汪冰博士坐在我面前,随手拿起一个手机袋开始摆动,“往快乐的一边摆得越高,往悲哀的一边摆得同样也会越高,这是自然现象。只让自己停留在欢乐一边,怎么可能呢?控制的力量越大,你越在反人性。当然,你还有一种可能去降低悲伤的感觉,那就是调整摆动幅度,让快乐和悲伤的摆动幅度都降低下来,这样,你对痛苦的感知也不会那么多,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麻木。很多人觉得成熟就是麻木,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
  实际上,抑郁情绪和快乐情绪一样稀松平常,我们不必有一段时间不开心就怀疑自己可能有心理问题。只有在抑郁情绪威胁到你的正常生活甚至生命的时候,才需要就医或借助药物力量。而且即便你有抑郁症,也不必为自己的情绪低落而感到恐惧,大约有12%的人在他们的一生中的某个时期都曾经历过相当严重、需要治疗的抑郁症,他们的大部分抑郁症发作不经治疗也能在3~6个月期间结束。
  汪冰告诉我,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会受抑郁情绪的打扰,一种是死人,一种是非常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我们努力的结果不是使自己成为那两种人,是吧?
  
  误区三:当你觉得抑郁,请控制它。
  
   “现在,你千万不要去想一只粉红色的大象,千万不要想!这只大象还有一对非常大的耳朵。”坐在对面的汪冰博士这样告诫我,当然,我在强调自己不去想的时候,脑海里就一直有一只可爱的粉红大耳大象存在了。
  汪冰说,很多人情绪恶化,其实是因为他们太想改变自己抑郁的状况了。当你发现自己被抑郁情绪困扰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去控制它,而应该取而代之以调整的方法。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财务总监魏萍就非常善于使用这个方法。当一件事情令她很苦恼时,她往往会暂时抛开这件事,选择购物,看很多的电视连续剧,跟书一起哭、一起笑等等。魏萍觉得自己比以前成熟的主要原因在于她能够理性分析自己属于什么状态,是痛苦还是迷茫,出了问题能面对还是不能面对。分析之后放纵自己,等心情调整了,她会发现,“当事易时移,情景改变,很多当时天大的事情都不大了。”
  再比如笔者的一个朋友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而心情烦躁,经常枯坐着玩连连看玩到天亮,她总是和自己说,这是最后一局,可实际上,一局之后,她按捺不住地玩第二局,甚至怀疑自己心理有问题了。可是在汪冰看来,这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在玩连连看的时候,她的焦虑情绪实际也降低了,连连看等于是她的特效药物,帮助她不想很多事情,而且让她有成就感,所以为什么要强行地逼迫自己改掉呢?等她‘身体’健康了,自然会断药的。”
  
  误区四:不解决造成抑郁的具体原因,就不能治愈抑郁
  
  造成抑郁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人事方面的,有业绩方面的,也有日常感情上的,也许一万个问题造成了你的负面情绪,但我们不可能解决全部这一万个问题,这难道意味着我们的负面情绪无法改变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造成你不开心的一万个问题的原因很可能只有一个——你的解释系统出现了问题,你总是戴着墨镜生活。也许你解释这一万个问题,都是按照一个悲观的方式。“心理学上乐观和悲观有什么区别呢?乐观的人会认为成功是能够持续的,是广泛存在的,是内因努力的结果,悲观的人会认为成功是暂时的,是局限的,是外因造成的。解释系统并没有什么好坏,但是,如果这个解释系统让你觉得很不开心,那就需要改变了。一万个问题我们没有办法一一解决,但是一万个问题背后的思维和解释系统是我们可以干预和改变的。
  
  关于抑郁的一个案例。
  在攻读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过程中,我们的受访人却“很讽刺”地曾有一年多时间是位抑郁症患者(是抑郁症,不仅仅是我们在谈的抑郁倾向),想知道他是怎么走出阴霾的吗?
其他文献
岁末了,让我们开始办公室派对吧!现在的派对已经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狂欢,更多地,给每个人提供了心灵交流的空间。平日里少言寡语的你,千万别在这个时候还躲在角落了!Lef's have party!它能够让你有机会展示自己。不过,办公室派对除了让人心跳的激动,还包含了太多处事哲学,比如送礼物,比如空当间的交流……是不是开始发愁了?别急,看看这期的《视野》如何帮你度过那些尴尬的时刻。    “注:本文中所
期刊
Eric,某著名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经理,主要负责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所有事务。早在当初选择被采访者的时候,看到他回传给我的资料里写着有“人际障碍”这项,我就觉得很惊讶。因为Eric在朋友圈里是一个非常外向也非常好相处的人,交际广,人缘好,并且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与人打交道,天天跟创业者接触,然后从与他们的交谈中做出是否值得投资的判断。我怎么也想不到这样的人还会认为自己有“人际障碍”。  大概是由于年
期刊
“每件事情都很重要”是个伪命题。对我们来说,仅仅“奔跑”还不够,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跑向哪里。  在我们头脑中应该对“任务”这个概念有以下四种情境区分:“重要且十分紧急”(A类)、“重要但不那么紧急”(B类)、“不那么重要但十分紧急”(C类)、“既不重要也不那么紧急”(D类)。这样区分的结果有助于我们选择对待当下事件的态度。    “优先性矩阵”     “时间教皇”罗塔尔·塞韦特用“优先性矩阵”对
期刊
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的压力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可消除且有必要消除的压力,比如,来源不明引起的压力;其二是没有必要消除的压力,它们可以提升个人的成就动机和执行力,比如追求成功带来的压力;其三是不可消除的压力。有些情景不可避免发生,有些事情不可不做,这一类压力是不可消除的,比如工作期限的压力。对此,易普斯咨询高级顾问段兆德的建议是:“对后两类压力的管理重点应该放在降低或消除压力的主观感受上,比如做放松训
期刊
为什么事情总到Deadline的时候才开始着手?实践告诉我们,不是时间不够、事情太多,要命的是我们总在拖……拖延是偷窃时间的贼,是时间管理中最主要的罪恶。不知你是不是有这样的体验,越是手边的事情多的时候就越容易走神,比方上网看看新闻,查查邮件,回复邮件。真正该做的事情要么难以进行,要么就不想开始。   “人们的行为模式多半较重视短期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加拿大Calgary大学商学院Piers S
期刊
在你的记忆中 , 当家长发火的时候你的反应是什么 ? 当老板给你批评的时候你又会如何反应 ? 仔细回想或许你会发现 , 尽管在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中发生的状况不尽相同 ,你却有着非常类似的反应。    沈明莹博士  香港萨提亚中心主席及创办人之一 ; 译过《沉思灵想》、《萨提亚家族治疗模式》。擅长萨提亚模式婚姻与家族治疗专业训练、家庭重塑专业训练、个人成长工作坊等。  萨提亚模式 (Satir Mo
期刊
快刀手飞利浦SPC 650NC    对于一部好的网络摄像头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帧速度a帧速越高,对方看到的图像就越清晰流畅。飞利浦“锐丽”SPC 650NC/97就是这样一个快刀手典型,它是专门为台式机用户设计的一款网络摄像头,拥有CMOS传感器,视频的帧速可达每秒30帧,VGA影像生动逼真。机身一派经典味道,当你把底座支架跟镜头分离。底座就成了一个USB设备的插座,可以支持其他设备的传输
期刊
有人说,完美是美好的理想,要想做到的人太辛苦了;也有人说,完美主义其实是一种逃避,因为完美,所以害怕破坏现有完整的一切;甚至有人觉得完美主义的人太“矫情”。的确,完美主义者往往责任感很强,用高标准要求自己,追求细节,凡事过于认真。在这个强调注重细节成功的年代,表面看来,这些职场上的完美主义追求没有错,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在无形之中给原本压力巨大的“工作族”增添了更多的困扰。  Sharen在一家杂志
期刊
还记得《越狱》里那个帅得让人发疯的男主角迈克尔·斯科菲尔德吗?他就是个抑郁症患者(注意哟,是抑郁症而不是抑郁倾向,他病的程度可比诸位严重多了)。  确凿地说,迈克尔患的是“潜在抑郁症”(Low Latent Inhibition),多伦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专家发现这样的人天生就对环境刺激特别敏感。简单点儿说,一般人看到的自行车就是自行车,而潜在抑郁症患者看到的则是辐条、主动齿轮、曲柄或是其
期刊
“我不是天生的商人,但它却是我的命运。”  当年19岁的李文昊(Luigi Peccenini)即便是班里成绩最拔尖的学生,也因为家里经济拮据而没能上成大学。25岁时,他决定自己创业。“选择了创业,你也许就选择了一种不确定的生活。”    创业焦虑    我们知道,创业者往往具备高度的成就动机,但是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高度的成就动机意味着更容易出现焦虑,容易患上“创业焦虑”。这种焦虑心理在一般国际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