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大学生手写简历400字中错24个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这让人们对于稍纵即逝的就业机会倍感珍惜。近日,刚刚大学毕业的小蔡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应聘好不容易进入复试阶段,竟因为一份简历而直接被公司PASS掉!经询问后得知,原来在她的400字手写简历里竟写了24个错别字,而这也成了公司人事主管PASS掉她的重要理由。
“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写出这么多错别字。”毕业于重庆主城一所二本大学的小蔡,这几天有些懊恼。上周五,她到新城区一装饰公司面试,应聘办公室文员,已经进入复试阶段,只要过关,即会被该公司录用。“月薪2500元加提成。”对于这个机会,小蔡发誓一定要抓住。
当天复试的主要内容就是和经理面谈。小蔡在交谈中,回答的问题都比较得体,也赢得了经理的好感。交谈后,人事部工作人员拿出一张简历让她填写,最后有一部分是关于自我介绍的内容,要求400字左右,小蔡按要求填写后,回家等消息。
上周六,小蔡接到该公司电话,说她没有被录取。经询问后得知,原来是她400字的自我介绍里竟然写了24个错别字,而且经理认为她字写得不好。对方表示,虽然公司一般用电脑作业,但还是比较看重书写方面,所以没有录取她。
“这是我半年多后,第一次面试工作。好不容易进了复试,结果却因为自己的失误,丢掉了工作的机会。”回忆起前几天发生的事情,小蔡很是懊恼。
心理学家周安强表示,电脑和手机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期依赖电脑和手机进行交流,也让我们的文字书写成为薄弱环节。电脑时代练习手写可以避免尴尬。从小培养孩子学习书法,练习书法的过程就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它可以培养人的性格,提升一个人的审美认知和内在价值感,同时也是对有着几千年文化底蕴的方块字的传承。
[多维解读]
1.折射汉字书写危机。
400字的简历里有24个错字,折射出了汉字的严重危机。在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下,我们的学校在重视文化考试的时候,却忽视了母语教育和汉字书写。教育部、国家语委曾先后六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报告提到:“学生的汉语能力、汉字书写能力在退化,需要引起注意。”因此,从学生开始,提倡书写汉字,不仅是当代人的责任,更是世世代代中国人永恒的责任。
2.凸显数字时代的弊端。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电脑和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因此而诞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屏奴。不得不承认,手机和电脑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期依赖这些电子产品,也让我们渐渐走入一种新的“尴尬境地”——面对面交流能力的下降、身体机能的萎靡、动手能力的丧失,等等。区区一份400字的简历竟有24个错别字,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电子产品的广泛运用,让他们往往只有在考试的时候才会用到手写,长此以往,其后果实在是难以想象。在享受先进科技的同时,不要忘记传统书法所代表的那份文化底蕴与传承责任。别让“错别字简历”的尴尬成为“数字时代”的难堪现实。
3.反思中小学教育。
出现文字书写错字连篇的现象,除了学生自身学习不刻苦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现行教育体制带来的弊端,那种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围绕着分数做文章,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中,脱离社会现实、脱离经济发展的倾向十分突出。现在的学生要么不看书,要么走马观花,很少动笔或根本不动笔,久而久之,书写的能力自然减弱。常读书,常动笔,熟能生巧,自然就可以减少错别字的出现。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许多地方的书法课,是课表上有,实际上无。开设书法课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减少错别字,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4.细节决定成败。
一个对写字如此马虎的人,对待工作又能有多认真?细节决定成败,这件事看似不是什么大事,但细节缘于态度,细节体现素质。小事都做不好,何以成大事?电脑时代也需要书写,我们不能过于依赖电脑和手机。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应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向世人展示书法的魅力。当然,并不是每个人的书写都能达到十分高的水平,但尽量把字写得美观一点,工整一些并不难。小蔡的事例告诉我们广大的毕业求职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认真准备,重视细节。
[适用文题]
细节、警钟、反思、态度、素质、传统文化、汉字危机、汉字之美等。
二
当“乞讨”成为一种“职业”
近日,一位老人蹲在邮局大厅内清点大堆零钞的照片被发到网上,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照片中,一位六七十岁的老者蹲在邮局大厅内,身前是成堆零钞,其中多为一元的纸币,其次是五毛的。老人披着一件深蓝色衣服,裤管卷到膝盖处,额头和膝盖都有疤痕,身旁,则放着几个超大的塑料袋。发布照片的媒体人称,这是在建国门内大街邮局偶遇到的,照片中的老人来自江苏,靠乞讨为生,每月能往家汇款万元左右。这家邮局的多名职员证实,这名老者确实经常来此向老家汇款,而且“全都是零钞,每次都堆在地上数钱”。
有知情者称,老人每月汇款额在万元左右,谁帮他数钱就给谁100块的小费。逢年过节,老人拿来的钱更多,有时能达到两三万。老人曾讲过,他靠乞讨来的钱供家里的三个大学生,家里盖了两层楼房,乞讨的钱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名职员称,中秋过后,老人曾一连三天来汇款,“9月10日他蹲在角落数了一天没数完,只把数出来的钱汇了,然后12日、13日又接着来了两天”。一名车站保安说,不久前他还在北广场的天桥上见到过老人,“那家伙,磕头时候是真磕啊,额头和膝盖上有很重的伤疤”。
[多维解读]
1.职业乞丐伤人心。
爱心不能成为职业乞讨的养分。“乞讨”成为一种“职业”,给人的第一感受是施舍者的善心被欺骗了。施舍者给那些乞讨的人一些零钱,是基于一份同情,是一份善心。这份善心本意是扶贫济困,并不想被职业乞讨者可怜的外表欺骗。可是职业乞丐的欺骗一次又次伤害了善良人士的心。当爱心受到欺骗后,爱心人士从此有可能认为“一切都是假的”,如此,社会将会少了一颗爱心,多了一份冷漠。 2.伦理问题不妨法律求解。
这些职业乞讨者利用公众的善良欺骗社会是违背社会最基本的诚信原则的。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博得人们的同情,往往杜撰、编造自己“不幸人生”和“苦难经历”,这其实已经涉嫌欺诈。严格意义上讲,这种所得已属非法所得,理论上民众有权追回自己的施舍。公安部门对此绝不可以漠视,应进行立案调查,若存在欺骗情节,应没收其非法所得,并进行拘留教育。这对于整治职业乞讨至关重要,只有将“李鬼”打回原形,使其难以在“丐帮”藏身、立足,才不会让更多善良人上当受骗。
3.有违社会公平正义。
职业乞丐高收入的现象伤害了社会的良心,有损社会公平与正义。职业乞讨的高收入会让那些自立自强的低收入者感到心酸与委屈。他们靠着自己的勤劳勉强度日,无法得到社会帮助,脱离困境,而那些出卖自己的尊严和人格、欺骗他人同情心的职业乞丐却早已发家致富,这是一种变相的社会不公。如果这种现象被普遍化和合理化,容易滋生信任危机,纵容好吃懒做的行为,让“真”乞丐得不到有效帮助,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扭曲,最终导致社会不公。
4.切莫一叶障目。
老人摔倒不敢扶、职业乞丐变富等事件被频频曝光后,不少人感叹世风日下、道德下滑,着实令人心忧。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职业乞丐富了,他们的钱是来自于众人的施舍,不恰恰说明我们身边心存善念的人多了吗?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让人们守护良心。对于少数职业乞丐,我们切莫一叶障目,因职业乞丐的欺骗而无视众人的善良。若因职业乞丐的存在而让你一次都不施舍,会因此而错过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适用文题]
欺骗、诚实劳动、恻隐之心、博取同情、刺痛爱心、擦亮双眼、价值观扭曲等。
三
传承民族经典,把根留住
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版语文课本中删去8篇古诗,在家长圈和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不少网友在为这项减负举措叫好的同时,也质疑“为何不让小学生学古诗”。
前些天中小学开学时,上海的家长发现: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很多。通过新旧版本对比,原来新版教材删除了不少课文,其中包括旧版中的全部8首古诗。对语文课本的这一“瘦身”,当时便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似乎对删除古诗词不认同的居多。
上海市为什么要删掉那8首古诗?市教委教研室相关负责人解释,8篇古诗退出一年级语文课本,目的是为小学生减轻识字和背诵的压力,但在小学一年级的听力磁带中仍保留了这8篇古诗,老师会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古诗的音韵美。但上海一些家长认为古诗是很好的文学形式,如果能保留一两首,让孩子适当学习,并不会增加多少负担。
今年的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与老师座谈。北师大教师参加了全国课标的制作,习近平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总书记的话无疑将会一锤定音。果不其然,此后,北京就立即行动了起来,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表示,从明年9月起,由她负责主编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不仅如此,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新版的语文教材里也都将增加古代经典诗词和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如《弟子规》、《三字经》和《百家姓》等”。
[多维解读]
1.呵护文化基因。
所谓文化基因,记录着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语言、艺术、思想、文化、历史。一个曾经落后挨打的文化古国,在经济高速起飞之际,暂时因无暇回顾而失落了国学,或许还能理解,但是,当物质生活渐次丰盈,对文化基因的追寻甚至重建,就迫在眉睫了,必须从孩子开始。否则,一代在基础教育中被疏离于中华文化之外的孩子,等于被文化之母遗弃。“无根”,则必有文化抑郁与惶惑,又怎能以健康包容的心态,坦然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2.吸取古人智慧。
课本作为教育的载体,实在没有理由自缚手脚,弱化本民族文化特色。越是经典的文化遗产,越是具有时代意义。课本作为传承中国文化的载体,不能被简单的割掉。要通过对小学生的古典文化教育,让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化内记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在古诗词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美感和人文魅力,感受文明和道德的坚守,感受民族跳动的文脉和血脉。
3.传承民族文化。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古代经典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把古代经典从课本上删除,学生读什么?古典诗词囊括中华文化的诸多方面,既是学习,也是传承。低幼阶段孩子记忆力最好,古典诗词和散文需要靠记忆力先背诵后才能逐步理解,所以让孩子在小学、初中阶段学背简单的古诗词和散文,效果会很好,而且终身受用。让孩子从小读点优秀古诗词和散文,并不是简单“增加知识”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更不是为了长大了附庸风雅,而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文明的基因。把古诗词留在小学课本,用诗词歌赋传播中华文化,可以让中国人把中华文化的根留住。
4.切忌过犹不及。
负责主编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专家表示,从明年9月起,北京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北京市中小学语文教材增加古诗词,尤其是小学一年级,一下子由原来的几首增加到22首,值得探讨。凡事都有度,古诗词保留、回归中小学教材,也应循序渐进,理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盲目过多过快地增加。一味地增加、甚至是猛增课本中古典诗词的比例,并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有可能还会变成学生的另一种负担,落得适得其反的后果。
5.文化失根危机。
教材不仅是教与学的工具,而且承载着一个民族薪火相传的文学、文化和文明,就像《最后一课》永远不会撤出法国的教材,普希金永远不会撤出俄罗斯的教材,莎士比亚不会撤出英国教材一样,历久弥新的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在中小学乃至大学课本里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灵魂所系,它的地位是不能撼动的。教材改革尤其是语文教材改革,不只是在量上的简单增减,而应该从文化角度,尤其是在人生观、价值观上进行考量,失去文化根基的课改,决不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适用文题]
熏陶、经典、文化基因、精神动力、传统文化、过犹不及、尊重常识等。
四
李娜退役,一个时代的结束
两届大满贯冠军得主李娜19日以公开信的方式宣布退役。在退役告别信中她谈到,很高兴曾和祖国、和自己的团队、和家人分享大满贯的荣耀,由于伤病的原因,此时选择离开是最正确的决定。“娜时代”正式画上句号。
9月21日下午,李娜在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召开新闻发布会,亲口宣布了退役的决定,并和大家分享了此间的心路历程以及个人未来规划。发布会一开始,李娜在对到场媒体、嘉宾表示感谢后,亲口说出“再见”时,没能忍住泪水。在记者提问时,她忍不住又落了两次泪。
据了解,在退役仪式上,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将向李娜赠送一件皇冠造型的纪念品,特别感谢李娜与中网这十一年来的共同成长。据透露,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件皇冠造型的纪念品,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因为李娜两夺大满贯冠军,同时也长期保持着亚洲和中国一姐的位置;另外,李娜参加了多届的中网——如今也已成长为亚洲最高组别、奖金最高的综合性网球赛事,其中的女子比赛是WTA全球仅次于四大满贯的皇冠级赛事。
回顾李娜的职业生涯,她是中国球员中首位捧起女双、女单冠军奖杯的一位,同时也是唯一一位获得大满贯女单冠军的亚洲球员。无论从战绩、冠军、排名、突破程度来说,她都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亚洲第一人。
[多维解读]
1.促进网球发展。
这些年,因为李娜等人的成功,越来越多国人开始关注网球,越来越多青少年拿起网球球拍。在中国,打网球的人数已突破800万。作为目前在中国举办的最高级别的世界性网球赛事,“中网”多年来都是一票难求。尽管李娜退役后暂时还无人能补位,但与较早进入所谓职业化的中国足球等不同的是,中国网球的发展已经让人看到职业体育在此领域的诸多突破,并能感受到蓬勃的发展势头。
2.充满正能量。
回顾李娜十几年的职业生涯,她先后经历过退役、复出、伤病和“单飞”的生命历程。她在逆境中一次次扭转困局,从名不见经传,到被媒体聚焦,从第一个大满贯到第二个大满贯“高龄”的她,不断书写着赛场传奇。“娜姐”一系列荣耀的背后,是她超乎常人的坚持与努力。在追梦这件事情上,李娜所展示的是永不放弃的精神,以及通过个人奋斗来获得可掌控的未来、快乐和自由等,她为年轻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励志榜样。
3.精神财富。
这些年围绕李娜的争议,有来自于她的“身份”,也有来自于她的个性。比如她走出体制选择“单飞”,就曾经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的争议,因为这涉及到运动员的培养问题和国家体育的管理体制。但也正是这样的争论,引起了全社会对国家体育事业管理体制、发展方向等问题的思考。这样的思考比争议本身更有价值和意义,也算得上李娜对国家体育事业的另一项贡献。无疑,李娜已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的标志性人物,撑起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4.中国网球的未来。
李娜退役之后,中国网球“路在何方”的疑问显得异常重要。希望李娜“不合时宜”的退出,能够倒逼现行国家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引进“职业化”理念,打破传统培养模式,加大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培养力度,保障体育人才合理输入与输出等。我们希望,李娜退役,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适用文题]
追梦、坚持、实力、传奇、平民体育、永不放弃、人格魅力、个性率直等。
大学生手写简历400字中错24个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这让人们对于稍纵即逝的就业机会倍感珍惜。近日,刚刚大学毕业的小蔡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应聘好不容易进入复试阶段,竟因为一份简历而直接被公司PASS掉!经询问后得知,原来在她的400字手写简历里竟写了24个错别字,而这也成了公司人事主管PASS掉她的重要理由。
“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写出这么多错别字。”毕业于重庆主城一所二本大学的小蔡,这几天有些懊恼。上周五,她到新城区一装饰公司面试,应聘办公室文员,已经进入复试阶段,只要过关,即会被该公司录用。“月薪2500元加提成。”对于这个机会,小蔡发誓一定要抓住。
当天复试的主要内容就是和经理面谈。小蔡在交谈中,回答的问题都比较得体,也赢得了经理的好感。交谈后,人事部工作人员拿出一张简历让她填写,最后有一部分是关于自我介绍的内容,要求400字左右,小蔡按要求填写后,回家等消息。
上周六,小蔡接到该公司电话,说她没有被录取。经询问后得知,原来是她400字的自我介绍里竟然写了24个错别字,而且经理认为她字写得不好。对方表示,虽然公司一般用电脑作业,但还是比较看重书写方面,所以没有录取她。
“这是我半年多后,第一次面试工作。好不容易进了复试,结果却因为自己的失误,丢掉了工作的机会。”回忆起前几天发生的事情,小蔡很是懊恼。
心理学家周安强表示,电脑和手机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期依赖电脑和手机进行交流,也让我们的文字书写成为薄弱环节。电脑时代练习手写可以避免尴尬。从小培养孩子学习书法,练习书法的过程就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它可以培养人的性格,提升一个人的审美认知和内在价值感,同时也是对有着几千年文化底蕴的方块字的传承。
[多维解读]
1.折射汉字书写危机。
400字的简历里有24个错字,折射出了汉字的严重危机。在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下,我们的学校在重视文化考试的时候,却忽视了母语教育和汉字书写。教育部、国家语委曾先后六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报告提到:“学生的汉语能力、汉字书写能力在退化,需要引起注意。”因此,从学生开始,提倡书写汉字,不仅是当代人的责任,更是世世代代中国人永恒的责任。
2.凸显数字时代的弊端。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电脑和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因此而诞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屏奴。不得不承认,手机和电脑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期依赖这些电子产品,也让我们渐渐走入一种新的“尴尬境地”——面对面交流能力的下降、身体机能的萎靡、动手能力的丧失,等等。区区一份400字的简历竟有24个错别字,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电子产品的广泛运用,让他们往往只有在考试的时候才会用到手写,长此以往,其后果实在是难以想象。在享受先进科技的同时,不要忘记传统书法所代表的那份文化底蕴与传承责任。别让“错别字简历”的尴尬成为“数字时代”的难堪现实。
3.反思中小学教育。
出现文字书写错字连篇的现象,除了学生自身学习不刻苦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现行教育体制带来的弊端,那种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围绕着分数做文章,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中,脱离社会现实、脱离经济发展的倾向十分突出。现在的学生要么不看书,要么走马观花,很少动笔或根本不动笔,久而久之,书写的能力自然减弱。常读书,常动笔,熟能生巧,自然就可以减少错别字的出现。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许多地方的书法课,是课表上有,实际上无。开设书法课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减少错别字,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4.细节决定成败。
一个对写字如此马虎的人,对待工作又能有多认真?细节决定成败,这件事看似不是什么大事,但细节缘于态度,细节体现素质。小事都做不好,何以成大事?电脑时代也需要书写,我们不能过于依赖电脑和手机。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应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向世人展示书法的魅力。当然,并不是每个人的书写都能达到十分高的水平,但尽量把字写得美观一点,工整一些并不难。小蔡的事例告诉我们广大的毕业求职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认真准备,重视细节。
[适用文题]
细节、警钟、反思、态度、素质、传统文化、汉字危机、汉字之美等。
二
当“乞讨”成为一种“职业”
近日,一位老人蹲在邮局大厅内清点大堆零钞的照片被发到网上,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照片中,一位六七十岁的老者蹲在邮局大厅内,身前是成堆零钞,其中多为一元的纸币,其次是五毛的。老人披着一件深蓝色衣服,裤管卷到膝盖处,额头和膝盖都有疤痕,身旁,则放着几个超大的塑料袋。发布照片的媒体人称,这是在建国门内大街邮局偶遇到的,照片中的老人来自江苏,靠乞讨为生,每月能往家汇款万元左右。这家邮局的多名职员证实,这名老者确实经常来此向老家汇款,而且“全都是零钞,每次都堆在地上数钱”。
有知情者称,老人每月汇款额在万元左右,谁帮他数钱就给谁100块的小费。逢年过节,老人拿来的钱更多,有时能达到两三万。老人曾讲过,他靠乞讨来的钱供家里的三个大学生,家里盖了两层楼房,乞讨的钱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名职员称,中秋过后,老人曾一连三天来汇款,“9月10日他蹲在角落数了一天没数完,只把数出来的钱汇了,然后12日、13日又接着来了两天”。一名车站保安说,不久前他还在北广场的天桥上见到过老人,“那家伙,磕头时候是真磕啊,额头和膝盖上有很重的伤疤”。
[多维解读]
1.职业乞丐伤人心。
爱心不能成为职业乞讨的养分。“乞讨”成为一种“职业”,给人的第一感受是施舍者的善心被欺骗了。施舍者给那些乞讨的人一些零钱,是基于一份同情,是一份善心。这份善心本意是扶贫济困,并不想被职业乞讨者可怜的外表欺骗。可是职业乞丐的欺骗一次又次伤害了善良人士的心。当爱心受到欺骗后,爱心人士从此有可能认为“一切都是假的”,如此,社会将会少了一颗爱心,多了一份冷漠。 2.伦理问题不妨法律求解。
这些职业乞讨者利用公众的善良欺骗社会是违背社会最基本的诚信原则的。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博得人们的同情,往往杜撰、编造自己“不幸人生”和“苦难经历”,这其实已经涉嫌欺诈。严格意义上讲,这种所得已属非法所得,理论上民众有权追回自己的施舍。公安部门对此绝不可以漠视,应进行立案调查,若存在欺骗情节,应没收其非法所得,并进行拘留教育。这对于整治职业乞讨至关重要,只有将“李鬼”打回原形,使其难以在“丐帮”藏身、立足,才不会让更多善良人上当受骗。
3.有违社会公平正义。
职业乞丐高收入的现象伤害了社会的良心,有损社会公平与正义。职业乞讨的高收入会让那些自立自强的低收入者感到心酸与委屈。他们靠着自己的勤劳勉强度日,无法得到社会帮助,脱离困境,而那些出卖自己的尊严和人格、欺骗他人同情心的职业乞丐却早已发家致富,这是一种变相的社会不公。如果这种现象被普遍化和合理化,容易滋生信任危机,纵容好吃懒做的行为,让“真”乞丐得不到有效帮助,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扭曲,最终导致社会不公。
4.切莫一叶障目。
老人摔倒不敢扶、职业乞丐变富等事件被频频曝光后,不少人感叹世风日下、道德下滑,着实令人心忧。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职业乞丐富了,他们的钱是来自于众人的施舍,不恰恰说明我们身边心存善念的人多了吗?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让人们守护良心。对于少数职业乞丐,我们切莫一叶障目,因职业乞丐的欺骗而无视众人的善良。若因职业乞丐的存在而让你一次都不施舍,会因此而错过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适用文题]
欺骗、诚实劳动、恻隐之心、博取同情、刺痛爱心、擦亮双眼、价值观扭曲等。
三
传承民族经典,把根留住
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版语文课本中删去8篇古诗,在家长圈和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不少网友在为这项减负举措叫好的同时,也质疑“为何不让小学生学古诗”。
前些天中小学开学时,上海的家长发现: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很多。通过新旧版本对比,原来新版教材删除了不少课文,其中包括旧版中的全部8首古诗。对语文课本的这一“瘦身”,当时便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似乎对删除古诗词不认同的居多。
上海市为什么要删掉那8首古诗?市教委教研室相关负责人解释,8篇古诗退出一年级语文课本,目的是为小学生减轻识字和背诵的压力,但在小学一年级的听力磁带中仍保留了这8篇古诗,老师会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古诗的音韵美。但上海一些家长认为古诗是很好的文学形式,如果能保留一两首,让孩子适当学习,并不会增加多少负担。
今年的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与老师座谈。北师大教师参加了全国课标的制作,习近平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总书记的话无疑将会一锤定音。果不其然,此后,北京就立即行动了起来,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表示,从明年9月起,由她负责主编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不仅如此,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新版的语文教材里也都将增加古代经典诗词和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如《弟子规》、《三字经》和《百家姓》等”。
[多维解读]
1.呵护文化基因。
所谓文化基因,记录着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语言、艺术、思想、文化、历史。一个曾经落后挨打的文化古国,在经济高速起飞之际,暂时因无暇回顾而失落了国学,或许还能理解,但是,当物质生活渐次丰盈,对文化基因的追寻甚至重建,就迫在眉睫了,必须从孩子开始。否则,一代在基础教育中被疏离于中华文化之外的孩子,等于被文化之母遗弃。“无根”,则必有文化抑郁与惶惑,又怎能以健康包容的心态,坦然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2.吸取古人智慧。
课本作为教育的载体,实在没有理由自缚手脚,弱化本民族文化特色。越是经典的文化遗产,越是具有时代意义。课本作为传承中国文化的载体,不能被简单的割掉。要通过对小学生的古典文化教育,让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化内记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在古诗词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美感和人文魅力,感受文明和道德的坚守,感受民族跳动的文脉和血脉。
3.传承民族文化。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古代经典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把古代经典从课本上删除,学生读什么?古典诗词囊括中华文化的诸多方面,既是学习,也是传承。低幼阶段孩子记忆力最好,古典诗词和散文需要靠记忆力先背诵后才能逐步理解,所以让孩子在小学、初中阶段学背简单的古诗词和散文,效果会很好,而且终身受用。让孩子从小读点优秀古诗词和散文,并不是简单“增加知识”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更不是为了长大了附庸风雅,而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文明的基因。把古诗词留在小学课本,用诗词歌赋传播中华文化,可以让中国人把中华文化的根留住。
4.切忌过犹不及。
负责主编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专家表示,从明年9月起,北京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北京市中小学语文教材增加古诗词,尤其是小学一年级,一下子由原来的几首增加到22首,值得探讨。凡事都有度,古诗词保留、回归中小学教材,也应循序渐进,理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盲目过多过快地增加。一味地增加、甚至是猛增课本中古典诗词的比例,并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有可能还会变成学生的另一种负担,落得适得其反的后果。
5.文化失根危机。
教材不仅是教与学的工具,而且承载着一个民族薪火相传的文学、文化和文明,就像《最后一课》永远不会撤出法国的教材,普希金永远不会撤出俄罗斯的教材,莎士比亚不会撤出英国教材一样,历久弥新的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在中小学乃至大学课本里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灵魂所系,它的地位是不能撼动的。教材改革尤其是语文教材改革,不只是在量上的简单增减,而应该从文化角度,尤其是在人生观、价值观上进行考量,失去文化根基的课改,决不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适用文题]
熏陶、经典、文化基因、精神动力、传统文化、过犹不及、尊重常识等。
四
李娜退役,一个时代的结束
两届大满贯冠军得主李娜19日以公开信的方式宣布退役。在退役告别信中她谈到,很高兴曾和祖国、和自己的团队、和家人分享大满贯的荣耀,由于伤病的原因,此时选择离开是最正确的决定。“娜时代”正式画上句号。
9月21日下午,李娜在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召开新闻发布会,亲口宣布了退役的决定,并和大家分享了此间的心路历程以及个人未来规划。发布会一开始,李娜在对到场媒体、嘉宾表示感谢后,亲口说出“再见”时,没能忍住泪水。在记者提问时,她忍不住又落了两次泪。
据了解,在退役仪式上,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将向李娜赠送一件皇冠造型的纪念品,特别感谢李娜与中网这十一年来的共同成长。据透露,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件皇冠造型的纪念品,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因为李娜两夺大满贯冠军,同时也长期保持着亚洲和中国一姐的位置;另外,李娜参加了多届的中网——如今也已成长为亚洲最高组别、奖金最高的综合性网球赛事,其中的女子比赛是WTA全球仅次于四大满贯的皇冠级赛事。
回顾李娜的职业生涯,她是中国球员中首位捧起女双、女单冠军奖杯的一位,同时也是唯一一位获得大满贯女单冠军的亚洲球员。无论从战绩、冠军、排名、突破程度来说,她都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亚洲第一人。
[多维解读]
1.促进网球发展。
这些年,因为李娜等人的成功,越来越多国人开始关注网球,越来越多青少年拿起网球球拍。在中国,打网球的人数已突破800万。作为目前在中国举办的最高级别的世界性网球赛事,“中网”多年来都是一票难求。尽管李娜退役后暂时还无人能补位,但与较早进入所谓职业化的中国足球等不同的是,中国网球的发展已经让人看到职业体育在此领域的诸多突破,并能感受到蓬勃的发展势头。
2.充满正能量。
回顾李娜十几年的职业生涯,她先后经历过退役、复出、伤病和“单飞”的生命历程。她在逆境中一次次扭转困局,从名不见经传,到被媒体聚焦,从第一个大满贯到第二个大满贯“高龄”的她,不断书写着赛场传奇。“娜姐”一系列荣耀的背后,是她超乎常人的坚持与努力。在追梦这件事情上,李娜所展示的是永不放弃的精神,以及通过个人奋斗来获得可掌控的未来、快乐和自由等,她为年轻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励志榜样。
3.精神财富。
这些年围绕李娜的争议,有来自于她的“身份”,也有来自于她的个性。比如她走出体制选择“单飞”,就曾经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的争议,因为这涉及到运动员的培养问题和国家体育的管理体制。但也正是这样的争论,引起了全社会对国家体育事业管理体制、发展方向等问题的思考。这样的思考比争议本身更有价值和意义,也算得上李娜对国家体育事业的另一项贡献。无疑,李娜已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的标志性人物,撑起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4.中国网球的未来。
李娜退役之后,中国网球“路在何方”的疑问显得异常重要。希望李娜“不合时宜”的退出,能够倒逼现行国家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引进“职业化”理念,打破传统培养模式,加大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培养力度,保障体育人才合理输入与输出等。我们希望,李娜退役,不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适用文题]
追梦、坚持、实力、传奇、平民体育、永不放弃、人格魅力、个性率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