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king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创新精神是发明创造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人们可能会认为对初学物理的中学生谈创新能力简直是“天方夜谭”。其实不然。对于中学生来说,只要能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学具,能找到一个不同于他人的解题方法,能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实验来验证有关定律,能将自己的创作过程、思路写出有关的说明文。均属创造能力的范畴。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创造良好的物理情境,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能发现自己的创造天赋,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现结合本人的物理实验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些尝试。
  
  一、创造实验条件。认真做好实验。培养创新意识
  
  开放物理实验室,准备尽可能多的实验器材,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做一做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或是他们自己设计、创新的小实验:多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包括对器材的创新和改进等;多准备一些实验器材(仪器不一定按教材上规定的去准备)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多给出一定数量和类别的器材,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器材的作用,尽可能地多做几个实验。例如,给出下面一些器材:干电池、学生电源、电键、导线、变阻器、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灵敏电流计,让学生选用合适的器材,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和人体电阻的阻值。在实验方法和步骤上可以尽量简略一些,以提纲式列出要点,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余地和空间,这样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而且还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利用身边材料,制作实验器材。激发创新意识
  
  用日常器具做实验,具有简便、直观、原理单一等优点;用日常器具进行教学实验探究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动手实验。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实验,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丰富物理实验资源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需要。
  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经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就是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其实,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器材,本身就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就是丰富的物理教学资源。
  比如利用废弃的矿泉水或饮料瓶就可以完成“显示光的折射现象:反映凸透镜成像情况;表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研究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等几十个实验。以废弃的饮料瓶为例,可以做成简易天平和杆秤的托盘;可以制成简单的量筒;可以制成“土电话”的话筒和听筒等等。
  又如主要利用矿泉水瓶及借助其他辅助材料,可自行设计完成哪些实验?说明哪些物理原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动脑思考,能设计出多达十几种的实验方案。涉及到力、热、光等许多知识点,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整理、概括等能力。
  
  三、重视课外实验。开展“三小”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开展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的“三小”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延续和补充。要想真正提高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效果,仅在课堂内是不够的。还必须辅之以生动活泼的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和小发明活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在学了“光的色散”一节知识后,可以增设“室内彩虹的形成”这一课外实验;学了磁场后,可增设“指南针制作”这一课外小制作等。开展“三小”活动中,不仅能使学生的手脚充分放开,思维充分活跃,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更有利于学生的实验技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充分地开发和提高。
  虽然在教科书中有课外小实验和小制作。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实验活动,但仅有书上的这些还不够,教师在教学中可适时适当加以补充。例如,在上“压强”一节时,可让学生做“捏鸡蛋”的小实验,实验做完后再给学生讲《“大力士”捏鸡蛋》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十分好强。一次他参加一个丰盛的宴席。客人们边吃边谈论着天下的一些能人。夸奖他们如何力大无比。突然,这位年轻人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气说:“我是天下最有力气的人,在座的诸位客人,敢不敢同我比一下力气?”这时邻座走出一位白胡子老公公,他来到年轻人跟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小兄弟,你说自己是天下无敌的大力士,请你当众表演一下,用一只手把一只鸡蛋捏碎,我们就承认你是个大力士。”这位年轻人笑呵呵地把一只鸡蛋捏在手里,嘴里说着:“这还不容易”。心里却在想:你这个老头儿,太小看人了!客人们都围绕着年轻人观看,只见年轻人虽然使尽最大力气,把脸憋得红通通的。但还是没把这个鸡蛋捏碎。于是,他不得不惭愧地低下头,认输了。从此,他再也不敢随便夸口了。一只鸡蛋在碗口上轻轻一磕就碎了,可为什么用手捏它却不碎呢?这要从压力的作用效果说起。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当那位年轻人手握鸡蛋时,尽管用力很大,但由于受力面积也较大,故压强很小,不足以使鸡蛋破碎;而当把鸡蛋放在碗口上轻轻一磕,尽管用力很小。但由于受力面积较小,产生的压强反而较大,能使鸡蛋破碎。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在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四、设计开放问题。培养发散思维。升华创新意识
  
  实验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相结合的一种实践过程,而实验原理并不是仅仅指实验目的中所要说明的物理原理。广义地讲。实验原理是实验的方法、实验的装置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等所依据的物理原理。所以。只有吃透实验原理,才能在原理和方法上有所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同一个实验目的,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原理。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实验情景和操作方法。
  —个物理问题,往往存在多种处理的方法。每种方法的答案也可能不尽相同。答案之间又往往不是存在简单的谁对谁错之分,而是只有谁优谁劣之争,这就是问题的开放性。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用伏安法测定未知电阻”的实验教学结束后,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思考:除了本实验的这种测量方法外,是否可以用其它方法来测定未知电阻呢?学生将在掌握基本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设计出测未知电阻的多种不同方法,达到打破学生思维定势,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升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最终目的。
  作为教师。不仅要通过教学设计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权衡利弊,选择出适当的、可行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不迷信教师和教材,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精神。
  总之,物理实验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锻炼的机会,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只要在教学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渗透创新思想。持之以恒,加强物理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为之付出努力,必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其他文献
【正】 走到安宁的杨阁村,就会得知这里又叫石淙渡,据段昕纂修的(雍正)《安宁州志》记载:“石淙在螳郎江中,石如砥柱,嵌空玲珑,飞流激湍,触之辙应,冷若金石,江流远闻”。故有
自2002年6月-2004年6月,笔者运用中医药治疗扁平疣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读了《安徽税务》今年9期上登载的小小说《面子》一文,感触颇深。我从税近10年,遇到阿彪类似的情况也不少,只是没有享受到刀子见红的“礼遇”罢了。如今我们的税收工作已阔步迈进了
为了弥补高炉上料管展开图传统画法的不足,先在正确算法的基础上构建数学模型,并结合Visual Basic6.0编制程序,对高炉上料管展开图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绘制,精确快速的得到展开
重视通联工作加大税收宣传南陵县税务局重视通联工作,曾连续4年荣获县委宣传部授予"先进通联单位"称号,这个局共有13名业余通讯员,他们勤奋耕耘,埋头写作,93年共向各级新闻单位撰写稿件241篇
【正】 云南师大中文系讲师姜宗伦同志所著《古典文学辞格概要》一书,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者姜宗伦同志,多年来一直注意研究古典文学辞格,经反复琢磨,几易其
当前的习作教学.至少应该给予学生三个方面的自由。其一。命题选材的自由。其二,表达思想情感的自由。其三.语言个性表达的自由。怎样才能还给学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任其自由自
目的:观察并研究针刺背俞穴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58例运用针刺背俞穴的方法;对照组50例应用阿普唑仑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
在阅读教学中,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自觉动力。实践证明,学生有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反之,学生在某种压力下被迫去学,只会导致身临而心违,使其个性受到压制。学生学习的动机被激发后,若教学过程刻板、单一,又会因枯燥无味而使学生已形成的动机弱化直至消失。因此在把学生带入情境后,应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内容的需要,使情境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客体。教材本身的情境是连续的,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学生一步步带入课文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外敷合熏洗治疗踝关节损伤9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0例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45岁,其中10~19岁66例,>19~29岁17例,>29~39岁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