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教学模式和新教学手段的不断出现,特别是“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被不断强化,“复习—新授—巩固”三段式课堂教学形式在年轻教师的课堂中已日渐式微,在各级各类公开教学中尤其少见,作为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赋予“复习—新授—巩固”三段式课堂教学以新的内涵,通过运用问题情景统整复习检测和新课引入环节、在情景创设和思维逻辑支架构建中提高新授课实效、有效运用教材资源整体设计巩固和反馈环节等手段实现新课程要求,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积极的行动研究来支撑。
关键词:三段式课堂;新课程;内涵
一、问题的提出
在许多缺乏有效“复习环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尽管很有趣味性,课堂引入和深化推进等各个环节的即时效果也很好,但学生并不一定能很好掌握,最后的学习成绩也不一定尽如人意。目前的课堂教学,特别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个现象是:因为教学内容多、考试范围广,教师把相关内容的“细枝末节”都给以充分挖掘,什么都讲,什么都怕漏下,常常出现大容量的知识“满堂灌”现象,一堂课结束后,只是收获了一大堆零散杂乱、似是而非的东西,弄不清什么是重点,甚至连一个“大概”都不清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普遍的“教学低效”。
二、“三段式”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复习—新授—巩固”三段式课堂教学脱胎于凯洛夫的“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组织—复习—新授—总结—巩固),其基本形式为:教师以复习提问或练习检测上一节课主要内容的方式开始教学(5~8分钟),然后进行新知识和技能传授,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练习(8~10分钟)。也有学者把这一课堂教学形式称为“复习—新授—巩固”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学生在他们已掌握的知识领域中会学得更好,因此新授课新内容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复习(唤醒)旧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此其一;其二,复述是人们为了记住信息而在头脑中或者出声地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信息的记忆策略,使用复述(复习学习)可使人们控制那些信息得到长时间的储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新授课的内容无论深度和广度,都有待在反复刺激中推进。毕竟对于学生来说,新授课的新知识和技能即使教师讲得再清晰、有趣,学生自己不反复学习,理解不够深入、掌握不够牢固依然是合乎情理的。三段式教学从复习和检测旧知开始教学,正是反复刺激、强化知识和技能、长时间储存原有信息的过程,并为新知学习创造了条件。生活中,我们都有“一回生,二回熟”的认识陌生人的过程体验,反映的也正是这一道理。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应该在学生最好的学习状态下,把最为基本的概念、理论等通过合理的方式传授或者通过有效的组织呈现给学生。因此,课堂持续5~8分钟后的时间为传授新知的最后时间。三段式课堂教学的第二部分新授课的教学安排是符合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的。
在“三段式”课堂教学中,“新授课”环节的教学时间明显地被压缩或者控制了。所以,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只能“择其要义”,突出教学重点。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支架、能力框架,想办法通过知识的发生过程教学,按照事物发生的逻辑引导学生掌握课堂概要,而这正是当今被认可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最普遍特征。
此外,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体验是一个深刻的过程,知识的落实和转化只有在实践和体验的基础上才能转化为个人的认知,才能检测出是否真正掌握,显然检测本身应该是大多数课堂教学中必需的环节。三段式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反馈和巩固。谁也不否认反馈、练习等在学生巩固学习中的作用,只是因为教学内容多,现在许多教师都把这一环节“延伸”到课堂之外了,直接的成为学生作业多、学习负担重的原因。课堂中的练习检测是课堂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基本标准,也是好课、有效课的重要指标。课堂的练习与家庭作业构成巩固教学的必需环节。但与家庭作业相比,课堂作业与课堂学习的联系更为直接,课堂的即时反馈有利于检测教师课堂教学的成败,促使教师在课堂未尽时做出相应的教学补充,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实施针对性指导。特别是课堂检测、反馈环节的使用,能促使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案,真正把教学从局限于课本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
三、化学“三段式”课堂教学形式的新课程内涵
1.运用问题情景统整复习检测和新课引入环节
根据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说,学习是认知结构的重新组织,是新旧知识的有意义的同化过程。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引导学生复习与新知识紧密相关的已有知识和技能常常是必要的,况且学习需要不断地温故知新,学生的学习也需要教师经常性地检查和督促,所以第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复习检查多数情况下是需要的。不过,以往化学课堂的复习检查的主要任务是复习上节课知识,检查学生对上堂课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而且复习旧知环节基本以纯粹的问题或练习为基本手段。新课程的复习检查环节强调用新的情景复习和巩固旧知,而其新前景的创设不仅仅是“复习检查”,更主要的任务是为新知识的学习在知识和技能上作准备。创新以及有发明意义的筹划,乃是用新的眼光看这种事物。
(1)在新的情景创设中复习和巩固旧知。 赋予复习巩固环节以新的化学前景能再次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弥补前次教学理解不够透彻、掌握不够牢固的缺陷。如在金属活动顺序的复习中,我首先展示一枚在学生当中很流行的戒指,让学生去猜:这枚戒指一定不是什么金属?再次回顾了金属的通性,然后请学生帮老师鉴定这枚戒指是不是纯银的?哪位同学设计的方案好,老师将采取他的设计方案进行鉴定。此时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已经学过的关于金属活动顺序的相关知识也调动起来了。有学生说加盐酸、有学生说加硫酸铜、有学生说加硝酸银……我引导他们逐一分析,既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思维,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让他们学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后选定一组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促使学生在运用金属相关问题的新情景过程中复习和巩固旧知。
(2)在新情景的“复习检测”中引入新课。 问题情景教学已被广大化学教师认同,在各级各类公开教学中,基本采用这一方式引入新课。但事实上,大部分课堂的新课引入还仅仅局限于“新课”情景,多的是图片、音乐等,“问题”的教学意义发挥不大。“复习与巩固”环节与“引入新课”环节整合有利真正发挥“问题情景”的问题优势,提高情景创设,在唤醒旧知中引入新课。如在硝酸性质的教学中,可以先展示一尊金光灿灿、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像的图片,进行金属的通性复习,在学生回答: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的、金是金黄色的、铜也是金黄色的……这时我抓住学生思维活跃的一瞬,问道:“铜是金黄色的吗?”学生又想起来新课上介绍过纯铜是紫红色的,但是平常见到的铜又的确是金黄色的,就在他们感觉疑惑之际,我给予适时的点拨,平时见到的是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所以才显金黄色,但有些街头骗子用黄铜冒充黄金骗钱,我们怎样才能拆穿他们的伎俩呢?这样既复习了金属通性的相关内容,又促使学生思考新知识,产生新的探究冲动。新授课通过在新情景中的化学旧知识唤醒推进,应该是教学有效的重要举措。
2.在情景创设和思维逻辑支架构建中提高新授课实效
(1)倡导问题式的教学,给学生以思维的逻辑支架。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当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从信息与经验建构的过程时,学习复杂问题才是有效的。成功的学习者,经过指导与帮助,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创建有意义的、相互关联的知识表征;能够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以及有意义的方式联系起来。在三段式的课堂教学中,新授课的教学实效提高是通过精心构建知识支架,通过有思考价值的系列问题设计,让学生在思维的调整中,获得新知。
如:《有机化学基础》将异丙苯两种生产工艺(AlCl3催化工艺和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剂工艺)采用流程图的形式进行比较,在教学中就要对教材进行整合,让学生联系工业上氢氧化铝制备的几种途径比较、工业上由铜制备硫酸铜和硝酸铜几种方法比较,由此总结工业生产如何进行评价?评价的思想从何处来?课堂教学尽管会对某些具体的细小知识有遗漏,但“骨架”在,“型”在,这样的课堂依然可以是成功的。因为补“枝叶”远比补“框架”容易许多,后者更具价值。
以往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悟得少,不会提问,不会比较,不会批判,自然不善于创造,多的是被动参与的课堂教学。古人云:“君子不器。”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接受、储存知识的容器,而应该是富有发展潜能的创造者。教学就是要通过问题呈现、问题的逻辑梳理、有效的问题设计等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不断创造中学会创造。作为社会性、注重实验的化学教学,还必须注重开放,更多具体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补充。
(2)将问题情景策略运用于各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学校任何科目的教学法应该尽可能不是学院式的,要懂得经验或经验情景的意义,我们必须想到学校以外出现的情景,想到日常生活中使人对活动感兴趣和从事活动的那些作业。因此,问题情景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策略。情景教学的意义早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在许多课堂中,情景似乎只是一个引入新课的手段,没有挖掘其充分的价值,情景也常常是只留于“情景”本身,缺乏足够的问题配合。所以,常见课堂新授课教学在情景激发兴趣过后,又复归“死气沉沉”“平铺直叙”的化学常态。赋予“三段式”教学以新的实践含义,强调的不仅仅是新课的情景创设,而是强调把问题情景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新课程的情景也绝非仅仅局限于情景本身,更重要的在于情景所引发的问题。教学的艺术,大部分在于使新问题的困难程度大到足以激发思想,小到加上新奇因素自然带来的疑难,足以使学生得到富于启发性的立足点,从此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如在处理钠教学内容时,我选取“广州日报大洋网”上一则关于“金属钠事故”的报道——《炸起千层浪,珠江金属钠“水雷”谜团待解》(2002-7-9),这起事故的报道中包含着中学化学中关于金属钠的全部信息,就针对性地设计几个可信的问题情景:除爆炸的一桶外,还有五桶金属钠怎么处理?爆炸中产生的白烟可能是什么物质?装满钠的桶漂浮在水面上,意味着什么?为什么爆炸时先有白烟,再有火光?爆炸产生物质溅在船工手上为什么使手感到疼痛?引起爆炸的物质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设计和事实例证,把整个钠的教学内容予以落实。因此,每一个情景创设均有其内在的价值和深刻的化学思想,努力把每一个重要的设计环节,把每一个问题和每一张图片都精致化、深入化、都赋予情景创设的价值,思考需要什么,有什么价值,能挖掘出什么东西。
3.有效运用教材资源整体设计巩固和反馈环节
按照教育学中的巩固性教学原则和认知心理学记忆保持和遗忘规律,巩固和反馈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必须的,大多数教师也能经常采用,但新课程强调的显然不仅仅是在课堂结尾时和课外要求学生巩固、反馈,更强调的是能将这一环节的教学作用充分发挥,能有效运用教材资源中的问题和思考等,有机地融入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有效发挥分散教学难点、分段巩固功效。
(1)配合以学习任务单,将课堂目标要求与巩固检测整合。问题情景式的学习任务单既可以作为学科开始,也能帮助学生课堂学习目标,更是巩固和检测的重要手段。如:必修课本物质分离与提纯在讲解过滤这一操作时,可以设置任务单:过滤操作用于分离什么样的物质?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吗?沉淀如何洗涤?如何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怎样加快过滤速度?如何判断沉淀已烘干?太空中能进行过滤操作吗?这种任务的设置,使问题题组化,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单中落实教学。
(2)运用教科书中问题与思考实践资源等设计巩固、反馈教学。教科书是最重要的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它本身就包含丰富的拓展系统,充分挖掘教科书的功能,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准则。显然,教科书的思考和实践不仅仅局限于巩固和训练功能,更多的可能具有启发、引导等的教育教学价值。格式塔“认知重组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看不出呈现在他面前的问题,看不出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那么他对事物的知觉还处于无组织、未分化的状态,因而也就无所谓学习了。在一定意义上,化学学习也就是学生依托教材,研究教材中设置的“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调查研究”等栏目;理解知识定位、知识网络的过程,把教材中资源作为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巩固检测素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举措。
(3)设计基础和拓展迁移的分层式巩固检测。基本题,与新课教学内容同步,检测主干内容和技能;联系题,与前面知识有联系,在联系中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易混题使学生区别于相近、相似而不相同的问题;综合题把新知识含在综合题中,在复杂中理清思路;拓展题,为学有余力学生的检测反馈。
合理的课堂结构设计及其实施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主要基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既要剖析和克服传统教学结构的弊端,又要掌握现代教学理念关于课堂教学结构的新理论、新技术,还要克服盲目性、片面性和形式主义,增强科学性、全面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荆建华,等.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关键词:三段式课堂;新课程;内涵
一、问题的提出
在许多缺乏有效“复习环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尽管很有趣味性,课堂引入和深化推进等各个环节的即时效果也很好,但学生并不一定能很好掌握,最后的学习成绩也不一定尽如人意。目前的课堂教学,特别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个现象是:因为教学内容多、考试范围广,教师把相关内容的“细枝末节”都给以充分挖掘,什么都讲,什么都怕漏下,常常出现大容量的知识“满堂灌”现象,一堂课结束后,只是收获了一大堆零散杂乱、似是而非的东西,弄不清什么是重点,甚至连一个“大概”都不清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普遍的“教学低效”。
二、“三段式”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复习—新授—巩固”三段式课堂教学脱胎于凯洛夫的“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组织—复习—新授—总结—巩固),其基本形式为:教师以复习提问或练习检测上一节课主要内容的方式开始教学(5~8分钟),然后进行新知识和技能传授,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练习(8~10分钟)。也有学者把这一课堂教学形式称为“复习—新授—巩固”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学生在他们已掌握的知识领域中会学得更好,因此新授课新内容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复习(唤醒)旧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此其一;其二,复述是人们为了记住信息而在头脑中或者出声地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信息的记忆策略,使用复述(复习学习)可使人们控制那些信息得到长时间的储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新授课的内容无论深度和广度,都有待在反复刺激中推进。毕竟对于学生来说,新授课的新知识和技能即使教师讲得再清晰、有趣,学生自己不反复学习,理解不够深入、掌握不够牢固依然是合乎情理的。三段式教学从复习和检测旧知开始教学,正是反复刺激、强化知识和技能、长时间储存原有信息的过程,并为新知学习创造了条件。生活中,我们都有“一回生,二回熟”的认识陌生人的过程体验,反映的也正是这一道理。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应该在学生最好的学习状态下,把最为基本的概念、理论等通过合理的方式传授或者通过有效的组织呈现给学生。因此,课堂持续5~8分钟后的时间为传授新知的最后时间。三段式课堂教学的第二部分新授课的教学安排是符合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的。
在“三段式”课堂教学中,“新授课”环节的教学时间明显地被压缩或者控制了。所以,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只能“择其要义”,突出教学重点。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支架、能力框架,想办法通过知识的发生过程教学,按照事物发生的逻辑引导学生掌握课堂概要,而这正是当今被认可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最普遍特征。
此外,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体验是一个深刻的过程,知识的落实和转化只有在实践和体验的基础上才能转化为个人的认知,才能检测出是否真正掌握,显然检测本身应该是大多数课堂教学中必需的环节。三段式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反馈和巩固。谁也不否认反馈、练习等在学生巩固学习中的作用,只是因为教学内容多,现在许多教师都把这一环节“延伸”到课堂之外了,直接的成为学生作业多、学习负担重的原因。课堂中的练习检测是课堂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基本标准,也是好课、有效课的重要指标。课堂的练习与家庭作业构成巩固教学的必需环节。但与家庭作业相比,课堂作业与课堂学习的联系更为直接,课堂的即时反馈有利于检测教师课堂教学的成败,促使教师在课堂未尽时做出相应的教学补充,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实施针对性指导。特别是课堂检测、反馈环节的使用,能促使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案,真正把教学从局限于课本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
三、化学“三段式”课堂教学形式的新课程内涵
1.运用问题情景统整复习检测和新课引入环节
根据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说,学习是认知结构的重新组织,是新旧知识的有意义的同化过程。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引导学生复习与新知识紧密相关的已有知识和技能常常是必要的,况且学习需要不断地温故知新,学生的学习也需要教师经常性地检查和督促,所以第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复习检查多数情况下是需要的。不过,以往化学课堂的复习检查的主要任务是复习上节课知识,检查学生对上堂课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而且复习旧知环节基本以纯粹的问题或练习为基本手段。新课程的复习检查环节强调用新的情景复习和巩固旧知,而其新前景的创设不仅仅是“复习检查”,更主要的任务是为新知识的学习在知识和技能上作准备。创新以及有发明意义的筹划,乃是用新的眼光看这种事物。
(1)在新的情景创设中复习和巩固旧知。 赋予复习巩固环节以新的化学前景能再次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弥补前次教学理解不够透彻、掌握不够牢固的缺陷。如在金属活动顺序的复习中,我首先展示一枚在学生当中很流行的戒指,让学生去猜:这枚戒指一定不是什么金属?再次回顾了金属的通性,然后请学生帮老师鉴定这枚戒指是不是纯银的?哪位同学设计的方案好,老师将采取他的设计方案进行鉴定。此时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已经学过的关于金属活动顺序的相关知识也调动起来了。有学生说加盐酸、有学生说加硫酸铜、有学生说加硝酸银……我引导他们逐一分析,既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思维,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让他们学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后选定一组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促使学生在运用金属相关问题的新情景过程中复习和巩固旧知。
(2)在新情景的“复习检测”中引入新课。 问题情景教学已被广大化学教师认同,在各级各类公开教学中,基本采用这一方式引入新课。但事实上,大部分课堂的新课引入还仅仅局限于“新课”情景,多的是图片、音乐等,“问题”的教学意义发挥不大。“复习与巩固”环节与“引入新课”环节整合有利真正发挥“问题情景”的问题优势,提高情景创设,在唤醒旧知中引入新课。如在硝酸性质的教学中,可以先展示一尊金光灿灿、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像的图片,进行金属的通性复习,在学生回答: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的、金是金黄色的、铜也是金黄色的……这时我抓住学生思维活跃的一瞬,问道:“铜是金黄色的吗?”学生又想起来新课上介绍过纯铜是紫红色的,但是平常见到的铜又的确是金黄色的,就在他们感觉疑惑之际,我给予适时的点拨,平时见到的是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所以才显金黄色,但有些街头骗子用黄铜冒充黄金骗钱,我们怎样才能拆穿他们的伎俩呢?这样既复习了金属通性的相关内容,又促使学生思考新知识,产生新的探究冲动。新授课通过在新情景中的化学旧知识唤醒推进,应该是教学有效的重要举措。
2.在情景创设和思维逻辑支架构建中提高新授课实效
(1)倡导问题式的教学,给学生以思维的逻辑支架。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当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从信息与经验建构的过程时,学习复杂问题才是有效的。成功的学习者,经过指导与帮助,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创建有意义的、相互关联的知识表征;能够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以及有意义的方式联系起来。在三段式的课堂教学中,新授课的教学实效提高是通过精心构建知识支架,通过有思考价值的系列问题设计,让学生在思维的调整中,获得新知。
如:《有机化学基础》将异丙苯两种生产工艺(AlCl3催化工艺和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剂工艺)采用流程图的形式进行比较,在教学中就要对教材进行整合,让学生联系工业上氢氧化铝制备的几种途径比较、工业上由铜制备硫酸铜和硝酸铜几种方法比较,由此总结工业生产如何进行评价?评价的思想从何处来?课堂教学尽管会对某些具体的细小知识有遗漏,但“骨架”在,“型”在,这样的课堂依然可以是成功的。因为补“枝叶”远比补“框架”容易许多,后者更具价值。
以往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悟得少,不会提问,不会比较,不会批判,自然不善于创造,多的是被动参与的课堂教学。古人云:“君子不器。”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接受、储存知识的容器,而应该是富有发展潜能的创造者。教学就是要通过问题呈现、问题的逻辑梳理、有效的问题设计等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不断创造中学会创造。作为社会性、注重实验的化学教学,还必须注重开放,更多具体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补充。
(2)将问题情景策略运用于各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学校任何科目的教学法应该尽可能不是学院式的,要懂得经验或经验情景的意义,我们必须想到学校以外出现的情景,想到日常生活中使人对活动感兴趣和从事活动的那些作业。因此,问题情景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策略。情景教学的意义早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在许多课堂中,情景似乎只是一个引入新课的手段,没有挖掘其充分的价值,情景也常常是只留于“情景”本身,缺乏足够的问题配合。所以,常见课堂新授课教学在情景激发兴趣过后,又复归“死气沉沉”“平铺直叙”的化学常态。赋予“三段式”教学以新的实践含义,强调的不仅仅是新课的情景创设,而是强调把问题情景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新课程的情景也绝非仅仅局限于情景本身,更重要的在于情景所引发的问题。教学的艺术,大部分在于使新问题的困难程度大到足以激发思想,小到加上新奇因素自然带来的疑难,足以使学生得到富于启发性的立足点,从此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如在处理钠教学内容时,我选取“广州日报大洋网”上一则关于“金属钠事故”的报道——《炸起千层浪,珠江金属钠“水雷”谜团待解》(2002-7-9),这起事故的报道中包含着中学化学中关于金属钠的全部信息,就针对性地设计几个可信的问题情景:除爆炸的一桶外,还有五桶金属钠怎么处理?爆炸中产生的白烟可能是什么物质?装满钠的桶漂浮在水面上,意味着什么?为什么爆炸时先有白烟,再有火光?爆炸产生物质溅在船工手上为什么使手感到疼痛?引起爆炸的物质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设计和事实例证,把整个钠的教学内容予以落实。因此,每一个情景创设均有其内在的价值和深刻的化学思想,努力把每一个重要的设计环节,把每一个问题和每一张图片都精致化、深入化、都赋予情景创设的价值,思考需要什么,有什么价值,能挖掘出什么东西。
3.有效运用教材资源整体设计巩固和反馈环节
按照教育学中的巩固性教学原则和认知心理学记忆保持和遗忘规律,巩固和反馈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必须的,大多数教师也能经常采用,但新课程强调的显然不仅仅是在课堂结尾时和课外要求学生巩固、反馈,更强调的是能将这一环节的教学作用充分发挥,能有效运用教材资源中的问题和思考等,有机地融入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有效发挥分散教学难点、分段巩固功效。
(1)配合以学习任务单,将课堂目标要求与巩固检测整合。问题情景式的学习任务单既可以作为学科开始,也能帮助学生课堂学习目标,更是巩固和检测的重要手段。如:必修课本物质分离与提纯在讲解过滤这一操作时,可以设置任务单:过滤操作用于分离什么样的物质?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吗?沉淀如何洗涤?如何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怎样加快过滤速度?如何判断沉淀已烘干?太空中能进行过滤操作吗?这种任务的设置,使问题题组化,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单中落实教学。
(2)运用教科书中问题与思考实践资源等设计巩固、反馈教学。教科书是最重要的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它本身就包含丰富的拓展系统,充分挖掘教科书的功能,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准则。显然,教科书的思考和实践不仅仅局限于巩固和训练功能,更多的可能具有启发、引导等的教育教学价值。格式塔“认知重组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看不出呈现在他面前的问题,看不出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那么他对事物的知觉还处于无组织、未分化的状态,因而也就无所谓学习了。在一定意义上,化学学习也就是学生依托教材,研究教材中设置的“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调查研究”等栏目;理解知识定位、知识网络的过程,把教材中资源作为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巩固检测素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举措。
(3)设计基础和拓展迁移的分层式巩固检测。基本题,与新课教学内容同步,检测主干内容和技能;联系题,与前面知识有联系,在联系中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易混题使学生区别于相近、相似而不相同的问题;综合题把新知识含在综合题中,在复杂中理清思路;拓展题,为学有余力学生的检测反馈。
合理的课堂结构设计及其实施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主要基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既要剖析和克服传统教学结构的弊端,又要掌握现代教学理念关于课堂教学结构的新理论、新技术,还要克服盲目性、片面性和形式主义,增强科学性、全面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荆建华,等.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