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睿壦及其书画杂识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睿壦是明清之际岭南的遗民书画家。他和当时很多不愿事奉新朝的艺术家一样,屈身荒野之中而矢志于书画,孜孜本矻矻,在动乱中留下任后人评说的、反映其真正性灵的艺术佳构。他一生默默无闻,生平事迹几至湮没无闻,但其书画却极具艺术价值,让后人透过其凝聚生命意志的笔墨,直可洞悉三百余年前那段饱含血泪与无奈的多事之秋。
  彭睿壦(“壦”一作“埙”,读xun),字闻自,一字公吹,号竹本,别署龙江村獠、江邨余子、竹本山人、龙江邑獠、砾麓归樵等,广东顺德龙江村人。生平事迹不详。现在所掌握的资料仅知其父彭耀,字着卿,明代崇祯丙子(1636年)举人,庚辰(1640年)特赐进士,为延川令(治所在今陕西延安)。清顺治三年(1646年),出任桂王子永明王朱由榔治下之给事中。当时,恰逢唐王弟聿(金粵)与大学士何吾驺自福建至,苏观生等拥立聿(金粵),永明王遣彭耀往谕,语甚切至,因历诋苏观生诸人导致观生震怒,因执杀之。后来,彭耀获赠大理寺卿,谥忠愍。彭睿士萑以父荫授中书舍人。史书记载彭睿壦每次经过父亲殉难之地,辄感喟流涕,因立父祠于广州,并罗致一些奇花怪石,置之阶下以资纪念。明亡后彭睿壦一直隐居不出,常寄迹僧獠野屋,人少识者,因而自称龙江村獠。
  
  虽然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无法清晰地认识彭睿堪的艺术历程,但在零星的文献和传世书画中,我们仍可大致勾勒其艺术活动之轨迹。
  清人罗天尺在《五山志林》中记载,罗孙耀“与陈元孝、梁寒塘、彭闻自、吴山带、刘卓之辈结石湖诗社,暇则出游山水名胜,旬月不归”。按,罗孙耀,别号三松处士,广东顺德大良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与彭睿士藿交游最久;陈元孝即陈恭尹(1631-1700),广东顺德人,著名诗人,“岭南三家”之一;梁寒塘即梁槤(1628—1673),字器圃(一作器甫),别署寒塘居士、铁船道人,广东顺德人,擅画山水,创立“寒塘画派”;吴山带即吴韦(1636-1699),一名文炜,号虎泉,广东南海人,擅长书画。三人都系当时粤中名流,以诗歌或书画名世。据此可看出彭睿壦的交游圈,其主要活动时间多在清顺治、康熙年间。
  广州博物馆藏有彭睿壦草书《七言诗二首》,第一首为《秋夜罗澹峰自李石湖与黄君简、高望公分赋》,诗曰:“晚霞零乱雨初收,露竹风殚昨夜秋。闻说元矩偏爱月,肯容王粲赋登楼。谁云有策堪经世,不拟将心更养愁。何处少年吹玉笛,欲回天地入孤舟。”其中,罗澹峰、李石湖、黄君简姓名待考,高望公即高俨,字望公,又字俨若,号海滨渔父,广东新会人,擅画山水,兼工诗文书法,时人称“人品诗画,为吾粤翘楚”,约生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一生主要在清顺治、雍正及康熙年间。第二首为《送同人周藻思从龚含五太史入都门》,诗曰:“倚天长剑截云孤,盖世雄心半已无。醉后剧谈犹激烈,暮年风月层江湖。灵岩礁石留黄绢,古碣荒台辨赤乌。好把新诗频唱和,新诗声价满皇都”。周藻思姓名待考,龚含五即龚章,字惕恃,号含五,广东归善(今惠州)人,生于明崇祯十年(1637),康熙二十六年(1687)时典试江南,后回归故里,一生主要活动在清顺治、康熙年间。从以上诗题可知彭睿士萑与当时的文人交游频仍,在岭南地区的书画圈中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台湾何创时艺术基金会藏彭睿壦《寄觉上人五言诗》轴云:“寺门多种竹,别后几枝斜。所见人皆老,何曾春耐华。猨抛穿磴果,鸟踏落琴花。旧补寒山衲,前年着到家。”署款“寄觉上人,彭睿壦”,钤印曰“彭睿壦印章”、“闻自氏”。按,觉上人,即觉浪道盛(1592-1659),清初著名高僧,别号杖人,福建浦城人,俗姓张,东苑镜禅师法嗣,与名僧大汕、深度交善。
  从以上事迹可知彭睿士藿一生主要活动也在清顺治、康熙年间,而且在盛年仍以积极的入世态度直面人生,到了晚年,当“盖世雄心半已无”时,才如史书所载“常寄迹僧獠野屋,人少识者”。
  彭睿壦擅诗文书画,尤以书法著称。其书以草书见长,前人对其多所推许。麦华三谓其脱胎于怀素而自成一家,“于狂放之中,擅用折笔,以蓄其势,不使一笔滑过去。其意境如奔泉咽石,曲折潆回。其留余不尽之处,真有一波三折之妙。古人所谓屋漏痕古钗脚之法,备于此矣”;马国权先生称“论书艺人品,他是完全可与黄道周、傅山并肩而无愧的”,观其传世诸作,可知麦、马二氏所言极是。
  彭睿壦传世书迹不多,就笔者所编著之《广东传世书迹知见录》,公私藏家大致约三十件左右,最早的系作于康熙十五年(1676)的《草书诗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最晚的为书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的行草《刘长卿诗》轴(广东省博物馆藏)。他的作品时间跨度不大,早期和晚期的风格也相差不大。从其数十件作品可以看出,其书多纵笔取势,颇有明人草书风范。史书上并未记载关于他的艺术师承,但从书风看,确乎受到王羲之、怀素诸家影响而别具韵格,其结体、运笔均粗犷而率意。从运笔看,笔画有粗有细,收笔处较为尖细,墨色浓淡相参,整个字体布局如枯藤老树,初看如草草书就,实则笔势老辣,水到渠成。单从字体看,似乎不太像是用毛笔书成,更多地像是用竹笔,不过没有更多的文献资料作佐证。据此亦可看出彭氏在驾驭笔势方面的超常艺术技巧。
  现以行草《刘长卿诗》轴为例,可看出其书风之一斑。该书为纸本,纵157.8厘米、横41.8厘米,书文乃录唐代刘长卿诗歌,末署“右刘长卿《答秦山人》、《住碧涧喜皇甫相访》、《钱起题精舍寺》、《晚入宣城界》,共诗四首,似口口词道兄正书,时康熙癸酉阳月,竹本彭睿壦”,钤白文方印“彭睿士藿印章”、“闻自氏”和朱文方印“龙江村獠”。该书老笔纵横,盘桓曲折,而笔意萧疏,逸态横生,代表了彭睿壦的典型书风。其他如广东省博物馆所藏《草书轴》也与此类。
  彭睿壦的书法颇得时誉,据说当时从之者甚众,以至于形成“竹本派”。遗憾的是,尚没有任何文献资料显示彭睿增的书艺具体的传人。目前所见广东归善(今惠州)龚章的书风与之相类,所处时代也大致一样,且二人有过交游,因此疑与之同属一派。
  彭睿壦也擅长绘画。从传世的作品看,其画以兰竹为主,且多为水墨写意。其画萧疏淡远,意笔草草,这是与当时主流画坛的遗民画风相类似的。他的画受元代吴镇影响颇深,但从用墨及意境看,徐渭、陈道复对其也不无影响。广东省博物馆藏其《竹石图轴》和《兰石图》扇面,均可看出其画风之典型特色。
  《竹石图轴》为纸本墨笔,作者自题诗曰“未见管夫人,妄传其笔势。毋令识者看,但问三通弊”,款署“邨馀彭睿壦”。其画用浓墨画就,既有泼墨写意之豪放,也有工整秀逸之谨严。从诗意可知,彭氏自己颇为谦逊,自认妄传管仲姬之笔势,且有“三通弊”。其实就技巧与意境看,此画与作者所识大相径庭,不仅笔墨老到,墨韵明净自然,而且意蕴深邃,流露出遗民之苍凉情结。所以近人李铁夫、汪兆镛、卢子枢等不惜笔墨为其题识,极为推崇。李铁夫录《题竹石图》曰“石烂海先枯,竹劲风能折。何物生来性坚?心史层函铁。不转任江流,有点皆湘血。写出殷顽汉腊心,磊落千秋节”,将彭氏之笔意与画格相提并论;汪兆镛题诗两首,其一日“两叶风梢走笔奇,梅花老衲是真师。槎枒婀娜通神处,漫笑闰襜管仲姬”;其二曰:“遗祠花石渺难寻,醉墨淋漓寄托深。我羡卢仝茶梦热,二彭风趣契苔岑”,对其画风、人品、行迹等均赞许有加。
  
  清道光年间顺德进士陈小郑在评彭睿士萑的《竹石图》时认为其“竹之低昂偃仰、滴露摇风神态,妙合天然。而余所心折者,尤其画石之轮廓,笔笔作草篆体,金刚杵、屋漏痕、折钗股,诸法备矣。而用墨浓淡,更与梅道人同妙。竹本以草书鸣,今观其画竹,亦以草法行之,古人谓书画同源,然哉”,更是对其书画有独到的认识和高度的评价。可惜的是,由于彭氏书画之罕传及其文献资料之阙如,使我们长期以来对其书画缺少足够的认识,他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也和他的艺术水平不相适应。相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种美术史上技高一筹的“失踪者”会越来越多地引起学术界的垂注,从而确定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彭睿士藿之身世与家国之痛造就了他的狂狷不羁、不与世谐之秉性,同时也造就其独特的书画风格,正如近人李仙根评曰:“自署村獠与俗辞,思亲忆国泪沾衣。佯狂忤世书能见,竹本兰根一派归。”这可谓家国不幸艺术幸。在广东书画史上,彭睿士萑是一位值得发掘与高扬的风云人物。
其他文献
2月底中国股市震荡,引发全球股票市场的下跌,不仅令全球注意到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分量,更表明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此番中国股市引领全球股市震荡的表现,清晰释放出“中国因素”对全球经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的信号。而随着2005年、2006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高速运转,随着中国艺术品在海内外天价纪录的频频诞生, “中国因素”的影响力也正在世界艺术市场领域快速提升!一个相当奇怪的现象是,当
期刊
粉彩,创始于康熙晚期,鼎盛在雍正、乾隆时期,它是在彩料中掺入了一种含砷的具有乳浊效果的白色彩料——“玻璃白”,有意减弱了色彩的浓艳程度,使色调更为温润柔和的彩瓷新品种。康熙晚期,粉彩瓷器初创,数量不多。雍正一朝,粉彩瓷器的烧造数量和工艺水平都有了极大的发展。至乾隆朝,由于弘历皇帝本人的格外青睐,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的生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宫窑粉彩瓷器的制作,在保留中国陶瓷艺术精华
期刊
一种器表带有细致刻纹的青铜器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    云南青铜文化被世人所知晓,一直要到1956年晋宁石寨山“滇王金印”的出土。随着时光的推移,在考古工作者辛勤努力之下,两千多年前古滇王国的真实面貌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从战国到西汉短短的几百年间,滇人用高超的技艺为我们留下了一段雄奇瑰丽的青铜史诗。滇青铜器以它独特的风格在世界青铜艺术的殿堂占据了一席之地。在滇国故地——滇池畔出土的众多的青铜器物中,
期刊
宋琨的作品《It’s my Life》和与之同名的个展样,成为了在悉数过去的2006年众多艺术家个展及作品时,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的视觉盛宴。  《It’s my Life》由三百六十五幅架上的布面油画组成,该作品的创作从2005年6月26日到2006年6月26日,历时整整年,在等大的画布上,艺术家每天描绘张自己经历过的生活,或是心灵中的瞬间。对于宋琨来说,她将每天要画的空白画布,定义为段空白时间,想
期刊
王显诏(1901—1973),潮州人,早岁毕业于上海大学。祖王洪,又名春澥。清未曾任高要儒学教谕,富收藏,以精审见称。据苏庚春先生言,今广东省博物馆以及广州美术馆馆藏之书画,有不少系王春獬日藏,凡钤“春澥审定”之章,均为较精者。显诏二十八岁以《潮州胜景》五帧入选“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哈少甫、王亭见之,叹日:“此今之石田也”!并为之亲订润例。显诏旧藏有沈石田山水长卷,为石田游杭揽胜之作,后归长汀康
期刊
2006年秋的钱币拍卖,被认为是出现了近八年来最炙热的竞买场面(相关文章请参阅本刊2007年第1期)。而这个“最炙热的竞买场面”与当时的三场钱币专拍密切相关。嘉德的古钱、金银锭、金银币专场总成交1447万元,成交率72%,“李安深收藏、纸币”专场成交率89%,成交额812万元。而诚轩邮品钱币专场,创出总成交额2462余万元、成交比率71%的成绩。  三本拍品图录里实在有不少内容值得我们去细细重温和
期刊
黄宾虹艺术博大精深,难以言语表之。用黄宾虹自己的话说:“至于道尚贯通,学贵根柢,用长舍短,集其大成,如大家者,识见即高,品诣尤至。阐明笔墨之奥,创造章法之真,兼文人、名家之画而有之,故能参赞造化,推陈出新,力矫时流,救其偏毗,学古而不泥古,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一代之中,曾不数人。”可以说,当代艺坛、黄宾虹为“曾不教人”之一,当之无愧。欲窥其艺,可谓难于上青天。适浙江省博物馆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办《氤
期刊
近现代书画推国际友人藏李可染作品    中国书画共分为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古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三个部分。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中,集合了书画名家的997件拍品,特别推出了三件李可染山水画风格成熟期的作品,分别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49cm×69cm)、 《粤中所记》(66cm×44cm)、《黄山烟霞》(83cm×50cm),均属“李家山水”的代表作。这三件作品是我国知名国际友人索尔爱德乐夫妇的
期刊
本次拍卖除张大干专场精品外,佳富还精选了二百多幅近现代及当代名家的精品,近现代书画名家有徐悲鸿、黄宾虹、虚谷、吴湖帆、朱屺瞻等,部分画作曾有著录,流传有序。其中近现代画家高剑父、高剑僧的画作大且精。还有傅抱石的《二湘图》、齐白石的《秋味图》、吴昌硕的《黄金果》等批画作。此外,佳富还选了批当代教授的画作,如杜炜的白色山水四屏,刘钦栋的《千禧早春》、《冬》等,这些作品有些曾参加过大型展览,或有同类作品
期刊
“灶下翁”是书画家吴子复先生(1899-1979)的别号之一。1959年中秋吴先生自刻白文印“灶下翁”。(图1)关于“灶下翁”的来由,见诸文字者有二。一是吴先生在致堂弟的信中说:“我自去年六月始,家务缠身,每日两顿必须自行动手。一切学问事不能兼顾,因自刻图章曰‘灶下翁’以自讽也。”二是赖少其(1915—2000)在致信黄小庚时也有谈及此事。(图2)信中说:“小庚同志:谢谢你赠我《野意楼印赏》,阅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