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核心素养炼成记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202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对国家的宪法无比敬畏,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应自觉践行自己所处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应对公民的内涵充分了解,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并依法自觉履行相应义务等。然而,这些方方面面的公民意识,单靠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是无法培养的,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综合培养。为此,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全面开展学生小干部的民主竞选活动,让学生在严谨而神圣的民主选举中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其参与民主选举的基本素养。
  学生的民主自治:从一张选票开始
  我们一直倡导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及民主法制观念。那么,何不从学生小干部选举,从一张小小的选票开始呢?以往,在学生干部选举中,我们常常采用举手表决的形式来确定小干部。据调查,举手表决的方式使参选人不能真正表达自己心中的意愿,这种方式常受到人们从众心理的影响。因此,用选票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不受周围人和事的干扰,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更能体现民主选举的公平与公正。于是,我们改变以往的选举方式,用无记名投票代替举手投票,全校76个班在同一时间全员参与投票,老师只负责会场纪律,把选举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的民主与法治意识得到启迪。
  一张选票看似简单,背后却凝聚着民主意识的培养;一张选票看似简单,却能真正体现学生真实的意愿;一张选票看似简单,却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小公民意识。
  公平公正的体验平台:从科学化
  程序开始
  体验活动不是虚无缥缈的,人是主体,实践是客体。有了这个想法,我们开始召集教师、学生团队学习、讨论,设计科学的选举方案。首先,让学生知道学生干部应该由选举产生,要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民主竞选活动分为三个阶段:1.宣传与自愿申请;2.初选(各班利用晨会对写申请的学生进行初选,选出得票最多的3—5名学生,准备参加正式竞选。);3.正式竞选(各班在学校学生干部大选的那一天,从非候选的学生中选出开箱员、检票员、唱票员、计票员;班主任老师宣布竞选要求;候选人进行演讲、投票、计票,选出得票最多的学生成为年级自治管理学生部小干部。)然后,让学生明白人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要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选举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当干部的同学要懂得自己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没有特殊权利。最后,我们开会一致赞同并提出要给每个班级制作统一的投票箱、选票和工作证。每个班级从未参加竞选的学生中选出4名竞选工作人员,由大队部统一培训,让学生从小感受选举的重要性和神圣感。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从竞选演讲开始
  竞选演讲是民主选举的重要环节,候选者的竞选演讲至关重要,参选学生需要用自己的精彩演讲获得大家的认同才能赢得选票。为了让参选者能够演讲出色,学校大队部还对其进行培训:自己的观点必须正确;口头表述要清晰有条理;演讲要赋予感情和感染力;仪态要大方,着装要得体等等。等到大选那一天,全校学生安静有序,表现出对民主选举的重视和对参选人的尊重,学生庄重地投票、检票、唱票、计票、公示……
  我们把镜头聚焦在五年级(11)班:经过第一轮初选后,小宋30票、小肖14票,小林10票,三位候选人依次走向讲台发表竞选演讲。最让人惊叹的是小肖,只见她不紧不慢地走向讲台,用独特而富有震撼力的演讲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喝彩。最终,小肖的选票数32票,而初选票数最高的小宋却只有18票。在为小肖感到欣喜之时我们也不禁担心:这样的选举会不会伤害落选人小宋的自尊心?
  选举结束后我们找到小宋,问她这次选举的感受,她说:“这次没有竞选上我真的很难过。但迈出竞选的这一步我很有成就感。而且,有这样一个优秀的竞争对手,我虽败犹荣。”看到孩子的豁达与开朗,我们的顾虑也烟消云散。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也应是一个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人,而这种道德规范的形成是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变革中形成的。因此,要引导学生走出家门和校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自治管理能激发孩子足够的激情,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组织、协调、沟通、管理等能力。
  超越梦想空间:从“全景式”
  教育情境开始
  一张选票,一份权利,这样民主选举的生活体验,不仅增强了孩子的民主、公平、法治意识,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日常生活中的践行提供了“全景式”教育情境。学校注重培养孩子的民主意识,让孩子在珊瑚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积极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选举氛围。在选举过程中让学生思考:用给好处的方法拉选票同学会怎么看自己?这样的选举对其他同学公平吗?和自己要好的同学是不是就适合当干部?如果大家都以是不是自己的好朋友为标准选干部,结果会怎样?如果认为自己能胜任干部工作,又愿意为大家服务,可不可以投自己一票?这许多问题不需要老师的说教,就通过这样庄重而严谨的“全景式”教育情境体验,让孩子们明白谨慎行使好自己的权利,本着公平、公正、从集体利益出发的原则慎重投出自己的一票,千万不可滥用自己的权利。
  力求让学生亲历教育的过程。不单是学生干部的民主选举,学生社团、六·一儿童节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四好学生、爱心大使、梦想团队领袖等诸多选举,我们都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最终,让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及科学而美好的生活意识和态度,让我们的教育幸福每个学生。
  【黎莉,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德育主任;汤静,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
  
  责任编辑/邱 璇
其他文献
本文的目的在于解释性格为什么能够及如何成为一种培养新教师道德情感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性格能够帮助新教师将教学知识和技能与可追求的预期目的结合起来,使他们知道如何将自己的实践与观念结合起来。教师培训计划通过对新教師道德情感的培养,帮助他们将自己的目的、观念及行为有效地结合了起来。文章在对观念性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之后,通过对三位新教师的案例研究分析,展示了新教师对于现状的理解及他们是如何使自己的知行有
:王局长,您好!很高兴有机会采访您!山东作为教育大省,其教育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作为山东省府,济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近些年做了哪些改革和探索?还面临着哪些问题?  王品木:您好!很高兴接受《中国德育》的采访。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深刻而复杂,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形势和新任务。比方说,当下社会思想文化交锋比较频繁,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学生群体特点和个性
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一直秉承“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念,以“润泽日新”品牌为依托,构建“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方式,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核心”的主体德育路径。“润泽日新”来自《新书·道德说》“目清而润泽若濡,无毳秽杂焉,故能见也”和《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润泽日新”强调过程和体验,通过有效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引导学生在润物无声的良好氛围中快乐健康成长
摘要 安全是学生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安全教育是保障学生安全的必要手段。从韧性理论视角可将韧性融于安全教育的内容与路径之中,重视学生安全素养培养,提升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并习得和规范学生安全行为。同时,安全教育不能只靠课程教材传授,还需要通过多媒体以及安全演练等多元方式提升安全教育效率,从物理和生态系统韧性角度出发,巩固学校及社会安全硬件设施,构建全社会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安全教育路径。  关键词
摘 要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社会情感理论的研究为基础,社会参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程德育评价量表开发坚持科学性、过程性、一致性的原则,强调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情感”,从关注素养“内容”转向关注素养“行为”,以期为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德育评价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社会参与;核心素养;课程德育;评价量表  作者简介支梅,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党委书
摘 要 中国的儿童不仅具有与世界话语体系中“儿童”这一概念所共有的属性,更具有扎根于这片土地所生发的中国特性。基于福柯的规训与治理视角,理解当代儿童多元身份的冲突与张力:既要对“过度治理”展开批判,找回“儿童”的主体性,又要思考如何通过作为一种艺术的治理,使兼具多元身份的儿童不会成为社会变迁的被动承受者,而是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动参与者。通过对儿童多元身份的冲突与张力的分析,寻找儿童治理体系优化的可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无法去评判和监控学生在实践生活中的具体行为,但是却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去不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要求,应在教学实践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从具体操作路径来看,课堂始终是主战场和主阵地,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并从学生出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领学生在实践的潜移默化和日积月累中培养爱国意识,
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小学地处关公故事流传千年的伏虎山下,学校依托地域优势,努力讲好关公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将关公精神“忠信仁义智勇”作为校训,用关公精神鼓励和影响学生乐表现、善表现、勇表现、讲诚信、树正气,育人特色鲜明,育人效果良好。  一、独特的校园环境影响人  学校依托丰厚的地域历史文化底蕴,以关公精神“忠信仁义智勇”作为校训,学校校门、院墙、前操场地面、后操场围栏都镌刻着校训六个大字,古朴
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对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了分析,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勾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贯彻大会精神,是当前教育领域的当务之急。《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大会精神,探讨实践应对,为新时代教育发展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
最近,“垃圾分类”一词频上热搜榜。上海强制垃圾分类,让人们对垃圾分类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9%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对垃圾分类一知半解,95.8%的受访者期待了解垃圾分类知识,69.8%的受访者希望媒体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吕斌认为,进行垃圾分类教育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持之以恒。“我国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