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人格教育与能力培养于学习之中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wang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实践证明,自信心的增强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促进学生学习成功的一对翅膀。如何将这两者融合于教学之中呢?新课程提倡研究性学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本文从文科班学生特点、历史学科特点、高中历史教材的不足等五个方面论证开展“历史上的女性人物”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本课题实施的过程和成效。
  关键词: 课题 研究性学习 历史女性人物
  
  教学实践证明,自信心的增强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促进学生学习成功的一对翅膀。如何将这两者融合于教学之中呢?新课程提倡研究性学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本文从文科班学生特点、历史学科特点等五个方面论证开展“历史上的女性人物”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本课题实施的过程和成效。
  一、课题确定的背景
  1.文科班生源特点:女生多,基础差。
  (1)男女生比例:与理科班相比,文科班女生相对居多,我所教高二②班学生53人,其中女生31人;③班学生51人,其中女生28人。
  (2)学习基础与学习心理障碍:文科班的学生属于心理上的弱势群体,大部分是在高一学习中对数理化生等理科学科产生畏惧后选报文科的,这使部分学生的心理上有一种被淘汰感,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击。还有部分学生信奉“背多分”,错误地认为“多背题”就能学好文科。这种片面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导致了他们在后来的学习中事倍功半,效率甚低,出现厌学和考试焦虑等症状。
  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特别是女生克服学习心理障碍,提高学习成绩?
  2.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思考:教师如何利用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帮助学生实现课程理念追求的目标,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历史上女性的地位。
  在历史上,女性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导着整个社会事务,这可以说是历史上女性的黄金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母权制被推翻,女性的黄金时代就过去了。到了封建社会,由于社会主流意识的影响,女性几乎完全被排斥在社会公共生活之外,但是仍然不乏一些杰出的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她们的智慧和才能,如王昭君、武则天、文成公主、李清照等。到了近代,中国女性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要求自身的解放,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女性平等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启示:虽然历史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在男权欲的不断膨胀中,女性逐渐地丧失了社会地位,但一些杰出的女性,如出类拔萃的政治家武则天,20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最杰出的女性宋庆龄,豪气四射的革命家秋瑾等,都是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典范,她们的人生轨迹向世人揭示了女性角色的完美。能否从历史女性人物身上探寻她们的心路历程,获取人生智慧,找到激励学生不断奋发进取的精神养料?
  4.高中历史教材的不足。
  以目前所用的高中历史教材(人民版)为例:必修三册课本中共出现历史人物411人,其中女性仅10人:李清照、慈禧、胡蝶、阮玲玉、宋庆龄、江青、勃朗特三姐妹、撒切尔夫人。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共有23个历史伟人,没有一个女性,仅有两张孙中山与宋庆龄合影的照片。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出现的女性仅有北魏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
  危害:这种状况必然造成学生对历史问题认识的偏差。即历史是男人的历史,女人在其中没有一席之地。这种带有性别偏见的教材非但不能反映社会变迁中的女性角色,为文科班女生提供可供效仿的楷模,反而对文科班女生的自我认识造成障碍。
  5.新课程提倡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带有研究问题性质的学习活动,归纳起来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指学科教学中的研习活动,强调学生要探究、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指一种专题式的研究学习活动,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内容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在开放的情况下,多渠道获取知识,并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项目学习活动。本课题属于第二种。
  思路:利用研究性学习开展“历史上的女性人物”主题研究学习活动,既可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又可充分挖掘历史上女性人物素材,为文科班女生提供可供效仿的女性楷模,提高文科班女生的自我认识,帮助她们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的实施
  1.准备阶段。
  (1)选择课题:针对历史教科书中女性人物的缺少和事件的匮乏,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历史上的女性人物的资料,并分类。
  第一类,神话中顶天立地、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女娲、精卫;
  第二类,现实生活中的英雄形象:冯夫人、秋瑾、赵一曼;
  第三类,女政治家、军事家:冯太后、花木兰、武则天、梁红玉、穆桂英、孝庄皇太后、宋庆龄、邓颖超、宋美龄、吴仪、撒切尔夫人、希拉里;
  第四类,文化领域作出贡献的:班昭、蔡文姬、李清照;
  第五类,教子有方的典范:孟母、岳母;
  第六类,被“妖魔化”的女性:妹喜、妲己、褒姒、杨玉环;
  第七类,被誉为“美女”的女性: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个历史人物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2)成立课题组:以4到6人为宜,同一兴趣的人组成一个小组,能力互补。针对同一人物可以有不同的课题组,以便有可能形成不同的研究结论,使学生形成不同的角度看待、评价历史人物的观念。
  (3)指导学生制定课题计划:帮助学生明确研究的范围、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角度和深度;明确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明确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2.实施阶段。
  主要是采取文献研究模式:
  (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通过上网查询、查阅书刊杂志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资料,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2)初步的交流:学生们将通过收集资料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充分交流。
  3.总结交流阶段。
  (1)结题指导与成果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最能反映研究成果的形式,将研究结果以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展示出来。
  (2)成绩评价:评价的手段和方法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
  三、课题实施的成效
  1.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看:学生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组织撰写研究成果等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学会了分享和合作。
  2.从文科班学生历史学习能力角度看:学生分析史料能力、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能力等得到大大提高。
  3.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看:男女平等观、科学生育观等得到加强。
  4.更为重要的是,从文科班女生人格发展角度看:学生在研究、分析中心灵得到净化,受到熏陶,自信心得到增强,鼓起刻苦奋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勇气。
  5.效果检验。在总结会上,我设计了一组材料:
  (1)有人将“夏之亡归于妹喜,殷之亡归于妲己,周之亡归于褒姒,唐之乱归于杨玉环”,你认为合理吗?
  (2)(92高考)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巽的这一观点。
  (3)历史女性为何多此命运?今天的女性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结果:以上问题迎刃而解,有位女生在发言中说:“只有独立的人,懂得保护尊严和独立生存的权利,才不会把自己变成别人的物品和工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都是人类艺术宝库的瑰宝,均生动反映了早期人类生活和认识的过程。本文通过对中国神话的人性和古希腊神话的神性的比较,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探究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神话 古希腊神话 神性 人性 文化差异    一、引言  神话产生于人类远古时代,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有力地证明了劳动人民从来就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也揭示了民间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课堂导入方法对于课堂的教学来说影响甚大,作者结合有关课堂教学理论,根据课堂教学实践,归纳出数种课程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情境 教学导入法    教无定法,课堂教学导入也没有一成不变之法,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是有其内在规律可循的。能否紧扣教学任
摘要: 阿娜伊斯·宁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女性文学作家和日记作家。她的代表作《阿娜伊斯·宁日记》翔实地记录了她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事件和阶段。它涉及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理念、女性化书写等多重主题,尤其凸显通过写作日记获取自我认知、不断成长,并最终追寻到最本真的自我。  关键词: 《阿娜伊斯·宁日记》日记体写作追寻自我成长    阿娜伊斯·宁(Anais Nin,1903—1977)是二十世纪美国著
摘 要: 语文教学与美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文教师应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美的闪光点,通过言传身教,充分展示美的内涵,并通过朗读、补充背景资料、运用多媒体等有效手段积极创设情境,丰富想象联想,激发学生的美感,引领学生鉴赏美、创造美,提升对美的认识,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更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美育 审美情趣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
摘 要: 在教完小说《项链》一课后,作者受学生启发,安排了一节“头脑风暴”课,学生畅所欲言,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 小说《项链》 人物形象 多重解读 头脑风暴    上完莫泊桑的《项链》,我拿着书本准备走出教室,第一排的一个小个子男生走向我,红着脸轻轻问:“老师,我的理解可能和教参上不一样,玛蒂尔德很善良,她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回到办公室,我细细琢磨着他的话,一
摘要:从艺术形式的意义上而言,小说不同于绘画或者雕塑,不属于空间艺术。但是,如果从小说的内容来看,空间问题却又是小说的根本问题。优秀的小说一定会构建一个巨大而自由的空间。空间越自由,小说家运作的能力越强。小说的价值也就越大。毕飞宇的短篇小说《唱西皮二黄的一朵》在这方面是成功的,值得细细揣摩品味。本文试图提炼出该小说中存在于奇妙空间的四面“镜子”,以此为主线分析该小说的主要人物,从而阐述小说家空间运
摘 要: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根本,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实践提供培养环境。因此,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是每一位高职院校教师亟待探讨并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在教学中对学生、知识、教学方法的深入体验,寓德于教,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学习、体验快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创造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研究性学习途径 体验教学 
摘要:本文试图对沃尔夫林《美术史的基本概念》的第一对概念“Das Lineare und Das Malerische”中malerisch一词进行解读,讨论这对概念的英文译法(Linear and Painterly)和中文译法(线描和涂绘),进而探讨malerisch另一层含义的英译picturesque(入画的)一词的美学意义,及其与沃尔夫林的“基本概念”,从古典(文艺复兴)到巴洛克的价值转
摘 要: 加强中职生的口语训练,是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口语现状及原因,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从学生的心理素质到知识积累,从课堂学习到课外实践,循序渐进,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中职生 口语训练    一、引言  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用人单位对一线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就是职业教育人才
摘 要: 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写作教学要以教材文本为学习载体,以分析、应用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技巧、语言风格等为学习感悟载体,倡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体悟人生生活。同时还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拟题,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观察 读书 细节 修辞    什么是写作的基本能力?简单说就是学生必须明白要求写什么,自己想写什么,用什么形式写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