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

来源 :社会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恶化的日益加剧, 绿色建筑已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内涵与特征及发展实施现状, 指出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大力发展我国绿色建筑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内涵;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应用探讨随着社会经济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源、能源的枯竭, 环境的恶化等已威胁到人类目前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在此背景下, 对于能源消耗大户的建筑领域, 世界各国纷纷提出绿色建筑的理念来寻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在满足舒适健康的居住前提下, 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 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于是, 绿色建筑便成为建设业界力捧的“宠儿”,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迫切的现实任务。
  1 绿色建筑的概念
  1.1 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是遵循保护地球环境、节约资源、确保人居环境质量这样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由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提出的一种建筑理念, 又称可持续建筑或生态建筑。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 对绿色建筑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 但归纳来说, 绿色建筑是应用环境回馈和资源效率的集成思维去设计和建造的建筑, 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 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核心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并尽可能提高居住品质。而目前来看, 常规的建筑技术很难达成目标, 这就要求绿色建筑要突破传统建筑技术的种种制约, 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 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新技术、新材料, 以及绿色的施工与运营管理, 来实现建筑选址的规划合理、资源利用的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的综合有效、建筑环境的健康舒适、废物排放的减量无害和建筑功能的灵活适宜。
  1.2 绿色建筑的特征
  与一般传统建筑相比,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其一, 一般建筑能耗非常大, 并由此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建筑可将能耗降低70% ~ 80%, 在德国甚至出现了零能耗的示范建筑[。其二, 一般建筑采用的是商品化生产技术, 建造过程的标准化、产业化造成建筑风貌大同小异;而绿色建筑具有地域性特征, 强调采用本地的原材料, 尊重本地的人文、自然和气候条件。其三, 一般建筑是封闭的, 室内环境往往不利于健康;而绿色建筑有合理的结构布局, 适宜的朝向、型体, 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系统,宜人的周围环境, 其内外部采取有效连通, 能对气候变化自动调节, 可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其四,一般建筑往往忽略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而绿色建筑则强调建筑从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运行维护、废弃
  拆除, 甚至再利用的全生命过程中对环境负责。
  2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20世纪中期, 在全球资源环境危机中受绿色运动的影响和推动, 绿色建筑的思想和观念开始萌生。20世纪60年代, 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 索勒瑞首次综合生态与建筑两个独立的概念提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新理念 。20世纪70年代中期, 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建筑节能类的规范, 并且以后逐步提高节能标准, 绿色建筑开始了政府化行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 使“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在世界范围达成共识。绿色建筑渐成体系并在不少国家实践推广, 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使绿色建筑的概念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 发达国家还相继开发了适应不同国家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通过定量的描述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性能等指标, 为决策者和设计者提供依据。1990年, 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发布;1994年,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起草了名为“能源与环境设计领袖”的绿色建筑分级评估体系;1998年, 加拿大、瑞典等国联合建立了GBTOOL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中国台湾的绿色建筑评估EEWH系统启动于1999年, 是全世界第四个正式上路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估系统。2000年以后,是全球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发展的颠峰, 日本的CASBEE、德国的LNB、澳洲的NABERS、法国的ESCALE、韩国的KGBC等都相继成立。到了2006年, 全球绿色建筑评估系统已近20个。这些体系不断摸索前进, 依据形势和需求, 扩大适用范围, 并更新评估内容。其中美国的LEED陆续发展出不同建筑类型, 甚至旧有建筑改造的评估版本, 它以需求为导向, 以市场为驱动, 是现有国际上最完善、最具影响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之一, 已成为世界各国建立绿色建筑及可持续性评估标准的范本。40多年来, 绿色建筑由理念到实践, 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 形成了较成体系的设计评估方法, 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不少发达国家还建造各具特色的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加快了绿色建筑理念、技术及产品的发展和普及。
  3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实施现状
  20世纪90年代, 绿色建筑概念开始引入我国, 1996年我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 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保证措施。1998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提出建筑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2005年, 颁布实施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方面, 从2001年开始, 专家们在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国情, 制定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目前已发布第三版, 用于“全国绿色生态住宅”的指导和评估。在2008年北京举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背景下, 2003年《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简称GOBAS)面世, 力图通过建立严格的、可操作的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 落实到   招标、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来实践奥运建筑的绿色化。2005— 2006年我国相继推出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并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 2007年又出台了《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4 大力发展我国绿色建筑的策略
  4.1 加强绿色意识, 加快绿色建筑相关研究
  通过大力宣传绿色建筑带来的各种效益,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 从而逐渐增加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 促使开发商积极开发绿色建筑, 从源头上有效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同时倡导绿色经营方式, 进行绿色运营、管理、营销、服务等。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 加快国内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 不断降低初投成本。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密切跟踪研究国际绿色建筑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加强技术合作, 汲取有益经验, 推动市场融合, 不断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的整体水平。
  4.2 完善相关法规,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尽管我国早已出台建筑节能规范, 但大部分城市新建建筑只有约13%符合规范[ 8] , 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执行力度还较低, 各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因此应设立执法监督机构, 为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励绿色建筑的发展, 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 制订优惠政策(给予补贴, 减免税收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可通过示范工程的榜样力量积极引导市场, 明确政策导向, 吸引投资帮助绿色建筑的发展。
  4.3 加快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加强急需人才培养
  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应建立在充分调研、科学立项、切实实践的基础上, 依据我国国情, 针对气候、地域、环境参数、资源状况、人文素质、技术水平、法律法规等的不同来合理开发、有效实施。应尽快完善绿色建筑国家和地方标准体系, 尽快制定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的评估标准, 实施绿色建筑及相关产品标识制度, 建立评价监管体系, 规范评估机制, 切实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对急需熟知绿色建筑理念、致力于绿色建筑建设的专业人才, 可通过高等院校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相关学科建设, 或增加绿色建筑相关课程, 来培养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性人才。可通过定期组织绿色建筑相关培训,提高各行业不同层次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应用能力;还可在建筑师资格认证或行业资质相关评审中, 适当增加对绿色建筑知识的考核, 提高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素养。
  结语
  面对能源与环境危机, 绿色建筑为建筑业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然而在绿色建筑发展的道路上, 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需要不断汲取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 任重而道远, 不仅要关注高技术支撑下的实验建筑和示范建筑, 更要研究如何设计量大面广的低成本绿色建筑, 因地制宜地把“绿色”真正融入到建筑的全过程, 使建筑与环境、资源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才会最终造福于人类。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实现理论及高峰体验论等内容的学习研究,结合创作劳动中的幻想与白日梦等现象,作者强调人生对完美、幸福的美学追求要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关键词:高峰体验 自我实现 幻想 白日梦  中图分类号:B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03)02—0068-03
期刊
摘 要:文章论述了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并对教师职务岗位设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师 岗位设置 原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03)02—0014-04
期刊
摘要:为了建立协调,有效的应急救援体制,整合应急救援资源;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我们要重视煤矿应急救援工作,找出煤矿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尋应急救援水平的提高途经,努力提高煤矿应急资源的利用效能,引导救援事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水平。  关键词: 整合资源;提升;队伍;应急水平  1.昭通市的救援队伍简介  我市有三支专业化矿山救护队,分
期刊
摘 要:论证了光子技术在当代电子科学与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我们在制订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时,注意强化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电子科学技术 光子学和光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03)02-0042—03
期刊
摘 要:法定竞业禁止义务是防止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泄露商业秘密和不正当使用企业商业资源的重要制度。文章指出了法定竞业禁止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定竞业禁止立法的缺陷,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法定竟业禁止立法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法定竞业禁止 立法 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03)02—0061-04
期刊
摘 要:文章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出发,对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拟定的改革方案已付诸实施,并已取得初步成果。  关键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03)02—0039-03
期刊
摘要:企业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氛围,体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全体员工都普遍认同的工作方式和职业道德理念。建设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在长时间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一直坚持推广和实践,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凝聚而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重要的力量和资本,更是企业得以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宝贵精神资源。鉴于此,地矿企业需要重视对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以便充分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近20多年来,建筑节能在世界蓬勃兴起,建筑节能成为世界性的大潮流。由于我国建筑节能形势严峻,政府高度重视建筑节能问题并将建筑节能提到日程,酝酿出台了一系列建筑节能鼓励措施,逐步完善建筑节能规范,使得建筑节能成为了社会与媒体普遍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住宅 建筑节能 优化  一、我国建筑能耗特点  (l)我国各地建筑能耗差别很大。目前仅我国北方地区采取冬季全面采暖,并
期刊
摘要:农田改造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农田改造过程中需要用到线性规划模型,线性规划模型对于农田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线性规划模型在农田改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农田改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线性规划模型;农田改造;应用  引言  在我国比较干旱的地区,各种水电资源的缺乏是影响我国农业、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对土地进行相应的规划,使得土地资源可以成为我
期刊
摘要:新的设计理念是建筑工程不断前进和发展的源泉,加大对新的设计理念的研究力度能够促进工程技术更新和发展。本文以绿色建筑理念下的暖通空调设计为例,对城市建筑的暖通设计的新理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暖通设计新理念的时代优势,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绿色建筑;新理念  引言  暖通工程为建筑提供了保暖和通风的功能,如今城市建筑的暖通技术正不断得到发展,然而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