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加固工程卸荷支撑体系的设计

来源 :建筑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vs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某工程建筑强地震后结构加固为工程背景,在加固过程中,防止构件发生较大变形或支撑体系内力发生突变,用千斤顶作支撑点,采用挠度计对其变形进行监控,并对结构卸荷支撑系统的方案进行设计及计算。
  【关键词】加固;支撑;卸荷
  
  Design of a reinforcement project Unloading support system
  Yang Cai-hong, Huang Min
  (Sichuan Construction Occupation and Technical College Deyang Sichuan 618000)
  
  【Abstract】The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after on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macroseism is for project background,In reinforcement process,in order to prevent the component to have the big distortion or prevent the endogenic force of the support system to have sudden change, makes the center of resistance with the hoisting jack. And uses the deflectometer to carry on the monitoring for its distortion, simultaneously makes the choice for the design proposal and the computation of the structure system's support system.
  【Key words】Reinforcement;Support;Unloading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七层底二框结构,“5.12”地震后进行应急检查,鉴定报告中指出:二楼主次梁交接处主梁梁两侧出现裂缝,长度达梁高的2/3。梁上面承载五层楼的砖墙墙体荷载。因该梁抗剪钢筋设置不到位曾加固过,无加固相关资料。在“5.12”后进行加固施工前设计要求对该构件进行可靠支撑,将原加固部分拆除后重新加固,直到新加固体系验收合格后才能拆除支撑体系。为防止在拆除原加固区域后,构件因荷载过大而发生破坏,该支撑系统是做好本次加固工作的关键。
  
  2. 支撑卸荷
  
  为防止原加固区域拆除后,梁因上部荷载作用发生下挠或断裂,同时为减轻和消除后粘钢板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粘钢板前宜对构件适量进行支撑卸荷,具体方式如下:
  2.1 说明。
  本次需进行加固的构件已经加固过且正在使用,加固方式为粘钢带补强。按设计要求:需对加固构件可靠支撑,以消除荷载影响,达到加固使用目的。对构件支撑应保证构件本身及施工过程安全、可行、有效,且支点不能落在预制板上,方便加固施工的目的。按以上想法,根据计算及长期现场实际试验及应用,针对此结构加固设计可行的支撑体系,采用的卸荷方案见附图(1)、图(2),在主梁跨中处、次梁两侧实施卸荷。
  图1
  2.2 支撑方案计算。
  从第一次主梁补强图上看,上次补强主要是由于主次梁交接处,次梁下部的主梁出现斜裂缝,这种裂缝产生一般是由于主梁吊筋不够,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补强采用的是角钢吊箍的方法。
  图2
  次梁支撑上部5层外墙,外墙厚240毫米。各层楼板是支撑在内横墙上。
  所以,次梁搭接在主梁上的荷载为(楼层高按2.8米考虑):
  次梁支撑的墙高:5×2.8+0.6=14.6米
  次梁跨度(取大跨):3.9米
  240毫米墙重:5.24KN/m2
  次梁搭接在主梁上的荷载:14.6×5.24×3.9=298.4KN
  主梁混凝土设计强度250号,考虑施工和年代的损失,按现在的混凝土强度C20(相当于230号混凝土)考虑。
  所以主梁处所需吊筋为:
   ASV=Ffsinα=289.4×1000300sin60=1114mm2
  工程设计吊筋为2根二级钢20,并有4根箍筋10的(钢筋面积628mm2 ),计算仅吊筋2-20的钢筋就足够:4×314=1256mm2 〉1114 mm2 。所以原设计主次梁吊筋没有问题。有可能是在施工环节出现的问题,为稳妥起见,加固前应先卸荷载,卸荷按100KN考虑,基本是次梁荷载的1/3,再加上吊筋有一定的富裕度(有30%的余度)。
  2.3 支撑卸荷体系设计计算书
   钢材等级:235
   柱高(m):3.600
   柱截面:空心圆管截面:
   D×T=127×6
   柱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1.000
   柱平面外计算长度:3.600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
   截面塑性发展:考虑
   构件所属结构类别:多层钢框架(≤12层)
   是否进行抗震设计:不进行抗震设计
   设计内力:
   绕X轴弯矩设计值 Mx (KN.m):5.000
   绕Y轴弯矩设计值 My (KN.m):5.000
   轴力设计值 N (KN):60.000
  设计依据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柱构件设计:
  (1)截面特性计算
   A=2.2808e-003;Xc =6.3500e-002;Yc =6.3500e-002;
   Ix =4.1855e-006;Iy =4.1855e-006;
   ix =4.2838e-002;iy =4.2838e-002;
   W1x=6.5913e-005;W2x=6.5913e-005;
   W1y=6.5913e-005;W2y=6.5913e-005;
  (2)柱构件强度验算结果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γx=1.150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γy=1.150
   柱构件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 158.233 < f=215.000
   柱构件强度验算满足。
  (3)柱构件平面内稳定验算结果
   平面内计算长度(m):3.600
   平面内长细比λx:84.037
   对x轴截面分类:b 类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φx:0.661
   等效弯矩系数 βmx:1.000
   等效弯矩系数 βty:1.000
   受弯整体稳定系数φby:1.000
   闭口截面影响系数:η=0.7
   计算参数 Nex'(KN):596.918
   柱平面内长细比:λx=84.037 <[λ]= 150.000
   柱构件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 164.626 < f=215.000
   柱构件平面内验算满足。
  (4)柱构件平面外稳定验算结果
   平面外计算长度(m):3.600
   平面外长细比λy:84.037
   对y轴截面分类:b类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φy:0.661
   受弯整体稳定系数φbx:1.000
   等效弯矩系数 βtx:1.000
   闭口截面影响系数:η=0.7
   等效弯矩系数 βmy:1.000
   计算参数 Ney'(KN):596.918
   柱平面外长细比:λy=84.037 <[λ]= 150.000
   柱构件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 164.626 < f=215.000
   柱构件平面外验算满足。
  (5)局部稳定验算
   外径与壁厚之比 D/T=21.17 < 容许外径与壁厚之比[D/T]=100.0
   柱构件验算满足。
  
  3. 支撑方案实施
  
  针对工程特点,采用千斤顶、挠度计及其支承体系作为支撑系统。采用以挠度值和千斤顶施力数值的双向控制参数为卸荷依据,在拆除原加固区域时,如发现挠度计示数或千斤顶压力值发生较大变化时,立即停止拆除工作,在确认安全,稳定支撑后方可继续。
  3.1 支撑体系工法
  (1)梁上、下,柱左右杂物清理,切断同建筑填充墙的联系,全面清洁整理场地;
  (2)于梁上确定粘贴钢板部位、卸荷点位、挠度计测点位;
  (3)组装支撑系统各构件;
  (4)用手动砂轮机磨平挠度计测点位置;
  (5)将挠度计固定到测点处;
  (6)将支撑柱根部和顶部垫平、固定;
  (7)千斤顶施力将支撑柱对准支点顶紧;
  (8)本卸荷支撑设备采用一拖四伺服联动同步数字顶升设备,该设备配备如下:
  表1 同步液压千斤顶主要性能指标
  
  型号吨位(T)拉力(T)本体高度A(mm)行程B-A(mm)伸展高度A(mm)油缸外径D(mm)活塞杆直径(mm)油缸直径(mm)重量(Kg)压力(MPa)泵站
  TYZF50/16050202851604451407010029634KW
  图3 同步液压千斤顶工作示意图
  根据不同卸荷类型分别采用四个同步千斤顶卸荷。
  (9)检查工作梁上、下支撑系统的安全性;
  (10)调整挠度计,开始工作;
  (11)在梁上粘贴钢带加固,经24小时结构胶粘剂固化,达到可以约束钢板的强度并承受荷载、可抵抗梁的结构变形时即可撤掉支撑系统。
  
  4. 结论
  
  采用以挠度值和千斤顶施力数值的双向控制参数为卸荷依据,可以防止构件发生较大变形或支撑体系内力发生突变。实践证明本卸荷支撑体系能满足施工要求。
  
  [文章编号]1006-7619(2009)06-24-493
其他文献
【摘 要】太阳能水暖气系统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正在逐渐地被社会接受。一些传统的供暖方式仍然妨碍太阳能水暖气系统的推广使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能克服这些困难。  【关键词】自来水;太阳能;暖气    Design of Multi-storey residential building concentrate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Liu Bu-yue, Wan
期刊
【摘 要】某设计院高层办公楼视频会议系统包括:音频扩声系统、视频播放系统、舞台灯光系统以及智能中央控制系统。因此在该集成系统设计上,从系统应达到正常的语言扩声和视频演示标准、灯光照度效果以及整体效果功能之外,还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兼容性、整体性、可扩展性、操纵性以及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等等问题。  【关键词】高层办公楼;视频会议    Video conferencing system design o
期刊
【摘 要】介绍了昌九城际铁路桥梁设计的主要特点,包括沿线自然特征、主要技术标准、梁跨常用结构、特殊结构、桥墩造型以及重要控制工程的总体情况。  【关键词】客运专线;昌九城际铁路;桥梁;设计    Design technology of bridges engineering inNanchan-Jiujiang inter-city railway  Wang Xin-guo  (Fourth
期刊
【摘 要】针对混凝土易产生裂缝这一现象,本文从详细分析了裂缝产生成因,通过分析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揭示了温度应力变化与混凝土裂缝之间的关系;根据施工现场观察,本文提出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改善配筋等控制温度措施和采取分层或分块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等改善约束条件措施以及强化早期养护来防控裂缝。  【关键词】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控制    Discusses t
期刊
【摘 要】针对钻孔灌注嵌岩桩常见的孤石与基岩的区分,不同风化程度岩石的判别及终孔标准,桩机嵌岩困难等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钻孔灌注嵌岩桩;孤石;风化程度;钻进速率;嵌岩深度    Several comm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Zhoushan construction of rock-socketed piles  Tu
期刊
【摘 要】横向铰接板法是简支板桥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一种常用方法,本文重点阐述该法的基本原理,并依据计算原理编了计算机程序,可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横向铰接板法;基本原理;载荷分布    Simply-supported distribution of horizontal line computing hinged plate  Dong Kai-ye1, Wang Lei2  (1.
期刊
【摘 要】随着AutoCAD在各行各业的普及推广,其DWG文件中所存贮的信息安全成为各单位一个现实问题,为此,开发了一个基于AutoCAD平台并与SQL相结合的图档安全管理系统,实现了事前防护、事中控制、事后追踪一套完整的企业DWG图形安全管理系统。  【关键词】DWG;图档;安全;管理;系统    Development of AutoCAD-based DWG files of Safety
期刊
【摘 要】现行水工规范对水工混凝土细骨料饱和面干含水率、粗骨料的超逊径质量标准以及试验方法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在工程实际应用中,这些规范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水工混凝土;细骨料饱和面干含水率;超逊径;分析及建议    Opinion On Standaras For SSD Water Content Of Fine Aggregate And The P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高压水除鳞设备在新钢热连轧厂生产中的状况和地位;分析了高压水设备的常见故障及特点;提出了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高压水除鳞;除鳞泵;空压机; 阀    High-pressure water equipment fault analysis and common treatment  Mao Jian-gang1,Yu Xiao-hui2  (1. Xinyu S
期刊
【摘 要】由于山区复杂的自然环境,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面临着很多新的课题。文章从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原则、技术标准的确定、线位的确定以及桥梁的设计,对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技术标准;环境保护;工程造价;选线    On the Design of Mountain Highway Road  Gao Tian-wei, Tian Ze-yin  (Hena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