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中的妖怪文化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kj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日本的动漫中不乏关于“妖怪”的精彩作品,例如《夏目友人帐》《野良神》《滑头鬼之孙》等等,动漫作品中出现的各种妖怪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意欲以日本动漫中体现的妖怪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日本妖怪文化的起源,日本动漫中妖怪的形象与特点,以及日本妖怪文化的现状和发展。
  【关键词】 日本动漫;妖怪;传统文化;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8-0088-04
  众所周知,日本的动漫产业十分发达。日本动漫中以“妖怪”为题材的优秀作品数不胜数,例如《夏目友人帐》《鬼灯的冷彻》《咯咯咯的鬼太郎》等等,其中形形色色独具日本特色的妖怪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纵观日本的历史,妖怪文化已经在其中深深扎根。在日本,关于妖怪的传说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并且与日本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代日本人对自然界不可控制的力量充滿敬畏,妖怪就是这样诞生的。妖怪的形式与各地区的自然景观紧密相连。妖怪是一种生活在山林、田野、河流中类似于“精灵”的存在,引起了各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平安时代(794-1185),为了解释“灵异”现象,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名为“阴阳寮”的政府组织。这一时期,统治阶级深信妖怪与鬼神之说,所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遵循着阴阳寮的官员——阴阳师们的安排,阴阳师的权力一度达到了巅峰,阴阳术也从单纯的法术发展成了一种类似于信仰的存在。
  日本妖怪文化一直在不断发展,流传至今,以妖怪为题材的书籍、电影、游戏、动画受到了广大人民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妖怪对日本文化,尤其是动漫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以日本动漫中的“妖怪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一系列资料和文献的分析,探讨日本妖怪文化的起源、日本动漫中妖怪的形象与特点、日本妖怪文化的现状和发展以及这种文化的价值。
  一、日本传统的妖怪
  笔者第一次看到日本的妖怪是在《百鬼夜行》这部作品中,从那时开始便对日本的妖怪产生了兴趣。因为知道书中的妖怪们,不仅仅是出自作家的想象,而是实际存在于日本民间传说中的。实际上,中国的民间传说中也有“妖怪”的存在,一般是作为非人类、邪恶的东西,站在主人公对立面上的反派角色,且和日本妖怪一样详细记录了名字。
  (一)妖怪的定义
  “妖怪”到底是什么?
  对于妖怪严格地定义虽然很难,但以一句话概括的话:妖怪是指超越人类理解的奇怪、异常的现象,还有引起这些现象的,拥有不可思议力量的非日常性、非科学性的存在。
  (二)妖怪的起源
  如引言中所说,古代日本人敬畏着充满灵力的“自然”,在那个科学水平低下的时代,为了解释自然现象等等,从而产生了妖怪和鬼神之说。
  在日本文化中,妖怪也是“神”的一种。例如,日本传说中的妖怪“桥姬”,就是拥有着神格的鬼女。自古以来,日本的水边和水面的桥上都寄宿着神灵,而桥姬就是作为桥的守护女神而被人们祭祀着。另一方面,桥姬也有“因嫉妒而发狂的恶女”一面,传说她会随便杀害过桥的人,无论男女老少。
  “神”和“妖怪”都是超越人类理解的不可思议的存在,但神作为保护人、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存在,一直以来被人们祭祀着、感谢着,而另一方面,妖怪作为危害人类的可怕邪恶之物,人们不仅避之不及,还会设法消灭它们。总而言之,古代日本人为了解释恐怖的现象,从而创造了妖怪。
  另一方面,去世的人会在天堂保护活着的人,做坏事的话转世的时候要变成动物之类的说法广为流传。尤其是在我们中国,自古就有着祭祀祖先和死去的家人的传统。在这种情况下,妖怪的存在就变得像“信仰”一样。即使看不见妖怪,即使没有证明妖怪存在的证据,也会在人们的心中留下“它确实存在”的印象。
  总而言之,“妖怪”也有着“信仰”的特征,是与“神”相近的,从人类的敬畏之心中诞生的超自然的存在。
  (三)妖怪的历史
  日本人从使用文字开始,就出现了有关妖怪的记录。古代日本人敬畏“妖怪”,常使用可怕的故事来表现妖怪的恐怖。
  在《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中,就有“大蛇”“鬼”这些难以用肉眼看到的可怕妖怪的记录。另外,日本最初的故事集《日本灵异记》,就是一本关于“妖怪”的故事集。
  到了平安时代,《古今物语集》《今昔物语集》、镰仓初期的《宇治拾遗物语》等故事集中也收录了许多怪异的妖怪故事。
  江户时代,有许多以“百物语”为题的怪谈集被编纂而成。不仅仅是故事集,在小说《源氏物语》,还有《平家物语》这样的战争小说中,妖怪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语》还被称作是妖怪文学(幻想文学)的最高杰作。
  逐渐地,为了具体地表现灵异,妖怪的形态开始呈现在了画卷上。平安时代到室町时代,最初的百鬼夜行画卷诞生,通过这幅作品,人类终于能看到妖怪和鬼的身影。“百鬼夜行”是指很多鬼和妖怪们在夜晚结党行进的现象,据说当时的贵族们为了不与妖怪们相遇,便和阴阳师们商量,避开在“夜行日”外出,并且随身带着驱魔符行走。
  总而言之,“百鬼夜行”、阴阳师、平安时代的贵族阶层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到了江户时代,随着印刷、出版技术的发展,许多关于妖怪的书籍、绘画被制作出来。
  说到关于妖怪的绘画作品,据说鸟山石燕所画的《画图百鬼夜行》是古典妖怪绘画中质量最高的作品。而且其中不仅有滑头鬼、姑获鸟、雪女等很多妖怪和鬼,关于它们的传说和故事也详细记录着。
  除此之外,《百怪图卷》《绘本百物语》等作品也在民间流行,与平安时代相比,妖怪相关的作品也开始在普通民众中流传开来,而且妖怪可怕的形象也随之变淡了,成了“娱乐”一般的存在。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日本人对妖怪又抱有怎样的看法呢?
  妖怪的存在确实没有科学的证据能证明,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妖怪早已变成了无法舍弃的存在。現在在日本,不仅仅有书籍、绘本,以传说中的妖怪们以及它们的故事为基础的动画、小说、漫画、游戏等新的作品也在源源不断地出现。
  例如,引言中提到的《夏目友人帐》,就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关于妖怪的动漫系列。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从小就能看到妖怪的,拥有一本上面记录了许多妖怪名字的名为“友人帐”的契约书的少年夏目贵志,与自称保镖的妖怪·猫咪老师(斑)一起,过着向妖怪们返还名字的日子,是一部治愈系作品。虽然这部动漫中出现了很多日本传统的妖怪,但是性质多少有些变化。
  除了《夏目友人帐》,还有许多妖怪题材的动漫中都出现了有正义感、和蔼可亲的妖怪角色,可以看出现在的妖怪形象和以前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二、动漫中的妖怪
  日本的动画和漫画,作为日本代表性的事物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其魅力在于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其中很多作品取材自日本的妖怪传说,动漫制作者用巧妙的表现手法将传统妖怪进行角色化,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跨越了国家和文化的隔阂,广泛地传播着日本的妖怪文化。
  (一)动漫中有名的妖怪们
  1.河童
  传说,如果你在山中劈柴时,有一个不认识的小男孩前来帮忙,那你很有可能就是遇见了“河童”。河童也是日本动漫中经常出现的妖怪,代表作品有《河童之夏》《河童五代目》等等。
  河童是生活在河流、池塘、沼泽等淡水中的水陆两栖生物,四五岁的孩子的样子,眼睛圆圆的,嘴巴尖尖的,头发稀少,头上顶着一个圆盘,盘子里藏着水,据说盘子里有水,河童才有活动力。
  《夏目友人帐》中就有河童因为盘子里的水空了而躺在马路上一动不动,最终被男主夏目贵志用矿泉水浇了脑袋才恢复了行动力的场面。动画《河童之夏》再现了河童的习性——喜欢吃鱼和黄瓜,擅长游泳。
  现实中,日本也有一种寿司叫“河童卷”,就是用河童最喜欢的黄瓜和海苔做成的。河童的左右手是连接在一起的,传说由于这个特征,河童就算一只手被砍掉,也会重新再长出来,而砍下的手臂可以成为治疗跌打损伤的良药。原惠一导演的动画作品《河童之夏》的主人公河童小酷的父亲在死前被武士砍掉的手臂,就作为重要的宝物被小酷保存着。河童还喜欢相扑,经常向人挑战。
  另外,河童还会将人和牛马引入水中,从肛门取出肝脏。河童虽然会伤害人类,但是如果被人抓住了,还会写道歉信、帮忙插秧、传授秘传的妙药等等,有着令人喜爱的一面。因此,河童经常被当作动画的题材。
  河童这个称呼虽然现在作为标准名普及开来,但其实原来是以关东为中心的一个地方叫法而已,也就是说,这个称呼并不像现在一样统一化,所以每个地区都有着显著的不同。
  在日本东北地区的青森和岩手的北部,人们把河童称为“メドチ”。“メドチ”一词,源自《日本书纪》中的古老词语“メツチ”,据说意思表示是大蛇、龙等水的神灵。
  除此之外,还有“メっトウチ”和“メドツ”的叫法,在北方的能登和加贺地区流传着的“ミズシ”的叫法也包含在“メドチ”这一类中。从这些叫法中可以看出,河童这个妖怪和水的神灵有着很深的关系。有一种说法是妖怪乃是神堕落之后的形态,那么河童其实是水神这一说法,在对河童的称呼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2.天狗
  天狗的形象相信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十分熟悉了,因为近几年来十分受欢迎的手游“阴阳师”中就有天狗的角色。天狗的鼻子高而尖,背上长着翅膀,可以在空中飞翔。日本的天狗与中国的“天狗食月”一词中的“天狗”有所不同。
  日本的天狗与河童、鬼并称为“日本三大妖怪”。原本天狗这个词在中国古代代表着会带来灾祸的流星。中国的《史记》《汉书》《晋书》中都有关于天狗的记载。天狗作为从天上而来给地上带来灾祸的凶星而被畏惧,飞鸟时代的日本书纪中一度出现作为流星的天狗,但之后在文书上就再也没有将流星称为天狗地记录了。中国的天狗在日本没有扎根下来,而在平安时代再度登场的天狗,已经变成了妖怪开始被人们谈论。
  被视为强大象征的天狗现在经常作为动画作品的素材来使用,天狗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不管怎么变化,它都会有着大大的黑色翅膀,穿着狩衣,踩着木屐,而且拥有强大的力量。
  动漫《有顶天家族》中有这样的台词:“人类居于市井,狸猫爬行于地面,天狗翱翔于天空。”从这句台词中就可以看出天狗在日本妖怪界和日本民众心中的地位。
  日本还有很多关于天狗的俗语。在日本流传的山中怪音现象中,走在山中的话,会听到砍树的声音,接着会发出和地鸣以及大树倒下去的声音。但是顺着听到声音的方向寻去,却根本没有被砍倒的树。这被称为“天狗倒し”或“空木返し。
  类似的还有“天狗笑い”,指的是在山中有笑声的现象。“天狗つぶて”指的是大大小小的石头突然不知为何地飞来飞去。
  还有形容晚上山间小屋摇摇晃晃的“天狗ゆすり”等等。这种怪音、怪火的现象,常被认为是山神显灵。天狗不仅藏在山里,村庄附近还会有“天狗隠し”,指的是孩童无故消失的怪异现象,据说孩子在消失之后鞋子都还整齐地摆放着。
  宫崎骏导演的动画作品《千与千寻的神隐》,据说这个“神隐”的设定借用的就是天狗的能力。
  3.狐
  狐狸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在日本非常受欢迎。传说,白狐是稻荷神的使者,在日本,稻荷神从711年至今一直被供奉着,是米、酒、茶、农业、工业之神。
  但是从平安时代开始,狐狸才和稻荷神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传说平安时代,都城北面的一个叫“フナオカ”的地方住着一对白狐老夫妇和它们的五个孩子。这个家族离开了自己的土地,去了稻荷山神的神社,它们对神说:“为了保护世界的和平,我们愿意献出自己的力量。”然后为了成为神的使者而祈祷。结果它们真的打动了稻荷神,于是稻荷神就答应了它们的愿望,给公狐起名叫オススキ,给母狐起名叫あこまち。从此,狐狸就成了稻荷神的使者。   日本人在给予狐狸“神使”这一身份的同时,创作出的狐狸形象也十分具有艺术气质。
  例如,稻荷神社以红色为基调,神社中的狐狸像又是黃白两色相间的,据说红色越多,黄色的稻穗和白色的狐狸就越开心。色彩鲜艳的狐狸像同样给人们带来了快乐,稻荷神社里经常出售可爱的憨态可掬狐狸陶瓷像,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购买。
  受日本人喜爱的狐狸也经常成为动漫的素材,以妖怪为题材的动漫中的狐狸形象各不相同。
  例如,讲述了修行中的女高中生神灵桃园奈奈生和狐妖巴卫之间的浪漫爱情喜剧《元气少女缘结神》中,男主人公狐妖巴卫就是神的使者,除此之外,还有主角是帅哥妖狐银仙的喜剧《银仙》等等。狐狸的形象被神化为神的使者,动画制作者们发挥想象力再将其作为素材进行再次加工,由此诞生的动漫狐狸角色与日本人的审美十分吻合,更加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二)动漫中妖怪的特点
  日本著名民俗学者柳田国男认为,妖怪是堕落的神。正如动漫《夏目友人帐》中,某个贪婪的商人为了祈求自己的生意更加繁荣,把原本喜欢人类的福神时雨关在了地牢里,结果这位年轻的神在黑暗的地下日日以泪洗面,开始憎恨人类,最后变成了邪恶的怪物。
  前面所说的河童和天狗,河童“メドチ”这一叫法中也可以看出它是水的神灵,天狗虽然也有着任性的一面,但是它也有着善恶的双重性格,那就是作为“山神”守护山中的生灵。天狗可以被看作是山神,也可以看作是山上容易看得到的树木的精灵。
  在日本,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再有信徒,神灵消失或者变成邪恶的妖怪的例子有很多。还有妖怪神格化后成了神,还有即使原本被人们称为“魔”,在判断其存在对人们来说是有益的情况下,妖也有可能转化为神。同样被称为“神”或“妖怪”,其中有施与人类恩惠的神和妖怪、也有带来灾祸的神和妖怪,这也是从日本动漫中可以看到的日本妖怪的一个特征。
  三、日本妖怪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一)现在的妖怪热潮
  日本妖怪文化与动漫相结合的产物,也影响着日本社会的发展。
  例如,漫画《咯咯咯的鬼太郎》的大火,作者水木茂的故乡境港市的所有的城镇都被修建成了《鬼太郎》中一样的“妖怪世界”,对于游客来说简直就像进入了妖怪的天地。
  长800米的鬼怪町是游客必去的地方,街上有老鼠男、山鬼等妖怪的铜像,另外所有的设施都以妖怪的名字命名。事实上,光是“鬼怪町”,游客一天就可以达到四五万人。
  因此,可以说日本在促进经济方面真的很有手段,对日本来说,妖怪文化真的是一件宝物。
  妖怪文化如此流行,离不开日本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激励和支持。
  2003年12月,为了振兴动漫、游戏、电视等文化产业,日本政府制定了设立公共支援制度的计划。利用政策促使银行作为担保人向有关人员的制作公司提供资金保证,另外,在日本,将电影、电视、音乐、游戏、报纸、出版等信息内容作为商品出售的产业被称为“内容产业”,日本政府知识产权战略总部设有“内容产业专业调查委员会”部门,专门管理“内容产业”。而且,政府为了扩大内容产业的规模,还积极地扩大海外市场。
  现在通过动漫这种媒介,日本妖怪已经在全世界流行起来了。尤其是年轻人经常穿着画有妖怪的衣服,看妖怪的动漫,读妖怪的小说。前面提到过的我国网易公司制作的日式和风手游“阴阳师”,就是以《源氏物语》为背景,讲述的是阴阳师安倍晴明于人鬼交织的阴阳两界中,探寻自身记忆的故事。
  而且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来到日本,寻找日本妖怪的身影。可以说,日本妖怪已经占据了世界人民的心。
  (二)妖怪文化的发展和启示
  实际上,日本妖怪的原型有90%是从中国和印度传来的妖怪变化发展而来的,只有10%是日本本土的妖怪。
  日本的妖怪吸收了其他国家的妖怪,变成了拥有自己独特特色的文化。相反,中国和日本相比,关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方面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比如说,同样从动画产业来说,现在虽然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得很快,但是和日本这样的动漫大国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我国之前也制作过几部以妖怪为题材的动画,但反响平平。要改善这种状况,最重要的是要充分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合理的再创作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时代的发展和现代人的审美。
  四、结语
  日本以动漫为媒介,使日本妖怪文化在全世界传播开来。笔者在了解到日本妖怪文化的同时,也由衷地敬佩日本能通过动漫产业实现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这一点。本文不仅仅论述的是“动漫中的日本妖怪文化”,同样还想思考一下中国今后将如何发展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小松和彦.世界に誇る日本の妖怪文化[J].东京:スリーエーネットワークJa-Net編集室,2015.
  [2]小松和彦.異界を覗く[M].东京:洋泉社,1998.
  [3]岩井宏宽,近藤雅树.日本の妖怪[M].东京:河出书房新社,1990.
  [4]知切光岁.天狗の研究[M].东京:原书房,2004.
  [5]柳田国男.妖怪談義[M].筑摩书房,1999.
  [6]水木しげる.水木しげるの妖怪談義[M].ソフトガレージ,2000.
  [7]https://rekishi-memo.net/japan_column/youkai.html.
其他文献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个领域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电影也一样,东西动作电影各国间相互学习电影拍摄手法、技术手段、制作理念,因此,动作电影无不给人震撼,吸人眼球,令人血脉贲张,给人心灵震撼的感觉。本文则从东西动作电影体现的价值观念,角色选取的不同和动作表现风格进行分析,并探求东西方动作电影如何更好的互补,共同促进电影文化的繁荣。  【关键词】 中国、泰国动作电影;好莱坞动作电影;价值观念;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各地对民族传统经典文化和民间技艺的继承、弘扬和提升越来越重视,不断探索、挖掘和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资源振兴地方经济的发展思路。唐卡艺术也是极具区域性和民族性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之一,随着现代艺术、设计的迅速发展,尤其在以“文化为体、科技为媒”的数字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唐卡艺术在同其他领域融合、升级,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随着旅游文创产业的日益兴盛,
期刊
【摘要】 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意味着观念的转变,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带来的是艺术观念的转变,这一转变同样体现在音乐当中。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家中比较独特的一位,他的练习曲《离别》是一首饱含浪漫主义色彩与爱国主义色彩的作品。斯拉夫民族的气质给予了肖邦这样的音乐气质,肖邦的创作中体现了个人情感与民族语言以及爱国情感的交织。  【关键词】 浪漫主义;肖邦;斯拉夫气质;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J624
期刊
【摘要】 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西部的开发与艺术家逐渐进入西部特别是西藏地区工作与学习,民族美术题材开始逐渐兴起并成为彼时重要的美术创作内容。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民族政策的发展与绘画自身的需求,民族美术题材逐渐成为展现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在民族题材中不仅仅呈现出少数民族地区淳朴的民风与美丽的景色,其中少数民族的建设与发展也成了彼时艺术家的重要表现题材。“路”作为
期刊
【摘要】 天皇花鼓是我国浙江温岭地方流传的传统民间文化,历史悠久,为当地人喜闻乐见。天皇花鼓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起源于安徽凤阳花鼓,在温岭一带形成自身的传承体系。在漫长的发展中天皇花鼓与温岭地方文化相融合,在文化构成方面体现出地方特色,而在价值内涵方面更是历史文化、地理人文、社会文化和思想教育方面的价值凝聚,成为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天皇花鼓;文化构成;价值内涵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要】 土家族是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北、湖南省内的一个少数民族,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习俗,其所特有的一种把丧事喜办的古老葬俗歌舞,有着独特的形态特征。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法、影像资料研究法、访谈法对桑植土家族跳丧舞的形态特征及其舞台化创作进行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 跳丧舞;形态特征;舞台化创作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
期刊
【摘要】 《奇葩说》作为一个娱乐辩论节目,自2014年在网络视频平台爱奇艺推出之后,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在传统电视辩论赛日渐式微的今天,《奇葩说》这类新型娱乐辩论节目的出现给辩论赛增添了活力。本文基于凯姆·帕尔曼的论辩理论与说服策略,以《奇葩说第六季》中各辩手的辩词为研究对象,分析各辩手所使用的辩论技巧,探索娱乐辩论话语的语言特点及其传达的价值。  【关键词】 《奇葩说》;娱乐辩论话语;
期刊
【摘要】 长沙棕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过去人们劳作产生的智慧结晶,也记录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童年记忆。本文首先阐述了长沙棕编的基本概况与现状,通过当今社会对长沙棕编工艺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引发的系列思考,并对处于新时代下长沙棕编工艺未来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路径,希望能对棕编工艺以及其他传统工艺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棕编;传承发展;路径思考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本文分析了《白蛇:緣起》的叙事特色和叙事美学,并从获得国民的认可、推动国内文化国际化传播等方面阐述《白蛇:缘起》的叙事策略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白蛇:缘起》;叙事策略;叙事美学;特色;重构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8-0086-02  动画电影在人类生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艺术行业也是具
期刊
【摘要】 “香椿树街”与“枫杨树乡”是苏童小说文本中的两个象征性地标,内中蕴含着作者极为复杂的情感态度。这一现象的生成,源于苏童小说创作的深层心理因素。运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可以发现“想象”性的“苏北”乡村与“象征”性的“苏南”城市共同影响了苏童小说的空间建构,导致他在叙述“香椿树街”和“枫杨树乡”的故事过程中产生了“失根”情结。苏童小说创作呈现了“苏南”与“苏北”的双重空间映像,这种文学现象表明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