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季沟的幸福家园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期 丁凤臣(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自唱):正月里来正月正,玉龙山庄正年轻,发扬为民好传统,光大党的好作风啊好作风。
  郝季沟是冀北山区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就靠着这些山坡地过日子。如今,年轻的壮劳力大多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只剩下上了岁数的老年人留守这里,无人照看,孤苦伶仃。
  寒来暑往,转眼到了2008年春天,一个被乡亲们淡忘已久的人回乡探亲。也正是他的这次探访,让这个小山村迎来了一抺曙光。不久后,这里建起了十里八村都羡慕的老年公寓,全村的老人过上了做梦也想不到的幸福生活。
  同期 许桂琴(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在家住那茅垅草舍的,到这儿住楼房就跟上天一样的。
  同期 史玉林(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农村老年人不用上城市就能住小楼,想也想不到。
  同期 丁凤臣(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就拿玉龙来说,对待这些老人就跟自己亲生父母似的。
  同期 刘凤荣(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玉龙飞腾我们全村福, 要说我们这些老人现在是享福了,在这个养老院里得安乐。
  乡亲们所说的玉龙,五十多年前就出生在这个村的一户普通农家。那是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为了寻找出路,父母带着不到八岁的他,到黑龙江去闯北大荒。去到那个举目无亲的地方,一切都得靠自己打拼。因为家里穷,丁玉龙只念到初中就辍学了。他从最苦最累的活做起,下过煤窑、摆过地摊,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有了一点儿积蓄。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让他看到了创业的希望。
  同期 丁玉龙:有这几年挣的钱呢,为我后来承包煤矿奠定了基础。
  同期 赵素琴(丁玉龙岳母):他一开始开煤矿那时,贪黑起早,可辛苦了。
  同期 丁玉龙:然后又买煤矿,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2008年春天,丁玉龙回乡探亲。当他看到那些步履蹒跚还要生火做饭的老人,看到那些已经无法阻挡寒风骤雨的茅屋草舍,看到村口那块“省级重点扶贫村”的牌子,这个年过半百的汉子不禁思绪万千。
  同期 丁玉龙:家乡还挺贫困,(我想)为家乡干点啥。
  同期 丁凤兰(丁玉龙姑姑):他说,二姑呀,人活着一生别为自己活着,有了钱为大伙活着。
  同期 丁玉龙:我是想啥呀,老人这一辈子都挺难,他们的生活都十分不易,尤其是他们现在就像夕阳路似的,也没有太长的时间了。
  从那时起,丁玉龙就在心里盘算着,能不能建一个养老院,把全村老人免费供养起来呢?可是,那得花多少钱呀。这回,就连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的妻子也反对他了。
  同期 李丽(丁玉龙妻子):现在五十(岁)好几奔六十(岁)了,可以说大半辈子快过去了。从年轻时开始辛辛苦苦地挣这么两个钱,咱挣得并不多,跟人家比咱是微不足道的。我们还有两个儿子,做这件事情自己也想不开。
  同期 丁玉龙:我们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条件把这些老人养起来。
  同期 李丽(丁玉龙妻子):(我当时)特反对他,你说夫妻感情还挺好,(因为这事)你跟他俩掰脸了或是怎么着了,觉得好像还不行。
  可谁知,一听说有人要建免费的养老院,大家都半信半疑,整个村子炸开了锅。
  同期 丁凤革(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大伙都不信呢,他们说哪有那么傻的,那玩意一天得花不少钱,他无故养这些老人干啥。
  同期 丁玉龙:觉得你这么傻,你有钱你自己不花也不给你儿女花,把这些钱拿出来给别人花。
  同期 丁凤兰(丁玉龙姑姑):后来有人就说丁玉龙是瞎胡闹,他回来啥企图呀。
  同期 丁玉龙:把我一生的辛苦、一世的奋斗都用到老人身上。
  同期 李丽(丁玉龙妻子):他还挺执着的,觉得我要做什么事我就要做好。
  同期 丁玉龙:人啊,路是自己走,别人在看。究竟为了啥,将来就知道了。
  2009年秋天,就在大家不断的猜测和质疑声中,丁玉龙真就带着他的全部积蓄回来了。一年后,在这个荒弃的山坡上,建起了这个使用面积一千九百多平方米、能容纳六十余位老人入住的“老年公寓”。
  同期 丁凤文(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盖这个楼房连装修花了六百万。
  同期 丁玉龙:到2010年的11月4日, 这43位老人都入住了 。
  同期 丁凤兰(丁玉龙姑姑):这真是一年没回家呀,要说够苦的。
  可是,这赡养老人的活,不是出点儿钱就能干好的事。在这里,丁玉龙既是一个管理员,也是一个服务员,他事事都想在前面,干在头里。
  同期 丁凤臣(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刚开始的时候,没人烧锅炉,(他)就自己烧锅炉。
  同期 丁凤文(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楼里哪屋下水道啦、水器啦、门啦坏了,(玉龙)掐着家伙什儿就耐心给你修,都不带发火的。
  同期 王云(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吃饭时)哪个(老人)不到桌(他)马上站起来瞅瞅,哪个没到位,到底怎么回事,不行还亲自去嘘喝去。
  同期 丁凤革(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这四十来口人,心情都不一样,怎么想的都有,容易产生意见,他就得费点脑筋。
  同期 丁玉龙:老人有千不对万不对,你也不能去挖苦他们,不能去说老人一些不好的话,只能侧面跟他们唠一唠。
  同期 刘凤荣(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人家服务态度哪样都好,对我们这些老人都笑呵呵的,一块儿吃一块儿住。你(别)看人家有钱,(但)从来不搞特殊化。
  同期 丁玉龙:我的心愿是陪这些老人共同到老,视老人如父母这是我的宗旨。
  这不,端午节到了,丁玉龙又算计着,怎样给老人们过一个有滋有味的节呢?
  同期 丁玉龙: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得包粽子、挂葫芦、采艾蒿,因为跟老人在一块过节,得让他们感觉到家一样的温暖。   同期 丁凤臣(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自唱):五月里来五端阳,玉龙山庄好风光,满园的花草齐开放,老人们心中多欢畅啊多欢畅。
  平日里,丁玉龙一有空就到村党支部去呆一会儿。今天,他去探望上个月已经办完入住手续却还没住进来的丁凤九夫妇,听说他家的儿女都没能赶回来过节,马上就操持把两位老人接过来。
  同期 丁玉龙:我就希望你们二老都能活到一百岁,咱们养老院出一些一百岁的老人,多光荣啊。
  丁玉龙知道,想让老人真正幸福,光靠吃饱住好还不够。不管什么事,他都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
  同期 丁玉龙:(要求)说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实际我们这老两口只要有一个够七十岁的,另一个哪怕他(才)五十多岁呢,也是两口不分家一块入住。
  同期 许桂琴(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我不到岁数,他(丈夫)七十多了,从七十收的嘛,不让分家,就能让带过来,我们就一起来的。
  虽然入住时都签了协议:“只管生活不管治病,只管养老不管送终。”但为了更好地照顾这些老人,丁玉龙专门设置了医疗室,还请来一位老中医,定期组织老人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同期 丁玉俊(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每位老人的身体情况他都了解, 特别是丁凤潮直肠癌到后期了,玉龙特别关心他,吃饭都单给他馇粥,他想吃什么就告诉厨房单给他弄。
  同期 丁凤东(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需要啥就给买啥,缺药了就上别处去给买去。
  家里人看到丁玉龙整天这样操劳,都放心不下,只要一有空就赶过来帮忙料理。
  同期 李丽(丁玉龙妻子):我不来吧,把他自己扔这也挺苦的, 一天张张罗罗的。
  同期 丁玉龙:我觉着敬老院就是家了,是老人的家也是我的家,一个大伙共同的家。
  同期 李丽(丁玉龙妻子):他把心思全都放这了,我们家的什么事他都不管, 整个心思全放到这个家里了 。
  同期 丁玉龙:大伙幸幸福福地养到老了,老人幸福了,我们也幸福了。
  丁玉龙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不当人世名利客,愿为老年知心人。”他所做的一切,老人和乡亲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同期 许桂琴(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一年花多少钱啊,一年得五六十万。
  同期 刘凤荣(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我们在这儿享福了,住楼冬天暖夏天凉的,儿女也解脱了。
  同期 王云(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我们自己养的儿子说话也没有玉龙说话和蔼,态度那叫好。
  同期 丁凤文(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像我们院里这些老人回家来,他只要在这个院外,都搀着上台阶,对我们特别好。
  同期 史玉林(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玉龙照顾得非常周到,照顾得非常好,老年人个个欢天喜地。
  同期 许桂琴(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有玉龙带着,不孝顺的也孝顺了。
  同期 丁凤臣(郝季沟村老年公寓老人自唱):十二月来一唱完,全体老人多么喜欢,玉龙他归乡来造福,留下幸福代代传啊代代传。
其他文献
为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陕西省澄城县远程办从“小、新、活”三个角度出发进行了“微创新”,开通了“澄城远教”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为全县党员干部搭建起了一座集教育、服务于一体的“连心桥”。  “微信息”捅破“窗户纸”  “澄城远教”微信公众平台在内容设置上紧贴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将本地各乡镇的主导产业信息分类整理,使之板块化,进而在各板块下设置农业技术信息、分季节栽植要点、土地流转政策
期刊
近年来,陕西省旬阳县积极整合部门教育培训资源,高起点构建大远教工作格局,实现了“远教搭台、部门唱戏、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目标。  “远教搭台、部门唱戏”,健全运行保障机制。一是建立联动机制。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成员单位广泛参与的资源整合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二是明确部门职责。明确要求县委组织部对整合利用工作牵头抓总;县农业局负责做好农业信息站软硬件的升级改造;县文广局负责
期刊
一是开展“惠农大讲堂”,带动群众学政策。邀请市农业局专家在远程教育演播厅就“农村土地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农村家庭农场”等相关惠农政策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并制作成系列专题教学课件上传至远教平台。二是“大篷车”巡回下乡,搭起课堂讲政策。联合市、县农业部门开展惠农政策“大篷车”巡回下乡活动,沿途播放宣传惠农政策知识,并在农民家门口搭建流动大课堂,与现场农民群众进行热烈的互动交流。三是服务队
期刊
今年以来,尼勒克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通过在乡镇、村(居)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加装无线路由器的方式,统一为各站点设置远程教育免费公共WiFi热点,并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农牧民群众定制和关注各级党委、政府陆续推出的手机微信订阅号。与此同时,该县还通过“远教大学堂”微信订阅号,收集和整理全县各单位、各行业的上级党委会议精神、强农惠农知识、政策法规、民族团结、党务知识以及党建工作典型经验等信息,每天按时向广大
期刊
2015年4月20日,由甘肃省委组织部主办、平凉市委组织部和泾川县委组织部共同承办的全省农村致富带头人党员培训班在泾川县正式开班。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马振亚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来自兰州、天水、白银等10个市州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党员共160人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培训,本次培训班采取专题辅导、现场教学、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精神,解读了
期刊
信阳市依托远程教育手段推行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轮流上讲台讲党课制度,同步制作讲课视频上传至远教平台,并刻录光盘下发到远教站点,持续加强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培训。突出选题,组织部门从组织要求、党员需求、群众需要三个层面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基层走访等形式,认真开展训前需求调研,科学设置规定课程和自选课程,做到党员群众下订单、组织部门列菜单、领导干部来买单,激发党员群众的学习兴趣。突出互动,增加释疑互动内
期刊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新型的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农村党党员干部群众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了现代远程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如何有效地利用远程教育这个平台,加强学用引导,提高学用效益,是远教工作亟待回答解决的课题。  学用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内容与教育主体偏离。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实用技术脱离当地主导产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各乡镇、甚至是各行政村的主导产业都不尽相
期刊
今年4月23日,“东兰微远”微信平台正式开通,这是东兰县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东兰党建网、远教喇叭、远教广场、高清互动电视后,向全县党员干部推出的又一个党员教育新平台。平台主要以智能手机为终端设备,利用WiFi热点或手机流量上网,依托微信软件开展服务。平台以推进党务公开、交流党建经验、宣传党建典型和东兰新闻资讯为职能,科学设置东兰新闻、党建工作、乡村信息、惠民政策、科普知识等栏目,广大党员群众只
期刊
为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服务引导党员群众的作用,提升他们的创业致富本领,自2015年3月25日起,海安县委组织部在《海陵先锋》远程教育电视专用频道开展了“科技致富技能课件”集中播放月活动。通过科学制订播放计划,精心挑选出62部适合党员群众学习观看的课件,内容涵盖食用菌栽培、海产品加工及各类种养殖实用技能。据统计,活动中海安县各区(镇)党工委共组织集中收看活动900多场次,有8万多名党员群众从中受益。
期刊
针对外出务工农民体力型多、技能型少,低酬劳多、高收入少,阶段性务工多、长期稳定就业少的问题,绥化市北林区通过大力开展远程教育“三大员”活动,为外出务工人员架起了便捷金桥。一是成立机构,加强管理,成为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员。各乡镇设立劳务输出办公室,成立以乡镇党委书记为主任、党群书记为副主任、站点管理员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对外出务工人员登记造册。二是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成为农民外出务工的教导员。采取菜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