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扮的游戏里,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我们带葫芦去参加了一个公益的亲子阅读活动,老实说,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孩子们的状态也就那么回事,毕竟亲子阅读,现在应该是每个家庭都很熟悉的场景。在活动快结束的时候,老师进行了一个延伸活动——假扮游戏,故事体验。
  她把刚刚讲的《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分了好几个角色:乌鸦、大象、狐狸……让孩子们自告奋勇领取角色。小朋友们一下振奋了起来。
  葫芦争取到了乌鸦这个角色,他的设定是保护嘴里的奶酪不要被骗走,结果在第二轮,一个小女孩扮演的小象怯怯地说:我可以用我的糖跟你换吗……的时候,他就缴械投降了:可以。
  而在一个小男孩扮演的狐狸对他甜言蜜语说:你唱歌最好听……葫芦完全冷漠脸:“不,奶酪会掉。”
  我们哈哈大笑起来。那一瞬间,我突然更理解了儿子的铁汉柔情。一个小小的角色扮演,让我从另一个侧面,更加了解我的孩子。
  假扮游戏对孩子的意义
  角色游戏,外国也叫假扮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假扮游戏听上去比较拗口,其实是我们都不陌生的游戏。古诗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中所说的“竹马”,是古代儿童最常见的“假扮”游戏。
  现代生活中,超市游戏、抚养芭比娃娃游戏、战争游戏、职业游戏(扮演消防员、司机等),都是假扮游戏的分支。


  当孩子承担不同的角色时,他们会学习到如何沟通和解决产生的问题。
  为使游戏能继续下去,他们之间要学会坚持自己的权利和要求,也要控制自己的自我意识。
  研究者研究了那些富有创造力的人,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和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的获得者,发现他们在童年时参与扮演游戏的频次更高一些。
  而最重要的是,孩子从虚拟的游戏里,得到了真实的能量;从假扮的游戏里,了解了真实的人生。
  有个绘本叫做《杰克王与龙》。在小男孩杰克王的假想中,纸板箱、旧床单成为了城堡,他想象自己与恶龙以及怪兽战斗,自己是国王和骑士。
  在自己的想象中,杰克王率领好几个小骑士,为了赶走巨龙一鼓作气大喊“冲啊”,体会到了与朋友协助、配合和友谊的重要。
  杰克王的军队打了胜仗,回到城堡里,与大臣们共同分享美味食物,这个过程当中,杰克王深深品尝到分享的喜悦。
  杰克王横冲直撞,最终以巨大勇气屠龙,他整个人都振奋起来。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那条不存在的龙,可能是要打的疫苗、比他高大欺负他的孩子、以及独自入睡的黑夜……
  这些在大人看来很简单的事,杰克王终于找到自己的方式,去解决。
  假扮的游戏,让孩子得到真实的勇气。
  假扮游戏对亲子关系的意义
  在我看来,角色扮演最大的功能,是帮助父母真正了解孩子是个怎样的人。
  我们常说,现在已经越来越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我觉得,心理上的失联比物理距离的失联,是更应该防范的。
  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在别人的角色里,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在莫文蔚和徐峥的心理片《催眠大师》里,电影的第一幕就是母女俩被追杀,一阵惊悚后,发现这是催眠大师为母亲造的梦,通过她扮演角色,原谅自己当年对女儿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在大量的心理电影中,我们都发现,角色扮演是最能帮助当事人释放自己情绪的方式。因为,角色是我们最深层次的投射,角色扮演让我们释放真实的自己。
  有时候葫芦会不开心,我就会顺口编一个故事,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感受——“葫芦,今天你的巧虎看上去无精打采,他生病了吗?”“没有。”“那是没有吃好吃的吗?”葫芦叹口气,“大概是自己玩了一天,太孤单了吧。”我赶紧说:你看,这是小羊苏西,这个是jellycat兔兔,还有妈妈,都陪着葫芦呢!
  孩子在角色扮演中,假定出的情景,说出的话,往往是出乎意料的。
  什么场景下,可以用到假扮游戏
  不要把假扮游戏想得非常复杂,假扮游戏,在生活中随时可以发生,无处不在。
  比如,在跟孩子亲子共读的时候,和孩子一起把主要的情节表演出来,可以强化孩子对故事的理解、记忆和想象,同时可以实现对他品格的教育。
  比如,狼来了的故事,你可以扮演牧羊人,让孩子扮演屡次被戏耍的、前来营救的人们。最后,你可以问问孩子,被戏耍的感觉怎样?是不是不开心、愤怒?我们要不要这样对待信任我们的人?
  在表演中,孩子的社会意识、道德标准和责任意识,都慢慢形成。
  再者,当我们意识到孩子情绪出现了一些波动,而不愿意正面沟通的时候。
  我的闺密家,很喜欢玩“打电话”的游戏。如果孩子处在情绪中,比如大喊大叫、或者无理取闹,他们除了给他一点时间冷静,还会督促他给自己最好的朋友打个电话。他最好的朋友是电影里的一架有人脸的飞机,叫做Dusty。
  然后他们就会假装忙手上的事,竖起耳朵听孩子跟Dusty的沟通:“Dusty,你今天过得好吗?我过得不好……”
  闺密说:“当孩子只能扮演我们的孩子,他会模仿我们的说话、行为甚至思维模式,但一个小小的角色赋予,他就有了新的身份和渠道,他变得真实。”
  在绘本《杰克王与龙》里,在这个想象的假扮中,最后,在童书中粉墨登场的巨人,是谁呢?
  那些脚步咚咚震天响、拖着巨大无比的影子闯入游戏中的“大家伙”们,正是温柔的、来呼唤孩子们回家的爸爸妈妈们!孩子们是伟大的戏剧天才,会找到我们完全想不到的方式自圆其说,他们无意识构架现实和想象的能力,只要父母们愿意倾听,一切都会得到最自然的解释。
  我们要接纳孩子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出来的出乎意料,因为,这才是最真实的孩子。我们强调与孩子联接,一定是与一个真实的他,发生的亲密关系。
  作家林清玄谈到家庭教育时曾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老灵魂,带着生命本真而来。”
  我想说,孩子的成长,我们要把当主角的权利还给孩子。因为,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大人,在他的生命中,我们能扮演的最好角色,就是配角。给孩子的最好的东西,不只是教育,而是——爱和信任。
其他文献
济南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称,更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美誉。这之中有一条老街浓缩了老济南的韵味,保留了老济南的特色,这,就是曲水亭街。  曲水亭街南邻西更道街,北连百花洲,街的东西两侧汇聚了众多的济南老街,如后宰门街、轱辘把子街等,听名字就知道有历史了。一条弯曲的小河,从这條街中流淌而过。两座弯弯的小石拱桥横跨在小河上,北面的叫百花桥,我想,可能这座桥在百花洲的附近,故名百花桥。南面的没有名字,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们越来越多地出现选择困难症,常常是高考结束,孩子们出去玩了,考家长的时候就到了,尤其是分数一出来,家长连夜找朋友开会,商讨孩子的这个分数报哪所学校比较合适。  一般我还会问问孩子:你自己喜欢学什么呢?孩子们大多没有什么具体的意见,家长考虑的当然就比较全面了,一个是能不能录取,再一个是将来的就业。这些考量都无可厚非,毕竟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投错了庙门,将来就业的确是个问题。有些
期刊
前阵子,有个帖子刷屏了:某地铁车厢空着很多座位,一位民工大叔却把外套脱了给孩子垫坐在车厢地板上,他说身上有泥巴,怕坐脏了座位……  点赞,觉得他很有修养。也有些心疼这位爸爸和孩子,觉得可能是因为某些城市人的鄙夷才导致他们“不得不”这样。  爸爸选择坐在哪儿,是他个人的决定,应该被尊重。可孩子呢?他愿意坐地下吗?没有人问过他彼时彼刻的感受。  我们没有半点“指责”这位善良的民工兄弟的意思,只是借由此
期刊
我曾在早教中心接受过培训,并且被分配一个宝宝作为重点照顾和研究对象。我被分配到的宝宝叫小J,他当时只有两岁。小J算班上年龄偏大的孩子,常常会挑战老师的底线,老师们的处理方式给了我挺多启发。  不要一味妥协  周二下午,小J推着一辆玩具购物车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当时可可(一位助教老师)正坐在餐桌上陪其他两位小朋友吃东西。小J推着购物车走向了可可,指着她的脚说:我想看你的脚趾。  可可看了看小J,说:不
期刊
院里楼下的小亭子里,经常有老人带着孩子在那儿玩。路奶奶说,孩子们一起玩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大人们也能讨论一些育儿经验,一举两得。  可是,有一点特别让我头疼。每天,老人们都会给孩子带很多零食。楼下孩子的年龄大都在两到三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抗拒零食诱惑,简直不可能。于是,一群孩子一眨眼的工夫就能把一堆零食消灭掉,有些孩子还会追着要或是抢别的小朋友的。  女儿小米是个例外,从来都不要老人带下来
期刊
前几天送毛头去幼儿园,遇到一对拉拉扯扯的祖孙。奶奶一边拽着孙子不停往他手里塞饭盒,一边絮叨:“这里面有好吃的饼干和水果,一会儿你玩累了,记得吃。”小男孩竭尽全力地推走那个饭盒,嘴里重复着一句话:“我不要带,我不想吃!”  悄悄围观了一下,我默默走掉了,最后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妥协了。  为啥孩子说了那么多遍“我不想吃”,用尽全身的力量挣扎,奶奶却充耳不闻,一直在自说自话、完全忽略了孩子的要求呢?不过,
期刊
小年突然问我:“妈妈,嫁接是什么?”  暮春渐渐过渡到初夏的日子,从书法班回来的路上,两边停满了车,人行道上又歪七斜八摆了好几个房子那么大的垃圾箱,逼得行人都得上马路。我抓着她的手,留意迎面的、身后来的车,一时没听清:“啊?”  反应过来就前后左右张望:“嫁接……嫁接……”希望视野里出现棵苹果树、桃树、梨树什么的,好实物教学。小区栅栏的上方,玉兰犹未开谢,还绽着不太白的白花;闻得到樟树浓烈的药香;
期刊
三个月前的一天,我工作上新接了个项目,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下班后又加班了半个小时,才去幼儿园接孩子。一路上我紧赶慢赶,生怕孩子等得着急,或者被坏人骗走。等我到了校门口,看到老师身边就只有他一个人了,一脸委屈的样子。我忍住焦虑和疲惫,赶紧牵着孩子的手走向车子。  坐下来后,孩子一个劲儿问我:“为什么到现在才来接我?知不知道我等了你多久了?”  此时正值下班高峰,路上的车辆来来往往,十分不安全,我只好集
期刊
经常有人夸我家俩孩子都挺懂事的。是真夸。  说孩子懂事,我想可能是指两方面:一是情商高,能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感受和周围的状况,同时也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二是能理解规则、遵守规则。  在我看来,一个懂事的孩子一半靠天生,一半靠教育。怎么才能教育出一个懂事的孩子,说来话长。从家庭关系的建立到规矩的养成,从家长自身素质的潜移默化到学校环境的影响,环环相扣,是个系统工程。  育儿经总是会一二三四列
期刊
“妈妈,给我讲这个好吗?”优妹举着一本书跑过来。我瞥一眼书皮:又是《我要救出贝里奥》 !  “这本书咱们今天已经读过七遍了,换一本好吗?”  “不要!我就是想看这个!”  好吧,深呼吸,现在开始读第八遍……  凡是带孩子的大人都会发现:孩子老是要求讲同一本书、做同一个游戏、看同一个动画片……妈妈们交流起来,都对娃儿这种执着精神抓狂不已。为啥娃儿非要一本书看好几遍、一首歌反复听、一个游戏玩十遍八遍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