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之中对城市边缘群体的表达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建国以来,已有70年之久,我国从积贫积弱、满目疮痍发展成为如今国富民强的国家。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之中,社会不断变迁,人们的精神面貌也随之变化。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一定的问题。中国不断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而在这种改变之中,部分底层人民失去了身体与心灵的栖息地,被社会边缘化,成了城市的边缘群体。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现象,而这一现象在众多艺术创作中亦有所体现。本文以油画艺术为例,关注油画作品以边缘群体为对象进行创作时的特征,并探究油画创作对边缘群体关注的意义。并在最后指出,文艺作品不仅承担个人情感、个人感受的表达功能,还应该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关注社会问题,引领社会思考。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异常迅猛,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镇化也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民脱离土地走入城市。在进入城市之后,这些农民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却并未真正被城市接纳,也并未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高房价导致他们在城市中很难拥有一个真正的家,而他们在进入城市之后,承担的也往往是基础性的建设工作,社会地位不高。这些背井离乡的人,构成了城市的边缘群体。我国社会各界也对这一群体进行持续性的关注,其中就包括艺术。对于油画艺术而言,其关注城市边缘群体,有利于发挥其社会责任,这也为艺术注入了人文精神,丰富了作品内涵,提升了文化价值。
  一、城市边缘群体概念界定
  城市自有其秩序,而在其秩序之中的居民则被称为城市居民。但是在城市中并非仅仅存在城市居民。还有一个群体居住于城市,但是他们却游离于城市体系之外。城市所提供的社会保障、就业保障、社会救济、权益保障、法律援助等,很多并不被这个群体所享用,这就是城市边缘群体。在这一群体之中,以进城务工农民居多,他们无法融入城市的运转体系,但是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自愿,或为生活所迫,而未回到自己的故乡,生存在城市的不起眼角落中,成为了城市的最底层。
  二、作品主要特征
  (一)客观呈现边缘群体生存现状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都富裕了起来,而金钱成为了满足人们欲望的主要工具。当人们的精神世界渐渐被各种金钱欲望所充斥之后,温暖的情感则被挤到了角落。当膨胀的欲望挤占了美好的品质与温情,不禁令人痛惜,中国油画作品注意到这一点,并通过艺术手法对其进行表现。在当代油画作品中,各种抽象作品和运用夸张等手法的作品越来越多,但是就关注城市边缘群体这方面的作品而言,更多的是运用写实手法。
  运用写实手法客观地呈现边缘群体的生存状况是创作者的最初目的。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但是以城市边缘群体为创作素材的艺术家们,似乎并不愿意对他们的生活状况做过多的艺术处理。艺术家们不愿意夸大这些边缘群体生活所遇到的困境,也不想对他们的生存环境进行美化。总而言之,不幻想,不逃避,艺术家们以这种冷静而客观的笔触去展现最为真实的场景。艺术家这样处理,能使观众在观看作品的时候,不受创作者的情绪影响,更敏感地察觉到自己在观看的时候,从内心迸发的情感和真正从心而发的思考。在此类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艺术家们拒绝代替观众思考,仅仅选择以最为客观的态度,将他们的生活处境呈现于观众面前。他们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更是时代现象的记录者。
  画家徐唯辛《公棚》这幅作品中,客观而冷静地描绘了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创作者没有刻意地去美化或丑化他们的生活条件,但正因为如此,观看者能够更加明晰地感受到这群城市边缘人的处境。他们建设着高楼大厦,为城市创造优美的环境,却挤一个狭小昏暗的地方生活。观者在观看和欣赏这幅作品的时候,没有来自作者情绪的干扰,所以观看者的感受才能清晰而真实,思考才能深入。
  (二)平等描述边缘群体情感状态
  以城市边缘群体为创作素材的艺术家们的视角是平等的。因此,人们在这些作品中,并不是只能看到创作者对于这些人的怜悯,更多的是看到这些人本身的真实情感。城市边缘群体的内在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们有着对未来的茫然、对生活环境落差的失落、被生活挤压的焦虑与困苦。同时,他们选择背井离乡来到城市,也有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也有着收获的喜悦。他们的生活境况也许不尽如人意,但他们依旧是鲜活的,是有着生命尊严的个体。创作者们将目光聚焦于他们,并不是为了彰显自身的优越感,而是希望走进这些人的内心,表现这些人真实的精神面貌,引发社会关注。因此创作者的态度并不是俯视的,而是平等而真诚的。人们可以看到这些作品中有疲惫的人,有失落的人,但也有满怀着憧憬、积极乐观的人,如当代艺术家忻东望的《笑脸》和《信念者》。创作者在描绘城市边缘群体时,透彻而充分地展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三)深入思考社會现象与社会问题
  艺术创作之所以需要“真诚”,是因为艺术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是一种情感的产物。一幅作品如果没有情感,或没有精神的启发作用,那么就不会是一幅好的作品。表达重要社会现象的作品,就属于具有精神启发的艺术作品。如今的社会变化巨大且丰富多彩,正如忻东旺所说:“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文化冲突如此之大,社会发展如此迅速。如果艺术忽略了对这个时代精神层面的把握,那么对这个时代就是失语的,艺术自然缺乏表现力。”这大概也是祁东旺热衷将笔触集中于社会边缘群体的理由之一吧。艺术作品除了要具有强烈的艺术价值,能够给人感官方面的享受与冲击外,还需要关注其所承载的思想内涵。将艺术创作目光聚焦于城市边缘群体上,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精神状况、生活境地,体现了创作者对于社会的关注、对于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思考。
  忻东旺的油画作品《早点》便是典型作品之一。在这幅艺术作品之中,人们可以看到一群衣着简朴匆忙饮食的人,他们在一个堪称简陋杂乱的环境中,享受着自己一天中的第一餐。无论是从环境还是从他们的衣着来看,这些人与都市主流人群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他们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背景也较为杂乱。画面冷静而朴实,没有刻意展现城市边缘群体的困顿与痛楚,人们在观看时,甚至隐约地能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随遇而安,但是人们依旧可以隐约地感受到他们与整个都市的格格不入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在一般印象中应当是高楼大厦、宽敞的街道、川流不息的车辆。然而在这幅画面中,有的却是简陋的、甚至已经上锈的铁木板凳,四五人挤在一张桌子上,头也不抬地吃着早餐。作者通过描绘这样与城市格格不入的场景,引发观众的思考。   三、油画艺术创作中对社会边缘群体关注的意义
  (一)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
  艺术作品往往是感性的,对于油画创作而言,创作者通过各种色彩线条表达自我的主观感受。当这种感性被放大,就会对观者产生强烈的感官冲击,使观看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内在,而这正是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艺术作品也可以是理性的,创作者通过对题材、场面的筛选,为作品注入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引发人们的思考。
  想要为作品注入深刻的思想内涵,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聚焦于自我的目光转向群体。笔者并不否认,艺术作品是为了个体情感的抒发和表达而存在的。而当艺术家过于看重自我时,很可能使作品出现极端倾向,观者对作品表达的内在情感不知所云,无法引起观众共鸣。人终究是社会性动物,个体必然会生活在群体环境中。对于当今社会而言,城市边缘群体是社会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人群,他们落后于时代发展,但占比并不小。这一群体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与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他们在社会中的待遇关乎着我国的社会公正与社会公平,人们对他们的看法也关乎我国的社会价值取向。在艺术作品中,表达他们,描绘他们,引导人们关注他们,并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思考,能够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提升作品的文化价值
  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在于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如今拜金主义盛行,其或许对资产阶级有着一定的文化价值,但对于劳动大众而言,却仅仅形成了文化压迫。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因此对于我国而言,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在于满足广大劳动者的文化需求。关注城市边缘群体的艺术作品符合人民的文化需求,这些作品往往以平等的视角、尊重的态度对其进行关注,真正而客观地的描绘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关注城市边缘群体的画作中,充斥的不是艺术创作者的情感,而是这些底层劳动者们自身所拥有的情感,他们有无奈但也有期待,有悲伤也有欢乐。身为普通劳动者,显然也更喜欢这种表现真实自我的艺术作品,而不是被艺术家所怜悯的,被掩盖了真实喜怒哀乐的艺术作品。此外,这也是底层劳动者与社会各界产生交流的媒介,同时这些作品也在引导社会各层面进行思考:面对这样的落后于主流社会的朴实的劳动者,我们的社会应该如何采取措施实现最大程度的社会公平。这是身为一名艺术创作者应当有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艺术作品也成为参与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
  四、结语
  城市邊缘群体是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非常深刻的艺术素材。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不乏对这一群体的描绘与表达。而就油画这门艺术中,已经有不少艺术家将目光投注在这一群体,同时以客观的笔触描绘他们的生活条件、生活境况,以平等的视角来呈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并通过对这一群体的描绘来引导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思考。
  身为一名艺术创作者,需要注意的是,社会边缘群体中的人是有着尊严、丰富情感世界和独立精神人格的个体。艺术创作者在对其进行描绘与表达时,高高在上的态度并不能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不是创作的正确途径。艺术创作者只有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群体精神需求,展现全面的精神面貌,理解他们试图在这一时代洪流中搏得自己的立足之地、获得美好生活的愿望,才能够令自己的艺术作品拥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感染力。
  (英国伦敦艺术大学)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设计价值的提升,独特的文化符号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的象征。而文化创意产业也渐渐成为了一个民族传承发扬其精神内涵的重要载体。在各地文创产品呈现同质化趋势的大环境下,妈祖文化作为台湾地区民众普遍的民间信仰,将其融入文创产品中,彰显出台湾地区自身文化的特点,展现出独有的风韵。  一、妈祖文化概述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妈祖文化的起源与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有关。据宋代史料
期刊
自从几年前父母来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后,就没再回过老家,但是故乡那一抹红,早已定格成我记忆的底色。  那是一种怎样的红呀?枣红?杏红?高粱红?玛瑙红?玳瑁红?几场秋霜过后,满山遍岭的沙棘果红得更加得意、更加任性了。我不知道用哪一种红色来定义它的色彩,姑且叫她故乡红罢。  沙棘果又名火棘果、火把果、赤阳子、米红籽,它还有一个大众化的名字——救兵粮。救兵粮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好几个版本,相比之下,我更偏爱
期刊
姓名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一直以来都被人们关注和研究。姓名即“姓氏+名字”,据相关资料记载,姓氏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姓和氏分别用来区分母系血统和氏族分支。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姓和氏已经基本上没有区别,主要是继承父姓代表血缘。  本文主要通过对1949-1956年,1956-1976年,1978年至今国人的名字分析,反映出在建国后不同的历史时期里中国不同的社会普遍现象、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  一、
期刊
《白狗秋千架》是莫言创作的短篇小说之一,在2003年被改編成电影《暖》。在电影里,导演霍建起极大地抹去了莫言小说中直白的残忍,将目光投射到主人公井河与暖的初恋与命运上,对小说的所有素材都以他自己的风格做出了或多或少的改变,使电影较之小说显得更饱满、温情、含蓄、深刻。本文从意象的改变与深化、对意象淡色调的运用,人物素材处理、叙事方式等方面探究了《白狗秋千架》化残忍为温情的电影改编的素材处理方式。  
期刊
音乐是人类情绪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这是事实,但在音乐对情绪影响的原因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解释。现有的两种解释:一种是音乐对情绪的影响源于生物体的适应机制,另一种是音乐对情绪的影响源于音乐文化经验知识作用下的认知。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音乐文化经验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从而验证音乐文化经验效应价值。  一、音乐文化经验对音乐情绪感知的影响  (一)音乐文化经验对音乐情绪感知的影响分析  音乐情绪感知
期刊
儿童处于人生中的初始阶段,也是重要阶段,好的儿童家具设计有利于儿童的成长。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儿童家具较为混乱,设计过于迎合家长的购买需求而忽略了儿童的使用需求。本文结合国内市场的现状,提出设计师应注重低龄儿童家具的设计,关注其娱乐性设计。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很多家庭开始进入二胎时代。目前,我国的家具市场为迎合二胎时代的来临,进行了大面积的开发扩展而导致乱象丛生。家具设计方面也是临摹大品
期刊
在新时期视觉审美中,汉字图形化属于一种符号,在当代艺术家的运用与创造下,爆发出一定的空间张力。汉字空间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文明的空间与信息的维度,代表中国文明空间。而汉字本身经过千年的积淀,具有充足的本体能量。因此,汉字图形化空间研究在当代社会与艺术领域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与较高的研究价值,值得研究者基于空间汉字艺术,深入开展汉字图形化空间对应的研究工作。  一、汉字造字阶段图形化空间特点  (一)现
期刊
汉字历经几千年演变与传承,沉淀深刻的内涵与情感,俨然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汉字结构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由具象到抽象,由繁复到简约,逐步形成了今天这种易于表现、内涵丰富的造型。汉字不仅是承载符号,还是图形符号丰富的画面,从这一角度来讲,汉字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汉字具有突出的装饰性,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文字都无法做到的,汉字架构与内涵性融于一体,使汉字字型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重视起来,在室内的装修风格上,文化内涵成为人们的关注点,具有怀旧情怀的人们更愿意在现代中式装修风格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满足对古典格调的追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中式和软装设计的内涵,随后从四个方面讲述了传统文化元素在新中式风格室内软装设计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居住环境的格调,室
期刊
随着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要求提升,设计师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优化,在实际设计中关注各个设计要素。其中,大地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先就大地艺术的作用和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就大地艺术的应用进行探究。  大地艺术比较注重自然环境,是生态的艺术,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要求相契合。大地艺术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创新结合,能从整体上优化风景园林的设计质量,发挥大地艺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