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观《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这首词是作者在处州(今浙江丽水)做监酒税官时写的。词中选取春光流逝、落花飘零等意象,抒写政治上的挫折和爱情上的失意,以及由此产生的无以自解的愁苦和悲伤,读来哀怨凄婉,不禁令人泣泪涟涟。
史书记载,处州城外有大溪,岸边多杨柳。词人循规蹈矩,触景生情,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上片前四句写眼前之景,点明了时间、地点、景物和心情。春去春回,文人骚客咏不完的话题,不知留下了多少美丽的篇章。然而词人此时对春天格外敏感,观察细致入微:“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春寒退”,应该是晚春时节,春寒从水边退、从沙外退、从城郭退,就这样悄悄地退去了。如果春寒退去还不能让人感觉悲伤的话,词人紧接着用乐景写哀情,给人凄迷与怅鸸之感:“花影乱,莺声碎。”用“乱”字和“碎”字,不仅形容花影摇曳莺声盈耳,而且也传递出词人心绪纷乱荡然无序的信息。
后四旬,他乡逢春,因景生情,词情更加伤感。所谓“飘零疏酒盏”,是说词人远谪处州,独自一人,不复有酒兴,自然杯盏疏无;至于“离别宽衣带”,是说自己离群索居,种种苦楚,使人农带宽松、形影消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说明词人所待之人迟迟不来。表面上是写怨情,而所怨之人又宛似女性,然细按全篇,却又不似,蒙口暖昧,难以揣摩。这正是秦观词的微妙之处,将政治上的挫折与爱情上的失意交织起来,于是读来不觉枯燥乏味,而是深感蕴藉含蓄。
现实的凄凉,常常勾起人们对往日的回忆,秦观不是神是人,自然也一样,当他看到处州城外如许春光,词人便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昔日西池的宴集。下片前四旬,回忆当年西池集会阁员同车欢乐的情景,现在却天各一方,怎能不想念故人?“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西池会是一次盛大而又愉快的集会,二十六人同游西池,词人一生难忘。鸩鹭者,是说朝官犹如天空中排列飞行的鹓鸟与白鹭。飞盖者,状车辆之疾行。阳春三月,同车而驰,多么欢乐;现在,景物依旧,而当年同游者人呢,贬的贬,谪的谪,俱皆风吹云散,又是多么的痛心!“携手处,今谁”,这是发自词人肺腑的情语,是对元祐党祸痛心疾首地控诉。尽管这样,词人也只能含蓄委婉地去表达。“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这里的“日”喻指皇帝,说明自从迁谪以来,他对哲宗皇帝一直抱有幻想。他时时刻刻梦想回到皇帝身边,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感到回到帝京的梦已不可能实现。对着镜子,发现无情的岁月已夺去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政治理想的破灭,个人容颜的衰老,心在漂泊,身在憔悴,让人倍感缠缠绵绵,凄凄惨惨。
起句说“春寒退”,暗示离温暖不远了;结句说“春去也”,明点无可奈何。联系全词,我们不准看出,词人回顾自己的一生,深感前路茫茫,人生多舛,不禁发出“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的感慨。这里“去”的不仅是自然界的春天,同时也暗含词人生命的春天。看到“镜里朱颜改”,我想起了李煜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读到结句“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我又想起了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伤春惜花,感叹岁月,词人何尝不是如此呢?于是写眼前景,寄万般情,他无力回天,只能悲叹,可知愁如海泪成山。
秦观坎坷的人生和心路历程由此可见一斑。与苏轼相比,他没有苏轼那种乐天知命的性格,苏轼失意时仍对生活充满信心,常对少游说:“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但秦观没有这种心态,他的很多词作都流露出了这种忧伤和痛苦,如《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作者简介:河南省潢川第一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这首词是作者在处州(今浙江丽水)做监酒税官时写的。词中选取春光流逝、落花飘零等意象,抒写政治上的挫折和爱情上的失意,以及由此产生的无以自解的愁苦和悲伤,读来哀怨凄婉,不禁令人泣泪涟涟。
史书记载,处州城外有大溪,岸边多杨柳。词人循规蹈矩,触景生情,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上片前四句写眼前之景,点明了时间、地点、景物和心情。春去春回,文人骚客咏不完的话题,不知留下了多少美丽的篇章。然而词人此时对春天格外敏感,观察细致入微:“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春寒退”,应该是晚春时节,春寒从水边退、从沙外退、从城郭退,就这样悄悄地退去了。如果春寒退去还不能让人感觉悲伤的话,词人紧接着用乐景写哀情,给人凄迷与怅鸸之感:“花影乱,莺声碎。”用“乱”字和“碎”字,不仅形容花影摇曳莺声盈耳,而且也传递出词人心绪纷乱荡然无序的信息。
后四旬,他乡逢春,因景生情,词情更加伤感。所谓“飘零疏酒盏”,是说词人远谪处州,独自一人,不复有酒兴,自然杯盏疏无;至于“离别宽衣带”,是说自己离群索居,种种苦楚,使人农带宽松、形影消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说明词人所待之人迟迟不来。表面上是写怨情,而所怨之人又宛似女性,然细按全篇,却又不似,蒙口暖昧,难以揣摩。这正是秦观词的微妙之处,将政治上的挫折与爱情上的失意交织起来,于是读来不觉枯燥乏味,而是深感蕴藉含蓄。
现实的凄凉,常常勾起人们对往日的回忆,秦观不是神是人,自然也一样,当他看到处州城外如许春光,词人便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昔日西池的宴集。下片前四旬,回忆当年西池集会阁员同车欢乐的情景,现在却天各一方,怎能不想念故人?“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西池会是一次盛大而又愉快的集会,二十六人同游西池,词人一生难忘。鸩鹭者,是说朝官犹如天空中排列飞行的鹓鸟与白鹭。飞盖者,状车辆之疾行。阳春三月,同车而驰,多么欢乐;现在,景物依旧,而当年同游者人呢,贬的贬,谪的谪,俱皆风吹云散,又是多么的痛心!“携手处,今谁”,这是发自词人肺腑的情语,是对元祐党祸痛心疾首地控诉。尽管这样,词人也只能含蓄委婉地去表达。“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这里的“日”喻指皇帝,说明自从迁谪以来,他对哲宗皇帝一直抱有幻想。他时时刻刻梦想回到皇帝身边,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感到回到帝京的梦已不可能实现。对着镜子,发现无情的岁月已夺去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政治理想的破灭,个人容颜的衰老,心在漂泊,身在憔悴,让人倍感缠缠绵绵,凄凄惨惨。
起句说“春寒退”,暗示离温暖不远了;结句说“春去也”,明点无可奈何。联系全词,我们不准看出,词人回顾自己的一生,深感前路茫茫,人生多舛,不禁发出“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的感慨。这里“去”的不仅是自然界的春天,同时也暗含词人生命的春天。看到“镜里朱颜改”,我想起了李煜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读到结句“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我又想起了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伤春惜花,感叹岁月,词人何尝不是如此呢?于是写眼前景,寄万般情,他无力回天,只能悲叹,可知愁如海泪成山。
秦观坎坷的人生和心路历程由此可见一斑。与苏轼相比,他没有苏轼那种乐天知命的性格,苏轼失意时仍对生活充满信心,常对少游说:“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但秦观没有这种心态,他的很多词作都流露出了这种忧伤和痛苦,如《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作者简介:河南省潢川第一高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