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以及New York Times 和the Reuters收集英汉政治新闻报道各50篇。根据韩礼德主位划分理论对这100篇政治新闻进行了分析,并对标记性主位和非标记性主位以及它们的构成进行了统计,以期找出英汉政治新闻在使用标记性主位和非标性主位及构成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键词:标记性;非标记性;主位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12-0258-01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政治已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作为新闻报道体裁之一的政治新闻报道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政治新闻的主要目的是传递最新的政治信息,反映当前政府政策、行动、决定等活动。到目前为止,政治新闻报道方面的研究已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方面,其目的主要是探究政治新闻报道的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二、非标记主位和标记主位
最早提出主位概念的是布拉格学派创始人Mathesius,系统功能语言学代表人物韩礼德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发展了这一概念,认为主位是“信息的起始点”,一般位于句首。同时他还指出,主位可分为标记性主位和非标记性主位。
韩礼德认为非标记主位即是句子的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名词化结构充当。标记性主位是指句子的其他成分而非主语置于句首,一般由副词、介词词组以及不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词组充当。
三、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作者共收集语料100篇,其中汉语政治新闻报道50篇,主要来自《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英语政治新闻报道50篇,主要来自New York Times 和the Reuters。我们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英汉政治新闻中标记性主位和非标记性主位的使用情况以及充当标记性主位和非标记性主位的成分进行百分比统计,并结合统计数据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
四、数据分析和讨论
根据韩礼德主位划分理论,我们对100篇英汉政治新闻报道进行了标记性主位和非标性主位分析和统计。其统计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标记性主位和非标记主位在英汉政治新闻报道中的分布
表一数据显示,在英汉政治新闻报道中,非标记性主位的使用明显多于标记性主位的使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英汉政治新闻报道的句式多为陈述句。据韩礼德介绍,陈述句中主位一般与主语重合。另一方面是由政治新闻自身特点决定。政治新闻的核心目的是向人们传达信息,以最快捷、最清晰的方式告知人们发生了什么,而通常只有名词或代词以其清晰明了的特点能够承载这一功能。
此外,我们还对构成非标记性主位和标记性主位的成分进行了统计,其统计结果如表二表三所示:
表二 标记主位的构成分布
从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名词充当非标记主位的使用频率要比英语高,而英语中代词充当非标记主位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汉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英汉语在使用句群方面的差异性。由于汉语比较注重意思统一,所以经常会出现几个小句共用一个主语的情况,而英语相对注重形式表达的统一,所以经常使用代词替代前面出现的名词。
表三 标记性主位的构成分布
表三显示,介词词组是构成英汉政治新闻标记性主位的主要手段。但是,另一方面,汉语政治新闻使用介词词组充当标记性主位的比例高于英语。由于政治新闻其自身的特点是要向读者尽快地传达信息,介绍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而时间和地点通常要借助介词词组来体现,所以这就导致了英汉政治新闻标记性主位介词词组较高的使用频率。
五、结论
从以上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汉政治新闻报道在标记性主位和非标记性主位的选择和使用上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不同之处。同样的题材决定了英汉政治新闻报道偏向于使用非标记性主位,而英汉语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了标记性主位和非标记性主位在构成上的不同。了解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阐释英汉两种政治新闻报道。
关键词:标记性;非标记性;主位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12-0258-01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政治已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作为新闻报道体裁之一的政治新闻报道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政治新闻的主要目的是传递最新的政治信息,反映当前政府政策、行动、决定等活动。到目前为止,政治新闻报道方面的研究已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方面,其目的主要是探究政治新闻报道的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二、非标记主位和标记主位
最早提出主位概念的是布拉格学派创始人Mathesius,系统功能语言学代表人物韩礼德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发展了这一概念,认为主位是“信息的起始点”,一般位于句首。同时他还指出,主位可分为标记性主位和非标记性主位。
韩礼德认为非标记主位即是句子的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名词化结构充当。标记性主位是指句子的其他成分而非主语置于句首,一般由副词、介词词组以及不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词组充当。
三、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作者共收集语料100篇,其中汉语政治新闻报道50篇,主要来自《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英语政治新闻报道50篇,主要来自New York Times 和the Reuters。我们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英汉政治新闻中标记性主位和非标记性主位的使用情况以及充当标记性主位和非标记性主位的成分进行百分比统计,并结合统计数据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
四、数据分析和讨论
根据韩礼德主位划分理论,我们对100篇英汉政治新闻报道进行了标记性主位和非标性主位分析和统计。其统计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标记性主位和非标记主位在英汉政治新闻报道中的分布
表一数据显示,在英汉政治新闻报道中,非标记性主位的使用明显多于标记性主位的使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英汉政治新闻报道的句式多为陈述句。据韩礼德介绍,陈述句中主位一般与主语重合。另一方面是由政治新闻自身特点决定。政治新闻的核心目的是向人们传达信息,以最快捷、最清晰的方式告知人们发生了什么,而通常只有名词或代词以其清晰明了的特点能够承载这一功能。
此外,我们还对构成非标记性主位和标记性主位的成分进行了统计,其统计结果如表二表三所示:
表二 标记主位的构成分布
从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名词充当非标记主位的使用频率要比英语高,而英语中代词充当非标记主位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汉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英汉语在使用句群方面的差异性。由于汉语比较注重意思统一,所以经常会出现几个小句共用一个主语的情况,而英语相对注重形式表达的统一,所以经常使用代词替代前面出现的名词。
表三 标记性主位的构成分布
表三显示,介词词组是构成英汉政治新闻标记性主位的主要手段。但是,另一方面,汉语政治新闻使用介词词组充当标记性主位的比例高于英语。由于政治新闻其自身的特点是要向读者尽快地传达信息,介绍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而时间和地点通常要借助介词词组来体现,所以这就导致了英汉政治新闻标记性主位介词词组较高的使用频率。
五、结论
从以上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汉政治新闻报道在标记性主位和非标记性主位的选择和使用上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不同之处。同样的题材决定了英汉政治新闻报道偏向于使用非标记性主位,而英汉语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了标记性主位和非标记性主位在构成上的不同。了解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阐释英汉两种政治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