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真诚、执著,
坚守少年文化教育不曾放棄;
他善良、博爱,
看到需要帮助的人,
总会自然地帮上一把;
一件衣服,一个麵包,
暖人身,更暖人心;
他澹泊、无私,
不计较付出的多少,
不在乎收获了什麽。······
将过去的文明传递给未来的希望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於欧洲则国胜於欧洲,少年雄於地球则国雄於地球。”梁启超的一段话,慷慨激昂,入木三分。
多年来,从事少年文化推广的邓坤盛先生深有同感。青少年时期,那是一段生命中发着亮光的时刻,青少年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世界是青少年的,青少年朝气蓬勃,正是兴旺时期,如同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邓坤盛先生一直在做的是将祖国的文明传递给少年的工作。他是香港国际中国少林文化中心总经理,致力於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多年来,儘管香港的少年文化教育不如内地宽鬆,然他一直坚守,执著如一。
有一个观念在他的心底早已经根深蒂固,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在香港的年轻人中传播开来,必须有人去做这件事,不能让中国文化在香港出现断层,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曾申请在香港建设一所文化中心,时过两年,仍未获批準,他表示儘管如此,自己不会放棄,今年继续提交申请。其执著之心,清晰可见。
青少年正处於一个特殊的阶段,其身心介於幼稚与成熟之间,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冲动性和自觉性交错发展的阶段,此时,青少年在生理、心理、社会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此时,如果不对他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恐怕以後,他们都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而香港的未来也将难以为继。”邓坤盛先生担忧地说。
文化与历史同根同源,忘记历史,等於背叛,邓坤盛先生说:“没有文化,没有历史,就没有我们。”他推广的文化包罗多个方面,如中国功夫、茶艺、古筝、毛笔字书法等七个项目。他将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巧妙地串联起来,做得十分有特色,他传递中国的传统礼仪,告诉年轻人要孝顺父母,他教他们如何正确地处理朋友关係,良好的礼仪习惯有助於青少年的成长。
不可否认,这一时代的年轻人身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与老一辈比较,缺少一种吃苦耐劳、努力向上的精神和认真处事的态度。较为富裕、安逸的生活在许多年轻人身上繁衍出惰性和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邓坤盛先生努力传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是为了告诉年轻的一代,天下不会掉馅饼,成功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
邓坤盛先生是晋昇环境资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汇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致力於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推广垃圾发电项目。习惯忙碌的他每天坚持工作至少八个小时,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春节的休閒假期时光,他已於大年初五早早地来到了公司,他常说:“自己能做一天,就要努力一天。”
邓坤盛先生在文化推广和环保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他坦言:“荣誉於我,是一种鞭策,推动着我继续在文化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上继续前进。”环保和文化,是他人生中两大重要的议题,他将为之奋斗。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来源於爱
九岁时,他跟随父母一起回到了内地,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内地当时的生活並不宽裕,许多地方还很贫穷,“他们许多人没有东西吃,冬天没有御寒的衣服。”邓坤盛先生回忆说。那时,他心里便生出一个念头,觉得自己作为香港人的一份子,应该支持帮助他们。他将一些衣服、鞋子还有麵包等许多东西带到了内地,送给那里的人们。儘管那时他能给予的东西不多,能帮助的人也有限,但是他与内地人的那种感情卻能如水乳般交融,或许,是同为炎黄子孙的缘故吧。
数十年过去,在邓坤盛先生的意识里,他始终相信仁爱、宽容和道德的力量势不可挡,他相信,良心、善意比任何物质遗产更加宝贵。“富不傲穷,富而好礼”的原则早已经在他的心中紮下根来。
其实,邓坤盛先生今日之成就並非父辈传递而来,而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打拼累积而成。年少时候的他,是个穷孩子,因为贫苦,让他从小学会了药努力,读书时候所需的费用靠他自己赚来,他一边读书一边打工,“那时的工资很低,一个月七十块钱。”邓坤盛先生回忆说。他的读书生涯只持续到小学毕业,28岁的时候,邓坤盛先生用借来的三十多万元,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一点点发展壮大。
因为品尝过生活的贫困与艰难,当他再次见到那些在贫苦线上挣扎的人时,总能感同身受。邓坤盛先生的物质观念一直澹泊,他说:“即使你拥有一百亿元,在去世之後,便什麽都没有了,如果拿一点钱出来做点对社会有用的事,死时也开心。”
当自己有能力之後,邓坤盛先生常去内地扶贫,贵州、云南、湖南湘潭等许多地方都留下过他奉献的印记,有时捐助几千元钱,有时给学校捐些电脑等学习用品。在许多人眼里极少的几千块钱对於那些受助者来说卻特别重要。每一年,他都会回内地,看着内地一年胜过一年的变化,他打心里高兴。而内地那些依然贫困的地方亦不时地牵动着他善良的心。
曾有一次,邓坤盛先生在贵州一个山村遇到一位老人家,老人家和他太太两人都患有眼疾,视力很弱。老人家家里很穷,很小,一头牛、几隻鸡已几乎是他们家所有的财产,政府虽有补助,但是杯水车薪,即使一个只需要花费五百块钱的手术,他们都无力支付。那次,他为他们爭取了两个名额,委託同行的医生为他俩做了手术。离开前,邓坤盛先生又给了他们五百块钱,补贴家用。他呼籲:“如果大家有能力,一定要拿出一点钱,帮助一下他们。”他希望自己的做法能感染更多的人,他真诚地说,不一定需要拿出许多钱,尽自己一份力就好。
邓坤盛先生追求的是一种平和与淡定,对於物质或精神的回报,有,亦接受;无,也不在乎。那是一种洒脱的安静与优雅,无论什麽时候,得或失,他都觉得平静,安心。因为,在他看来,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来源於爱。
邓坤盛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厦村区居民协会主席
深圳市罗湖区政协委员
香港国际中国少林文化中心总经理
中国香港文化传播协会主席
天水围妇联名誉会长
元朗大会堂管理委员会永远名誉会长
元朗博爱医院丙戍年总理
晋昇环境资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
汇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坚守少年文化教育不曾放棄;
他善良、博爱,
看到需要帮助的人,
总会自然地帮上一把;
一件衣服,一个麵包,
暖人身,更暖人心;
他澹泊、无私,
不计较付出的多少,
不在乎收获了什麽。······
将过去的文明传递给未来的希望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於欧洲则国胜於欧洲,少年雄於地球则国雄於地球。”梁启超的一段话,慷慨激昂,入木三分。
多年来,从事少年文化推广的邓坤盛先生深有同感。青少年时期,那是一段生命中发着亮光的时刻,青少年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世界是青少年的,青少年朝气蓬勃,正是兴旺时期,如同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邓坤盛先生一直在做的是将祖国的文明传递给少年的工作。他是香港国际中国少林文化中心总经理,致力於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多年来,儘管香港的少年文化教育不如内地宽鬆,然他一直坚守,执著如一。
有一个观念在他的心底早已经根深蒂固,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在香港的年轻人中传播开来,必须有人去做这件事,不能让中国文化在香港出现断层,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曾申请在香港建设一所文化中心,时过两年,仍未获批準,他表示儘管如此,自己不会放棄,今年继续提交申请。其执著之心,清晰可见。
青少年正处於一个特殊的阶段,其身心介於幼稚与成熟之间,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冲动性和自觉性交错发展的阶段,此时,青少年在生理、心理、社会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此时,如果不对他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恐怕以後,他们都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而香港的未来也将难以为继。”邓坤盛先生担忧地说。
文化与历史同根同源,忘记历史,等於背叛,邓坤盛先生说:“没有文化,没有历史,就没有我们。”他推广的文化包罗多个方面,如中国功夫、茶艺、古筝、毛笔字书法等七个项目。他将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巧妙地串联起来,做得十分有特色,他传递中国的传统礼仪,告诉年轻人要孝顺父母,他教他们如何正确地处理朋友关係,良好的礼仪习惯有助於青少年的成长。
不可否认,这一时代的年轻人身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与老一辈比较,缺少一种吃苦耐劳、努力向上的精神和认真处事的态度。较为富裕、安逸的生活在许多年轻人身上繁衍出惰性和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邓坤盛先生努力传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是为了告诉年轻的一代,天下不会掉馅饼,成功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
邓坤盛先生是晋昇环境资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汇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致力於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推广垃圾发电项目。习惯忙碌的他每天坚持工作至少八个小时,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春节的休閒假期时光,他已於大年初五早早地来到了公司,他常说:“自己能做一天,就要努力一天。”
邓坤盛先生在文化推广和环保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他坦言:“荣誉於我,是一种鞭策,推动着我继续在文化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上继续前进。”环保和文化,是他人生中两大重要的议题,他将为之奋斗。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来源於爱
九岁时,他跟随父母一起回到了内地,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内地当时的生活並不宽裕,许多地方还很贫穷,“他们许多人没有东西吃,冬天没有御寒的衣服。”邓坤盛先生回忆说。那时,他心里便生出一个念头,觉得自己作为香港人的一份子,应该支持帮助他们。他将一些衣服、鞋子还有麵包等许多东西带到了内地,送给那里的人们。儘管那时他能给予的东西不多,能帮助的人也有限,但是他与内地人的那种感情卻能如水乳般交融,或许,是同为炎黄子孙的缘故吧。
数十年过去,在邓坤盛先生的意识里,他始终相信仁爱、宽容和道德的力量势不可挡,他相信,良心、善意比任何物质遗产更加宝贵。“富不傲穷,富而好礼”的原则早已经在他的心中紮下根来。
其实,邓坤盛先生今日之成就並非父辈传递而来,而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打拼累积而成。年少时候的他,是个穷孩子,因为贫苦,让他从小学会了药努力,读书时候所需的费用靠他自己赚来,他一边读书一边打工,“那时的工资很低,一个月七十块钱。”邓坤盛先生回忆说。他的读书生涯只持续到小学毕业,28岁的时候,邓坤盛先生用借来的三十多万元,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一点点发展壮大。
因为品尝过生活的贫困与艰难,当他再次见到那些在贫苦线上挣扎的人时,总能感同身受。邓坤盛先生的物质观念一直澹泊,他说:“即使你拥有一百亿元,在去世之後,便什麽都没有了,如果拿一点钱出来做点对社会有用的事,死时也开心。”
当自己有能力之後,邓坤盛先生常去内地扶贫,贵州、云南、湖南湘潭等许多地方都留下过他奉献的印记,有时捐助几千元钱,有时给学校捐些电脑等学习用品。在许多人眼里极少的几千块钱对於那些受助者来说卻特别重要。每一年,他都会回内地,看着内地一年胜过一年的变化,他打心里高兴。而内地那些依然贫困的地方亦不时地牵动着他善良的心。
曾有一次,邓坤盛先生在贵州一个山村遇到一位老人家,老人家和他太太两人都患有眼疾,视力很弱。老人家家里很穷,很小,一头牛、几隻鸡已几乎是他们家所有的财产,政府虽有补助,但是杯水车薪,即使一个只需要花费五百块钱的手术,他们都无力支付。那次,他为他们爭取了两个名额,委託同行的医生为他俩做了手术。离开前,邓坤盛先生又给了他们五百块钱,补贴家用。他呼籲:“如果大家有能力,一定要拿出一点钱,帮助一下他们。”他希望自己的做法能感染更多的人,他真诚地说,不一定需要拿出许多钱,尽自己一份力就好。
邓坤盛先生追求的是一种平和与淡定,对於物质或精神的回报,有,亦接受;无,也不在乎。那是一种洒脱的安静与优雅,无论什麽时候,得或失,他都觉得平静,安心。因为,在他看来,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来源於爱。
邓坤盛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厦村区居民协会主席
深圳市罗湖区政协委员
香港国际中国少林文化中心总经理
中国香港文化传播协会主席
天水围妇联名誉会长
元朗大会堂管理委员会永远名誉会长
元朗博爱医院丙戍年总理
晋昇环境资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
汇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