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共新闻主张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重视公民参与和公共协商。“免费午餐”计划作为由记者发动公众力量,引领国家行动的一次创举,是媒体利用微博等新媒介实践公共新闻的有效尝试。本文将以此活动为例,实证探究“微时代”背景下,媒体公共新闻实践的新表征,并提出相关的危机预警建议。
【关键字】微时代 公共新闻 免费午餐 微博
“公共新闻”作为一项较新的新闻实践,兴起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新闻改革运动。①公共新闻主张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强调媒体记者不仅仅是报道新闻,还应以组织者的角色参与公共事务,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最终共同解决公共问题;其理论渊源可回溯至19世纪90年代美国的政治哲学理念——协商民主。②
近年来,随着新媒介的不断衍生和演化,业界的关注焦点相继转移至博客、聚友网、Twitter等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和新闻生产上。再加上,旧有的公共新闻实践模式在现实社会情境中有诸多困境难以克服,公共新闻实践一时间呈现出被“唱衰”的局面。诚如麦克卢汉所言,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如今的信息社会俨然已进入了一个以微博为代表媒介,强调分享个体“微观世界”,追逐短小精悍文化的新时代,也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微时代”。那么,“微时代”背景下,一直以来依托于传统媒体的公共新闻事业,其发展颓势果真会持续下去,直至消亡吗?
美国学者坦尼·哈斯对公共新闻的未来做了阐释,他认为新型的由公众自主发布的公民新闻,其实质是深化了公共新闻的民主理想,而不是取代它。③正如“补救性媒介”理论所揭示的,后继的媒介必然是对先前的媒介的补足和补救。④微博等新媒介所创造的“微时代”并非不利于公共新闻的发展,如果媒体记者能因势利导,信任和调动公众民主决议的能力和意愿,“微时代”中的各种媒介变革因素同样可以成为推进公共新闻事业的积极因素。
2011年初由媒体记者发起,带动社会公众参与,并最终影响政府决策的“免费午餐”公益行动,可以说是中国媒体实践公共新闻的一次有益的探索。综观“免费午餐”计划的发展进程,此次新闻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微时代”这一社会背景,并呈现出公共新闻报道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特征。
一、公民意识的觉醒,推动媒体转变角色
在民主政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当代社会,亟需畅通民意的渠道;数字化的网络传播,尤其是博客、微博等新媒介的出现,很大程度地强化了公众“围观”社会,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意识,公民开始借助网络、主流媒体等多种途径问责政府、传达诉求、参政议政。
依托媒介技术得以彰显的公民意识,同时也反作用于媒介本身,促使媒介改变其性能;最明显的体现在如何看待社会公众和媒体自身角色定位方面:公众不再被视为是普通的看客或简单的信息消费者,而是可以被组织起来参与政治民主建设的负责任的公民。就新闻传播而言,“公共新闻”不同于完全由公众自主发布信息的“公民新闻”;媒体记者在新闻生产中仍占主导地位,公众作为“合作者”加入。
在开始“免费午餐”计划的初期,邓飞等媒体记者就意识到了新媒介所蕴藏的巨大公众能量;在微博、博客、网络社区上发起号召,广泛宣传,调集人力、物力和财力。与此同时,各地区媒体记者还组织志愿者、公民代表,多次到新闻报道的第一线——偏远山区进行实地走访,并在微博上更新详细、具体的“动员性信息”,从而引发社会公众持续关注和参与,凝聚人们的善心和善行。
在“免费午餐”推广过程中,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实现了有效联结和互动:一方面,传统的主流媒体稳步推进报道,为公众提供权威、详实的信息,为网络平台上的推广活动召集更多的人气;另一方面,“免费午餐”官方微博,邓飞及其他媒体人、演艺明星的微博则从更细微更感性的层面与公众进行沟通交流,鼓励社会公众募捐,为传统媒体提供相关报道素材。
二、媒介平台的延伸,激活社会公共领域
1964年哈贝马斯明确其“公共领域”概念,将其定义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向所有公民开放这一点得以保障。”⑤博客、微博等新媒介的出现,不仅为公众提供了充分地表达平台、加强了公民个体之间的交往,同时也激活了公民、主流媒体和政府机构间的多元互动。
公共新闻形成的关键是通过媒体的资源调度和公民的大规模协作组建一个基于不同联结程度的“公共领域”。在“免费午餐”计划推广过程中,邓飞的微博,“免费午餐”的官网、官方微博,淘宝商城公益店,共同交织成一个线上的“公共领域”;而在线下,媒体、志愿者和社会公众的调研行动、团队服务,地方政府、慈善总会,受助学校、学生等则是更具体的“公共领域”;二者共同构成一个以“免费午餐”计划为主题的“公共领域。”
“免费午餐”计划能长期、有效运转,还源于其符合社会公共交往的规律;细化说来,即“微公益”理念的支撑。“微公益”强调积少成多,把爱心付诸实践;鼓励公众借助微博、电子支付等创新平台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身边的公益。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的逻辑: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是一种理性的、会计算得失的资源交换;在“免费午餐”计划中,其“互惠”的交换法则得以充分体现。“3元微公益”倡导,再加上微博平台的水到渠成,公众参与“免费午餐”的时间、金钱支出是“小而轻”的,而获得的回馈却是个体社会情怀的抒发和身份认同的习得,因而能促进“免费午餐”的“公共领域”蓬勃发展。
三、媒介技术的变革,助推公共事务公开
媒介技术的变革,影响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进程。“微时代”下的公共新闻实践,除了原有的传统媒体版面供以信息发布外,还拥有号称“比特海”的网络平台,公共信息的发布在数量上得到保证。传统媒体的版面资源毕竟有限,不可能长时间就同一事件进行反复报道;而微博平台的无限延展性则使媒体和公众长期报道、追踪“免费午餐”的进展情况成为可能;微博操作的简单、便捷性,使得公众的每一次转发、评论也即是对微博信息的监督与把关,从而能有效实现公共事务的公开、透明。 “免费午餐”计划组委会主张开通第三方信息披露专题页面,公布详尽的财务数据,同时还要求受捐学校通过微博上传每日的菜单、花销,以供社会各界监督。2012年4月,“免费午餐”计划进展一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发布其2011年财务年报,并就网友的疑问进行了及时地答复。此外,还通过成立监督委员会等多种制度以维护和提升自身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媒介权力的拓展,缩小官民互动鸿沟
到了“微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的格局,以往充当“沉默螺旋”的公众,伴随着媒介权力的拓展,逐渐渗透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与媒体、社会组织进行新闻的协作生产,进而引发政府对专门性问题的关注。公共新闻以协商民意为手段、解决问题为目的;因此,需要充足的媒介权力以形成一个可供公众表达和交流的“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媒体提供尽可能宽广的解释框架,以便使公众知晓各种选择方案;各种论点和意见通过理性的讨论展开交锋;而经过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的公众舆论应对公共权力施加影响,也即是实现媒体与公众共设议题,进而影响政府的议程设置。⑥
“免费午餐”计划这一公共新闻实践之所以能引导民间与政府进行良性互动,除了“免费午餐”项目本身具有可行性外,还归因于新闻媒体和公众对媒介权力的妥善运用;如积极利用名人博客、微博等社会性媒体来发起号召、动员公众等。
传播学者帕克将传播上升到构建社会的高度,认为大众媒介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必须履行一系列的功能从而为社会的正常运转作出贡献。在阶层和地区间差距日益扩大的社会鸿沟面前,媒体记者本着践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利用富有时代特色的媒介手段为贫困儿童谋福利的这项公共新闻实践,可以被看作是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新闻报道与公共话语、媒体参与与公众实践之间的多点互动,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调节,普惠了广大的公众群体。
但与此同时,“微时代”背景下,危机也日渐常态化;新媒介匿名性质和核裂变式传播威力,常常会使未经及时处置的局部性的公共问题升级为全局性的危机。因此,为了确保公共新闻的实践与“服务公众”的本质理念相符,媒体记者还需要强化危机意识,对各类可能出现的危机做好预案处理;若防范失利、危机爆发,媒体记者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公共风险的全程管理;个别情况下,可适当考虑救助于政府力量和专家智谋。
参考文献
①弗兰德,塞西莉亚,唐纳德·查林杰等 著,展江,霍黎敏 译:《美国当代媒体编辑操作教程》[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233
②③坦尼·哈斯 著,曹进 译:《公共新闻研究:理论、实践与批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4)
④保罗·莱文森著:《新新媒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3)
⑤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第21卷
⑥哈贝马斯 著,曹卫东 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0
(作者:潘陈青,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研究生;付晓静,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副教授)
责编:周蕾
【关键字】微时代 公共新闻 免费午餐 微博
“公共新闻”作为一项较新的新闻实践,兴起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新闻改革运动。①公共新闻主张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强调媒体记者不仅仅是报道新闻,还应以组织者的角色参与公共事务,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最终共同解决公共问题;其理论渊源可回溯至19世纪90年代美国的政治哲学理念——协商民主。②
近年来,随着新媒介的不断衍生和演化,业界的关注焦点相继转移至博客、聚友网、Twitter等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和新闻生产上。再加上,旧有的公共新闻实践模式在现实社会情境中有诸多困境难以克服,公共新闻实践一时间呈现出被“唱衰”的局面。诚如麦克卢汉所言,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如今的信息社会俨然已进入了一个以微博为代表媒介,强调分享个体“微观世界”,追逐短小精悍文化的新时代,也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微时代”。那么,“微时代”背景下,一直以来依托于传统媒体的公共新闻事业,其发展颓势果真会持续下去,直至消亡吗?
美国学者坦尼·哈斯对公共新闻的未来做了阐释,他认为新型的由公众自主发布的公民新闻,其实质是深化了公共新闻的民主理想,而不是取代它。③正如“补救性媒介”理论所揭示的,后继的媒介必然是对先前的媒介的补足和补救。④微博等新媒介所创造的“微时代”并非不利于公共新闻的发展,如果媒体记者能因势利导,信任和调动公众民主决议的能力和意愿,“微时代”中的各种媒介变革因素同样可以成为推进公共新闻事业的积极因素。
2011年初由媒体记者发起,带动社会公众参与,并最终影响政府决策的“免费午餐”公益行动,可以说是中国媒体实践公共新闻的一次有益的探索。综观“免费午餐”计划的发展进程,此次新闻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微时代”这一社会背景,并呈现出公共新闻报道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特征。
一、公民意识的觉醒,推动媒体转变角色
在民主政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当代社会,亟需畅通民意的渠道;数字化的网络传播,尤其是博客、微博等新媒介的出现,很大程度地强化了公众“围观”社会,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意识,公民开始借助网络、主流媒体等多种途径问责政府、传达诉求、参政议政。
依托媒介技术得以彰显的公民意识,同时也反作用于媒介本身,促使媒介改变其性能;最明显的体现在如何看待社会公众和媒体自身角色定位方面:公众不再被视为是普通的看客或简单的信息消费者,而是可以被组织起来参与政治民主建设的负责任的公民。就新闻传播而言,“公共新闻”不同于完全由公众自主发布信息的“公民新闻”;媒体记者在新闻生产中仍占主导地位,公众作为“合作者”加入。
在开始“免费午餐”计划的初期,邓飞等媒体记者就意识到了新媒介所蕴藏的巨大公众能量;在微博、博客、网络社区上发起号召,广泛宣传,调集人力、物力和财力。与此同时,各地区媒体记者还组织志愿者、公民代表,多次到新闻报道的第一线——偏远山区进行实地走访,并在微博上更新详细、具体的“动员性信息”,从而引发社会公众持续关注和参与,凝聚人们的善心和善行。
在“免费午餐”推广过程中,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实现了有效联结和互动:一方面,传统的主流媒体稳步推进报道,为公众提供权威、详实的信息,为网络平台上的推广活动召集更多的人气;另一方面,“免费午餐”官方微博,邓飞及其他媒体人、演艺明星的微博则从更细微更感性的层面与公众进行沟通交流,鼓励社会公众募捐,为传统媒体提供相关报道素材。
二、媒介平台的延伸,激活社会公共领域
1964年哈贝马斯明确其“公共领域”概念,将其定义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向所有公民开放这一点得以保障。”⑤博客、微博等新媒介的出现,不仅为公众提供了充分地表达平台、加强了公民个体之间的交往,同时也激活了公民、主流媒体和政府机构间的多元互动。
公共新闻形成的关键是通过媒体的资源调度和公民的大规模协作组建一个基于不同联结程度的“公共领域”。在“免费午餐”计划推广过程中,邓飞的微博,“免费午餐”的官网、官方微博,淘宝商城公益店,共同交织成一个线上的“公共领域”;而在线下,媒体、志愿者和社会公众的调研行动、团队服务,地方政府、慈善总会,受助学校、学生等则是更具体的“公共领域”;二者共同构成一个以“免费午餐”计划为主题的“公共领域。”
“免费午餐”计划能长期、有效运转,还源于其符合社会公共交往的规律;细化说来,即“微公益”理念的支撑。“微公益”强调积少成多,把爱心付诸实践;鼓励公众借助微博、电子支付等创新平台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身边的公益。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的逻辑: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是一种理性的、会计算得失的资源交换;在“免费午餐”计划中,其“互惠”的交换法则得以充分体现。“3元微公益”倡导,再加上微博平台的水到渠成,公众参与“免费午餐”的时间、金钱支出是“小而轻”的,而获得的回馈却是个体社会情怀的抒发和身份认同的习得,因而能促进“免费午餐”的“公共领域”蓬勃发展。
三、媒介技术的变革,助推公共事务公开
媒介技术的变革,影响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进程。“微时代”下的公共新闻实践,除了原有的传统媒体版面供以信息发布外,还拥有号称“比特海”的网络平台,公共信息的发布在数量上得到保证。传统媒体的版面资源毕竟有限,不可能长时间就同一事件进行反复报道;而微博平台的无限延展性则使媒体和公众长期报道、追踪“免费午餐”的进展情况成为可能;微博操作的简单、便捷性,使得公众的每一次转发、评论也即是对微博信息的监督与把关,从而能有效实现公共事务的公开、透明。 “免费午餐”计划组委会主张开通第三方信息披露专题页面,公布详尽的财务数据,同时还要求受捐学校通过微博上传每日的菜单、花销,以供社会各界监督。2012年4月,“免费午餐”计划进展一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发布其2011年财务年报,并就网友的疑问进行了及时地答复。此外,还通过成立监督委员会等多种制度以维护和提升自身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媒介权力的拓展,缩小官民互动鸿沟
到了“微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的格局,以往充当“沉默螺旋”的公众,伴随着媒介权力的拓展,逐渐渗透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与媒体、社会组织进行新闻的协作生产,进而引发政府对专门性问题的关注。公共新闻以协商民意为手段、解决问题为目的;因此,需要充足的媒介权力以形成一个可供公众表达和交流的“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媒体提供尽可能宽广的解释框架,以便使公众知晓各种选择方案;各种论点和意见通过理性的讨论展开交锋;而经过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的公众舆论应对公共权力施加影响,也即是实现媒体与公众共设议题,进而影响政府的议程设置。⑥
“免费午餐”计划这一公共新闻实践之所以能引导民间与政府进行良性互动,除了“免费午餐”项目本身具有可行性外,还归因于新闻媒体和公众对媒介权力的妥善运用;如积极利用名人博客、微博等社会性媒体来发起号召、动员公众等。
传播学者帕克将传播上升到构建社会的高度,认为大众媒介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必须履行一系列的功能从而为社会的正常运转作出贡献。在阶层和地区间差距日益扩大的社会鸿沟面前,媒体记者本着践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利用富有时代特色的媒介手段为贫困儿童谋福利的这项公共新闻实践,可以被看作是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新闻报道与公共话语、媒体参与与公众实践之间的多点互动,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调节,普惠了广大的公众群体。
但与此同时,“微时代”背景下,危机也日渐常态化;新媒介匿名性质和核裂变式传播威力,常常会使未经及时处置的局部性的公共问题升级为全局性的危机。因此,为了确保公共新闻的实践与“服务公众”的本质理念相符,媒体记者还需要强化危机意识,对各类可能出现的危机做好预案处理;若防范失利、危机爆发,媒体记者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公共风险的全程管理;个别情况下,可适当考虑救助于政府力量和专家智谋。
参考文献
①弗兰德,塞西莉亚,唐纳德·查林杰等 著,展江,霍黎敏 译:《美国当代媒体编辑操作教程》[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233
②③坦尼·哈斯 著,曹进 译:《公共新闻研究:理论、实践与批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4)
④保罗·莱文森著:《新新媒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3)
⑤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第21卷
⑥哈贝马斯 著,曹卫东 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0
(作者:潘陈青,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研究生;付晓静,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副教授)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