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玩耍作为一种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各种动物的行为表现中。
几年前,一位研究动物心理学的专家在动物园里偶然看到一个有趣的场面:一只尼罗河甲鱼独自在水塘里摆弄篮球,看上去像是在玩耍。这只甲鱼在动物园里已经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它的块头不小,体长约1米。它推着篮球在水塘里来回游动,仿佛是在练习运球,还时不时地用鼻尖击打球,仿佛是在练习拍球。甲鱼的行为引起了专家的极大兴趣。他后来说,如果当时在他面前摆弄篮球的是一只小狗或一只水獭,他会毫不犹豫地断言它们正在玩耍,但这种行为却发生在甲鱼的身上,他当时心里就犯嘀咕了:甲鱼也懂得玩耍吗?
在加拿大的一间实验室里,研究者还发现了善于玩耍的章鱼。通常情况下,如果在水族箱里出现了空瓶子之类的漂浮物,多数章鱼的反应是一把抓过来送到嘴边,仿佛是在对漂浮物进行化学成分检测。这种“检测”可能反复好几次,直到章鱼们“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就会扔下漂浮物任其在水面漂浮。然而,有两只章鱼的行为则与众不同:如果发现水面漂浮着一只瓶子,它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折腾它,如用水柱喷射它,使它在水族箱里不停地打转。
科学家在各种爬行类、鱼类甚至无脊椎动物的身上都发现了类似的“玩耍”行为。动物真的会玩耍吗?这个问题在生物学领域引发了一场争论。反对者指出,将龟类、黄蜂等动物的行为归纳为玩耍并不妥当,玩耍应该是更高级的哺乳动物独享的权益,除非无限拓展对“玩耍”的定义。
鉴于此,较真的科学工作者着手对“玩耍”的内涵进行界定。这项工作的难度非常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当看到某个场景时,我们通常都能立刻感知它代表着玩耍,但若要用语言进行准确描述却异常困难。比如,动物界中灵长类动物与^、类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当我们看到两只幼猩猩扭打成一团的场景时,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人类小孩之间的打闹。但严格说来,这种赋予动物以人性特征的类比是不科学的。科学的探究方法应该是这样的:从大量观察到的现象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并把这些特征作为评定标准,然后再用这些标准对更多现象进行评定。
在观察动物行为时,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避免受感情因素的干扰。显然,我们在观察与我们同为灵长类的猩猩,以及观察其他和我们关系较为疏远的动物时,我们的情感天平会自然地向前者发生倾斜,我们会不自觉地用严格得多的标准对关系较远的动物进行考核。除此而外,动物玩耍行为的难以界定还在于我们搞不懂动物为什么要玩耍。观察动物玩耍的过程很有趣,研究者也大都认为玩耍能对动物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迄今没人能够确切解释动物为什么要玩耍,也说不清楚动物玩耍的好处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
研究动物玩耍的魅力在于玩耍的神秘性——玩耍本身包含了各种错综复杂的行为表现。如此看来,直接给“玩耍”下确切定义的确很难。不过,逆向的探究过程也很有意思,举个例子:如果它(指一种行为)不算玩耍,那它算什么呢?它既然与温饱无关,与交配繁衍无关,与寻觅栖息场所无关,那它应该就是玩耍。
有科学家归纳了关于玩耍的五条评定标准,以帮助确定动物是否懂得玩耍。第一,动物的玩耍行为必须是非功利性的。例如,表面上,家犬叼着玩具在户外撒欢奔跑的行为与野狗、野狼的猎杀捕食活动十分相似,但只要家犬没有想置玩具于死地或吃掉玩具,那么它就是在玩耍。第二,玩耍应该是动物自发、自愿的行为,且这种行为能够给它们带来愉悦、积极的体验。第三,玩耍应该是随意、夸张、值得珍惜的,不一定要求环节的完整和符合逻辑。第四,玩耍应该是可以重复的,但并非像条件反射那样机械。第五,玩耍应该是在动物吃饱、不受任何急慢性疾病困扰,即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前提下发生的。
动物玩耍五条标准
美国科学家布格哈特在其所著《动物玩耍的起源》一书中,归纳了关于玩耍的五条评定标准,以帮助确定动物是否懂得玩耍。第一,动物的行为必须是非功利性的。第二,玩耍应该是动物自发、自愿的行为,能够给它们带来愉悦、积极的体验。第三,玩耍应该是随意、夸张、值得珍惜的,不一定要求环节的完整和符合逻辑。第四,玩耍应该是可以重复的。但并非像条件反射那样机械。第五,玩耍应该是在动物吃饱、不受任何急慢性疾病困扰,即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前提下发生的。
参照上述五条标准,我们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玩耍行为在哺乳动物身上比在爬行动物、鱼类和无脊椎动物身上更容易被辨识。哺乳动物是温血动物,它们通常能得到父母的呵护和关爱,至少享有安全且舒适的童年;相反,冷血动物需要随时关注体温的调节、防范天敌的猎杀和四处寻觅食物,因此它们极少能真正体验到安全感和舒适感。
前面提到的尼罗河甲鱼恰巧是冷血动物群体中的极少数。这只甲鱼由于常年生活在动物园,不存在任何潜在的困扰,所以它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玩耍。至于实验室里的那两只特立独行的章鱼,如果它们喷射漂浮物的行为只是偶尔为之,那么将其认定为玩耍是比较牵强的;但如果章鱼的那种不能容忍瓶子静止下来的行为重复几十次,那么我们应该可以确认章鱼是在玩耍。
玩耍作为一种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各种动物的行为表现中。但是,各种动物究竟为什么参与玩耍呢?是因为玩耍有助于它们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吗?有科学家提出,玩耍的好处未必是可以立即全部显现出来的。按照这类理论的表述,玩耍有助于提高群体性动物的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研究者通过对犬科动物的对比研究证实:更善于社交的犬类往往在幼年时较多参与到玩耍活动中。此外,玩耍还有助于动物更好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最新研究表明,动物在玩耍时,其大脑中相应的生化物质接收器会被激活,这个神经区域同时也是动物处置压力的重要场所。幼年时期的玩耍能够强化动物对压力的承受力,成年后它们即使无法避免因压力大而产生的焦虑等负面情绪,但至少能够迅速恢复正常。
物种类别、性别、年龄、社交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玩耍所发挥的作用产生影响,但玩耍究竟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
毫皇台“发笑”
捷安克是一位神经学专家,他曾在实验室里对老鼠的玩耍进行过常年观察。每当老鼠玩耍时,他总能听到老鼠发出一些又尖又高的声响。这种声音起初并没有引起他太多的注意,直到1996年的某天早晨,一个大胆的猜测突然在他脑海中闪现:老鼠在玩耍时发出的怪异尖叫声,会不会相当于人类的笑声?为了证实这个猜测,他对实验室里的老鼠进行逗引。他发现,如果让一只老鼠四脚朝天地仰躺着,然后轻轻地挠它的腹部,它就会表现出愉悦和舒坦的样子,还会忍俊不禁地发出超声波式“笑声”。
随后,捷安克和他的同事对与这种特殊发声相关联的脑电波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日月,老鼠因玩耍而尖叫时,控制热情、期盼、渴望等积极情感的大脑区域表现活跃。而后,研究者运用技术手段直接刺激这片大脑区域,结果发现老鼠也会发出尖叫来回应。这项研究表明,老鼠的确能够发出笑声。更重要的是,老鼠会笑的事实证明,笑并非人类独有的情感表达方式。老鼠在玩耍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反过来也证明动物是懂得玩耍的。
几年前,一位研究动物心理学的专家在动物园里偶然看到一个有趣的场面:一只尼罗河甲鱼独自在水塘里摆弄篮球,看上去像是在玩耍。这只甲鱼在动物园里已经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它的块头不小,体长约1米。它推着篮球在水塘里来回游动,仿佛是在练习运球,还时不时地用鼻尖击打球,仿佛是在练习拍球。甲鱼的行为引起了专家的极大兴趣。他后来说,如果当时在他面前摆弄篮球的是一只小狗或一只水獭,他会毫不犹豫地断言它们正在玩耍,但这种行为却发生在甲鱼的身上,他当时心里就犯嘀咕了:甲鱼也懂得玩耍吗?
在加拿大的一间实验室里,研究者还发现了善于玩耍的章鱼。通常情况下,如果在水族箱里出现了空瓶子之类的漂浮物,多数章鱼的反应是一把抓过来送到嘴边,仿佛是在对漂浮物进行化学成分检测。这种“检测”可能反复好几次,直到章鱼们“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就会扔下漂浮物任其在水面漂浮。然而,有两只章鱼的行为则与众不同:如果发现水面漂浮着一只瓶子,它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折腾它,如用水柱喷射它,使它在水族箱里不停地打转。
科学家在各种爬行类、鱼类甚至无脊椎动物的身上都发现了类似的“玩耍”行为。动物真的会玩耍吗?这个问题在生物学领域引发了一场争论。反对者指出,将龟类、黄蜂等动物的行为归纳为玩耍并不妥当,玩耍应该是更高级的哺乳动物独享的权益,除非无限拓展对“玩耍”的定义。
鉴于此,较真的科学工作者着手对“玩耍”的内涵进行界定。这项工作的难度非常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当看到某个场景时,我们通常都能立刻感知它代表着玩耍,但若要用语言进行准确描述却异常困难。比如,动物界中灵长类动物与^、类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当我们看到两只幼猩猩扭打成一团的场景时,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人类小孩之间的打闹。但严格说来,这种赋予动物以人性特征的类比是不科学的。科学的探究方法应该是这样的:从大量观察到的现象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并把这些特征作为评定标准,然后再用这些标准对更多现象进行评定。
在观察动物行为时,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避免受感情因素的干扰。显然,我们在观察与我们同为灵长类的猩猩,以及观察其他和我们关系较为疏远的动物时,我们的情感天平会自然地向前者发生倾斜,我们会不自觉地用严格得多的标准对关系较远的动物进行考核。除此而外,动物玩耍行为的难以界定还在于我们搞不懂动物为什么要玩耍。观察动物玩耍的过程很有趣,研究者也大都认为玩耍能对动物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迄今没人能够确切解释动物为什么要玩耍,也说不清楚动物玩耍的好处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
研究动物玩耍的魅力在于玩耍的神秘性——玩耍本身包含了各种错综复杂的行为表现。如此看来,直接给“玩耍”下确切定义的确很难。不过,逆向的探究过程也很有意思,举个例子:如果它(指一种行为)不算玩耍,那它算什么呢?它既然与温饱无关,与交配繁衍无关,与寻觅栖息场所无关,那它应该就是玩耍。
有科学家归纳了关于玩耍的五条评定标准,以帮助确定动物是否懂得玩耍。第一,动物的玩耍行为必须是非功利性的。例如,表面上,家犬叼着玩具在户外撒欢奔跑的行为与野狗、野狼的猎杀捕食活动十分相似,但只要家犬没有想置玩具于死地或吃掉玩具,那么它就是在玩耍。第二,玩耍应该是动物自发、自愿的行为,且这种行为能够给它们带来愉悦、积极的体验。第三,玩耍应该是随意、夸张、值得珍惜的,不一定要求环节的完整和符合逻辑。第四,玩耍应该是可以重复的,但并非像条件反射那样机械。第五,玩耍应该是在动物吃饱、不受任何急慢性疾病困扰,即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前提下发生的。
动物玩耍五条标准
美国科学家布格哈特在其所著《动物玩耍的起源》一书中,归纳了关于玩耍的五条评定标准,以帮助确定动物是否懂得玩耍。第一,动物的行为必须是非功利性的。第二,玩耍应该是动物自发、自愿的行为,能够给它们带来愉悦、积极的体验。第三,玩耍应该是随意、夸张、值得珍惜的,不一定要求环节的完整和符合逻辑。第四,玩耍应该是可以重复的。但并非像条件反射那样机械。第五,玩耍应该是在动物吃饱、不受任何急慢性疾病困扰,即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前提下发生的。
参照上述五条标准,我们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玩耍行为在哺乳动物身上比在爬行动物、鱼类和无脊椎动物身上更容易被辨识。哺乳动物是温血动物,它们通常能得到父母的呵护和关爱,至少享有安全且舒适的童年;相反,冷血动物需要随时关注体温的调节、防范天敌的猎杀和四处寻觅食物,因此它们极少能真正体验到安全感和舒适感。
前面提到的尼罗河甲鱼恰巧是冷血动物群体中的极少数。这只甲鱼由于常年生活在动物园,不存在任何潜在的困扰,所以它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玩耍。至于实验室里的那两只特立独行的章鱼,如果它们喷射漂浮物的行为只是偶尔为之,那么将其认定为玩耍是比较牵强的;但如果章鱼的那种不能容忍瓶子静止下来的行为重复几十次,那么我们应该可以确认章鱼是在玩耍。
玩耍作为一种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各种动物的行为表现中。但是,各种动物究竟为什么参与玩耍呢?是因为玩耍有助于它们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吗?有科学家提出,玩耍的好处未必是可以立即全部显现出来的。按照这类理论的表述,玩耍有助于提高群体性动物的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研究者通过对犬科动物的对比研究证实:更善于社交的犬类往往在幼年时较多参与到玩耍活动中。此外,玩耍还有助于动物更好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最新研究表明,动物在玩耍时,其大脑中相应的生化物质接收器会被激活,这个神经区域同时也是动物处置压力的重要场所。幼年时期的玩耍能够强化动物对压力的承受力,成年后它们即使无法避免因压力大而产生的焦虑等负面情绪,但至少能够迅速恢复正常。
物种类别、性别、年龄、社交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玩耍所发挥的作用产生影响,但玩耍究竟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
毫皇台“发笑”
捷安克是一位神经学专家,他曾在实验室里对老鼠的玩耍进行过常年观察。每当老鼠玩耍时,他总能听到老鼠发出一些又尖又高的声响。这种声音起初并没有引起他太多的注意,直到1996年的某天早晨,一个大胆的猜测突然在他脑海中闪现:老鼠在玩耍时发出的怪异尖叫声,会不会相当于人类的笑声?为了证实这个猜测,他对实验室里的老鼠进行逗引。他发现,如果让一只老鼠四脚朝天地仰躺着,然后轻轻地挠它的腹部,它就会表现出愉悦和舒坦的样子,还会忍俊不禁地发出超声波式“笑声”。
随后,捷安克和他的同事对与这种特殊发声相关联的脑电波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日月,老鼠因玩耍而尖叫时,控制热情、期盼、渴望等积极情感的大脑区域表现活跃。而后,研究者运用技术手段直接刺激这片大脑区域,结果发现老鼠也会发出尖叫来回应。这项研究表明,老鼠的确能够发出笑声。更重要的是,老鼠会笑的事实证明,笑并非人类独有的情感表达方式。老鼠在玩耍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反过来也证明动物是懂得玩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