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全面推广实施,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材开发与建设,通过丰富教材的内涵,强调“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注重校本课程研究,建构“大教材”观。
关键词:新课程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b)-0014-01
回顾近十年来我国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现已进入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常态化和高中新课程改革大面积推广实施阶段。在此过程中,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的教材改革及开发较之过去有了明显的不一样的侧重:在教材开发的观念上突破了传统的“教材就是教科书”的错误理解;在教材内容选择上更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知识的协调;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更强调校内外各种资源的利用。
1 改变“教材就是教科书”的错误观念,丰富教材的内涵
在近代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教科书,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教科书,完全由国家权力机构控制,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性格和阶级性格。因此,无论从教材编制的系统性上,还是从专家或行政权力机构审查的权威性上看,教科书都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或是教材体系的主体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基础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推行以成套方式的标准化教材建设,即围绕教科书,成套地同步推出教师的教学参考用书、学生辅助读物等。但这并不就是说,国家所提供的这标准化教材就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学选择的唯一教材。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材开发更鼓励一线教师根据本地本校实际,自主开发适宜的教材。这是因为,教材的本质是在特定的目标下,为特定的教师和特定的学生编制的,所以教材归根结底必须由教师自主编制或对现成的教材进行再加工,这是一线教师必须拥有的权利。目前,在一些学校很多一线教师已经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实际围绕国家或地方提供的标准化教科书自主开发学生辅导学习资料。这为实现《纲要》中提出的“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这一教材开发及管理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势必将彻底改变几十年来“学校必须使用国家提供的教材”“教材就是教科书”等错误观念。让广大教师树立起“大教材”观。
2 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并重
审视几十年来实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我们发现在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太注重科学性、系统性,进而造成教材“繁、难、偏、旧”,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导致许多教育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因而,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强调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并重。具体来说,就是倡导新课改的发展理念,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体现时代特点的新课程培养目标,专门提到了要使学生“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我国长期以来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视是充分的,这与国家的“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大政方针政策有一定的关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重理轻文”的误区,全面否定“人文素养”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使人们的生存体验、审美感受以及人性和良知受到强烈的冲击。于是,在课程中强调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教材内容选择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举措。因而教材开发编写者在内容的选择上应以此为基础,迎合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和创造性,编写出具有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教材。具体要求如下:
(1)选择有利于提高学生基础学力的教学内容。读、写、算等能力是未来公民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是开展终身学历、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的基础。因而教学内容选择的重点不再是过去所强调的知识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等方面,而应回归到够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来。
(2)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与开发思维的教学内容。全球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因而教育就应培养胸襟开阔、能够站在全球化视野考察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公民。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应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有意识地加以筛选和要求。
(3)选择有利于提升学生价值观和道德水平的教育内容。近年来,我国社会出现的诸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与过去教育中忽视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因而在新课改中注重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选择与学生生活和时代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教育领域内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就有了教材“繁、难、偏、旧”的弊病,培养出了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所以,新课改下的教材内容的选择就应切实反映学生的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这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材的开发与建设的重要方面。校本课程也称学校本位课程,它的提出是以课程权力的下放为前提。我国学校教育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实行中央集权制。众所周知,我国在教材的开发及实施上具有浓厚的集权主义传统。教材的开发由政府召集一批学者、专家进行开发和编排工作,研制出的教材作为一种产品推向地方各个学校,由学校教师负责实施。这样就剥夺了学校及一线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责任和权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难以调和的弊端:统一的国家课程很难适应不同地区及学校的差异;教材的研制者有“闭门造车”之嫌,研制出的教材不合广大师生的“胃口”;教师作为被动的“消费者”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创新,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随着教育的发展,国家在课程的建设与教材的开发上提出“三级课程”的主张。在《纲要》中特别强调“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我们可以看出,在新课改的政策指引下,广大一线教师在教材的开发上不再是过去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开发的主体。一方面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而拓展知识,增强了能力,提高了专业形象,成为真正的“研究性教师”;更重要的在于能最大限度地从本地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应用性、趣味性强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钟启泉[主编].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张学斌.新课程教学设计概论[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新课程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b)-0014-01
回顾近十年来我国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现已进入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常态化和高中新课程改革大面积推广实施阶段。在此过程中,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的教材改革及开发较之过去有了明显的不一样的侧重:在教材开发的观念上突破了传统的“教材就是教科书”的错误理解;在教材内容选择上更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知识的协调;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更强调校内外各种资源的利用。
1 改变“教材就是教科书”的错误观念,丰富教材的内涵
在近代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教科书,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教科书,完全由国家权力机构控制,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性格和阶级性格。因此,无论从教材编制的系统性上,还是从专家或行政权力机构审查的权威性上看,教科书都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或是教材体系的主体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基础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推行以成套方式的标准化教材建设,即围绕教科书,成套地同步推出教师的教学参考用书、学生辅助读物等。但这并不就是说,国家所提供的这标准化教材就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学选择的唯一教材。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材开发更鼓励一线教师根据本地本校实际,自主开发适宜的教材。这是因为,教材的本质是在特定的目标下,为特定的教师和特定的学生编制的,所以教材归根结底必须由教师自主编制或对现成的教材进行再加工,这是一线教师必须拥有的权利。目前,在一些学校很多一线教师已经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实际围绕国家或地方提供的标准化教科书自主开发学生辅导学习资料。这为实现《纲要》中提出的“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这一教材开发及管理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势必将彻底改变几十年来“学校必须使用国家提供的教材”“教材就是教科书”等错误观念。让广大教师树立起“大教材”观。
2 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并重
审视几十年来实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我们发现在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太注重科学性、系统性,进而造成教材“繁、难、偏、旧”,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导致许多教育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因而,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强调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并重。具体来说,就是倡导新课改的发展理念,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体现时代特点的新课程培养目标,专门提到了要使学生“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我国长期以来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视是充分的,这与国家的“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大政方针政策有一定的关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重理轻文”的误区,全面否定“人文素养”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使人们的生存体验、审美感受以及人性和良知受到强烈的冲击。于是,在课程中强调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教材内容选择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举措。因而教材开发编写者在内容的选择上应以此为基础,迎合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和创造性,编写出具有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教材。具体要求如下:
(1)选择有利于提高学生基础学力的教学内容。读、写、算等能力是未来公民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是开展终身学历、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的基础。因而教学内容选择的重点不再是过去所强调的知识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等方面,而应回归到够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来。
(2)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与开发思维的教学内容。全球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因而教育就应培养胸襟开阔、能够站在全球化视野考察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公民。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应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有意识地加以筛选和要求。
(3)选择有利于提升学生价值观和道德水平的教育内容。近年来,我国社会出现的诸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与过去教育中忽视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因而在新课改中注重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选择与学生生活和时代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教育领域内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就有了教材“繁、难、偏、旧”的弊病,培养出了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所以,新课改下的教材内容的选择就应切实反映学生的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这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材的开发与建设的重要方面。校本课程也称学校本位课程,它的提出是以课程权力的下放为前提。我国学校教育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实行中央集权制。众所周知,我国在教材的开发及实施上具有浓厚的集权主义传统。教材的开发由政府召集一批学者、专家进行开发和编排工作,研制出的教材作为一种产品推向地方各个学校,由学校教师负责实施。这样就剥夺了学校及一线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责任和权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难以调和的弊端:统一的国家课程很难适应不同地区及学校的差异;教材的研制者有“闭门造车”之嫌,研制出的教材不合广大师生的“胃口”;教师作为被动的“消费者”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创新,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随着教育的发展,国家在课程的建设与教材的开发上提出“三级课程”的主张。在《纲要》中特别强调“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我们可以看出,在新课改的政策指引下,广大一线教师在教材的开发上不再是过去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开发的主体。一方面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而拓展知识,增强了能力,提高了专业形象,成为真正的“研究性教师”;更重要的在于能最大限度地从本地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应用性、趣味性强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钟启泉[主编].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张学斌.新课程教学设计概论[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