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强的精神 伟大的心灵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707569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20世纪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的反战主义者。《名人传》由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分组成,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本书的三个主人公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了伟业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世不衰。这本传记紧紧把握住这三个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肩负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罗曼·罗兰善于抓住主人公们的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使之成为统领全篇的灵魂,因此,无论是事实叙述,还是肖像描写,都能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是:每个人身上都会降临苦难与灾祸,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奋斗,与其羡慕伟人,不如学习他们的人格,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与其靠浮躁取巧和急功近利而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不如坚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义,让自己跻身人类的不朽者之列。\
  焦点透视
  《名人传》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侧面地表现了三个主人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穷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罗曼·罗兰把这三个伟大的天才尊称为“英雄”。他的英雄观点是:“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为了突出英雄的这一本质,罗曼·罗兰改变了常规传记的写法,舍弃了对所写人物生平的一般知识性介绍,而集中精力去把握人物高度统一的精神品格,在这种把握中又投射进自己对于英雄们的敬仰之情。文中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这些被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或忍受病痛的折磨,或遭遇悲惨,或内心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他们沉重的苦难,令人感叹同情,撼人魂魄。他们之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人生历程,全靠他们对于人类的爱,对于人类的信心。如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琪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他们顽强的精神和博爱的情怀,感动和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从结构上看,《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看似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既源于三个主人公在精神上的相似,也源于罗曼·罗兰另一重要的思想,即欧洲统一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名段阅读
  托尔斯泰传·十一(节选)
  一幅奇妙的肖像,我见了不能不感动的,说出托尔斯泰在这时代所感的痛苦。他是正面坐着,交叉着手臂,穿着农夫的衣服;他的神气颇为颓丧。他的头发还是黑的,他的胡髭已经花白。他的长须与鬓毛已经全白了。双重的皱痕在美丽宽广的额角上画成和谐的线条。这巨大的犬鼻,这副直望着你的又坦白又犀利又悲哀的眼睛,多少温和善良啊!它们看得你那么透彻。它们不啻在为你怨叹,为你可惜。眼眶下划着深刻的线条的面孔,留着痛苦的痕迹。他曾哭泣过。但他很强,准备战斗。
  他有他英雄式的逻辑:
  “我时常听到下面这种议论,觉得非常诧异:‘是的,在理论上的确不错;但在实际上又将如何?’仿佛理论只是会话上必须的美丽的辞句,可决绝是要让它适合实际的!……至于我,只要我懂得了我所思索的事情,我再不能不依了我所了解的情形而做。”
  他开始以照相一般准确的手法,把莫斯科的惨状照他在参观穷人区域与夜间栖留所里所见的情形描写下来。他确信,这不复是如他最初所信的那样,可以用金钱来拯救这些不幸者的,因为他们多少受着都市的毒害。于是,他勇敢地寻求灾祸的由来。一层进一层,渐渐地发现了连锁似的负责者。最初是富人,与富人们该诅咒的奢侈的享受,使人眩惑,以至堕落。继之是普遍的不劳而获的生活欲。——其次是国家,为强项的人剥削其他部分的人类所造成的残忍的总体。——教会更从旁助纣为虐。科学与艺术又是同谋犯……这一切罪恶的武器,怎样能把它们打倒呢?第一要使自己不再成为造成罪恶的共犯。不参加剥削人类的工作。放弃金钱与田产,不为国家服务。“罪恶的主因是产业。产业只是一项享受别人的工作的方法。”——托尔斯泰又言:产业不是属于我们而是属于他人的东西。“男人把他的妻,子,奴仆,物,称为他的产业;但现实证明他的错误;他应当放弃,否则惟有自己痛苦而令人受苦。”托尔斯泰已预感到俄国的革命,他说:“三四年来,路人在谩骂我们,斥我们为懒虫。被压迫民众的愤恨与轻蔑天天在增长。”(见《我们应当做什么?》)但这还不够,更应当“不说谎”,不惧怕真理。应当“忏悔”,排斥与教育同时种根的骄傲。末了,应当“用自己的手劳作”。“以你额上流著的汗来换取你的面包”这是第一条最主要的戒条。农民革命者邦达列夫曾愿这条律令成为全世界的律令。因此,托尔斯泰是受了他和另一个农人苏塔耶夫的影响:“我一生,在道德上受了两个俄国思想家的影响,他们使我的思想更为充实,为我解释了我自己的宇宙观:这两个人是农民苏塔耶夫与邦达列夫。”(见前书)在本书中,托尔斯泰描写苏塔耶夫的相貌,记有与他的谈话录。托尔斯泰为预先答复特殊阶级的嘲笑起见,说肉体的劳作决不会摧残灵智的力量,反而助它发展,适应本性的正常的需要。健康只会因之更加增进,艺术也因之进步。而且,它更能促进人类的团结。
  片段鉴赏
  这个片段表现了托尔斯泰通过观察思考所产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慈悲情怀,描述了托尔斯泰心路历程曲折而痛苦的转变。人民的苦难令他震惊,为了消除这广大的苦难,他不断思考,终于发现可恶的社会制度是罪魁祸首,他开始猛烈地批判,并从自身做起,摆脱过去可耻的生活,用双手劳作,试图最终改变不合理的社会。
  文中的肖像描写形象传神,入木三分。作者通过肖像描写揭示了作者高贵的精神世界,手法高超。
  探究练习
  1.请找出肖像描写中你认为最为形象生动的语句。
  
  
  
  
  
  2.这段文字表现了托尔斯泰是怎样的一个人?
  
  
  
  
  
  参考答案
  1.示例:“这巨大的犬鼻,这副直望着你的又坦白又犀利又悲哀的眼睛,多少温和善良啊!它们看得你那么透彻”“眼眶下划着深刻的线条的面孔,留着痛苦的痕迹”等。
  2.托尔斯泰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有着慈悲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人。
其他文献
【编者按】  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之一。深刻,无疑是指思想要有深度。所谓思想,通俗地说,就是会思考,有想法。人的思想有深有浅,说一个人肤浅,就是说一个人单纯天真,看问题看人只看到表面,看不到深处看不到本质,思想有深度便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看到事物的本质,看到关键点,看到重点中的重点,看到更深層次的重点,等等。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表情包”是一种
期刊
记叙文是以人、事、景、物的记叙和描写为主要内容来表达情感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语言一般都要求生动、形象、具体,以收到真实感人的效果。而同学们在写作记叙文时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枯燥、词汇贫乏、陈词滥调、毫无新意等。因此,在写作记叙文时,锤炼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做法:  一、善用修辞,化平庸为神奇  1.运用修辞,增添文章魅力。  修辞一般指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即“修辞手段”),常
期刊
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人们常常期望付出便有收获,行动便有成果。  于是,当“你丑你横穿”“你横穿马路,家人医院等你”等“直白”警示牌立在路口的时候,横穿马路的行为便立刻大幅减少了;于是,当“被撞死翘翘”等粗俗的且含有诅咒成分的警示牌出现在眼前时,人们便止住了前行的脚步。  不可否认,这些“直白”警示牌的作用是立竿见影的。也许在现实生活中,诅咒、谩骂式的标语口号能让违反相关规定者心里有所顾忌,戛然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一个名为“夸夸群”的神秘组织突然爆红。在这里,不管你说点啥,只要后面加上“求夸”二字,立马就有一大波赞美之词喷薄而出。没有仇恨,没有教训,只有鼓励和表扬。和谐的“夸夸群”迅速扩展到各大高校,还实现了商业化。有些人认为,“夸夸群”流行表明年轻人渴望被认可的心态,但情绪不能依靠别人,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
期刊
大多数人都喜欢被夸奖、被褒赞,这也是近来“夸夸群”流行的原因之一。然而,面对“夸夸群”中某些言谈虚夸不实、极力吹捧的现象,我只想说:赞美,要适度。  “适”,为适当、适合之“适”;“度”,为程度、限度之“度”,这二字便交织迸发出新的火花——“适度”。何为适度?就拿“夸夸群”来说,只要求夸,即使对方是身世背景甚至性别都一概不知的陌生人,都会被一大波华而不实、溜须拍马的赞美之词“刷屏”。有些为了收益而
期刊
我写民间生活的漫画中,门上往往有一个王字。读者都不解其意。有的以为这门里的人家姓王。我在重庆的画展中,有人重订一幅这类的画,特别关照会场司订件的人,说:“请他画时在门上写一个李字。因为我姓李。”这买画人把画当作自己家里看,其欣赏态度可谓特殊之极!而我的在门上写王字,也可说是悖事之至!因为这门上的王字原是端午日正午用雄黄酒写上的。  我幼时看见我乡家家户户如此,所以我画如此。豈知这办法只限于某一地带
期刊
“神笔沙龙”活动将要开始了,课代表赵心竹向大家预告:“今天的神笔沙龙,我们要探究记叙文如何写出新意。”  田海第一个开口发言:“我最怕写记叙文了,从小到大写感恩,写完老师写爹妈,写完爹妈写同桌,根本写不出新意。”正在这时门开了,鲁老师走了进来,说:“老师今天就教大家一个写记叙文的高招儿。”  鲁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沙龙的主题——巧借物象,载情寓理。大家在下面轻轻念出了声。鲁老师指着“巧借物象,载情寓理
期刊
【导语】  在我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起源、传承和发展,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文明国家的基本框架。传统节日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国家的軟实力、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何春元踩着晃悠悠的岩石,费力拽着藤蔓(此处指的是药材‘米丧藤’),背回家后切断、晾干,赶集时拿去集市上卖,半个月加起来能卖150元左右,顶多能给患有血癌的孙子买一粒药”“如果你想帮助这个家庭,请点击捐款链接……”日前,一组七旬爷爷“采药救孙”的图文故事引发关注。  文章中“悬崖采药”“半月换一粒药”等字眼组合在一起,让不少网友为之动容。感动之余,也有不少人解囊相助。可据红星新闻调查,这个悲情故事
期刊
“三大件”,真可谓一个具有时间感的词语。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岁月的变迁,“三大件”的内容不断发生着“迭代”——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彩电、冰箱、洗衣机”;从象征小康生活的“空调、电脑、录像机”,到新世纪的“汽车、商品房、旅游度假”……“三大件”的变迁,见证着我们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映照着日新月异的时代进步。  昔时“珍奇华美多贵重”,今日“飞入寻常百姓家”。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