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到深处是妥协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c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人在怀孕的时候总是憧憬孩子未来的种种:皮肤要白,头发要多,大脑要够聪明,长得要继承两个人的优点,把缺点要全部摒弃掉。那些准妈妈们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细胞,从怀孕几月伊始就着手让宝贝们在妈妈的肚子里听音乐,并且还美其名曰:胎教。
  孩子一出生,顾不上生育的疼痛,尽管身子羸弱,但她迫切地就想知道自己所生的“心头肉”是否健康。
  “健康,但皱皱巴巴得像个小老头儿,长得有点儿丑,”爸爸答得中肯,妈妈听后宽心地轻吁了一口气,虚弱地回应:“丑点没关系,不吓人就行。”
  孩子入学了,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成了家长的必修课,每个妈妈似乎在这段时期都表现得精力充沛,对孩子的教育铆足了劲,恨不能揠苗助长,生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她们给女孩子报舞蹈班、绘画班、钢琴班,希望女孩子们在学好功课的同时不能荒废了才艺,别人都说技多不压身,在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里仿佛多门才艺就会在将来的就业中多了一项竞争力。男孩子们则更多的是报奥数班、跆拳道班、书法班,她们也希望男孩子们多技傍身,以便將来立足这个社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并且那些准妈妈们平日里对孩子的古诗词,英语的情景对话要求背诵得滚瓜烂熟,好像不这样就要落后于人,要是孩子背诵得生熟了或者结巴了,妈妈们的脸顿时黑得如同寒冬腊月里尚未燃烧的焦炭。
  渐渐地孩子感到了压力,日益倦怠的他抱怨童年缺少乐趣,想想自己儿时上树抓蝉下河捞虾的日子甚是惬意,再看看孩子的苦瓜脸,于是妈妈心软了,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就足矣了,何必要强求那么多东西附加在他身上呢?这些所谓的未雨绸缪都是为将来铺垫,将来是五年后还是十年后或者是二十年后呢?既然未来有太多的变数与不确定因素,于是妈妈释然了,再次选择降低标准,只求活在当下,只想孩子将来有碗饭吃就好,能够自食其力就行。于是她力排亲人讶异的目光,把孩子从纷繁复杂的题海中,培优的罅隙时光里抽离出来,尽情享受着跟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孩子一天天长大,上高中寄宿的他与妈妈相处的时间更少了,孩子在与同学朝夕相处的时光里学会了比较,也会计较成绩的优劣,排名的先后,内心深处滋长着不甘人后的傲娇。这时的妈妈便宽慰道:“尽自己努力就行了,保持平常心,没必要那么争强好胜。况且卡尔·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老妈,你的心真够大的,人生处处充满竞争,这个社会最真实的底色就是优胜劣汰,你晓得个啥?”比妈妈还高半个头的儿子回呛得如此给力,而妈妈竟嗫嚅半天,站在原地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长大的鸟儿终究是飞出去了,一晃眼他上大学了,上大学的他很忙,似乎上进心更强了,电话里说第一学期他的目标是英语过六级,她则说:“过不过六级没关系的,不要让自己太累了,学不好没关系的,记住你还有个家,万一不行老妈养活你。”
  “我才不啃老呢!那不是我做人的风格。”儿子不屑地打断了她的说话,挂了电话后她还冥想了半天,自己说的不对吗?
  大学快毕业了,孩子又忙着考研,似乎更忙了,打电话回去,她竟又重复着没出息的话:“儿子,只要你平安就好,即使你一事无成也是妈的好儿子……”
  “你还是我的妈吗?做人标准好低,你年轻时候争强好胜的劲儿到哪儿去了?”
  是呀,在大半生漏洒的光阴里,妈妈对孩子的标准越来越低,一直低到尘埃里,仿佛连灰尘都能开出幸福的花朵。在这个尘世里,妈妈不图大富大贵,只要孩子独立自主即可;不图声名显赫,只求孩子快乐安康就行,哪怕是粗茶淡饭,只要孩子轻轻叫了一声妈,她那饱经风霜的脸顿时绽放得宛若秋菊般灿烂!
  (编辑余从/图槿喑)
其他文献
浙江省博物馆有一幅常年展出的画作,是丰子恺先生的作品。  那幅画展现的是一个近景:一位赶路的人,以肘枕额俯身在一棵树上,他把包袱丢在脚旁,做出一副忧思状。树干只画到了一人高处,即使如此,参观者仍然能够联想到,这是一棵参天大树。画面中没有道路,但谁都能看得出,这人还要走很远很远的路。  这幅画被作者题名为“任重道远”,我三次去博物馆游览,每次都会在它面前驻足呆看。  也许是受到这幅画作的激励,几年后
春色撩人,真的很难说。似乎,也明白,也朦胧。  如果你把“色”仅仅看成“景”,春天的景象就摆在那儿,自然是很明白了;然而,那“色”,难道只就是“景”吗?就没有人的感受吗?任何事物,一旦有了人的感受,就复杂了,就模糊了,就朦胧了。不过,美的意蕴,也就更丰富了。  最喜欢那个“撩”字,像有人用一根细物,轻轻地扫着你的脚心,痒痒的,难以自禁;像一位美女,柔婉的秋波一送,讓人温情地享受着,不可遏止。这是一
最近,读到一段文字,突然就被打动了,心里暖暖的。  文字说是全国人大代表、“拇指作家”马慧娟有一个习惯,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都会买一本书,郑重地写下日期和地点。然后在隐秘的空间写下关于这个城市的一些文字,行人、街景、公交车、远处的灯火、高楼林中悬挂的月亮,以及认识的新老朋友。  在《城市夜行》一文中,作家写了一次夜行的经历,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要在北京天黑之后一个人出去。地图显示,皮村在两个小时车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有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其智慧的箴言指明了富有亨通之道,揭示了成功的秘笈。  大车以载释义:大车材坚,能载重物。比喻人有大材,能够胜重任。“大车以载,积中不败”形象地比喻人性格刚而能柔,谦而能容,道德积累于内,就像大车上的重物满载其中,才能够稳健行驶,无往不利。  “大车以载,积中不败”的典故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典故讲到:有一次,孔子去卫国,学生冉有替他赶
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式自行车风靡城乡,试想,一阵清脆车铃声飘过,意气风发的小伙子载着心爱的姑娘疾驰而过,那画面简直拉风得不要不要的。父亲和母亲结婚那年,托人弄了张自行车票,从商场扛回一辆二八大杠、漆黑锃亮的永久牌自行车,他们珍爱非常。  后来我出生,父亲特意在三角架上为我做了一个三面围栏的“宝宝椅”,成了我的“专座”。那个眉目如画、清秀可人的小孩曾引来无数路人关注的目光,父亲心里美滋滋的。  父亲经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上,来自阿里巴巴的王坚博士榜上有名,成为中国工程院民企院士第一人。他一手创办了阿里云飞天系统。该系统仅次于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微软,排名第三,让中国云计算走到世界的前列。  王坚并非技术出身,而是半路出家。大学毕业于杭州大学工业心理学专业,他专修工业心理学,旁听了计算机课程。在大学校园内,他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去教室的路上。学习两个专业的课,花掉了大量的业余时间。他在知识的海洋
1997年8月,墨西哥召开了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的国际讨论会,参会的有60多个国家600多位科学家,其中12位中国人。袁隆平因签证,迟去了两天,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下午才到。他到后,12个中国人喜出望外,说袁老师,我们急死了,你来了之后,我们的地位就提高了。此会上,有5人被授予先驱科学家称号,除了袁隆平外,其余4名都是美国人。那一刻,袁隆平说,他深深体会到,荣誉不属于他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袁隆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数學老师人很好,爱笑,性格也好,但教我们语文的高老师,我非常害怕她,有时上课,我与她目光对视,觉得她在斜睨我,目光里带着不满。我拼音学得不好,高老师一着急,声音就高八度,我更害怕她了。  上学于我成了一件恐惧的事,每天早上我都赖在家里不想上学,我妈都快把我胳膊拽下来了,我还死抱着方桌腿不挪一步。  我二姨夫是卖肉的,他轻易不来我家,一来便提一小块肉,那时的我,除了盼年就是盼二姨夫
公元前205年,在彭城之戰中,西楚霸王项羽率领区区3万之师,在半日内便击溃了刘邦的56万汉军。这一战,刘邦遭遇了起兵以来的最大惨败,几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其父刘太公、妻子吕雉均被楚军俘获。千钧一发之际,刘邦仅带10余名骑兵突围而逃。  可是,刘邦刚刚逃到彭城以西,便被楚将丁固率兵追上。这个丁固,又称丁公,是项羽最信任的得力干将。刘邦寡不敌众,便向丁公求情说:“两条好汉非要相互迫害吗?”言外之意就
马桶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马桶这东西,不管是木制的、塑料的、石制的还是烧瓷的,不管是固定在屋里屋外的,还是可以手拎移动的,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算是原始形态的每天必刷的马桶,它的功劳也会让人铭记于心。  “抽水马桶”和“管道”的出现,让污水直接排出户外,人类文明因此向前跨出了一大步,现代城市开始如森林林立。人們开始有了马桶思维,自“马桶”成为“管道物联网”的一个终端后,电脑、手机等相继成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