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低碳醇用超细Mo-Co-K催化剂的XPS研究

来源 :催化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XPS技术对氧化态及还原态超细Mo Co K催化剂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氧化态超细Mo Co K催化剂中 ,钼和钴分别以Mo6 +和Co2 +物种存在 ,催化剂中各物种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随着Co/Mo比的增大 ,还原态催化剂中Mo4+物种的含量逐渐增大并出现极大值 ;催化剂上合成低碳醇反应性能与其表面的Mo4+物种有关 .将催化剂表面的Mo4+物种含量与其合成低碳醇选择性进行关联 ,发现二者存在着很好的对应关系 .此外 ,对超细Mo Co K催化剂上合成低碳醇反应的活性中心进行了初步探讨 XPS was used to study the oxidation state and the reduction of ultrafine Mo Co K catalyst.The results show that molybdenum and cobalt exist as Mo6 + and Co2 + species respectively in the ultrafine Mo Co K catalyst, and the species of catalyst With the increase of Co / Mo ratio, the content of Mo4 + species in the reduced catalyst gradually increases and reaches a maximum value; the rea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 on the synthesis of lower alcohols is related to the surface Mo4 + species. The content of Mo4 + speci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talyst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selectivity of the synthesized lower alcohols, and found that there was a good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m.In addition, the active centers for the synthesis of lower alcohol alcohols over the ultrafine Mo Co K catalyst were discussed
其他文献
以CrCl3为原料,三乙基硼氢化钠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PdCl2为成核剂,于甲苯溶剂中制备出平均粒径约50nm的铬粉,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分散剂与成核剂的添加是影
快极化反转在铁电阴极电子发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工作采用XRD ,SEM等方法研究铁电发射机理 ,XRD图谱、晶胞参数测试结果以及扫描电镜观察到的电畴排列状况等从多个
该文介绍了激光全息干涉技术在200m自由飞弹道靶的初步应用课题的研究情况。对高速的轴对称模型周围气流密度场定量测量进行初步探索。给出了m=2.2的弹头和M=2.45、Φ=20mm的
对于具有非线性摄动的离散系统 ,提出了H∞ 鲁棒控制问题 .应用离散系统H∞ 范数与Riccat不等式的关系 ,给出了考虑具有不确定非线性摄动离散系统的H∞ 鲁棒性能设计准则 ,以
提出了一条合成还原态的苯基封端聚苯胺齐聚物的新方法 :即苯胺二聚体的 Schiff碱或苯胺三聚体的 Schiff碱在酸性溶液中缓慢水解 ,形成聚苯胺二聚体和三聚体的盐酸盐 ,这些盐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MPCVD)法 ,用高纯氮气 (99.999% )和甲烷 (99.9% )作反应气体 ,在单晶硅和多晶铂基片上沉积 β -C3N4薄膜。X射线能谱 (EDX)分析了这种晶
采用波长为0.35μm的高功率激光脉冲聚焦辐照楔形铝靶,用光学条纹相机观测靶背面冲击波加热发光的特性.并对冲击波压力的定标关系和楔形样品冲击波速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
用反应蒸发法制备了多晶V2O5薄膜,采用两电极从锂离子电解质向V2O5薄膜注入锂离子,测试了离子注入前后薄膜的红外反射光谱.实验结果表明.锂离子注入对V2O5晶体红外振动影响较
本文研究了“参数椭球”的地球重力学性质 ,在纬度 3 5°2 1′3 2″处 ,发现了地球的“重力聚点”,给出了适用于地球的“密度分布定理”、“物质流动定理”和“重力聚点定理”;为研究地球密度的整体变化 ,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