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a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基础教育的使命。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应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关键词:基础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3-0058-0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步伐,成为所有关心教育的人士共同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在阐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应如何发挥这种作用。
   一、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创新是指创造、传播和应用知识并获取新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的过程,其核心是知识创新,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及其创造性的应用,同时也涉及制度、管理和文化创新等诸多要素。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都需要有创造性,都需要成为创新型人才。
   首先,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联系。创新型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其次,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型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创新型人才就不可能诞生。创新型人才就是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
   再次,当代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博、专结合的充分的知识准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国际视野、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力。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基础教育发挥奠基作用
   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基础教育的使命
   创新型人才成长和培养有其独特的规律。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空中楼阁”,要从最基础抓起,形成厚实的基础。研究表明,六方面素质和能力对创新型人才很重要: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主动性);责任心(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认知模型;终身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其成功的因素可以追溯到胚胎期和儿童期的发育阶段所受到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直至成人后的经历。早期儿童认知技能、健康、愉快的情绪、社会能力、健壮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的发展奠定了人一生成功的基础。学生的社会情绪能力、语言能力、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等在基础教育阶段已基本形成。在不同年龄段,学生会出现某些方面的最佳发展期。而知识基础(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认知模型、推理策略、综合能力和价值观在基础教育阶段可以打下重要基础,它们会在后面的大学阶段继续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大学校长史宁中指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基础教育阶段来完成的。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三方面的要素,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和创新机遇。创新意识需要从小培养,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奠定基础。
   教育是要把一个“生物的人”在一定的文化、社会条件下,变成一个“社会的人”,基础教育的任务首先是培育国民的基本素质。这一阶段要充分尊重儿童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要约束,甚至阻碍某些“特殊”儿童的发展,应该支持他们的发展,至少要允许他们有一个比较自由的发展空间和过程,要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否则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2.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首先,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因素。教育目的上,不求“致用”但求“入仕”的思想至今仍有很大影响。教育内容方面,重道轻艺的传统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薄弱。教育方法上,注重记诵,强调反复练习,强调整齐划一,进而养成了求同思维训练扎实的特点。这导致学习者的创新思维不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过多强调共性,而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长期以来,“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始终在我们的文化中“剪不断,理还乱”。面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我国教育的人才观相对比较落后,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鼓励拔尖、宽容失败,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与氛围。
   其次,应试教育现象尚未根本改变。创新教育和能力培养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素质教育任重道远。由于等级观念残余以及教育资源稀缺和配置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应试教育现象仍普遍存在。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仍然偏重知识灌输,而不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不注重启发求知,养成能力,塑造人格,培育理念,难以造就追求真理、敢于善于创新、创业的人才;教育思想、学科布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导致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力不能得到充分的鼓励与开发。
   再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缺乏有效结合,推进困难;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损害了其身心健康;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考试招生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以终结性的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录取学生的唯一标准,“一考定终身”,忽视了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品行修养和综合素质评价、其他能力及对社会或学校的贡献等因素的评价。另外,用统一的标准为不同学校选拔多样化的学生,让所有的人接受同一学术标准的评价。还有,以考试代替评价,以应试方法取代教育过程,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1. 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只有转变传统教育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才能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要由只重视同一性和规范性向同时鼓励多样性和创造性转变,由只重视指导学生被动适应性学习向鼓励学生主动求索、学习、创新转变,由对学生的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由重视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师生研讨、重视创造知识转变。只有把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教育目的的优先位置,才有可能根本改变现在流行的知识灌输和应试教育模式。
   另外,应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坚持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和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发展学生的潜能。应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求知、分析、综合与理解能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坚持学思结合。摒弃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将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启发科学思维和提高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参与意识,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通过开设带有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实习课、设计策划、综合性作业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其次,坚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改进优异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第三,坚持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加强学校与企业、社会的合作,使学生直接了解生产实践,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并通过实践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3.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努力,把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给学生留出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发展。
   4. 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和考试招生制度,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就是改变分数这个指挥棒,跳出分数决定一切的怪圈。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性作为衡量教育、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改进社会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克服用人单位片面追求学历的倾向,强化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另外,应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坚持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实现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推动高考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建立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参考文献:
  [1]路甬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J].中国监察,2006(24).
  [2]钟秉林.借鉴国外经验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
  2007-01-17.
  [3]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
  2006-10-09.
  [4]韦钰.基础教育的使命:培养创新型人才[J].青年教师,2009(07).
  [5]胡浩.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当从娃娃抓起[N].中国教育报,
  2010-03-05.
  [6]张云裳.中小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阶段[N].中国教育报,
  2007-10-24.
  [7]刘长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0-03-11.
  [8]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09-11-24.
  [9]路甬祥.造就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03).
  [10]于建坤.促进公平多元评价探索改革考试招生制度——访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N].中国教育报,2009-02-23.
其他文献
以双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岩锚吊车梁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施工期及运行期各种荷载作用下回填混凝土、围岩位移、应力分布规律及锚杆的受力状态,揭示了地下厂房中下部
摘 要:动手操作活动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操作活动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56-01  众所周知,在
<正>~~
期刊
一、研究背景及进展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投资者在投资实践中更加注意回避金融风险.相比于激进投资的稳健投资,由于能够保持稳定收益和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越来越成为机构
期刊
拱坝稳定温度场是确定坝体运行期温度荷载及施工期温度应力、封拱时机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AN-SYS软件,通过对云南省宝石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准稳定温度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水文量组成的时间序列,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混合序列,其中的趋势成分尤为重要。重新将趋势定义为波浪的上升段和下降段,用图解法显示全局及局部趋势构成,既可以作为建立教学模型的
水利水电工程立式机组在安装过程中,高程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竖向各个部件的高程控制,相对水利水电工程机组安装中各个施工环节的安装技术要求都很高,再加上机电安装的独特的安装环境(多数工作都是在基坑内作业),决定了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做好高程控制测量工作,才能保证机组安装的质量。如何利用精密水准仪在机组安装高程传递测量的过程中,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如何处理机组安装高程传递过程中正倒尺的数据换算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激烈的市场竞争对经济规模和竞争主体内在机制的协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间的联盟、区域间的协作和企业间的联合成为必然选
期刊
1工程简况本工程位于广东省东江河附城段,是东江河与运河的控制水闸,运河具有灌溉功能,水闸上游正常水位2.8m~3.5m,下游正常水位-0.5m~-1.2m.
四川省三台县作为全国基层水行政主管部门之一,在落实国务院新颁布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国发[2012]3号文件)的过程中,坚持以“三条红线”为抓手,在开展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