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一月中旬以来,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冰封锁着南方。
全国上下经过长达一个月的顽强拼搏,已经取得了抢险抗灾工作具有关键意义的阶段性胜利,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
这一阶段性的胜利来之不易。面对这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有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严冬已经过去,春天正在来临。
同时也要看到,这场不期而至的灾难,让我们清晰地意识到,在应对复杂、多项并发的罕见自然灾害能力方面,尚有改进余地。
暴雪压不跨一个民族的脊梁,胜利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力量。
回望,为了前行。
截至2月24日,灾害波及湖南、贵州等二十个省市区,受灾人口超过一亿,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更达1516亿元之巨。面对这场前所未见的大雪,我们从中间思考到了什么?
应急体系五年磨剑
我国应急机制的从无到有,源于2003年的非典风暴。
非典过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加强了应急能力的建设。特别是在应对传染病方面,各级政府增加了公共卫生特别是对传染病的预警和预防的开支,能力大大改观。在2003年后出现的禽流感和其他传染病,政府都基本能迅速和沉着应对。
我国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就是从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成立应急预案工作小组,部署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抓好“一案三制”工作开始的。所谓“一案”,就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所谓“三制”,就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法制。
2004年,又重点推进全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先后在北京和郑州召开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及大城市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会议,会后印发了制定、修订应急预案的框架指南,指导各地各部门编制应急预案。
最重要的是,2005年重点推进了预案落实和组织落实工作。国务院陆续印发了国家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这些方案包括全国应急方案、专项和部门方案、以及省级应急方案。这些应急预备方案是基于我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吸收借鉴国外成熟做法、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同年,第一次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对全面落实“一案三制”进行了部署,并成立了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中国应急体系初步建立。
从具体内容看,2005年建立的国家应急框架体系针对的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突发危机,自然灾害被放在首位。
2006年,在深入推进全国“一案三制”建设的同时,重点抓了应急管理进企业工作。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成立了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在南京召开的中央企业应急管理暨预案编制工作现场会,对推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
2007年,重点推进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进基层工作。国务院印发实施《“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在浙江诸暨召开全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对应急管理“进社区、进乡村、进基层单位”进行了部署;11月又召开全国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视电话会议,对依法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雪压之下尚显不足
应该说,总体上看,五年来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应急管理工作在各个层面的安排和部署。政府也一直强调:要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防止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履行职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应对灾害的经验和能力储备上,确实还存在着差距。
我国虽然制定了一整套预案,但面对此次雪灾引发的多项危机,如铁路中断、公路堵塞、飞机转降、电力中断、食品运输供应受阻同时爆发和相互联动,考虑依然不足。单一的危机相对好处理,但多项危机同时发生,危机的后果无疑会更严重,影响面也会更大。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坦言,对此次连续发生四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没有事先料到,对后面可能出现的灾害也缺乏足够的估计。
而且此次雪灾适逢春运,交通和电力的困境倍增。连续暴风雪造成的陆空交通与电力供应的严重后果,没有足够的准备是难以应付的。
此外,如何从平时就对国民进行应急教育?面对无序而庞大的人群,如何采取迅速的疏散措施?如何进行有效的救助?此次雪灾都给了我们警示。
纵观灾时各个车站的情景,部分地区局势非常严峻,广州等站甚至数度几乎失控。这至少反映了国民缺少足够的应急教育。无序的人群,只会严重影响各种救援行动的展开,加重灾难的危害。
日本尽管在二战后期受到美国猛烈的轰炸,但民众高度的纪律性和细致的组织工作,大幅减低了自身伤亡。在美国,对国民的应急教育也是应急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并广泛普及。大量普及性读物得以出版,既有国家层面的,也有各州、市编印的,甚至还有大量社区编制的资料,既有针对成人儿童的,也有针对特殊人群的。
像纽约等国际性大城市,还制作了大量不同语种的宣传资料,供国际人士学习之用。此外,美国大学至小学都有专门的应急或危机处理培训,还有互联网教学,通过测试者可获得资格证书。
现代化软肋凸显
这次雪灾影响之巨,从一个侧面也反应出现代化社会的脆弱性。
现代化社会要求高度集中的供水供电。电是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总开关,电供应不上,便迅速陷入全面瘫痪。现代社会的脆弱性,正如这次雪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显示的:大雪压断电缆导致电网中断,电气化列车因此无法开行,又使电厂急需的煤炭无法运抵,人员、物资流通受阻,正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公路和机场的冰封,使铁路的困境更加凸显。交通依赖电力,电力又依赖能源,能源又依赖交通,而经济又依赖上述三者的循环。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如今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现代化社会运行大系统的脆弱性,需要引起我们特别警惕和思考。在高度现代化的今日中国,预防灾害必须充分预计到现代化设备的脆弱性和现代化设施失灵后的严重后果,找出应对措施。
在军事专家的眼里,在这次暴风雪中尚且无法保全暴露在外、延绵千里的电网,更加承受不了军事打击。他们建议在未来的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应更多地从战争预防的角度审视一下。比如,在城市布局上,多建地下工程。考虑到未来我国电力系统有可能受到点穴打击,军事专家建议把某些电厂建在地下,通过地下传输电力。
但进一步思考,即使再坚固的设备,如果只有一个供应点,要为方圆百里服务,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全线崩溃。
其实不管是在企业界,还是军事领域,要在处处危机、变动不已的环境中规避风险、长期生存下去,“分散化”都是上上之策。美国在军队建设方面提出的“系统集成”、“小型化”、“多能化”等一系列新理论应该也是这一策略的体现。因为只有“系统化”、“小型化”、“多能化”才能真正实现分散化。
同样的道理,在抗灾防灾方面,如果能够让基础设备“系统化”、“小型化”、“多能化”,独立性更强,机动性更高,从而做到真正分散化。整个现代化运行的系统抗打击能力就必然大幅度提高。
此外,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南方经济发达但能源缺乏,不得不依赖西北的能源供应。战时交通运输设施一旦遭遇空袭等打击导致中断,则东南方经济就会像这次雪灾一样面临停止运转的威胁,从而影响整个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军事专家因而呼吁战略性调整南方的能源结构,发展多重能源,如核能、沿海风能、太阳能等。这也正是分散化策略的体现。
换一种角度来看,灾难一直都是科技、体制突破的催化剂。适逢政府大力倡导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如果我们能够突破旧有思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所创新,不仅对抗灾,对新农村建设的普及也会产生极大的促进。祸兮福兮,往往并不是绝对的。
心理危机不再儿戏
这次雪灾不同以往之处还在于来临之时,恰逢全国人民盼望欢聚的春节。面对突发雪灾,归心似箭的人民,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焦急、抱怨、焦躁、悲观甚或恐慌。它考验的不仅仅是我国的应急能力,也考验着我国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就是抗逆力或者心理弹性。它指的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及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要具有一种良好的适应能力。显然,暴风雪是一个突发的复杂事件,正在返家路上的人出现紧张、恐惧、沮丧等情绪是正常的。
可喜的是,从中央到各省,领导频繁深入灾区,到一线指挥抗灾,鼓舞民众的信心。政府的种种关怀之举,赢得了人们的认可。抗灾一线工作人员长期直接与民众相接触,他们的表现对受灾民众心理影响更为持久。
而另一方面,身处抗击暴风雪一线的工作人员,常常连续多日缺乏休息。严重的生理疲劳,高强度、高压力的体力劳动,未知的风险,以及大量的情感付出(安抚旅客),使得这些员工很可能出现工作倦怠的症状。在此情况下,很容易表现出烦躁、抑郁、过敏、紧张等症状,如果得不到适当休息和心理安抚,就有可能诱发生理疾病,甚至导致安全事故。
如果双方无法及时沟通,以致产生不理解甚至误会,往往会使情况恶化。这次雪灾过程中,这样的例子并非没有,见诸报道的便有数起。其中,1月28日从厦门开往重庆的K336次列车由于在江西、湖南段共滞留了14多个小时,列车出现严重断水的情况。10号车厢的一名男性乘客突然精神失常,在车厢内抛撒人民币。
笔者也看到一个亲历雪灾的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上抱怨:“热线电话一点点儿的暖人心话都不会说。”
中科院时勘教授在《抗击雪灾的社会心理援助》一文中写到“心理援助不足是我们抗击雪灾的缺陷之一”,并建议政府对于那些无助的普通百姓,一方面要向他们客观宣传抗击雪灾的进展,提高他们的信心;另一方面,让滞留旅客学会理性地面对灾害,提高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
随着抗击雪灾转入恢复重建阶段,我们的交通、电力和农业等正在“康复”。但是,经历过雪灾的民众和抗灾人员的心理状态,往往不会同步恢复。据专家介绍,每次自然灾害或重大事件发生后,有过灾难经历或者经过重大事件的人群中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一些受灾群众的心理障碍由于长期得不到纾缓,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对受灾群体以后的生活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让爱心更有力量
尽管雪灾巨大,数十年未遇,但在政府的组织带领之下,始终没有大的骚乱发生,社会基本安定。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在抗灾救灾中的巨大作用显而易见。但我们也要看到,在政府的强大凸显时,民间的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动员起来。
在物质充裕的年代,面对灾难,人们最需要的往往不是物质,而是细致的关爱。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心应该更加博大,善举更加广泛。
大年三十,河北唐山13位农民开着自费租来的车,汇入到全国支援湖南抗灾的队伍中。他们的义举感动湖湘,感动了每个听说了这个故事的人;广州团市委召集春运义工时,办公室电话几乎被打爆,八个报名QQ群也很快满座。
但这些善举,还没有形成能够自动应对危机、高度组织化的力量。“我们现在不缺爱心,也不缺物资,缺的是怎样让爱心更有力量。”
在一些现场,捐赠物资很多都顶到了天花板,但都成包成包的没开封,而就在这些捐赠物资旁边,很多妇女和老人都盖着单薄的床单席地而眠。如果有更多的民间组织能够及时在除雪、救助群众、筹集运输物资、给受困群众提供心理咨询等方面发挥作用,政府的压力肯定可以大大减轻。
在西方发达国家,危机应对体系是由以政府组织为主力和主导、以社会民间组织为辅助两大部分组成的。而民间组织由于机构小、分布广、机制灵活、反应敏捷,总能及时发现被政府遗漏的角落,从而涵盖到所有需要被帮助的人。
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发生大地震,政府应急措施缓慢,但是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已经到达了现场并开始组织资源、运输物资、展开救助,起到政府部门难以起到的作用。2004年底的印度洋大海啸过后,全球民间组织承担了三分之一的援助资金和实际工作,成为救灾不可缺少的力量。2007年夏天两名中国学生在莱茵河支流划艇遇难,德国海陆空全部出动去寻找,而参与寻找的许多消防队员都是志愿人员。
而在“强政府—弱社会”模式之下,只有自上而下的政府,而缺乏自左向右的民间横线,因而难以让救灾工作全面而又细致。我国民间组织的孱弱,有着复杂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离不开当前的背景:我国与国际接轨的时间还很短,与现代化生活和生产相适应的政府转型和社会组织建设还处在起步过程,同时也有自身发展阶段的局限、人才的局限。
随着趋势日益明显,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人类生存构成了威胁。气候变化引起的各种自然灾害、疾病等严重问题,呈直线上升状况。大面积非正常性气候灾害随时都可能袭击世界任何角落。
对此,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出台各种措施,国际民间组织也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在寄望于政府力量抗灾救灾的同时,也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类社会自助组织,提升整个社会对危机的应对能力。
党的十七大将“完善社会管理”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提了出来。“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
经过这场雪灾,我们需要认识到,在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尽快形成健全的、由政府和社会共同应对危机的机制和体系,将危机的危害降到更低程度。民间组织能不能发展,能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还有赖于我们每一个人,有赖于政策,有赖于社会的发展进程。
雪灾,远未结束
这场百年不遇的灾害,似乎正慢慢成为一段往事。但事实上,如何巩固胜利的成果,如何把灾害对国民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争取抗灾的全面胜利,是一项挑战更大、需要付出更大努力的艰巨任务。
由于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长,涉及省份多,影响程度深,随着气温回升,融雪还将可能引发次生和衍生灾害,进而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新的更大损失。
所谓次生灾害是指由原生灾害诱导出来的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的特点,如疫病等。衍生灾害是指由于人们缺乏对原生灾害的了解,或受某些社会因素和心理影响等,造成的盲目避灾损失,以及人心浮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的灾害。
对原生灾难,由于其显而易见,人们往往能做到有效防范、积极应对。但对隐蔽的、突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却常常会重视不够、疏于防范。更有一些人会抱着侥幸心理、有麻痹思想,不将次生衍生灾害纳入正常工作范围内。由于这些因素的作用,灾害范围往往会进一步扩大,灾害损失会进一步增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提醒说,高速路、火车站等滞留点人员高度密集,通风、卫生、饮食、取暖等条件差,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流脑、腮腺炎等的发生几率将大幅度增加。这些传染病的爆发要经过一个潜伏和传播的过程,时间一般是两三周。虽然暂不会集中发生,但目前却是传染的高峰期,应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同时,两三周后,这些滞留人员已分赴各地,有可能导致一些地方出现集中爆发的情况。
有关地质专家分析,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雨雪均超过半个月,当前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是三类区域:一是曾爆破山体的建筑工地,包括工用、民用建筑和已建、在建公路边坡。二是未列入省、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点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域。三是高山地区为避让地质灾害在山下新建的搬迁安置点。这些安置点大多是新开辟的宅基地,地基沉降时间不长,易发生新的地质灾害。
此外,因持续冷冻天气导致大面积停电,煤矿、化工等企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长时间雨雪天气还引发车祸和加油站、工棚、菜场等公共建筑物倒塌等安全事故。大量使用融雪剂,产生大面积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还可能会产生食品安全污染,甚至引发
疫病。
通常而言,如果防范不及时有效,由原生灾害引起的次生衍生灾害,会形成灾害链。在一定的条件下,多种灾害还会同时发生,由灾害链放大成灾害群。一旦形成灾害群,抗灾救灾的难度会成倍增加,灾害损失也会成倍放大。救灾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其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看到,2008年不仅有百年不遇的雪灾,还有奥运会。五十年前,1957年的冬天空前低温,当年4月到1958年8月遭遇强厄尔尼诺现象,并爆发禽流感……
天灾虽难测,人事终可期。
全国上下经过长达一个月的顽强拼搏,已经取得了抢险抗灾工作具有关键意义的阶段性胜利,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
这一阶段性的胜利来之不易。面对这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有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严冬已经过去,春天正在来临。
同时也要看到,这场不期而至的灾难,让我们清晰地意识到,在应对复杂、多项并发的罕见自然灾害能力方面,尚有改进余地。
暴雪压不跨一个民族的脊梁,胜利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力量。
回望,为了前行。
截至2月24日,灾害波及湖南、贵州等二十个省市区,受灾人口超过一亿,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更达1516亿元之巨。面对这场前所未见的大雪,我们从中间思考到了什么?
应急体系五年磨剑
我国应急机制的从无到有,源于2003年的非典风暴。
非典过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加强了应急能力的建设。特别是在应对传染病方面,各级政府增加了公共卫生特别是对传染病的预警和预防的开支,能力大大改观。在2003年后出现的禽流感和其他传染病,政府都基本能迅速和沉着应对。
我国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就是从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成立应急预案工作小组,部署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抓好“一案三制”工作开始的。所谓“一案”,就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所谓“三制”,就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法制。
2004年,又重点推进全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先后在北京和郑州召开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及大城市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会议,会后印发了制定、修订应急预案的框架指南,指导各地各部门编制应急预案。
最重要的是,2005年重点推进了预案落实和组织落实工作。国务院陆续印发了国家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这些方案包括全国应急方案、专项和部门方案、以及省级应急方案。这些应急预备方案是基于我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吸收借鉴国外成熟做法、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同年,第一次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对全面落实“一案三制”进行了部署,并成立了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中国应急体系初步建立。
从具体内容看,2005年建立的国家应急框架体系针对的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突发危机,自然灾害被放在首位。
2006年,在深入推进全国“一案三制”建设的同时,重点抓了应急管理进企业工作。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成立了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在南京召开的中央企业应急管理暨预案编制工作现场会,对推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
2007年,重点推进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进基层工作。国务院印发实施《“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在浙江诸暨召开全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对应急管理“进社区、进乡村、进基层单位”进行了部署;11月又召开全国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视电话会议,对依法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雪压之下尚显不足
应该说,总体上看,五年来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应急管理工作在各个层面的安排和部署。政府也一直强调:要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防止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履行职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应对灾害的经验和能力储备上,确实还存在着差距。
我国虽然制定了一整套预案,但面对此次雪灾引发的多项危机,如铁路中断、公路堵塞、飞机转降、电力中断、食品运输供应受阻同时爆发和相互联动,考虑依然不足。单一的危机相对好处理,但多项危机同时发生,危机的后果无疑会更严重,影响面也会更大。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坦言,对此次连续发生四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没有事先料到,对后面可能出现的灾害也缺乏足够的估计。
而且此次雪灾适逢春运,交通和电力的困境倍增。连续暴风雪造成的陆空交通与电力供应的严重后果,没有足够的准备是难以应付的。
此外,如何从平时就对国民进行应急教育?面对无序而庞大的人群,如何采取迅速的疏散措施?如何进行有效的救助?此次雪灾都给了我们警示。
纵观灾时各个车站的情景,部分地区局势非常严峻,广州等站甚至数度几乎失控。这至少反映了国民缺少足够的应急教育。无序的人群,只会严重影响各种救援行动的展开,加重灾难的危害。
日本尽管在二战后期受到美国猛烈的轰炸,但民众高度的纪律性和细致的组织工作,大幅减低了自身伤亡。在美国,对国民的应急教育也是应急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并广泛普及。大量普及性读物得以出版,既有国家层面的,也有各州、市编印的,甚至还有大量社区编制的资料,既有针对成人儿童的,也有针对特殊人群的。
像纽约等国际性大城市,还制作了大量不同语种的宣传资料,供国际人士学习之用。此外,美国大学至小学都有专门的应急或危机处理培训,还有互联网教学,通过测试者可获得资格证书。
现代化软肋凸显
这次雪灾影响之巨,从一个侧面也反应出现代化社会的脆弱性。
现代化社会要求高度集中的供水供电。电是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总开关,电供应不上,便迅速陷入全面瘫痪。现代社会的脆弱性,正如这次雪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显示的:大雪压断电缆导致电网中断,电气化列车因此无法开行,又使电厂急需的煤炭无法运抵,人员、物资流通受阻,正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公路和机场的冰封,使铁路的困境更加凸显。交通依赖电力,电力又依赖能源,能源又依赖交通,而经济又依赖上述三者的循环。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如今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现代化社会运行大系统的脆弱性,需要引起我们特别警惕和思考。在高度现代化的今日中国,预防灾害必须充分预计到现代化设备的脆弱性和现代化设施失灵后的严重后果,找出应对措施。
在军事专家的眼里,在这次暴风雪中尚且无法保全暴露在外、延绵千里的电网,更加承受不了军事打击。他们建议在未来的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应更多地从战争预防的角度审视一下。比如,在城市布局上,多建地下工程。考虑到未来我国电力系统有可能受到点穴打击,军事专家建议把某些电厂建在地下,通过地下传输电力。
但进一步思考,即使再坚固的设备,如果只有一个供应点,要为方圆百里服务,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全线崩溃。
其实不管是在企业界,还是军事领域,要在处处危机、变动不已的环境中规避风险、长期生存下去,“分散化”都是上上之策。美国在军队建设方面提出的“系统集成”、“小型化”、“多能化”等一系列新理论应该也是这一策略的体现。因为只有“系统化”、“小型化”、“多能化”才能真正实现分散化。
同样的道理,在抗灾防灾方面,如果能够让基础设备“系统化”、“小型化”、“多能化”,独立性更强,机动性更高,从而做到真正分散化。整个现代化运行的系统抗打击能力就必然大幅度提高。
此外,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南方经济发达但能源缺乏,不得不依赖西北的能源供应。战时交通运输设施一旦遭遇空袭等打击导致中断,则东南方经济就会像这次雪灾一样面临停止运转的威胁,从而影响整个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军事专家因而呼吁战略性调整南方的能源结构,发展多重能源,如核能、沿海风能、太阳能等。这也正是分散化策略的体现。
换一种角度来看,灾难一直都是科技、体制突破的催化剂。适逢政府大力倡导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如果我们能够突破旧有思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所创新,不仅对抗灾,对新农村建设的普及也会产生极大的促进。祸兮福兮,往往并不是绝对的。
心理危机不再儿戏
这次雪灾不同以往之处还在于来临之时,恰逢全国人民盼望欢聚的春节。面对突发雪灾,归心似箭的人民,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焦急、抱怨、焦躁、悲观甚或恐慌。它考验的不仅仅是我国的应急能力,也考验着我国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就是抗逆力或者心理弹性。它指的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及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要具有一种良好的适应能力。显然,暴风雪是一个突发的复杂事件,正在返家路上的人出现紧张、恐惧、沮丧等情绪是正常的。
可喜的是,从中央到各省,领导频繁深入灾区,到一线指挥抗灾,鼓舞民众的信心。政府的种种关怀之举,赢得了人们的认可。抗灾一线工作人员长期直接与民众相接触,他们的表现对受灾民众心理影响更为持久。
而另一方面,身处抗击暴风雪一线的工作人员,常常连续多日缺乏休息。严重的生理疲劳,高强度、高压力的体力劳动,未知的风险,以及大量的情感付出(安抚旅客),使得这些员工很可能出现工作倦怠的症状。在此情况下,很容易表现出烦躁、抑郁、过敏、紧张等症状,如果得不到适当休息和心理安抚,就有可能诱发生理疾病,甚至导致安全事故。
如果双方无法及时沟通,以致产生不理解甚至误会,往往会使情况恶化。这次雪灾过程中,这样的例子并非没有,见诸报道的便有数起。其中,1月28日从厦门开往重庆的K336次列车由于在江西、湖南段共滞留了14多个小时,列车出现严重断水的情况。10号车厢的一名男性乘客突然精神失常,在车厢内抛撒人民币。
笔者也看到一个亲历雪灾的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上抱怨:“热线电话一点点儿的暖人心话都不会说。”
中科院时勘教授在《抗击雪灾的社会心理援助》一文中写到“心理援助不足是我们抗击雪灾的缺陷之一”,并建议政府对于那些无助的普通百姓,一方面要向他们客观宣传抗击雪灾的进展,提高他们的信心;另一方面,让滞留旅客学会理性地面对灾害,提高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
随着抗击雪灾转入恢复重建阶段,我们的交通、电力和农业等正在“康复”。但是,经历过雪灾的民众和抗灾人员的心理状态,往往不会同步恢复。据专家介绍,每次自然灾害或重大事件发生后,有过灾难经历或者经过重大事件的人群中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一些受灾群众的心理障碍由于长期得不到纾缓,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对受灾群体以后的生活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让爱心更有力量
尽管雪灾巨大,数十年未遇,但在政府的组织带领之下,始终没有大的骚乱发生,社会基本安定。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在抗灾救灾中的巨大作用显而易见。但我们也要看到,在政府的强大凸显时,民间的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动员起来。
在物质充裕的年代,面对灾难,人们最需要的往往不是物质,而是细致的关爱。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心应该更加博大,善举更加广泛。
大年三十,河北唐山13位农民开着自费租来的车,汇入到全国支援湖南抗灾的队伍中。他们的义举感动湖湘,感动了每个听说了这个故事的人;广州团市委召集春运义工时,办公室电话几乎被打爆,八个报名QQ群也很快满座。
但这些善举,还没有形成能够自动应对危机、高度组织化的力量。“我们现在不缺爱心,也不缺物资,缺的是怎样让爱心更有力量。”
在一些现场,捐赠物资很多都顶到了天花板,但都成包成包的没开封,而就在这些捐赠物资旁边,很多妇女和老人都盖着单薄的床单席地而眠。如果有更多的民间组织能够及时在除雪、救助群众、筹集运输物资、给受困群众提供心理咨询等方面发挥作用,政府的压力肯定可以大大减轻。
在西方发达国家,危机应对体系是由以政府组织为主力和主导、以社会民间组织为辅助两大部分组成的。而民间组织由于机构小、分布广、机制灵活、反应敏捷,总能及时发现被政府遗漏的角落,从而涵盖到所有需要被帮助的人。
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发生大地震,政府应急措施缓慢,但是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已经到达了现场并开始组织资源、运输物资、展开救助,起到政府部门难以起到的作用。2004年底的印度洋大海啸过后,全球民间组织承担了三分之一的援助资金和实际工作,成为救灾不可缺少的力量。2007年夏天两名中国学生在莱茵河支流划艇遇难,德国海陆空全部出动去寻找,而参与寻找的许多消防队员都是志愿人员。
而在“强政府—弱社会”模式之下,只有自上而下的政府,而缺乏自左向右的民间横线,因而难以让救灾工作全面而又细致。我国民间组织的孱弱,有着复杂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离不开当前的背景:我国与国际接轨的时间还很短,与现代化生活和生产相适应的政府转型和社会组织建设还处在起步过程,同时也有自身发展阶段的局限、人才的局限。
随着趋势日益明显,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人类生存构成了威胁。气候变化引起的各种自然灾害、疾病等严重问题,呈直线上升状况。大面积非正常性气候灾害随时都可能袭击世界任何角落。
对此,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出台各种措施,国际民间组织也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在寄望于政府力量抗灾救灾的同时,也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类社会自助组织,提升整个社会对危机的应对能力。
党的十七大将“完善社会管理”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提了出来。“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
经过这场雪灾,我们需要认识到,在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尽快形成健全的、由政府和社会共同应对危机的机制和体系,将危机的危害降到更低程度。民间组织能不能发展,能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还有赖于我们每一个人,有赖于政策,有赖于社会的发展进程。
雪灾,远未结束
这场百年不遇的灾害,似乎正慢慢成为一段往事。但事实上,如何巩固胜利的成果,如何把灾害对国民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争取抗灾的全面胜利,是一项挑战更大、需要付出更大努力的艰巨任务。
由于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长,涉及省份多,影响程度深,随着气温回升,融雪还将可能引发次生和衍生灾害,进而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新的更大损失。
所谓次生灾害是指由原生灾害诱导出来的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的特点,如疫病等。衍生灾害是指由于人们缺乏对原生灾害的了解,或受某些社会因素和心理影响等,造成的盲目避灾损失,以及人心浮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的灾害。
对原生灾难,由于其显而易见,人们往往能做到有效防范、积极应对。但对隐蔽的、突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却常常会重视不够、疏于防范。更有一些人会抱着侥幸心理、有麻痹思想,不将次生衍生灾害纳入正常工作范围内。由于这些因素的作用,灾害范围往往会进一步扩大,灾害损失会进一步增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提醒说,高速路、火车站等滞留点人员高度密集,通风、卫生、饮食、取暖等条件差,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流脑、腮腺炎等的发生几率将大幅度增加。这些传染病的爆发要经过一个潜伏和传播的过程,时间一般是两三周。虽然暂不会集中发生,但目前却是传染的高峰期,应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同时,两三周后,这些滞留人员已分赴各地,有可能导致一些地方出现集中爆发的情况。
有关地质专家分析,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雨雪均超过半个月,当前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是三类区域:一是曾爆破山体的建筑工地,包括工用、民用建筑和已建、在建公路边坡。二是未列入省、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点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域。三是高山地区为避让地质灾害在山下新建的搬迁安置点。这些安置点大多是新开辟的宅基地,地基沉降时间不长,易发生新的地质灾害。
此外,因持续冷冻天气导致大面积停电,煤矿、化工等企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长时间雨雪天气还引发车祸和加油站、工棚、菜场等公共建筑物倒塌等安全事故。大量使用融雪剂,产生大面积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还可能会产生食品安全污染,甚至引发
疫病。
通常而言,如果防范不及时有效,由原生灾害引起的次生衍生灾害,会形成灾害链。在一定的条件下,多种灾害还会同时发生,由灾害链放大成灾害群。一旦形成灾害群,抗灾救灾的难度会成倍增加,灾害损失也会成倍放大。救灾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其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看到,2008年不仅有百年不遇的雪灾,还有奥运会。五十年前,1957年的冬天空前低温,当年4月到1958年8月遭遇强厄尔尼诺现象,并爆发禽流感……
天灾虽难测,人事终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