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让悲痛充满了每一个人的内心。同胞在灾难中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也在灾难中感受着人间真情。面对灾难,我们众志成城。我们正是在挫折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伴随着每一次灾难,人类都在不断成熟,不断增长经验。
尽管不同的国家面对的灾难类型可能有所不同,不同政府所采取的应急机制也会根据本国国情各有侧重,然而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人类有太多的共同语言,我们需要团结一致,也需要互相学习,共同来打造和维护更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应急机制运作日常化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能否最大限度地动员起最为广泛的力量,是评价一个应急机制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准。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将应急管理纳入到日常的管理和运作之中,使之成为政府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临时性的应急任务。
2006年5月25日修订的最新版美国《国家应急预案》,确立了一个综合性的应对所有灾难的方式,以加强美国管理国内应急事件的能力。其提出的口号是:“一支队伍,一个目标,一个更安全可靠的美国。”
美国《国家应急预案》将国土安全、紧急事件管理、法律实施、消防、公共工程、公共卫生、应急救助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应急医疗服务以及私人部门等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从而成为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地方政府和民族政府在紧急事件期间互相协调的基础。新计划对联邦政府、州长、地方行政首脑和民族行政首脑在应急事件时期的职责作了详细的规定。
美国的国土安全部被规定为“有关自然、人为危机和应急计划的中心部门”,在现实的和潜在的全国性灾难发生期间,所有联邦一级的应对紧急事件活动的协调工作都要通过国土安全部来执行。此外,新国家应急预案把联邦各部门和机构的能力与美国红十字会的能力组合成一种紧急事件支援小组(ESF),提供规划、支援、资源、计划执行,以及全国性事件期间可能最需要的应急服务。
日本政府从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不同的方面,建立了以内阁首相为危机管理最高指挥官的危机管理体系,负责全国的危机管理。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地下一层建立了全国“危机管理中心”,指挥应对所有危机。在日本许多政府部门都设有负责危机管理的处室。一旦发生紧急事态,一般都要根据内阁会议决议成立对策本部;如果是比较重大的问题或事态,还要由首相亲任本部长,坐镇指挥。在这一危机管理体系中,日本政府还根据不同的危机类别,启动不同的危机管理部门。以首相为会长的中央防灾会议负责应对全国的自然灾害,其成员除首相和负责防灾的国土交通大臣之外,还有其他内阁成员以及公共机构的负责人等。
在英国,灾难发生后,根据性质和情况需要,政府会指定一个中央部门作为“领导政府部门”。该部门一般并不取代地方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主要角色,而是负责在中央层面上协调各个部门的行动,保证各部门与地方政府联系渠道通畅,负责收集信息以通知政府高层官员、国会、媒体和公众等等。中央政府设有国民紧急事务委员会,由各部大臣和其他官员组成。委员会秘书负责指派“领导政府部门”,委员会本身则在必要时在内政大臣的主持下召开会议,监督“领导政府部门”在危急情况下的工作。2001年,内阁办公室之下还成立了国民紧急情况秘书处,进行危机政策的制定、风险评估、部门协调和人员培训等日常工作,对政府各部门特别是国民紧急事务委员会提供支持。
澳大利亚于1974年在原先的民防局基础上,成立了国家救灾组织,履行抗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职能。国家救灾组织隶属于澳国防部。国家救灾组织堪培拉指挥部设有一个协调室,称之为国家应急协调中心,用于保证联邦资源根据需要使用。国家应急协调中心通过国家应急行动支援系统建立综合计算机数据库,并进行联网,其日常工作是监督气象局和州应急管理局的态势报告。国家救灾组织通过对澳7个州/准州应急管理局机构实施指导和支援,负责澳大利亚全国的抢险救灾工作。而每个州/准州在自己的立法和计划框架内工作。澳大利亚国家救灾组织在抗险救灾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组织每年召开一次由联邦出资、各州和准州应急勤务主任参加的会议。会议内容包括训练、支援、公共意识、通讯、民防等问题。
其他国家如加拿大的应急准备局、荷兰内务部的民事应急计划局、印度由内阁有关部长组成的“灾害处置部长小组”等都是一个独立的公共服务部门,执行和实施应急管理法。其主要负责协调民事应急计划和救灾措施。
应急机制的“全民总动员”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应急机制主体非常广泛,非政府组织与志愿组织、私人部门、普通公民都成为应急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全美国大约有30多个得到承认可在灾难中进行救助活动的全国自愿者组织(NVOAD),它们对灾难管理和各级政府的应急努力提供重要的帮助。当其他方面的救援已无法进行时,非政府组织应与第一责任人、各级政府以及其他的机构和组织合作,为维持生命、减少身体和心理伤害、促进受灾群众的恢复提供救助
服务。
美国国土安全部和国家应急预案中的主要机构及支援机构与私人部门有效地合作以分享信息,组织活动课程,统一使用可利用的资源预防、准备、应对和补救全国性的突发事件。国土资源部可利用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私营咨询组织来提供有关事故管理和与紧急应对的建议。私人部门根据地方的公共-私人应急计划、互助协定或政府要求可提供应急资源,其中包括专业队伍、设备和先进技术。在州或地方的紧急事件应对和准备行动中充当政府的积极伙伴,与政府分享信息,确认风险,提供捐助和赠与等。某些私营公用事业和高危企业的业主和经营者应担负起准备、预防和应对意外事故的责任。
公民团体和组织是政府的强有力的伙伴,为事故管理、预防、准备、应对、恢复和缓解提供援助。美国公民协会将这些团体联合在一起,通过教育、培训和志愿服务以帮助社区变得更安全、更强大,并更有准备地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犯罪、公共健康问题和各种疾病。
公民协会接纳纲领通过与其他一些诸如为公共教育、发展、培训提供资源,代表有志于帮助自己社区变得更安全的支援者,或者为支援第一责任人、灾难救助活动和社区安全努力提供志愿服务机会之类的计划和组织合作,扩大了州和地方社区可利用的资源和物资。
公民团体通过州、地方和民族公民理事会的全国性网络开展活动,该网络把法律执行部门、消防、应急医疗和其它紧急事件管理、志愿者组织、地方选出的官员、私人部门以及其他社区相关人员的领导人统统都连接在了
一起。
事实上,在应急机制中扩大主体范畴,重视非政府组织重要作用的并不仅仅是发达国家。孟加拉国的灾害管理结构中专门设有非政府组织灾害管理协调委员会(NGOCC),由灾害管理局局长领导,负责检查和协调国内有关的非政府组织的活动。
对此,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表示:“非政府组织反应比较快,它们一般来说机构比较小,灵活性强,应对突发事件反应迅速。非政府组织动员资源的能力也比较特殊。灾害发生后,他们一方面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救助,另一方面能够马上组织捐款捐物和动员志愿者,做出及时的回应。”
重预警应急机制“前端化”
2007年10月10日是国际减灾日,这一年的活动主题与上年相同,都为“减灾始于学校”。两个国际减灾日采用同一个活动主题,是设立国际减灾日以来绝无仅有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强调减灾教育与学校避灾的重要性,希望减灾文化建设自学校向全社会扩展,最终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减灾文化氛围。事实上,正如“疾病重在预防”,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开始意识到,应急机制中更为重要的是预警、预防机制发挥充分作用,应急机制应该更趋于“前端化”,做到有备无患。
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日本把预防和应对危机看得同等重要,防灾已经成了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07年5月,日本中央防灾会议出台了《东海地震对策大纲》。东海地震震源位于骏河湾周边地区,从历史上看约100至150年发生一次,现在到了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为了防止水患,日本城市下水道系统十分发达。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日本全国共埋设地下管道34万公里,近20年来增加4倍。加上日本清污技术发达,注意下水道的保护和维修,所以城市很少出现积水现象。日本每年都要举行全国性的防灾演习。去年,日本很多地方都举行防非典演习。韩国地铁火灾发生以后,日本也迅速举行防火演习。
“德国紧急预防信息系统”则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互联网平台,集中向人们提供各种危急情况下如何采取防护措施的信息。该系统网络平台有2000多个相关链接,人们从中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有关民众保护和灾难救助的背景信息,也可以了解危险情况下如何采取预防措施等信息。
这在自然灾害应急领域表现更为明显。在全球性气候日益反常的情况下,灾害预防工作更应该具有前瞻性。政府加大对紧急情况的预测与监测,同时加大对民众的应急宣传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在小学就开设了专门的课程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大雪、暴雨等各种自然灾害。这样一来,民众在应对恶劣天气的过程中就不再单纯处于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而知道如何进行自救和相互救助,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以2005年美国东北部暴雪为例,2005年12月,一场暴风雪降临美国东北部。早在12月3日,美国气象部门就发出“灾难性天气”的警告。在纽约市,各大报纸和电视广播提醒市民“今晚大雪将下15厘米,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帮助老人和学生等体质较弱者做好防寒准备”。同时,政府向市民公布了御寒指南。当年11月,德国也普降大雪,虽然受灾范围很广,但损失却不大。究其因,应先归功于德国完善的雪灾预报系统——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由气象、电力、交通等部门组成的雪灾防治中心,对强降雪灾害及其他紧急情况进行预测和监测。
应急机制中的信息化建设
政府应急管理必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必须依托统一的信息系统,在获得对灾害总体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应急管理的对策。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性组织利用其先进的通讯技术、完善的社会共享体系已经在建立统一的自然灾害信息系统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日本成为面临突发公共事件威胁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化发展方面,日本政府从应急信息化基础设施抓起,充分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构筑起了高效、严密、适合实际国情的应急信息化体系。
日本政府于1996年5月11日正式设立内阁信息中心,以24小时全天候编制,负责迅速搜集与传达灾害相关的信息,并把防灾通讯网络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日本政府基本建立起了发达、完善的防灾通讯网络体系,包括:以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由固定通讯线路(包括影像传输线路)、卫星通讯线路和移动通讯线路组成的“中央防灾无线网”;以全国消防机构为主的“消防防灾无线网”;以自治体防灾机构和当地居民为主的都道县府、市町村的“防灾行政无线网”;以及在应急过程中实现互联互通的防灾相互通讯用无线网等。
此外,日本还建立起各种专业类型的通讯网,包括水防通讯网、紧急联络通讯网、警用通讯网、防卫用通讯网、海上保安用通讯网以及气象用通讯网等。
1980年代以来,全球逐步建立了若干个以灾害信息服务、灾害应急事务处理为目标的灾害信息系统,主要有:(1)全球危机和应急管理网络,由加拿大应急管理署主持,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全球应急准备、响应,提供减灾和恢复方面的信息;(2)全球应急管理系统,由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主持,主要业务包括同国际系统连接,进行灾害管理、减灾、风险管理、救助搜索、灾害科研等;(3)国际灾害信息资源网络,由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办公室主持,主要开发了一个国际自然和技术灾害的信息网络原型;(4)拉丁美洲区域灾害准备网络,由泛美洲健康组织管理,主要负责同六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灾害管理机构进行联络;(5)紧急响应联系,由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主持;(6)模块化紧急管理系统,由挪威、法国、芬兰、丹麦四国共同开发,主要开发了一个包括环境信息、公众保护、在线培训和遇灾反应的集成平台;(7)日本灾害应变系统。上述的信息系统大都已开始工作,在灾害信息共享、协助各国政府制定减灾决策、对国民进行防灾教育、处理紧急灾情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尽管不同的国家面对的灾难类型可能有所不同,不同政府所采取的应急机制也会根据本国国情各有侧重,然而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人类有太多的共同语言,我们需要团结一致,也需要互相学习,共同来打造和维护更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应急机制运作日常化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能否最大限度地动员起最为广泛的力量,是评价一个应急机制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准。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将应急管理纳入到日常的管理和运作之中,使之成为政府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临时性的应急任务。
2006年5月25日修订的最新版美国《国家应急预案》,确立了一个综合性的应对所有灾难的方式,以加强美国管理国内应急事件的能力。其提出的口号是:“一支队伍,一个目标,一个更安全可靠的美国。”
美国《国家应急预案》将国土安全、紧急事件管理、法律实施、消防、公共工程、公共卫生、应急救助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应急医疗服务以及私人部门等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从而成为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地方政府和民族政府在紧急事件期间互相协调的基础。新计划对联邦政府、州长、地方行政首脑和民族行政首脑在应急事件时期的职责作了详细的规定。
美国的国土安全部被规定为“有关自然、人为危机和应急计划的中心部门”,在现实的和潜在的全国性灾难发生期间,所有联邦一级的应对紧急事件活动的协调工作都要通过国土安全部来执行。此外,新国家应急预案把联邦各部门和机构的能力与美国红十字会的能力组合成一种紧急事件支援小组(ESF),提供规划、支援、资源、计划执行,以及全国性事件期间可能最需要的应急服务。
日本政府从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不同的方面,建立了以内阁首相为危机管理最高指挥官的危机管理体系,负责全国的危机管理。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地下一层建立了全国“危机管理中心”,指挥应对所有危机。在日本许多政府部门都设有负责危机管理的处室。一旦发生紧急事态,一般都要根据内阁会议决议成立对策本部;如果是比较重大的问题或事态,还要由首相亲任本部长,坐镇指挥。在这一危机管理体系中,日本政府还根据不同的危机类别,启动不同的危机管理部门。以首相为会长的中央防灾会议负责应对全国的自然灾害,其成员除首相和负责防灾的国土交通大臣之外,还有其他内阁成员以及公共机构的负责人等。
在英国,灾难发生后,根据性质和情况需要,政府会指定一个中央部门作为“领导政府部门”。该部门一般并不取代地方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主要角色,而是负责在中央层面上协调各个部门的行动,保证各部门与地方政府联系渠道通畅,负责收集信息以通知政府高层官员、国会、媒体和公众等等。中央政府设有国民紧急事务委员会,由各部大臣和其他官员组成。委员会秘书负责指派“领导政府部门”,委员会本身则在必要时在内政大臣的主持下召开会议,监督“领导政府部门”在危急情况下的工作。2001年,内阁办公室之下还成立了国民紧急情况秘书处,进行危机政策的制定、风险评估、部门协调和人员培训等日常工作,对政府各部门特别是国民紧急事务委员会提供支持。
澳大利亚于1974年在原先的民防局基础上,成立了国家救灾组织,履行抗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职能。国家救灾组织隶属于澳国防部。国家救灾组织堪培拉指挥部设有一个协调室,称之为国家应急协调中心,用于保证联邦资源根据需要使用。国家应急协调中心通过国家应急行动支援系统建立综合计算机数据库,并进行联网,其日常工作是监督气象局和州应急管理局的态势报告。国家救灾组织通过对澳7个州/准州应急管理局机构实施指导和支援,负责澳大利亚全国的抢险救灾工作。而每个州/准州在自己的立法和计划框架内工作。澳大利亚国家救灾组织在抗险救灾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组织每年召开一次由联邦出资、各州和准州应急勤务主任参加的会议。会议内容包括训练、支援、公共意识、通讯、民防等问题。
其他国家如加拿大的应急准备局、荷兰内务部的民事应急计划局、印度由内阁有关部长组成的“灾害处置部长小组”等都是一个独立的公共服务部门,执行和实施应急管理法。其主要负责协调民事应急计划和救灾措施。
应急机制的“全民总动员”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应急机制主体非常广泛,非政府组织与志愿组织、私人部门、普通公民都成为应急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全美国大约有30多个得到承认可在灾难中进行救助活动的全国自愿者组织(NVOAD),它们对灾难管理和各级政府的应急努力提供重要的帮助。当其他方面的救援已无法进行时,非政府组织应与第一责任人、各级政府以及其他的机构和组织合作,为维持生命、减少身体和心理伤害、促进受灾群众的恢复提供救助
服务。
美国国土安全部和国家应急预案中的主要机构及支援机构与私人部门有效地合作以分享信息,组织活动课程,统一使用可利用的资源预防、准备、应对和补救全国性的突发事件。国土资源部可利用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私营咨询组织来提供有关事故管理和与紧急应对的建议。私人部门根据地方的公共-私人应急计划、互助协定或政府要求可提供应急资源,其中包括专业队伍、设备和先进技术。在州或地方的紧急事件应对和准备行动中充当政府的积极伙伴,与政府分享信息,确认风险,提供捐助和赠与等。某些私营公用事业和高危企业的业主和经营者应担负起准备、预防和应对意外事故的责任。
公民团体和组织是政府的强有力的伙伴,为事故管理、预防、准备、应对、恢复和缓解提供援助。美国公民协会将这些团体联合在一起,通过教育、培训和志愿服务以帮助社区变得更安全、更强大,并更有准备地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犯罪、公共健康问题和各种疾病。
公民协会接纳纲领通过与其他一些诸如为公共教育、发展、培训提供资源,代表有志于帮助自己社区变得更安全的支援者,或者为支援第一责任人、灾难救助活动和社区安全努力提供志愿服务机会之类的计划和组织合作,扩大了州和地方社区可利用的资源和物资。
公民团体通过州、地方和民族公民理事会的全国性网络开展活动,该网络把法律执行部门、消防、应急医疗和其它紧急事件管理、志愿者组织、地方选出的官员、私人部门以及其他社区相关人员的领导人统统都连接在了
一起。
事实上,在应急机制中扩大主体范畴,重视非政府组织重要作用的并不仅仅是发达国家。孟加拉国的灾害管理结构中专门设有非政府组织灾害管理协调委员会(NGOCC),由灾害管理局局长领导,负责检查和协调国内有关的非政府组织的活动。
对此,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表示:“非政府组织反应比较快,它们一般来说机构比较小,灵活性强,应对突发事件反应迅速。非政府组织动员资源的能力也比较特殊。灾害发生后,他们一方面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救助,另一方面能够马上组织捐款捐物和动员志愿者,做出及时的回应。”
重预警应急机制“前端化”
2007年10月10日是国际减灾日,这一年的活动主题与上年相同,都为“减灾始于学校”。两个国际减灾日采用同一个活动主题,是设立国际减灾日以来绝无仅有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强调减灾教育与学校避灾的重要性,希望减灾文化建设自学校向全社会扩展,最终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减灾文化氛围。事实上,正如“疾病重在预防”,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开始意识到,应急机制中更为重要的是预警、预防机制发挥充分作用,应急机制应该更趋于“前端化”,做到有备无患。
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日本把预防和应对危机看得同等重要,防灾已经成了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07年5月,日本中央防灾会议出台了《东海地震对策大纲》。东海地震震源位于骏河湾周边地区,从历史上看约100至150年发生一次,现在到了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为了防止水患,日本城市下水道系统十分发达。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日本全国共埋设地下管道34万公里,近20年来增加4倍。加上日本清污技术发达,注意下水道的保护和维修,所以城市很少出现积水现象。日本每年都要举行全国性的防灾演习。去年,日本很多地方都举行防非典演习。韩国地铁火灾发生以后,日本也迅速举行防火演习。
“德国紧急预防信息系统”则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互联网平台,集中向人们提供各种危急情况下如何采取防护措施的信息。该系统网络平台有2000多个相关链接,人们从中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有关民众保护和灾难救助的背景信息,也可以了解危险情况下如何采取预防措施等信息。
这在自然灾害应急领域表现更为明显。在全球性气候日益反常的情况下,灾害预防工作更应该具有前瞻性。政府加大对紧急情况的预测与监测,同时加大对民众的应急宣传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在小学就开设了专门的课程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大雪、暴雨等各种自然灾害。这样一来,民众在应对恶劣天气的过程中就不再单纯处于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而知道如何进行自救和相互救助,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以2005年美国东北部暴雪为例,2005年12月,一场暴风雪降临美国东北部。早在12月3日,美国气象部门就发出“灾难性天气”的警告。在纽约市,各大报纸和电视广播提醒市民“今晚大雪将下15厘米,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帮助老人和学生等体质较弱者做好防寒准备”。同时,政府向市民公布了御寒指南。当年11月,德国也普降大雪,虽然受灾范围很广,但损失却不大。究其因,应先归功于德国完善的雪灾预报系统——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由气象、电力、交通等部门组成的雪灾防治中心,对强降雪灾害及其他紧急情况进行预测和监测。
应急机制中的信息化建设
政府应急管理必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必须依托统一的信息系统,在获得对灾害总体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应急管理的对策。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性组织利用其先进的通讯技术、完善的社会共享体系已经在建立统一的自然灾害信息系统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日本成为面临突发公共事件威胁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化发展方面,日本政府从应急信息化基础设施抓起,充分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构筑起了高效、严密、适合实际国情的应急信息化体系。
日本政府于1996年5月11日正式设立内阁信息中心,以24小时全天候编制,负责迅速搜集与传达灾害相关的信息,并把防灾通讯网络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日本政府基本建立起了发达、完善的防灾通讯网络体系,包括:以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由固定通讯线路(包括影像传输线路)、卫星通讯线路和移动通讯线路组成的“中央防灾无线网”;以全国消防机构为主的“消防防灾无线网”;以自治体防灾机构和当地居民为主的都道县府、市町村的“防灾行政无线网”;以及在应急过程中实现互联互通的防灾相互通讯用无线网等。
此外,日本还建立起各种专业类型的通讯网,包括水防通讯网、紧急联络通讯网、警用通讯网、防卫用通讯网、海上保安用通讯网以及气象用通讯网等。
1980年代以来,全球逐步建立了若干个以灾害信息服务、灾害应急事务处理为目标的灾害信息系统,主要有:(1)全球危机和应急管理网络,由加拿大应急管理署主持,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全球应急准备、响应,提供减灾和恢复方面的信息;(2)全球应急管理系统,由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主持,主要业务包括同国际系统连接,进行灾害管理、减灾、风险管理、救助搜索、灾害科研等;(3)国际灾害信息资源网络,由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办公室主持,主要开发了一个国际自然和技术灾害的信息网络原型;(4)拉丁美洲区域灾害准备网络,由泛美洲健康组织管理,主要负责同六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灾害管理机构进行联络;(5)紧急响应联系,由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主持;(6)模块化紧急管理系统,由挪威、法国、芬兰、丹麦四国共同开发,主要开发了一个包括环境信息、公众保护、在线培训和遇灾反应的集成平台;(7)日本灾害应变系统。上述的信息系统大都已开始工作,在灾害信息共享、协助各国政府制定减灾决策、对国民进行防灾教育、处理紧急灾情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