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鹅毛”典故出处考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jieke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词惯语乃至史传掌故,流布经年已经深入人心,要推翻或者提出异议,需要更为翔实可靠扎实的史料作证。关于“千里送鹅毛”这个典故的出处,通常以为出于明代画家徐渭的《青藤山人路史》。
  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云南土官派缅伯高向唐皇进贡天鹅,途中天鹅洗澡飞走,只掉下鹅毛一根。缅伯高带着鹅毛进献唐皇,说明因由,以求唐皇宽恕。其面见唐皇说的话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遂成名句流传下来,由此诗文传颂不衰。
  钱钟书在写作《管锥编》时,对“千里送鹅毛”这个典故的出处进行了考异指伪,质疑《青藤山人路史》所记录的这个典故出处,“不知徐氏何本”。他怀疑五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后,民間即有“千里送鹅毛”这一俗谚,因此也才有了欧阳修在《梅圣俞寄银杏》中“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这句,其后,苏东坡黄庭坚等也引用入诗。北宋书法家黄伯思在考辩晋人纪瞻的书法中,发现“千里送鹅毛”这句俗谚已经进入了伪贴。所以,《青藤山人路史》所记“千里送鹅毛”这个出典,不过“徐氏逞狡狯,追造故实,以(淳于髡)当出典……”
  那么,淳于髡这个典故又是怎么回事呢?淳于髡献鹄一事,出自《史记·滑稽列传》,原文为:“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其后《鲁连子》和《尹文子》等都有类似的故事记录,其关键在于“造诈成辞”的“辞”究竟是什么?即淳于髡在丢失了鹄之后,在面见楚王时究竟怎么说的。《史记》的记录如是:“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佗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没有提到送一根毛这个问题,倒是楚王表现得很大度。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那么,“千里送鹅毛”这句话,是不是徐渭在《史记·滑稽列传》的基础上踵事增华,自己加上去的呢?极有可能。原因一是其典故中所说的缅伯高其人,除了他的《青藤山人路史》外,再无记载;其二,徐渭的母亲是云南人,出于对母亲的感情,他在“编写”《青藤山人路史》时爱屋及乌,将“淳于髡献鹄”的事引过来作为自己的史料,改个名字换个地点,也是文人惯用;其三,欧阳修在宋朝,即已在诗文中率先写出了“鹅毛赠千里”这样的句子(或许,欧阳修所称之“鹅毛”是另有所本,非天鹅羽毛),没有成为这句俗谚“之母”,反倒是身在明朝的徐渭,成了这句俗谚的发明人,实在是件非常怪异的事。
  不从治史的角度去考证的话,徐渭给中国人留下的这个俗谚,实在足够美好,但“文传”不同“史证”,徐渭的《青藤山人路史》比起《史记》来,被采信的价值当然是不能及的。如果五季时期真有“千里送鹅毛”这个俗谚存在的话,其出处之所本,倒是给后来的文史考证留下一个新的课题。
其他文献
稍加梳理,我们发现东山让人骄傲的历史,值得浓墨重彩的书写。而一山连两翼的城市廓象,正依托这样的历史而生成,一切关于对“成都东进”战略的历史谜题,到此迎刃而解。果说成都平原密布的水系是大地母亲的乳汁,那么,横亘在成都平原东西两廊的龙门山系和龙泉山系就是大地母亲宽广而温柔的胸怀,将成都平原紧紧地拥在怀里。  从卫星图上看,龙泉山像一条幽深的峡谷,因为海拔较低,没有终年积雪的可能,所以这条蜿蜒狭长的山廊
期刊
成都东面,是一片浅丘低山区,俗称“东山”。古代因在都江堰灌区之外,农业相对欠发达,相对成都平原经济和人文水平较低。在绵长的历史长河中,成都绝大部分时间是四川的中心城市,而东山地区始终处于  “次畿”地位,依托成都的發展而发展。当今日成都加快东进步伐,东山注定再次进入我们视线。回眸东山,细细品读,这是一部宏大的历史篇章。
期刊
在文艺复兴时期,身心和谐、各种官能达到均衡的发展的人群中,莱奥纳多·达·芬奇是一个惊人的代表。  达·芬奇于1452年生于翡冷翠(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城中,那个城的名字就是他的姓——芬奇(Vinci)。他的父亲是城中的画吏。莱奥纳多最初进了当时的名雕刻家委罗基奥的工作室。  迄1483年他31岁时为止,达·芬奇一直住在翡冷翠。以后他到米兰大公府中服务,直到1499年方才他去。这16年是达·
期刊
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真有绯闻吗?我觉得那是史学家给编排出来的,只为将杨贵妃演绎为祸国红颜,以达到史鉴后人的效果。  话说大唐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励精图治,承继唐室几代余泽,大唐天下繁荣昌盛,真个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稻米流脂粟米白,天下仓廪俱丰实”。但到后期,在朝内,他迷恋杨贵妃,宠信杨国忠;在边关,他信任胡将安禄山,将大唐精锐兵马放心交其统领。繁华的盛世表象之下,暗流涌动,一场塌天大祸
期刊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尚书禹贡》)当岷山融雪化为沱江,一路切开龙泉山脉东进汇入长江,正好暗合了目下威都翻越龙泉山的东进序曲。  五凤古镇  我无数次见过生养过我母亲的沱江,但沱江冲进我身体,在离我心脏最近的骨架上布道,让我产生哲学般强烈感受的,却是去金堂县五凤(又名五凤溪)镇览读贺麟故居、拜谒贺麟墓地那次。那天,我站在贺麟少小读书的保和寨山岗(寨子山)上,望着南来的层峦叠嶂逶迤起伏的龙泉山脉
期刊
伏尔泰  今年是伏尔泰逝世240周年。伏尔泰是18 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 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 诗人”。终其一生,他都在与腐朽没落的封建 势力和意欲控制一切的教会力量进行着不屈的 斗争,幽默和讽刺是他无形的匕首、投枪,自 由与平等是他不懈的追求。虽然多次被逐出祖 国四处游荡,但岁月最终给予了他应有的公平 和荣耀,他的思想之光照亮了十八世纪的整个 欧洲。正如
期刊
从农历六月开始,很多地方都出现高温天气。北京城也是骄阳似火,暑气炎炎。在清代,皇家贵胄是如何防暑消夏的呢?  皇宫建筑在建造、装修上早就考虑到了防暑功能。宫里建筑的北房一般来说是前廊后厦,冬暖夏凉。北京的夏季早晨与晚上都是比较凉的,一般来说上午九点钟以后,暑气才会逐渐上来。这时,太监宫女们把每间屋子廊檐下的大竹帘(又称堂帘)支窗放下来,阻挡热气。这堂帘不仅是一种装饰,还是皇宫防暑消夏的重要措施之一
期刊
龙泉山北,云顶山顶,南宋曾在此筑云顶城,与合川钓鱼城、奉节白帝城等称为“川中八柱”,共御蒙古大军。今日登顶,仅余残垣城门,供后世凭吊往事。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不知为何,一登临这云顶山(又名石城山)顶,我的心里便莫名地涌起一种怀古之感。进山之前,听说我们要去寻找古“北城门”,当地老农手指着齐天的古柏,望着天回應:“沿山梁直走吧,够呛。”老农的话此时就是“圣旨”,我毫不犹豫地沿着手
期刊
古代人擼不撸串咧?答案当然是,撸!不过正儿八经地撸串,时间并不算太早,大概要到东汉年间。南北朝时期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炙法》里说:“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状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颜色像琥珀金子一样,吃到嘴里却和冰激凌一样……串撸到这境界,怎能不让吃货们食指大动?  而且那个时候,吃个烤串还是贵族的特权,你旁边米酒撸串大快朵颐,而厨师却只能眼巴巴地给你烤着自己还不能吃,想想也是挺
期刊
近代历史上,扮演征服者角色的西方列强通常很少在他们发动的战争中吃亏。然而凡事总有例外,曾经就有那么一群被征服者,以西方列强的评价标准,其落后程度仅次于原始人,却胆敢抗击西方列强之侵略长达数百年之久,连那有“日不落”之威的大英帝国,在他们面前也曾是丢盔弃甲。  两个世界  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目前的主流说法是人类之先祖来自于非洲。但某些西方历史学家则认为,人类来自哪里不重要,重要在于其辉煌于何地?按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