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刑法修正案(十一)刑事责任年龄下调的思考

来源 :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1年3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开始施行,本次刑法修正案的亮点之一,是个别下调了刑事责任年龄,即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次刑法修正案的制定,回应了社会关切,体现了以民本的立法理念。但是,本次修正案草案在审议过程中,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在修正案通过后,很多学者和实务人员仍持不同意见。因此,是否有必要调整刑事责任年龄,仍值得商榷。
其他文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中国技术伴随着国际工程远输海外,而盾构制造及施工技术作为我国极具代表性的“创新工程”。《盾构施工专业外语》依托盾构施工国际工程而生,既是优秀中华技术输出的语言载体,更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载体。本文着眼课程思政元素的开发与考核,探究如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四个自信”的中华优秀文化和科学技术“传播使者”。
党支部作为党的基础组织,是实现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载体。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将党支部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全面提高党支部工作质量。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愈发频繁。本文通过论述中越两国现代文化交流现状,分析得出其主要存在形式单一、过于依赖政治、输出输入困难等问题,并提出改善中越文化交流的建议如加大文化产业输出、加强两国文化创新、用经济带动文化的发展等,希望通过这些建议能够有效促进中越两国文化间的交流,从而对政治经济的交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是基层工作的重要内容,助力于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新时代背景下,凸显基层的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不足的问题,急需促进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革新。而将创新思维融入到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促进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达到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目的。对此,分析创新思维推进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提出创新思维推进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路径。
近几年来,为了实现社会资源合理化配置,优化公共管理政策实施,学者对政策效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目前普遍仍在宏观定性分析层面上,缺乏定量分析以及有效的实施效用评估。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社会计算视角研究公共管理政策的效用评估体系与实施方案。我们以玉林地区精准扶贫政策为例,采用本文提出的系统与方法,提取贫困观测指标,通过对政策效用进行仿真演化,提出政策优化意见,同时政策效用仿真演化结论与贫困地现状吻合,进一步证明了本文系统与算法的合理性、科学性与可推广性。
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的劳动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劳死”、“吸尘肺”等一些劳动纠纷问题增加,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突出。此时,新的劳动关系下,就需要发挥维权的主要职能,缓解冲突,保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本文首先提出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的现状,针对性的制定出履行工会维权服务基本职责新路径。
伴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曾经因水运而繁华的古城逐渐不复往日荣光,位于钱塘江中上游的金华、衢州、严州三地的四大古城(金华古城、兰溪古城、南孔府城、严州府城)也在新兴的交通和经济环境之下踯躅。适逢党中央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和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建设正如火如荼,现代化旅游愈发追求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具有教化性、文化性的旅游逐渐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未来的旅游趋势,同时,物质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的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金衢严三地的四大古城也面临文旅发展新征程,为实现四大古城文化旅游的融合与发展,笔者以修学旅游为路径,
划归淮北市管辖以来,濉溪工业经济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难发展过程。本文首先回顾濉溪工业经济发展历程,其次分析当前濉溪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最后针对不足提出对策和建议来助力濉溪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公众参与是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中重要一环,然后公众参与制度化却是薄弱环节。从实际情况看,基层社会治理参与主体的政治意识不断加强,需要在公共决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为公共参与提供相应的制度规范支撑。通过对滨州市沾化区“户主大会”制度考察,剖析公众参与制度化渠道的创新扩散过程及核心议程,进一步明确了“户主大会”制度有利于构建有序和活力结合的基层治理格局。同时,结合基层社会治理趋势,对“户主大会”提出优化方向。
中国的基督教乡建运动既是美国福音神学思潮的一种实践和世界农业传教运动的一部分,又是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支流。这个运动本身西方与东方、神圣与世俗的性质的双重性,让它在真正进入乡村社区进行建设时,遭遇了更多的双重性困境。在内外交织的困难下,基督教乡建运动不能说是成功的,但切实对农民的生活起到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