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赴中亚地区开办境外大学的政策与环境分析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iaom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境外办学是中国教育国际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具有更加紧迫的时代感和实践价值。文本对中国境外办学发展历程以及中亚地区国际合作办学现状进行了梳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对中国在中亚地区开办境外大学的前景及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需要抓住时机,转变认识思维,统筹规划推进,确立以新疆为核心的区域化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发展格局,创新在中亚地区开办境外大学的模式,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好的人才与智力支撑。
其他文献
期刊
河北农业大学创建于1902年,主校区位于毗邻京津的古城保定,是我国建校最早的高等农业院校之一,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现有24个学院、2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65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6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生命科学为优势,农、工、理、经、管、文、法、医八大门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格局。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优秀。河北农业大学开创的“太行山道路”享誉全国。
期刊
公共性的原始发生有两个基本的路径:系统论的奠基,生成论的奠基。前者讨论的是公共性何以可能的问题,亦即根据问题;后者讨论的是公共性如何可能的问题,亦即环境与条件问题。在系统论奠基的视野内,公共性的需要奠基于人的片面性和非自足性之上;在生成论奠基的框架内,公共性表现为通过交换、交往,简言之通过合作所产生的“合作剩余”。“合作剩余”是公共性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人的丰富性、全面性和多样性的重要标志。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公共性和实现公共性的过程,实质上,公共性的生成论奠基乃是系统论奠基的历史展开形式,这种历史
教育学导论(第七版);教育组织行为学——适应型领导与学校改革(第八版).
以特定的理论方法、一流的学术成果与史家而跻身国际史坛,是建构世界史"中国学派"的主要价值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世界史研究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不少明显问题乃至严重缺陷,在国际史学界仍处于"边缘化""非主流"的状态。这些都决定了在这一领域建构"中国学派"既是一个可期的学术愿景,也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学术工程。要实现这一重大任务,必须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南,强化原始资料的运用,克服对西方史学学理模式的"路径依赖",全面、系统、批判地借鉴域外研究成果。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拓垒出既能彰显"本土特色"又能与国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在实践上取得很大进展,理论内涵上也日益从模糊走向清晰。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的理念进一步明确了"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总目标、发展大方向。文本认为,绿色丝绸之路包含着倡导环保、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内涵;健康丝绸之路蕴藏着以人为本、弘扬中医文化等内涵;智力丝绸之路彰显着人才兴国、全方位创新、贡献中国智慧等内涵;和平丝绸之路融汇着相互依存、文化包容互鉴等内涵。文本建议:通过扶持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强医疗卫生合作交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事务;着力突破
为了探讨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探讨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与中国相邻的亚洲各国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韩国韩中思想文化研究所联合发起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对于亚洲各国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国、韩国、美国的三十多位专家和学者,围绕着会议主题进行了集中、深入的对话和讨论。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