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写作是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最能反映语文教学的效果。长期以来存在于中小学学生作文中的普遍性问题令人堪忧。论文结合语文新课标,回到语言本身。针对学生写作中陈腐不切、语言匮乏这两个问题进行反思性分析,并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供实际教学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写作;语言;立意;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83-02
引言:写作是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最能反映语文教学的效果。长期以来存在于学生作文中的普遍性问题令人堪忧:作文中看不到想象的足迹,句子之外,感受不到思想的灵动。寡淡的诗意和“假、大、空”的道德口号显现出学生写作个性的缺失。学生越来越怕写作文,教师越来越越怕判作文。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我想试从语言本身入手去探讨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杜夫海纳说:“只要语言本身含有意义,它就是表现性的;它像是把自己所表示的对象的活生生呈现摆在我们面前。” 然而,人对外物的感觉是具体的、个别的、独特的,如何去描述,这和言语主体的思想、情感、学养、个性等方面密切相关,正如池田大作所说:“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针对学生写作中陈腐不切、语言匮乏这两个问题我进行了反思性的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供实际教学参考。
1激活人文内涵,教会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语言
伽达默尔说,“我们用学习讲话的方式长大成人,认识人类并最终认识我们自己。” 我从伽达默尔的话中得到启示:人的成长和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双方都连续渐变的动态过程。对语言的理解源于生活经验。学习者只有在有意义的真实情境中使用语言,才能学会语言。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在课堂中尽量避免学生片面理解甚至误解词汇含义呢?我以为教师应激活人文内涵,于情境中教会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言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世界的认知,同时对世界的认知反作用于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对于语意的误解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对世界的认识。记得曹文轩教授曾说,“虚伪”和“假”,是中国作家一直区别不开的两个概念。虚伪是道德范畴的问题而假则是一个必要的东西。当人类第一次把树叶遮在他的羞处时,假就已经开始了。如果在炎热的夏天,为什么还要拿个东西遮住,拿掉不是更真实吗?但这正是文明的开始,这正是文明的第一步,假从这个地方已经开始了。
我们却常常把这对概念混为一谈,只要认为是不真实的,就说是虚伪。试举个例子,老师每天上课,能穿一个三角裤衩去吗?天气再炎热,你都得着装得体,非常庄重地站在讲台上。不能因为夏天热,不管什么场合都袒胸露背。这个就是假,假是必要的。
再如《荷塘月色》:“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这句话所描述的景象平常得很,倘若不经过语序的颠倒完全可以表达为:树将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为月光留下几段空隙。但正是由于作者独特的言语表达方式,使树、月光、空地之间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学生也是通过这一独特的言语表达方式才能真正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只有在意义的真实情境中使用语言,才能学会语言。
2引导学生对意象要有完整的情韵认识
袁行霈先生指出:“诗歌语言的情韵义是由于诗人反复使用逐渐涂上去的,这种情韵义在诗里所起的作用,有时甚至比词语的原有意义更重要,它可以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和联想,使诗的含义更丰富饱满。” 而有创意地写作常常是人的感性部分在起作用,有意义的作文教育活动总是充满着诗意和想象,满载生命的张力。
下举一列:
提到柳意象,学界一般认为,发轫于《诗经》,形成于六朝,盛行于唐宋。
走进《采薇》一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从前我走的时候,杨柳还正在春风中摇曳;现在我回来,天已经在下大雪了。
这句诗实际上反应的是一种很典型的民间生活场景:砍下柳枝围院子。所以,柳可以当作家庭生活的象征,当作家乡的象征。
在诗歌中,人作为审美的主体,情感的主体对客观物象的感受不会是平面的。一旦审美活动开始,眼前的物象就会因审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染上特定的色彩。今昔的景物在作者心中形成了强烈比照,真是“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由此产生的情愫使“柳”在他眼里变得多愁且脆弱。阿恩海姆曾举例说,垂柳本来看上去不会是“悲哀”的,人们之所以觉得它悲哀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柳丝柔长,象征情意绵绵;纷舞不定的柳絮又与游子飘零、分离时的离情别绪飞扬合拍;柳枝下垂,和离别之人压抑低回的情态同构。柳生长于春天,它的荣枯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年华易老,岁月流逝的沧桑感。这样,柳在人们心中便有了相思、离别以及岁月流逝之感。
情感丰富了,文才能由心生。打开思路,展开想象之翼便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然而,对于写作光有情感的蓄积和想象还远远不够。叶圣陶先生说:“有时候有种种观感凝结成一种意境,觉得要把这种意境化为文字,心里才畅快,也就要写作了。” 将“观感凝结成一种意境”,它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敞开心灵;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从此进入因互动而生成的生命化情境;意味着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在对话中进行深度体验和多维反思,学生通过感受意境,将自己的感触凝结,觉得想要说话并不断在脑海里组织语言时,便是《论语》中所说的“不悱不发”了。
学生只有对语言的情韵意有了认识,在普通的物象身上找到自身的情感蕴蓄,才能触发内心的独特感受,这样抒写出的文字也才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感悟。
现以“树”为例:
在当堂写作课上让学生以“树”为对象,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这是一道开放性作文题。然而,测试结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直接以“树”为题,用老套的手法,描写一棵树,表达自己对这颗树的热爱。没有任何的新意,字里行间感觉不到孩子们的个性……一篇篇文章思路狭窄、陈词滥调,让人不堪入目。 当我出示下列幻灯片时,学生不由发出感叹:“原来有这么多关于树的故事呀!”
(幻灯片一)
独树一帜 耕耘树艺 火树银花 蒹葭倚玉树 剑树刀山
枯树生花 暮云春树 蚍蜉撼树 琼林玉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切树倒根 树碑立传 树倒猢孙散 树德务滋 树大招风
双斧伐孤树 上树拔梯 铁树开花 瑶林琼树 ……
(幻灯片二)
1. 树欲静而风不止。
2. 桃李不成,下自成蹊。
3. 大树招风,小树易折。
4. 参天大树,叶落归根。
5.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6. 山中有直树, 世上无直人。
7.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8.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9. 十年植树百年树人。
……
学生看完幻灯片后,再动笔写作,思路立刻打开了,光从写作题目上看就充满了他们自己的生活的影子:《我心中的绿》、《蒹葭倚玉树》、《我与大树有个约定》、《天天都有绿色》、《铁树开花》、《蓝色的树》……从这个教学片断上看,既没有复杂的环节,也没有花哨的表演却吸引了孩子们的心,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其根本在于语言本身的魅力,词汇丰富了,就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全方位的参与到写作中来。教师具备一定文化积淀,善于梳理知识,通过引导讲解,让物象染上学生自己生活经验里的主观感受,由此生发出的文字就有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和语感,也就更具个性。
3边读边改,美化语言
学生的语言错误只不过是学生语言学习不同阶段的真实反映,学生会按自己的进程发展。教师要容许学生犯错误,要以辅助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冒险,大胆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即使不准确,也不是失败者,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写。
刘大魁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作文写完了,一定要读一读,放出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检查一下自己的文章是不是读得上口,是不是听得入耳。
适时介入言语,把“意”有声化,有形化。当感觉进入大脑后,为了正确、全面、深入地认识客观事物,求得主客观的统一,就必须有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也必须同时让语言有更多更深的介入,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所写的内容和想要表达感受便会愈发明晰起来,在反复朗读中学会自己修改文章。
作为教师,要有强烈的说写意识,让学生保持一种言语倾吐的状态,并且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去表达。处在这样一种积极而活跃的状态中,写出的文章就是“水到渠成”。此外,教师还要利用修改、展示、总结等环节,引导学生对语言自觉关注,看看怎么说才能具体、流畅、清晰,从而更好的展现语言艺术的魅力。
语言之于文学,犹如生命之于生物,具有本体价值。这便启示我们在写作中尤其是中学教育的语文写作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认识和积累,这种认识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识字写字,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读中学写”的理念始终贯穿,在讲解语言赏析语言的过程中巧妙地将文化内涵融入语言,让其本身所承载情韵义得以复苏。学生脑海里对语言所蕴涵的意义越丰富,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也就越丰富、越深刻。“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倘若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独特的语感和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出发来进行写作练习,那么我们学生写作中立意陈旧、语言匮乏的病症,应该能够得以缓解。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语文<蔚蓝的王国>》.[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作家出版社.1999
[5]《诗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朱光潜美学文集》.[M].第2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7]彭国忠.《文史知识<说“折柳赠别”>》.[M].1999
[8]鲁道夫·阿思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 .腾守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0]欧阳修《六一诗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1]伊尔顿;王逢振 译.《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2]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蒋仲仁.《说话和作文<认真学点语文>》.北京出版社.1983年
[14]叶圣陶.《语文随笔》.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15]朱自清.《文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关键词:中学生写作;语言;立意;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83-02
引言:写作是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最能反映语文教学的效果。长期以来存在于学生作文中的普遍性问题令人堪忧:作文中看不到想象的足迹,句子之外,感受不到思想的灵动。寡淡的诗意和“假、大、空”的道德口号显现出学生写作个性的缺失。学生越来越怕写作文,教师越来越越怕判作文。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我想试从语言本身入手去探讨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杜夫海纳说:“只要语言本身含有意义,它就是表现性的;它像是把自己所表示的对象的活生生呈现摆在我们面前。” 然而,人对外物的感觉是具体的、个别的、独特的,如何去描述,这和言语主体的思想、情感、学养、个性等方面密切相关,正如池田大作所说:“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针对学生写作中陈腐不切、语言匮乏这两个问题我进行了反思性的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供实际教学参考。
1激活人文内涵,教会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语言
伽达默尔说,“我们用学习讲话的方式长大成人,认识人类并最终认识我们自己。” 我从伽达默尔的话中得到启示:人的成长和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双方都连续渐变的动态过程。对语言的理解源于生活经验。学习者只有在有意义的真实情境中使用语言,才能学会语言。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在课堂中尽量避免学生片面理解甚至误解词汇含义呢?我以为教师应激活人文内涵,于情境中教会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言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世界的认知,同时对世界的认知反作用于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对于语意的误解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对世界的认识。记得曹文轩教授曾说,“虚伪”和“假”,是中国作家一直区别不开的两个概念。虚伪是道德范畴的问题而假则是一个必要的东西。当人类第一次把树叶遮在他的羞处时,假就已经开始了。如果在炎热的夏天,为什么还要拿个东西遮住,拿掉不是更真实吗?但这正是文明的开始,这正是文明的第一步,假从这个地方已经开始了。
我们却常常把这对概念混为一谈,只要认为是不真实的,就说是虚伪。试举个例子,老师每天上课,能穿一个三角裤衩去吗?天气再炎热,你都得着装得体,非常庄重地站在讲台上。不能因为夏天热,不管什么场合都袒胸露背。这个就是假,假是必要的。
再如《荷塘月色》:“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这句话所描述的景象平常得很,倘若不经过语序的颠倒完全可以表达为:树将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为月光留下几段空隙。但正是由于作者独特的言语表达方式,使树、月光、空地之间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学生也是通过这一独特的言语表达方式才能真正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只有在意义的真实情境中使用语言,才能学会语言。
2引导学生对意象要有完整的情韵认识
袁行霈先生指出:“诗歌语言的情韵义是由于诗人反复使用逐渐涂上去的,这种情韵义在诗里所起的作用,有时甚至比词语的原有意义更重要,它可以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和联想,使诗的含义更丰富饱满。” 而有创意地写作常常是人的感性部分在起作用,有意义的作文教育活动总是充满着诗意和想象,满载生命的张力。
下举一列:
提到柳意象,学界一般认为,发轫于《诗经》,形成于六朝,盛行于唐宋。
走进《采薇》一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从前我走的时候,杨柳还正在春风中摇曳;现在我回来,天已经在下大雪了。
这句诗实际上反应的是一种很典型的民间生活场景:砍下柳枝围院子。所以,柳可以当作家庭生活的象征,当作家乡的象征。
在诗歌中,人作为审美的主体,情感的主体对客观物象的感受不会是平面的。一旦审美活动开始,眼前的物象就会因审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染上特定的色彩。今昔的景物在作者心中形成了强烈比照,真是“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由此产生的情愫使“柳”在他眼里变得多愁且脆弱。阿恩海姆曾举例说,垂柳本来看上去不会是“悲哀”的,人们之所以觉得它悲哀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柳丝柔长,象征情意绵绵;纷舞不定的柳絮又与游子飘零、分离时的离情别绪飞扬合拍;柳枝下垂,和离别之人压抑低回的情态同构。柳生长于春天,它的荣枯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年华易老,岁月流逝的沧桑感。这样,柳在人们心中便有了相思、离别以及岁月流逝之感。
情感丰富了,文才能由心生。打开思路,展开想象之翼便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然而,对于写作光有情感的蓄积和想象还远远不够。叶圣陶先生说:“有时候有种种观感凝结成一种意境,觉得要把这种意境化为文字,心里才畅快,也就要写作了。” 将“观感凝结成一种意境”,它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敞开心灵;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从此进入因互动而生成的生命化情境;意味着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在对话中进行深度体验和多维反思,学生通过感受意境,将自己的感触凝结,觉得想要说话并不断在脑海里组织语言时,便是《论语》中所说的“不悱不发”了。
学生只有对语言的情韵意有了认识,在普通的物象身上找到自身的情感蕴蓄,才能触发内心的独特感受,这样抒写出的文字也才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感悟。
现以“树”为例:
在当堂写作课上让学生以“树”为对象,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这是一道开放性作文题。然而,测试结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直接以“树”为题,用老套的手法,描写一棵树,表达自己对这颗树的热爱。没有任何的新意,字里行间感觉不到孩子们的个性……一篇篇文章思路狭窄、陈词滥调,让人不堪入目。 当我出示下列幻灯片时,学生不由发出感叹:“原来有这么多关于树的故事呀!”
(幻灯片一)
独树一帜 耕耘树艺 火树银花 蒹葭倚玉树 剑树刀山
枯树生花 暮云春树 蚍蜉撼树 琼林玉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切树倒根 树碑立传 树倒猢孙散 树德务滋 树大招风
双斧伐孤树 上树拔梯 铁树开花 瑶林琼树 ……
(幻灯片二)
1. 树欲静而风不止。
2. 桃李不成,下自成蹊。
3. 大树招风,小树易折。
4. 参天大树,叶落归根。
5.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6. 山中有直树, 世上无直人。
7.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8.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9. 十年植树百年树人。
……
学生看完幻灯片后,再动笔写作,思路立刻打开了,光从写作题目上看就充满了他们自己的生活的影子:《我心中的绿》、《蒹葭倚玉树》、《我与大树有个约定》、《天天都有绿色》、《铁树开花》、《蓝色的树》……从这个教学片断上看,既没有复杂的环节,也没有花哨的表演却吸引了孩子们的心,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其根本在于语言本身的魅力,词汇丰富了,就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全方位的参与到写作中来。教师具备一定文化积淀,善于梳理知识,通过引导讲解,让物象染上学生自己生活经验里的主观感受,由此生发出的文字就有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和语感,也就更具个性。
3边读边改,美化语言
学生的语言错误只不过是学生语言学习不同阶段的真实反映,学生会按自己的进程发展。教师要容许学生犯错误,要以辅助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冒险,大胆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即使不准确,也不是失败者,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写。
刘大魁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作文写完了,一定要读一读,放出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检查一下自己的文章是不是读得上口,是不是听得入耳。
适时介入言语,把“意”有声化,有形化。当感觉进入大脑后,为了正确、全面、深入地认识客观事物,求得主客观的统一,就必须有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也必须同时让语言有更多更深的介入,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所写的内容和想要表达感受便会愈发明晰起来,在反复朗读中学会自己修改文章。
作为教师,要有强烈的说写意识,让学生保持一种言语倾吐的状态,并且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去表达。处在这样一种积极而活跃的状态中,写出的文章就是“水到渠成”。此外,教师还要利用修改、展示、总结等环节,引导学生对语言自觉关注,看看怎么说才能具体、流畅、清晰,从而更好的展现语言艺术的魅力。
语言之于文学,犹如生命之于生物,具有本体价值。这便启示我们在写作中尤其是中学教育的语文写作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认识和积累,这种认识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识字写字,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读中学写”的理念始终贯穿,在讲解语言赏析语言的过程中巧妙地将文化内涵融入语言,让其本身所承载情韵义得以复苏。学生脑海里对语言所蕴涵的意义越丰富,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也就越丰富、越深刻。“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倘若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独特的语感和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出发来进行写作练习,那么我们学生写作中立意陈旧、语言匮乏的病症,应该能够得以缓解。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语文<蔚蓝的王国>》.[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米盖尔·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作家出版社.1999
[5]《诗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朱光潜美学文集》.[M].第2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7]彭国忠.《文史知识<说“折柳赠别”>》.[M].1999
[8]鲁道夫·阿思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 .腾守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0]欧阳修《六一诗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1]伊尔顿;王逢振 译.《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2]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蒋仲仁.《说话和作文<认真学点语文>》.北京出版社.1983年
[14]叶圣陶.《语文随笔》.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15]朱自清.《文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