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培养:自悟自育更有效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etchupb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历高、整体素质好的青年教师不断充实到教学一线,但他们身上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自视过高,工作起来怕苦怕累,总嫌收入低,与自己的付出不成比例。如何解决青年教师的这些问题,使他们能够端正认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找到了切入点……
  我校有位退休教师叫王景德,已近80岁。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又遭冲击下放劳动,直至上个世纪70年代末才得以平反,重新工作。王老师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起早贪黑地工作,把多年积压的工作热情全部释放出来,多次被评为教育先进工作者。
  1988年,王景德老师退休之后,祖孙三代同堂,8口之家挤在宣武区牛街不足50平方米的3间小平房里。两个儿子儿媳均下岗,老伴儿又得了尿毒症,那时身患直肠癌的王老师每月的工资是全家生活的唯一来源。
  后来,王老师的儿子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看锅炉的工作,可工资仅几百元。由于工作地点离家过远,所以王老师的儿子每次上下班都要骑3个多小时的车。王老师总是教育儿子,要感谢党,如果不是党的关怀,就连这样的工作咱也难以找到。王老师的儿媳找到的工作多是没人愿干的夜间电梯工或饭店卫生间的清洁工,但她们都安之若素,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他们吃苦耐劳的淳朴品质令人肃然起敬。经常摆在王老师家餐桌上的菜是一碟酱豆腐,一碟老咸菜,全家围坐在一起吃饭,甘之如饴。王老师偶尔出去潇洒一回——吃个炸糕喝碗粥,便是他难得的消费了!尽管家境艰难,尽管自己患有直肠癌,但是王老师严格要求自己,每年的医药费从不超支……王老师一家生活虽然拮据,但他们知足常乐,全家和睦,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鉴于王老师家的实际困难,我们每年都变换着方式、变换着人员去看望王老师,这成了我校党政工团工作议程上的大事。我们这样做可谓一箭双雕:从表层上看,这是我们在慰问生活困难的退休职工;从深层次看,这是我们在借机教育青年教师——每次前去的教师回来后心情总是沉甸甸的,都感触颇深。王老师顽强的毅力、豁达的胸襟,王老师一家知足常乐、隐忍自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家庭成员克服困难共渡难关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青年教师的心灵,触动了他们的思想。不用学校领导多说什么,他们就会在与同龄人不同境遇的比较中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发奋努力。
  让新一代的年轻人亲临教育现场,自己去观察,去思考,自己教育自己,这远比我们刻板枯燥的说教更有力量,效果更好。
  我们曾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张艺谋拍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大家在震撼之余,思想深处却认为这与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很难相信现在还会有如此落后的地方。
  为了增强教育效果,2001年春,我们组织部分青年教师来到张艺谋拍片地点附近的河北省怀来县H小学。
  在H小学,我们请校长做了简短的情况介绍后,便让我们的年轻教师和他们的同龄人自由交谈,了解情况。原来,该校只有6名教师,其中有3名是公办教师,3名是民办教师。他们从未享受过双休日,星期六要上一天的课。寒暑假,学校组织建校劳动,不给任何补助,任何人不能请假,否则岗位就没有了。公办教师月薪只有四五百块钱,比北京市同级教师得少千元上下,民办教师的工资就更低了。教师们如此微薄的工资,竟然还曾被拖欠了30个月之久。学生用的课桌四条桌腿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两个孩子用起来,就像在压跷跷板,桌面千疮百孔凹凸不平,课桌有桌斗儿,可没桌底儿,孩子们的小破书包都挂在课桌旁边。学校地处塞外高寒地区,因为没有经费买煤,所以过完春节,教室内临时搭的高炉就被拆了,学生小脸儿冻得通红……
  这所小学条件的艰苦比“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学校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这6名年轻教师忠于职守,不为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所吓倒,不为外面精彩的世界而心动,不仅牢牢地坚守着这块教育阵地,而且连创佳绩,教学成绩非常可观,让附近的学校刮目相看。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啊!
  看到这些,我们的教师惊呆了,无不感叹中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感到身在北京生活工作是多么的优越、多么的幸福啊!
  正是由于有这一系列的工作铺垫,艰苦奋斗的思想在教师们的心中扎下了根,所以在2005年北京市推进的支教工作中,我校的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
  我们的支教对象是北京延庆县八里庄小学。八里庄小学坐落在塞外延庆山区,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落后,教学设备非常简陋,教师的生活条件很差,学校没有宿舍,首任支教教师陈莉梅每天要从住处骑四五十分钟的车才能赶到学校。教师的伙食就更为简单了,一周之内就一个菜——熬白菜土豆。但陈莉梅老师从不叫苦喊累,从不怨天尤人,她教数学、语文两科,兼班主任,这在全区支教教师中是独一无二的。陈老师因表现出色被评为北京市支教先进个人,我校也被评为北京市支教先进单位。陈老师支教期满,她的继任者——邓蕊老师在陈老师工作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想办法,工作成绩突出,刚到任半个月,就在延庆县普教系统基本功大赛中夺得二等奖。
  我们组织过多次诸如此类的活动,每次我们都不事张扬。让年轻人自悟自育是我们追求的培养青年教师的最高境界。这样的教育犹如春风化雨,拨动了青年教师的心弦,使他们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编辑:许丽艳
其他文献
摘要北京市实施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学区制改革从单一行政区划向学术性组织转变,集团化办学由单一集团化向多种办学模式转变,组织实施由自由组合型向行政任务驱动型转变。针对当前改革中出现的改革动能减弱、行政成本上升、经费保障缺乏长效投入机制以及其他集团化办学遭遇的瓶颈问题,建议建立学区制和集团化办学的规范和激励机制,加强管理和办学模式的体制机制建设,建立改革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探索队伍建设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首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北京教育学院的发展息息相关。北京教育学院是首都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培训机构,1994年与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合并,2000年与北京成人教育学院和北京实验大学合并,学院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得到了加强,这些都为北京教育学院职能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历史视点    1、全员培训,
摘要对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小学学校管理》转载的文章来源、作者、基金项目等情况进行统计。对研究者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基础教育管理的变革、学校办学活力激发、学校集群发展、教师配置、教师减负、学生课后服务等热点问题所做的讨论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学校管理研究年度报告;新中国成立70年;学校办学活力;学校集群;教师配置;教师减负;课后服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2008年,我参加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研修班学习的时候,第一次听到“生本”的概念,第一次观摩“生本”课例,我心中的疑问是课堂是学生在活动和展示,那么,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何在?带着问题,我再次走进“生本”的课堂,在广州华阳小学的课堂上感受到学生的张扬和灵动,我震撼了。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生本”的本质,我用心品读了郭思乐教授编著的《谛听教育的春天》。  郭思乐教授在长期的研究实验中形成了“生本”的理念
月度看点  关键词一:“一人一号”  2017年3月24日,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正式启用。该系统首次完成了各级各类教师全面信息的采集工作,建立了全国教师基础信息库。系统建设遵循“两级建设、五级应用,分级管理、属地运行,统一规划、地方定制,及时更新、深度应用”的总体思路,将通过高效采集、定期更新,有效整合教师信息。确保教师“一人一号”,以大数据分析为教师工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大谢说事:教师管理将
摘要振兴乡村要从振兴乡村教育开始。乡村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始终处于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当前乡村教育正在进入“小众化”时代,乡村教育现代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和现实可能。要把握新时代乡村教育的自然性、本土性、开放性、融合性和自治性等典型特征,发展有品质、有质量的乡村教育,实现乡村教育的一体化发展、本土化发展、差异化发展、精准化发展、优质化发展。  关键词新乡村教育;乡村振兴;小众化;战略转型;本土
摘要通过对北京市六位青年教师的案例研究,分析当前我国普通中学青年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途径及面临的问题。研究发现,青年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主要通过自主学习、磨课做课、课题研究、教学反思等途径来实现。建议为青年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提供立体化多维度的真正支持和专业引导。  关键词青年教师管理;教师专业发展;自主学习;“做课”;教学反思;关键事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
胜任特征理论及胜任特征模型是当代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兴起与发展为校长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国内在对校长胜任特征进行研究时,多把小学校长和中学校长混为一谈,专门针对小学校长的胜任特征开展的研究较少。但实际上,小学校长与中学校长的素质是不同的。  笔者认为,校长胜任特征维度类似于素质结构,是一种宏观的东西,我们常常把它看做表面特征,或者一级指标。我们所总结的校长
某大城市的一位区教育局长曾经找过我,希望我带领专家团队为该区百所小学的每所学校都逐一提炼出四个字或者八个字的办学特色,使得百所学校互相之间都不相同,“一校一品”。我断然拒绝了。我认为,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互相之间哪有那么多的不同?何况还是同一区域内的小学。刻意地为这些学校贴上四字或者八字的标签,既显得简单粗暴,也不符合学校发展实际,更背离了小学教育的共性追求和基本规矩。  我国学校特色建设在
胜任力理论及胜任力模型是当代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兴起与发展为校长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在中国,从胜任力建模与测评角度对中小学校长的胜任力进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何谓胜任力模型    1.胜任力  胜任力有时也称胜任特征。1973 年,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克莱兰(David McClelland)发表《测量胜任力而不是智力》一文后,胜任力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