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习作;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6(B)-0071—0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小学生作文是小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心声的练习,能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想和想象,注意描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事情。”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小学生作文还存在下面的现象:怕——无话可写,编——假话连篇,抄——东拼西凑,空——华而不实。究其原因,发现主要是学生缺少习作的素材。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呢?
一、观察。寻找习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向大自然,尤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刻刻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并让学生把学校、家庭、社会中出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或人物及时记录下来。如,天空中的不明飞行物、一次同学之间的争执、外出游玩见闻等等,都是很好的习作素材,教师要让学生及时捕捉并记录下来。
二、实践。丰富习作素材
习作与生活经验密切关联,对于学生来说,酸甜苦辣皆有营养,喜怒哀乐都是文章。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为学生设计各种有趣的实践活动和游戏。比如,让学生布置墙报、办展览、编报刊,进行调查、采访活动,开展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活动,举办讲故事、写字、画画、手工制作等比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相当放松,能够畅所欲言。最后教师及时让学生把活动的经过,活动中发生的事情,自己参加活动的收获等记录下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学生的习作内容也会随之丰富起来。
三、阅读。挖掘习作素材
从阅读教学中吸取营养,挖掘习作素材。“文章是例子”,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在佳段精彩处仿写,情节简略处扩写,故事结尾处续写,变换题材再改写,这些都是我们常用的方法。每一篇课文中总有新词出现,句式也不尽相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体会并掌握课文中语言表达的技巧,并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断记在读写笔记上,熟读成诵,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变成自己素材库中的一砖一瓦。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平时多看一些课外书刊,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如读报、听广播、看电视等等,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同时,还提倡学生互相借阅手中的课外读物,互相学习交流,让他们在多向多边活动中感受名著的魅力,汲取语言精华,丰富习作素材。
四、应用。处理习作素材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要及时利用早会、班队会等活动,开展“一句话新闻”、“精彩一分钟”、“班级小广播”等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在生活、电视、报纸中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如,介绍家乡的特产、名胜古迹,讲一讲每日新闻、故事、路上见闻……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开辟“作文展示栏”,成立记者站、编委会,让学生互改互评作文,并让学生写好作文,随时投稿,只要有好文章每周一就可贴在“作文展示栏”中。同时,每个月让学生们评比一次谁的习作多,谁的习作好,好的文章教师积极向校刊和其他期刊推荐发表。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唯有丰富的积累,习作时才能文思如泉涌,解决“无米之炊”之难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观察,乐于参与,善于思考,敢于发言,进而积累习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6(B)-0071—0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小学生作文是小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心声的练习,能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想和想象,注意描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事情。”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小学生作文还存在下面的现象:怕——无话可写,编——假话连篇,抄——东拼西凑,空——华而不实。究其原因,发现主要是学生缺少习作的素材。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呢?
一、观察。寻找习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向大自然,尤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刻刻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并让学生把学校、家庭、社会中出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或人物及时记录下来。如,天空中的不明飞行物、一次同学之间的争执、外出游玩见闻等等,都是很好的习作素材,教师要让学生及时捕捉并记录下来。
二、实践。丰富习作素材
习作与生活经验密切关联,对于学生来说,酸甜苦辣皆有营养,喜怒哀乐都是文章。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为学生设计各种有趣的实践活动和游戏。比如,让学生布置墙报、办展览、编报刊,进行调查、采访活动,开展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活动,举办讲故事、写字、画画、手工制作等比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相当放松,能够畅所欲言。最后教师及时让学生把活动的经过,活动中发生的事情,自己参加活动的收获等记录下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学生的习作内容也会随之丰富起来。
三、阅读。挖掘习作素材
从阅读教学中吸取营养,挖掘习作素材。“文章是例子”,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在佳段精彩处仿写,情节简略处扩写,故事结尾处续写,变换题材再改写,这些都是我们常用的方法。每一篇课文中总有新词出现,句式也不尽相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体会并掌握课文中语言表达的技巧,并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断记在读写笔记上,熟读成诵,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变成自己素材库中的一砖一瓦。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平时多看一些课外书刊,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如读报、听广播、看电视等等,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同时,还提倡学生互相借阅手中的课外读物,互相学习交流,让他们在多向多边活动中感受名著的魅力,汲取语言精华,丰富习作素材。
四、应用。处理习作素材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要及时利用早会、班队会等活动,开展“一句话新闻”、“精彩一分钟”、“班级小广播”等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在生活、电视、报纸中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如,介绍家乡的特产、名胜古迹,讲一讲每日新闻、故事、路上见闻……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开辟“作文展示栏”,成立记者站、编委会,让学生互改互评作文,并让学生写好作文,随时投稿,只要有好文章每周一就可贴在“作文展示栏”中。同时,每个月让学生们评比一次谁的习作多,谁的习作好,好的文章教师积极向校刊和其他期刊推荐发表。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唯有丰富的积累,习作时才能文思如泉涌,解决“无米之炊”之难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观察,乐于参与,善于思考,敢于发言,进而积累习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