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第一神抄《登高》神在哪里?

来源 :智慧少年·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u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视剧《庆余年》里,从现代穿越过来的男主范闲默写这首《登高》,一战成名,几乎爬上了文坛第一宝座。那么,《登高》到底好在哪里呢?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歌赏析
  按美感来说,诗分两种:一种是不需要解释的,读一遍,诗意扑面而来;另一种是不知道它好在哪里,需要花点时间细细琢磨才行。写下《登高》那一年是公元767年,杜甫56岁,距离去世只有三年。他离开成都,在夔州(奉节白帝城)生活。朋友帮忙,给了他40亩贫瘠的土地,然而,此时杜甫已经疾病缠身。安史之乱后,大唐气象不再,朋友们也一个个离世,时不我待,寂寥满身,就是这样一个老者,在秋天登上了山頂高台:秋风萧瑟,猿声凄哀。这很容易让他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颠沛流离,人无所托。
  悲愤出诗人。老年杜甫的诗已臻化境,炉火纯青。此时的《登高》“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单是工整的格律技巧,几乎碾压所有唐诗。律诗每首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必须一韵到底;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登高》中,“回”、“来”、“台”和“杯”押韵;三、四句严对:“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对“滚滚”;“下”对“来”;后几句同样字、词对仗工整,句子之间也构成严对。因此,古人对《登高》的评价是“古今七言律诗第一”。它就是律诗的模版,除了杜甫,谁都写不出来,哪怕诗仙李白也不可以。
  盲目追求对仗的工整而忽视内容,最后往往会沦落为打油诗,但是《登高》却不会这样,它的四联如从心中自然流出,如风行水上,毫无阻碍。而且,就算有悲戚,作者的心胸依然是壮阔的,他胸中怀有天下,才写得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意境开阔的句子,虽为悲歌,却是“拔山举鼎”式的悲歌,带给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哀,而是悲壮,不是眼光狭小,而是心胸阔大。
  
  ★诗人故事
  杜甫出身于世家大族,七岁就能写诗,九岁编过诗集,他才华横溢,满腔报国热忱。和李白的飘逸脱俗不同,他更像是我们身边现实生活的记录者,忠实地记录着经历的种种。他一生经历几次大的变故:科考受挫;受当朝丞相的阻挠,仕途不顺利;晚年赶上安史之乱,生活动荡而漂泊。这些,他都一笔一笔,用诗歌详尽地加以记录,从社会观感到平日所见,无不存于笔底。也正因为这样,他的诗歌交织着节序之哀、时世之悲与身世之叹。有人说,杜甫活了五十九岁,却好像活了两百岁。他一生经历,几乎浓缩了个体生命所能经受的全部苦难。一心想要匡扶社稷,却总是身处江湖之远;半世穷困漂泊,深愧妻子儿女,饱尝现实的沉痛却始终不改悲悯之心。他的1500首诗篇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精雕细琢却又浑然天成。不仅在内容上是这样,就连形式、技法、风格也是兼容并包,博大精深。余秋雨说:“人世对他,那么冷酷,那么吝啬,那么荒凉;而他对人世却完全相反,竟是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丰美。这就是杜甫。”
其他文献
在大多数人眼中,手工织布、草木染色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但如今,侗族织娘赖蕾织出的土味侗布,却成为时尚设计师们青睐的面料。几年内,用她的土布做的服饰和包,两次登上巴黎时装周的舞台。  三宝侗寨至今还保留着织布的习惯,不同村寨织出的手织布千差万别。在离家上学时,母亲送给赖蕾一百匹上好的侗布,让她好好保存。那时的赖蕾,对侗布完全不感兴趣,油画专业的她甚至把母亲亲手织的侗布全画了油画。  直到有一年,赖蕾
期刊
一个特别的夏天 …………  对于一直和外婆相依为命的小男孩正男来说,夏天是漫长而无聊的。暑假空旷的足球场上没有一个小朋友,而正男身边唯一的亲人——外婆,还要去糕点店打工。外婆对正男说,他的父亲出车祸死了,母亲则在很远的丰桥工作。  一天,正男在家收到一个包裹。因为要找印章,他翻出了母亲的照片和地址。突然在那一瞬间,他很想去找母亲。于是,就独自一人上路了。在街上,正男遇到女邻居和她的男友菊次郎。好心
期刊
近日,朋友圈被一组故宫主题的绝美照片刷了屏。照片中简约的构图、澄净的画面、和谐的色调、诗意的风景,每一处都散发着深远的意境,堪称一场魅惑的视觉盛宴。这些惊艳的作品,全部出自河南摄影师苏唐诗之手。  6年间,苏唐诗先后去故宫拍摄了40多次,故宫仿佛被他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和灵魂。他镜头中的故宫,褪去了盛世王朝往日的繁华,以一种泰然自若的姿态屹立于大地,打破了高高在上的建筑形象,变得更加鲜活而有温度。当他
期刊
高二那年,我因肥胖问题总被我爸嘲笑。他说:“别人读书越读越瘦,你倒好,越读越胖。”其实我知道他的言外之意是在说我学习偷懒,不够努力。  那是我人生中一段尤為灰暗的日子,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地学习。17岁的我似乎整天都在暗夜中行路,用非常难看的姿态匍匐向前,只能不断承受压力,任由身上的怨气悄悄沉淀为体重,作为一种无声的反抗。  但为了不让我爸继续用言语攻击我,我决定游泳减肥。  我找到一个游泳池,它在
期刊
常吃薯片的你肯定能发现,品客薯片和乐事袋装薯片长得很不一样。乐事薯片是各种椭圆形的变异,而品客的形状却长得像个马鞍。这种奇特的形状有个名字——双曲抛物面。  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普通薯片容易碎成两大片,但双曲抛物面就不一样了,因为小裂缝很难扩大成一长条裂缝,会“哗啦”一下扩散开来,所以双曲抛物面的薯片只能碎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很难碎成兩瓣,这就是几何之神赋予品客的超能力。这种“心机”设计,保证
期刊
《新闻联播》《新闻30分》《主持人大赛》……他参与的节目每部都是大作;合作过的同事称他为“定海神针”,是不可复制的存在;《主持人大赛》和《主播说联播》里,他是“行走的新闻库”,点评时引用新闻、网络梗更是信手拈来……他就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央视新闻播音部主任、《新闻联播》主播康辉。近日,一向朴实稳重的康辉开始越来越“皮”,多种传播方式的尝试更让他圈粉无数。  “怼言大师”  2019年7月25日的《新
期刊
南唐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应该是古代最为烧脑的一幅画。这件表面上和和气气的绢本画尺幅不大,纵不到半米,横也不过一米,画家却大开脑洞,画出了好几个在大家眼中“不可思议”的现象,其中最引入注目的,一是重屏,一是会棋。画中 4 位中年人背后有一面屏风,此屏风上又画一扇三面山水小屏风,整幅画有两个屏风,故画名曰“重屏”。至于会棋(下棋),它遮盖的复杂信息更为引人关注,且听我慢慢道来。  为什么画面上有两
期刊
生活是什么?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稳定的,但他不是,他对生活的渴望和对理想的坚持终究没能让他的人生多一丁点的快乐幸福!有的只是那理想与现实天壤之别的一颗心的距离。  他,就是画神梵高。读过《渴望生活》后,我對画神梵高的认识多了不止一点。我眼中的画神梵高比任何人都要热爱生活,比任何人都要努力地生活。  画神梵高无论是在矿场做一个默默无闻的牧师,还是去巴黎寻找艺术之路,他都比别人认真。但生活却似乎
期刊
深夜的黄河,落满了星星。  开始不多,只眼前一小片,被水波拉长了,像是一丛丛白色的水草。静静地凝望河面,神迹显现,白亮的星星一颗颗从水底悠悠地升上来。夜半,黄河被星星填满,成了人间储存星辰的密室。  天空圆圆地扣住旷野,河是窄长的一条,黄河之外,星垂四野。严严罩下来的星空,旮旮旯旯角角落落都是星星。它们大小不一、明暗不一、远近不一、高低不一、疏密不一。稠密处,分不出星星的颗粒,白茫茫一片,云絮一样
期刊
记得席慕蓉曾说:“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 时光静静流淌,于我,将沿途沉淀的“感动”捂暖了,递送给更多的人,便不辜负来世间走一遭的际遇。  年轻真好,年轻的人儿有亮晶晶的眼睛,追逐着阳光下一切美好的事物。《年少的水花永远荡漾》,除了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题,年少的我们还有欲说又无处诉的心情和心事。某天,因为肥被断言“懒”的“我”,遇见了瘦削的他——如光一般闪耀的男孩,携手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