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的审美教育初探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uesen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审美教育应该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使审美教育成为中学美术教育的一条主线。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审美
  学校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初中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初中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自然美、社会美, 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我们应该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作用。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二、三岁至十八、九岁之间。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少年时期,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步入青年时期。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初中学生教育的艰巨性。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 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構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 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2.审美情趣的培养
  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3.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象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象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象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 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象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美术不限于绘画。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美术的触角已伸向了商品经销、印刷工艺、建筑装饰和服装设计等广泛的领域。培养未来劳动者素质的美术教育,理应在上述这方面发挥作用。新编美术教材中, 列入了诸如纸盒包装,广告招贴、标志设计、折纸建筑等内容,都是为了教给学生实用美术的知识,并训练其进行实际设计的初步技能。这些课题内容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成为将来的设计师(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其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愿望和追求。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应该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使审美教育成为中学美术教育的一条主线,并用这条主线将视为独立分散的各课题联系起来,组成一部主旋律强劲的美育乐章。
  参考文献:
  [1]高壮壮.农村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浅谈[J].新课程(中学) 2015年01期
  [2]曾艺玲.试论新课程下中学美术课堂教学[J].求知导刊 2015年07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满足他们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学生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积累词汇;激发兴趣;拓展延伸  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教学语言知识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均要通过理解和表达
高校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政课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遵循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当今的时代特征,
改革春风刮起以后,高校对思政教学的体制不断的实施改革策略,使其实效性最大程度的彰显出来,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思政教学课程
摘 要:近年,随着中国经济体形式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改变,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大,职业院校也担负起了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重担。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才刚刚起步。  关键词:职业教育;日本;技能型人才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截至2008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已达1168所,横跨700多种专业,涵盖一、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  我国高职举办形式主要有三种:普通本科
在高等教育体制深入变革的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办学定位的重新确立,这直接影响到院校党员教育工作的发展取向。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的提出和“互联网+”背景下国
摘 要:《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
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是我国学术界内热议的问题之一.文章从中国知网中相关“研究生奖学金制度”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围绕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内涵、问题及对策三方面进行综述.
疑问代词的基本用法是表示疑问.现代汉语疑问代词主要有“谁、什么、哪、哪儿、哪里、怎样、怎么”等.疑问代词的“疑问”,并不是句法义,而是一种语用义,通常表示特指问.而表
摘 要:许多学生上网都没有明确的目的,上网后随意浏览,花在游戏类的网站占上网时间比例较大,我们应将一些优秀的教育网站介绍给学生,鼓励他们利用教育网站进行学习,各个学科可根据各自科目的特点,到网上寻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班主任还可通过班会,让学生讨论上网的利与弊,从而用学生来教育、影响学生。  关键词:网络;利与弊;正确;合理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上网已成普遍现象,作为班主任如何引导学
近年来语文教学中常常提到“长文短教,短文长教”,我认为在面对古文教学时,采取古文新教的方式能够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改变学生对于背诵、学习古文时的艰涩难懂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