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ers@Office

来源 :财经界·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yy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和历史是否如研究者所期待的那样赋予不同十年出生的人不同的秉赋和气质,而且恰好就在历法所测算的十进制之分水岭上?
  
  “谁要代表我,我就跟谁拼命!”
  在一个探讨80后是希望的一代还是迷茫的一代的专题策划中,一个网友不无愤激地如是写道。当《时代》把春树树立为中国80后的一个典范的时候,当诸多持有传统教育观念的人被韩寒、满舟以及后来的李想、茅侃侃等人冲击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我们相信他们仍然不足以代表整个80后。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积聚了80后的关键特质?
  以一种蹩脚研究者的姿态来分析,人的特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塑造,家庭教育、时代背景、历史性大事、学校教育、亚文化圈子、技术条件、经济状况(经历过大萧条的人更懂得钱为何物),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就一代人而言,要探究他们的共同特质,挖掘时代里的大事是不可避免的。看起来,80后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中:①金字塔式权力逐渐分散;②分配逐渐依靠贡献而不是关系;③伪道德家们痛心疾首;④知识普及,伪知识分子和小知识分子泛滥;⑤多元化,必须接受和容忍“异类”;⑥诱惑更加多样;⑦莫名其妙的纪律越来越讨厌;⑧有些人不知为什么就红得发紫;⑨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得黑白颠倒;⑩心情好坏非常重要; 越来越多的人自以为是。
  许多观察家都打算把邓小平开创的市场导向的改革视为一个关键因素。但是整个1980年代,那些所谓的80后是难以深刻体会权力逐渐货币化的真实“魅力”的。官倒、双轨制、《为钱正名》(张维迎1983年发表于《中国青年报》)、国企放权让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方兴未艾的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划生育运动等如火如荼的时候,80后的人可能刚刚撇弃了奶嘴,唱着“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奔赴幼儿园。80后被真正塑造应该是在1990年代以及本世纪初期—我们不必理会“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经验主义结论。尽管童年的记忆仍然被许多人说道,但是多啦A梦、一休、舒克和贝塔能在多大程度上书写他们的品格和气质仍然值得商榷。
  《管理学家》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希望能触摸到80后员工的某些特质。首先,他们肯定是网络的一代,因为我们的调查问卷是通过网络发放和回收的;其次,我们没有描摹全貌的野心,这个调查的愿景充其量是当个摸象的瞎子而已;再次,无论我们摸到的是象的尾巴还是鼻子,我们都的确摸到了;最后,我们甚至无意把80后和70后或者90后等做比较,我们只想知道80后到底是怎么样看待工作和生活的。
  
  关于生活方式的片影
  
  80后是否已经形成了对生活方式的成熟看法?在对未来收入没有明确的预期之前,我们难以明确地说是或者否。在被调查者的生活元素中,其优先顺序是:“播客、极客、威客、博客、换客、维客、拼客、淘客等之一”(54%)、“二十几岁还喜欢吃零食”(47%)、“熬夜就像吃方便面一样,懒觉睡到闹钟变哑”(44%)、“理解、同情甚至鼓励gays or lesbians”(34%)、“最近对股市的兴趣很high”(31%)、“卡奴、房奴、车奴,是值得张扬的光荣称号”(25%)、“有特别的爱好,但是都与传统文化没有关系”(20%)、“不懂得如何把家弄得整洁一些”(20%)、“曾经甚至现在还喜欢情色电影”(19%)、“对星座、占卜或者塔罗牌这些玩意儿了如指掌”(19%)、“不怎么读书,除了网络小说之类的东东”(19%)、“我月光,我啃老,我快乐”(17%)、“在酒吧里闪电结识朋友”(10%)。
  这些生活元素的权重只是较好地反映了网络、牛市、改善的金融环境和非短缺经济、畸形的房地产市场、文化交融、新时空观、新媒体、城市社区文化的没落在80后生活中的影响。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至少在被调查者身上,凸现出一些特点。首先,时间观念模糊。80后在零食面前的“膜拜”,表明对三餐习俗的回避和抵触。至于“熬夜”与“睡懒觉”更是一个良好的注脚。第二,秩序感在部分80后身上缺失。第三,他们对同性恋者的不反对表明他们的开放姿态。当然,这或多或少是因为文化的交融有关。倒是让人觉得奇怪的是,“80后对朋友的概念的重新诠释”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支持,不过另一原因可能包含在网络的影响上。第四,80后是很实际的一代,所以对牛市的兴趣、对卡奴者光荣的姿态、对月光族等无所谓。然而遗憾的是,被调查者中的分化极其严重,仅仅有一项略微超过一半。在调查问卷的回收过程中,一方面有人向我们表示,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80后;另一方面,有被调查者觉得这样的调查毫无意义,因为拿它调查70后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工作满意度低
  
  在所有有效回复中,工作时间最长的是7年,最短的不足半年。平均而言,毕业年限是2.45年,“目前的工作是他们的第几份工作”的答案是2.4份。也就是说,被调查者一般一年换一个工作(公司)。同时在回答“你把目前的工作视为什么?”的时候,有45%的被访者回答是“汲取经验的途径”,24%认为是“谋生的手段而已”,16%的人认为是“更好工作的跳板”,只有10%的人认为是“事业”,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是“社会大学”。事实上,这表明绝大多数人对目前的工作状态是不满意的。
  80后对办公室里的哪些因素是非常厌恶的?调查结果显示,“没本事但善于拍马屁的人被认为沟通能力强”获得了极大的“追捧”,被厌恶程度达到67%,这个数字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这种情况的出现频率很高,也就是说有太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确就是把那些马屁精视为有很强沟通能力的人;二是,80后对这种人的生活方式的鄙视程度高,如果结合“把目前的工作看做什么?”这个问题,那么这个元素可能是使得他们对工作不满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排在“次席”的是“冗长的会议”(53%),紧接着是“执行错误的命令”(52%)、“公司政治,站队比做事更重要”(48%)、“加班”(23%)、“一言堂”(23%)以及“上班要打卡”(10%)。
  如果这个问题涉及的仅仅是一些常规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对另一个问题的设计就更加“别有用心了”。“电脑不允许安装声卡”(9%);“聊天记录和邮件来往被监控”(80%);“领导有非分之想”(41%);“工作流程完美得只剩下服从和执行”(18%);“发工资的日子在30号以后”(13%);“企业主/管理者花不少时间算计怎样才能少发薪饷”(54%);“老板的承诺像需要扔到纸篓里的废纸一样多”(68%)。
  我们只需要对“老板的承诺”这个问题做个分析,因为其他选项的答案是一目了然的。这个选择的设计旨在获取80后遇到的老板们是如何激励他们的。这个答案表明,他们的老板大多喜欢开空头支票,而且常常忘记自己曾经说过什么。
  那么,并不成熟的80后们是如何看待他们的老板和管理的呢?答案也颇有意思。53%的人承认他们在私底下骂过老板;47%的人表示“炒过老板的鱿鱼”;3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对领导的命令阳奉阴违”;有25%的人明确表示“自己曾和领导发生争执,甚至拍桌子”;22%的人相信“从来不会在工作时间之外做任何对公司有益的事情,除非对自己也有好处”。另外,还有12%的被访者承认“和同事联合起来,对付没有道德的老板(上峰)”。
  
  如何激励80后?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在清晰一个概念:在80后那里,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是坍塌了的。80后的人,总体上缺乏饥饿感、生活在“不爱武装爱红妆”的年代。他们太贪婪了,他们企图同时获得马斯洛所说的一切需求,渴望这些需求并不是层级分明的,而是一脉相承的。
  那么这种直觉是否得到了印证呢?
  被调查的80后明确表示这些观念是天经地义的:“八小时之外,工作给我滚开”(55%)、“在公司和公司外,我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55%)、“自己而不是别人才是自己的领导”(52%)、“工作是公司的,财富是自己的”(43%)、“口号治企就像胖子吃减肥药”(21%)。 同时他们还表示,只有在这些条件下才会努力工作。人性化的工作环境(硬件)(46%);同事之间融洽而坦率的关系(3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报酬机制、赏罚分明(56%);整个团队都积极向上(31%);工作具有挑战性(32%);兴趣所在(41%);公平的竞争机制(17%);拥有一个富有魅力的领导者(34%)。
  如果他们打算辞职,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工作太枯燥、单调,无学习的空(时)间(29%);准备创业(9%);我拥有事业心,但是目前的平台不够大(38%);压力/薪水比太大(26%);遭遇不公正待遇(9%);工作得不开心,人际关系不和谐(20%)。必须指出的是,那些认为80后是“垮掉的一代”的人看来必须重新观察或者检讨自己是否太偏颇,80后们之所以给人一个“缺乏责任感”的印象,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他们觉得目前的平台不值得付出,老板/领导者们应该深思。
其他文献
对于管理者而言,要做出好的决策需要通盘考虑,将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看成有机的整体,从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一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对“输入-转换-产出”有所贡献。因而,可以说系统概念和方法是使复杂的管理问题统一和联系起来的基础。这些概念对于生产系统分析,帮助管理者了解复杂情况,厘清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伯法将企业看做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他将系统分为开环系统和闭合系统两类。开环系统
期刊
埃尔伍德?斯潘塞?伯法(Elwood Spencer Buffa),1923年4月12日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的毕洛伊特市,是研究现代化生产管理方法和管理科学的著名管理学家,也是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伯法的姓名看上去很特别,这与他是移民后裔有直接的关联。他的父亲是来自意大利西西里岛的移民,母亲则是有着德国血统的英国人。伯法是意大利姓,本意为有趣、诙谐;斯潘塞是他母亲的娘家姓;他的哥哥弗兰克
期刊
伯法认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能够做出决定企业今后命运的决策。在当代,决策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关的理论体系。对于管理科学来说,决策理论的核心,是以科学为基础,以数学为工具,以现实信息为依据的逻辑体系。  决策的时间类型    在伯法眼中,生产系统中所产生的问题要求两种主要类型的决策,一种是长期决策,另一种是短期决策。这两种决策的作用和方法是有区别的。  关系到生产系统设计的长期决策如下。    产品的选择
期刊
很有意思的是,作为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伯法并不一味追求“高精尖”。他特别强调,在进行生产系统的设计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实际条件来寻求适当的系统设计方法,更注重方法的适用性。他甚至明确指出,有时候,鉴于情况与条件的特殊性,使用传统的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许,这种思想,是给我们那些“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管理者的清醒剂。  在生产分析基础上,进行生产设计是必要的。生产设计与成本分析息息相关。
期刊
伯法认为,在生产系统设计完成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对系统的具体问题进行考察,把重点放在生产的计划和控制方面。这需要建立生产系统运行所必需的信息系统和控制程序。伯法主张对生产系统运行中的信息、原料、能源、现金、人员、资本设备六个关键流程进行计划和控制。只有控制好这六个关键流程,才能切实达到增效、节约的目的。对这六个关键流程的计划和控制,主要反映在库存管理控制、生产进度计划和控制、数量质量和成本控制等
期刊
企业中层干部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中层干部面对关系众多老板、直接上级、同级、下级以及对外关系。工作或者各级关系处理不当,不仅自己难以施展才能,也会使本部门利益受到损害,进而不能服众。《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对企业中层干部有益的故事。    摆正自己的位置    魏、蜀、吴三国中,蜀国的组织结构最不合理。关、张不仅是蜀国的开国元老,而且还是刘备的结义兄弟,这种关系又一贯被蜀国君臣所看重
期刊
不了解高尔夫的人永远无法理解有些人为什么对高尔夫那样痴迷:老婆孩子不管,企业的事能推则推,一有空就泡在球场上。有的人甚至出勤率高达年300天——这里说的不是职业球手,而是一些肩负重任的企业家。还有的人,不怕麻烦,背着沉重的球包,走南闯北,打遍中国,甚至世界。在高尔夫球场上流传着这样的一个笑话:  一天,几个朋友打球,远处传来送葬的哀乐。其中一人手扶球杆凝视送葬队伍。问:你认识该人?答:岂止认识,我
期刊
人类组织由于所属地缘的差异或时代的差异往往会显示出不同的集体性格。取一个时间的截面,在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的时期,农耕民族的将领和草原民族的将领带兵的方式定是截然不同。在后者军中,人际关系、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同时,将领只需用粗放的管理方式,即可保持高昂的士气。这是因地缘不同引发的文化差异。管理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自然需要不同的方式。至于由时代差异导致的集体性格差异,更是明显,甚至从文学风格也能看出
期刊
伯法认为,管理科学中用到的关于生产和业务管理中的各种分析方法,不外是在遵循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模型,并且以这些模型来表示所研究的系统整体或某些分支部分。 在分析各个领域中的问题时,首先需确定研究的系统边界,这样才能划定研究的范围。确定范围的指导原则是准确判断哪些因素或变量可能对所研究的系统产生影响。一般来说,问题的界限或范围越宽,出现次优化的可能性就越少。  其次是构造模型。构造模型时,应该与
期刊
李想:多读书,读好书  从一无所有到身价过亿,李想当之无愧地成为80后的标志性人物。不仅因为他的财力,也因为他是新型创富模式的践行者,没有资本和关系资源的烘托,他的成功依靠的是对互联网产业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凭兴趣积累下来的计算机知识。  李想的一句话曾经登陆过多家媒体:如果一个事情比别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可能拿到200%的回报。他认为这个世界很公平,因为付出总有回报,这个世界也很不公平,因为付出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