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乎天理”说“养生”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的第一个寓言,对这个故事后人可能会有不尽相同的理解,但庄子的本意是用它来说明有关养生的道理的,这应该不是问题。
   所谓“养生主”,就是养生的宗旨,即养生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养生”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生物学意义的,保养身体让身体健康强壮,延年益寿;一是社会学意义的,即讲究立身处世之道,让自己没有烦恼,活得快乐逍遥。不能说庄子的“养生”没有第一层意思,但相当大的纵横上还是指第二层意义。庄子的“养生学”,其实就是想告诉人们,怎样在一个不够理想的生存空间里,让自己生命的内涵延展得更理想些。
   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对庖丁解牛所隐括的养生之道做了如下概括:
   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把握了社会的肌理,才能够成功地避开各种难解的矛盾,使自己免于遭受伤神与劳神的困扰,从而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
   这样的理解绝对没错儿。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的理解有些玄虚空灵,教学中教师应该且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抽象出这样的结论,而不是机械地背现成的答案。
   庖丁的成长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学解牛时,“所见无非全牛”,不熟悉牛的生理结构,解牛时只见到牛的整体外在形态。这时候的庖丁是一个“族庖”,可以想见,其解牛的时候也一定是经常用刀去砍劈骨头,每月也要换刀一次。三年后进入第二阶段,“所见无非全牛”,对牛的自然生理结构了如指掌,庖丁成了一个技术良好的厨子,但解牛时仍要时常用刀去割筋肉,结果仍需每年换一次刀。到了第三阶段,庖丁彻底掌握了解牛之道,解牛时能以心神去领会而不以目视,依循自然纹理,刀锋切入空隙处,避实就虚,得心应手,所以他的刀用了十九年仍像刚刚磨过一样。
   从“养生”的角度对这三个阶段做一分析,庖丁的成长过程实际上代表了“养生”的三重境界。族庖不谙宰牛的自然法则而伤刀,实际上违反了养生之道;良庖技术较佳,但不明牛体结构用刀割筋肉刀锋难免受损,属于那些不善养生的人;第三阶段的庖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顺着牛体的自然结构,以“无厚入有间”而刀刃无损,十九年仍锋利如新,属于深得养生之道者。庄子所称赞、追求的当然是第三重境界。庖丁经过揣摩、钻研最终进入了最高境界,而生活中有些人恐怕一辈子都只能做个“族庖”,岂不可悲?
   下面要进入到对这则寓言微观解析的层面。寓言通篇用“比”,所以弄清“解牛”这一喻体与“养生”这一本体的对应关系,是清晰还原庄子本意、具体理解文本内蕴、避免生吞活剥现成答案的基本途径。
   故事中的三个喻体刀、牛体及解牛之法,与“养生”相关元素的对应关系如下:
   解牛之刀——人的生命
   牛
其他文献
晚清以来,义宁陈氏之家,诗人辈出。陈三立以“脱手千诗老更醇”(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之才,执光宣诗坛之牛耳,是公认的诗坛领袖。其膝下数子,也都成就斐然,尤其是陈寅恪,学问既大,诗才亦高,后来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化热中,风骚独领,万口竞说,享尽了一个学者的哀荣。相形之下,陈三立的小儿子陈方恪就较少为人所知,比起他的画家哥哥陈师曾、学者哥哥陈寅恪,相去似乎不可以道里计。不过,倘若让时间倒流,在民
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赵明诚李清照绝不仅仅是两个古人,也不仅仅是一对夫妻,而早已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赌书消得泼茶香”,这是文人们传唱至今的韵事;“愿得闺房如学舍,一编横放两人看”,赵明诚的两句诗也说出了很多读书人的愿望。  “赵李”,这一词语在中国传统乃至文化的语境中,代表着什么?当然是佳偶,意味着人世间最为美满的姻缘。这一姻缘中理应有以下几个要素:男女双方才貌相当,有着共同的趣向,而且情感真挚
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苏联文学”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也不可避免地画上了句号。对于如何公正、客观地评价苏联文学,十多年来众说纷纭。关于这个问题,在俄罗斯存在很大的争议,毁誉者有之,坚决维护者亦不乏其人。但大体说来,在苏联解体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对苏联文学中处于主流地位的作家及其作品持否定态度的批评占了上风,有些苏联时代的“经典作家”甚至被贬得一文不值。与此相反,自1980年代中期起就掀起
年轻的时候喜欢读杂书,尤其爱读文史之类的书;也常去琉璃厂中国书店买旧书,偶然发现一本《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立即购回细细阅读,获益匪浅。全书乃八册,未窥全豹,心中耿耿。以后多次搜寻,始终未曾凑齐,是为一憾,但陶菊隐的大名始记之于心。以后又读过他的《筹安会六君子传》《蒋百生先生传》。陶菊隐先生著述等身,诸如《菊隐丛谈》25册、《袁世凯演义》《吴佩孚传》《督军团传》《孤岛见闻》《记者生活三十年》等,
《正德风云:荡子皇帝朱厚照别传》  韦庆远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60.00元  明清史学家韦庆远先生,对近年来某些歪曲、篡改、戏说历史的小说和电视连续剧大行其道深感不满和忧虑,认为那不仅惑乱视听,误人子弟,而且对社会文化心理的塑造起着长久的负面影响。因此,他主张史学家在潜心研究、撰写学术专著的同时,也不妨写些雅俗共赏的读物,向普通大众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韦先生不仅这样主张,而且躬行实
沈有鼎,逻辑学界想是还记得他;沈有乾,怕是连界内人士也已遗忘了。其实,二沈,作为中国逻辑学界的开拓者、先行者与天才人物,无论界内还是界外,都是不应该遗忘的。  但据说逻辑学是不太念旧的,逻辑二沈渐被淡忘也就在所难免了。  逻辑学进入中国百余年,如果以明代李之藻翻译耶稣会教士的逻辑学讲义《名理探》(《名理探》直译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概论》,并非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耶稣会教士的逻辑讲义。承张鹰先生指
民国初年(1912-1927)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时期,亦是中国法律向近代转型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中外研究中国法制史、社会史的学者对这一时期相当重视。而在中国近代法制史研究中,民法及习惯法研究都是其中的重要课题。然而从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民初民法中民事习惯与习惯法的研究尚缺深入的专题研究,这与民事习惯与习惯法在民初司法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相匹配的。从这个角度讲,李卫东博士的《民初民法
很多人认为《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佳作。《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诞生于白话文运动过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朱自清先生诗意的语言和意境在那个时代的文坛无疑是一股清新的风,郁达夫先生说“他的散文贮满着那一种诗意”。可是在将近百年后的今天再来读这篇文章,我却发现美中不足,在一种诗意的境界之下,是通俗的比喻和直白的抒怀。所以我认为今天我们应用审美和批判性审美两种不同的视角来阅读和指导学生阅读这
詹丹(1963-),上海嘉定人,曾先后任教于嘉定实验中学、上海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红楼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古典文学会副会长,多次担任高考语文上海卷命题组组长、审题组组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文学、都市文化学和语文教育。代表作有《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诗性之笔与理性之文》《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再阐释》。  剑男:詹教授好,很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将我美丽的家乡川西北瞬间变得满目疮痍。地震影响到全国十多个省区市,造成了数十万人伤亡。从得到噩耗的那一时间起,我心急如焚,时刻都关注着灾情,牵挂着灾区的亲人、师长和朋友,为那一幕幕震撼人心奋力救助的场景而潸然泪下。  我生长在离震中汶川不远的德阳,一条宽阔的绵远河从家门口淌过。虽然26年前我大学毕业远走彩云之南从事教育和司法工作,但对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