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认识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zhz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确定性问题的追寻贯穿整个西方文化以及西方哲学的发展当中。近代科学技术与工具理性的发展使得近代哲学格外重视对确定性的追寻,从笛卡尔到康德,莫不如此。黑格尔则通过对精神发展的第一环节感性中感性确定性的分析和辨析以消解其看似确定不移的特性。他通过对感性能力本身的分析,阐明了感性的真理即感性对“这一个”的追求单停留在感性层面是不可能达到的,感性所言说的对象永远都是共相,其对“这一个”的追求只能是一个不可达到的幻梦。
  关键词:确定性;感性确定性;共相
  一、西方哲学对确定性追寻的历史
  人类对于确定性的追求最早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自古希腊以来,人们就试图把握世界的本体,了解世界的本原。对本原的不断探求也引发了诸多哲学争论。苏格拉底以后,哲学更加侧重于社会领域,探讨与人相关的社会问题。柏拉图将这种思想发展成“理念论”,由此哲学所探求的目标变成对理念的终极认识。亚里士多德对于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区分可能更清楚地表达了这个问题:个别物作为第一实体,而将普遍作为第二实体,因为普遍需要依附于特殊方能存在。总而言之,古希腊时期不论对于外部世界的考察还是对知识的探索,实则都在探求事物的本原。
  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宣称信仰能为人们提供一种绝对的确定性。近代哲学为了推翻基督教哲学由信仰得出确定性这一思路,指出知识的来源必须得到能够为人所理解的证明。笛卡尔作为第一个明确提出“确定性”概念的人,在广泛怀疑的基础上得出确定不移的“我思,我在。”认为唯有这两点不可置疑。笛卡尔指出“确信并不是由感官得来的,只是由具有明显知觉的理智取得的。”[1]主张人的知识和观念是与生俱来的,换言之知识的确定性来自于人的心灵自身。洛克则认为心灵宛如一块白板,人的知识来自后天观念。洛克指出虽然人们不能获得绝对确定的知识,但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确定性知识。后来休谟根据不同的确定性程度将人类知识进行了划分,试图为人类知识找到一个坚实而确定的基礎。虽然最终走向怀疑论,但不得不说休谟仍然在追求知识的确定性。康德指出确定性当中“不允许任何方式的意见,一切在其中只是被视为类似于假设的东西都将是禁品。”[2]在康德看来,数学就是具有普遍必然性而不依赖于任何经验的先天性的知识,所以具有确定性。黑格尔在序言中就驳斥了这一观点而是指出数学这种知识的缺点在于在认识过程中“作图的必然性没受到审核”[3]而且“这种证明从随便一个什么地方起始前进,而证明的人却还不知道这个起点与应该产生的结果究竟有什么关系……证明的人却并不明白这是出于什么必然性。这个运动是受一种外在的目的支配着。”[4]而费希特则是按照道德至上的传统,企图用义务命令所发出的自我来将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知识中的‘实然’(is)是从道德上的‘应当如此’中演化出来的。”[5]费希特已然注意到了在事实领域的对象与自我的对立,由此他主张在实践领域的活动中将这一问题消解。黑格尔对这些主张持一种否定态度,他并不同意类似的以一种直观的、非概念的方式去追寻确定性,而这些态度比较明显的表现在黑格尔对于感性确定性的论述。可以说在近代哲学不断地追寻确定性的路途中,原本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求又被压制在对确定性的寻求之下了。而黑格尔致力于要说清楚事物本身,体现了他反对追寻确定性的思路。
  二、黑格尔感性确定性部分的逻辑运作
  为了说清楚事物本身,黑格尔指出感性确定性是精神发展六个环节中的第一环节——意识的第一部分。这一步是精神向其自身回归的第一步,事关整个的回归过程。黑格尔首先用我们日常的观察的角度来看整个世界。“那最初的或直接是我们对象的知识,不外是那本身直接的知识,亦即对于直接的或者现存着的东西的认识。”[6]对于既存的事情和事实,我们往往采取直接接纳的态度。而处在这种阶段的意识就叫做感性确定性。在人的日常理解中,感性确定性是一种最为直接最为朴素的意识形式,是意识发展过程中的最初形式。由于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接触到等等,使得感性确定性看起来正确无误,看似最为精深又最为广博。但黑格尔却反对这种最为直观的知识,认为这种知识只是看似广博而精深,实际上“这种确定性所提供的也可以说是最抽象、最贫乏的真理”[7]。黑格尔指出:其一,它除了“存在”相当于什么都没有表达;其二,在这里意识只是一个纯自我,“我只是纯粹的这一个,而对象也只是一个纯粹的这一个”[8]。而对于感性知识而言,存在就是本质的事情。只表达了“存在”意味着主体对感性材料的全盘接纳和吸收,它仅仅叙述了本身的纯有,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关于“这一个”的这种存在分裂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自我,另一部分是对象。而意识作为一个纯自我则出现了两个分裂的“这一个”,作为对象的“这一个”和作为自我的“这一个”。这两个“这一个”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如果这两个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就意味着这两个“这一个”并不是直接的存在,而是互为中介的间接性的存在。而感性确定性中的对象应该是直接而本质的存在,是自在的存在,而自我是通过他物才能存在的间接的,非自在的存在。随后黑格尔论述了感性确定性中的对象。最初的自然意识把对象看做第一性去认识。“不论对象是被知道或者是不被知道,它一样存在着。即使它没有被知道,它也仍然存在着;但是如果没有对象,便不会有知识。”[9]对象本身应该是自始至终的存在着的,而自我则是不确定是否存在的。
  由此,我们研究的重点就转入对象。将对象的考察放入“这时”和“这里”,分别纳入时间和空间的两个维度去考察。但事实是不论当我们说出“这时”或“这里”的时候,时间空间已经发生了改变。我们说出“这时”的时候,当时的“这时”已经过时,同理“这里”也过时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时”其实不过是一个经历过中介的带有普遍性的概念,换言之“这时”是一个共相。同理可以推出“这里”也只是一个共相。在上述过程中对象的真理就为自我的真理所替代,自我变成了具有共相的自我。由此,以往观察中最初对象所具有的真理性和直接性也就无法得到保证了。   正因为自我和对象都是作为共相而被理解的,而共相本身是无法给出一个现实的(个别的)感性确定性的真理性的,因此“我们必须把感性确定性的整体设定为它的本质,而不是它的一个环节。”[10]如果我们认为“这一个”,或者换句话说“这时”和“这里”就是感性确定性的本原。“这时”和“这里”其实不过是共相,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所谓的普遍性和共相就是事物的本原和真理。可事实上我们并不会用作为普遍性或者共相的时间和空间来作为事物本身的真理,因为它们作为普遍性概念当中蕴含了太多特殊以至无法确定这个事物。这样我们其实又把感性确定性的真理放回到“自我”当中去了。
  “当我们说出感性的东西时,我们也是把它当做一个普遍的东西来说的。我们所说的是:‘这一个’。……但是我们说出来的却是普遍的东西;换句话说,我们没有真正的说出我们在感性确定性中所意谓的东西。”[11]此处黑格尔加入了对于语言的分析——“这一个”是一种共相,语言是一种共相。事实上我们说“这张纸”,我们所说的“纸”实际上是所有被称之为纸的东西。“this paper”其实不过是加了个冠词,在语言上他仍然是指“paper”这个东西的存在,而没有具体清楚的指出是哪个“paper”。“纸”这个概念在这里仍然是非确指的共相。《精神现象学》一书中“这时是白天”或者“这时是晚上”都能够被毫无问题的分别表述出来。所以“这时”一定是一个高于“白天”或者“晚上”等等个别时间的普遍概念。同理不论“这里是一颗树”还是“这里是一所房子”,这里的概念一定是个高于“树”或者“房子”的普遍概念。人唯有只有借助具有普遍性的语言或者借助共相,才能够理解感性确定性所表达的意味。
  所以在黑格尔本人对“这时”的分析当中我们发现,人们日常所用的只是普遍性的存在,日常言說的是共相。而具体的意谓存在是作为共相的语言所不能通达的。这意味着意谓本身是不真实而构造出来的东西,而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概念性的、普遍的东西,所以意谓不应该成为哲学的研究对象。
  感性确定性本身是走向共相的,但是其自身经常忘记这一点,于是就反复回到最初的意识过程当中。黑格尔认为意识就是在这种反复回到最初的过程中,把这种不断复归的活动看作了普遍经验。这种观点显然是针对近代哲学中经验论者的。黑格尔认为他们不过是关注了最为粗浅和表象的一些东西,然后自认为自己获得了真理。“持这种主张的人真是不知道他所说的是什么,不知道他所说的正是他想要说的东西的反面。”[12]驳斥以往经验论哲学家注重了体验而忽视了在共相上的开阔性。
  黑格尔认为感性确定性的目的在于通达共相,引领人们进行对事物进一步的探寻。意识在这里虽然用感性确定性论述了自身存在,可是也只论述了其自身的存在。感性确定性不外乎是整体走向绝对精神的第一步中的第一个小节,也仅仅是拆解旧有思想的第一步,引导人们继续往了解并找到更加可靠的根基。黑格尔这种寻找可靠根基的思路最指向了绝对精神。当我们意识到唯有在共相的基础下,事物才能被把握,我们就进入了知觉这一更高层次。
  三、感性确定性的消解
  《精神现象学》一书整体是绝对者的自我展开,其过程就是理性不断表达其自身的经验过程。意识是有限的,绝对者本身是无限的。为此六个阶段的意识形态不安于其现存的境地而向前发展。人的意识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进入更高的层次。感性确定性只是当中最初的意识形式,想当然的用一种看似最为客观的角度去描述事物。
  因为感性确定性试图去证明自身存在的真理性,所以感性确定性就不得不走出其自身。感性确定性一旦尝试证明其自身存在的真理性,就会发现自身不过是共相。通过这个过程的感性确定性也将失去它的直接性,走向知觉。大概没有比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感受到某样东西更确定的事情了,但感性确定性的推论却告诉我们。在“我们相信这件事情”的时候,意识已经经过了一次运动。换言之,我们得到的结论并不是直接就有的,而是意识的中介运动的结果。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存在可能具有的所有含义的总和称之为范畴,康德将范畴概念规定为所有可能的先天综合的总和。在这种观念下,存在的区分实际上就是本质的区分也就是确定性的差别,也就是存在的区分需要以确定性差别的规定而体现出来。而如果要对确定性的差别予以规定就必然会涉及到差别中的内容,而规定差别其实是一项中介活动。所以黑格尔在感性章节的第一部分就将感性确定性问题消解了。看似直接的确定性其实恰恰需要中介的作用。而事实上任何存在都需要借助公共领域或者中介,也就是前文说到的共相。而如果我们承认这份共相并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进入了知觉。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继续把握《精神现象学》中意识的其他阶段。
  参考文献:
  [1]笛卡尔.谈谈方法[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5页。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3][4][6][7][8][9][10][11][1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32,71,17,72,73,74,74,80页
  [5]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探索[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欣赏教学在中学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通过艺术潜移默化的力量涵养学生的内在品质,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本文基于中学美术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的方法,认为要从整体感知切入,再进入细节技法分析,要活用对比欣赏法,补充背景信息,以及巧用信息技术手段。  关键词:中学;美术欣赏;美术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美术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期刊
清朝,这样一个以“礼”构筑的曾经沉迷于以“天朝上国”自称的极具优越性的封建社会,我们又能否在其膨胀感轰然破灭的社会末期发现儒家思想可以利用的价值,以帮助后人更好的理解“儒学”解放倾向极度不足却颇富实际色彩的正确观念?本文即以近代翻译家林纾为例,通过剖析其诗歌创作文学活动及内容本质,得以窥探晚清、近代社会这一独特的历史环境下,儒学传统精粹与近代思想解放的新气象。  一  “我自韶年卧雪来”是林纾对自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不仅改变了物质世界,而且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取向。对于服装,人们有更高的要求,更注重服装个性的美感和多样性,通过服装装饰来表现人们的个性。因此,新的时装设计思维和创意就会流向时装设计。条纹装饰和错觉是服装设计中的两种重要设计形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它们在服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条纹装饰;视错;服装设计  条纹和视错作为服装设计中的经典服装设计元素,在服装设
期刊
“砰”的一声,随着一个男人推门进来。摇摇晃晃的木门发出声响来,一个小男孩问声赶过来。他知道爸爸从外面回来啦,男孩看着这个喝的烂醉的男人,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男人凌乱的头发,不知多少天没刮的胡须,让男孩渐渐感觉越来越不认识眼前的的这个男人。在男孩微弱的印象中,以前他不是这个样子的。  男人看着男孩说了一句:“回房间去”,男孩转身回了自己房间,坐在窗前,幻想着要是爸爸不天天喝酒。妈妈在身边的样子,他不
期刊
Since the 18th century, Western artists have gradually tried to get rid of the depiction of the figurative world and continue to try new painting styles, using abstract and twisted strokes, deformed h
期刊
摘 要:在针织服装中,对传统色彩元素与时尚意义的融合,已成为当前设计与消费研究与关注的重要手法之一。通过对中国传统黑白色文化特点的解读,分析了黑白色元素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地位以及作用,并提出黑白2色在现代针织服装设计中所体现与服装材料融合、色彩图案创新结合以及款式时尚搭配的具体创新应用方法,以期更好运用和发扬黑白元素在现代针织服装设计中特殊作用,为现代针织服装创新设计研究注入理论与实践的新
期刊
清初,朱彝尊对《乐府补题》的大力推广,使得咏物词重新占据词坛重要地位。同時朱彝尊推崇姜夔词的“醇雅”风格,标榜姜夔词为词之模范,开启清代词人学姜夔之风潮。本文从朱彝尊咏物词出发,探讨其对姜夔词“醇雅”风格的继承。  姜夔咏物词的“醇雅”风格,形成于多个方面。首先源于其作词炼字炼句,辞微旨远,寄托遥深,源于姜夔在词中所寄托的醇厚雅洁的情感。姜夔一生漂泊无依,几乎靠朋友接济度日。纵然清贫苦涩,一生寄人
期刊
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在解答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常见问题时表示,特殊原因未建籍的非小学一年级学生可以补建学籍。  特殊原因未建籍的非小学一年级学生补建学籍,由学生所在学校上报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再逐级报送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提交教育部进行全国学籍查重(核查是否有重复建籍情况),查重没有问题的,由所在学校为学生补建学籍。  该司透露,理论上,学校均应为没有学籍的学生及时建立学籍。但为防止恶意或
期刊
“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着,也看不到,但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的心头轻轻地一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 读到季羡林先生的这句雅致诗意的句子,扑面而来的浓浓年味如缕缕春风轻轻地温暖着我的心田。  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鞭炮声的一天天密集,集市上横挂叫卖着的春联、灯笼、福字,让我们感受到新年正踮起脚尖,翩翩地踏进岁月的门槛。过年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共同的盛大节日,这天,无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期刊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无论是社会领域的全面改革,还是教育领域的专项改革,都将对未来中国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这一年的教育专项改革“马力十足”,各项新政不断出台,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再到基础义务教育、学前教育,2014年注定会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014年年初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谈到了“中国教育之梦”,即营造公平的素质教育之梦,只有公平的教育才能造就公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