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指城市和农村在平等经济政策下,通过城市和乡镇的资源以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持续协调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近年来,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已经从政府政策、减免税务和专项支持几方面得到了推进与支持,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期,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具体指出政府应充分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未来的五年中积极推进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
一、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意义
加强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东南部沿海城市为主,以乡镇依附城市发展的特点。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较为缓慢,并且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概念的提出与实施,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城乡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为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城乡经济一体化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将农业生产产业化,加强乡镇的信息化建设,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缩短城市和乡镇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真正实现城乡的和谐和统一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可改善我国城市环境。目前,我国城市人口集中,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致使交通条件和污染问题难以得到改善。通过城乡的统筹规划,不但可以减缓城市的生活压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乡镇现代化建设进程。
二、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经济建设发展的相对滞后
我国乡镇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农业为主。现阶段乡镇农业的发展存在着现代化程度较低的缺陷。并在政策制度保护方面较为薄弱,一些相关政策制度,例如农村产权制度、农业经营体制、土地征用制度、农村金融体制难以得到完善和充分利用。现代化农业建设亟须政府的大力改革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一体化深化的滞涨环节,突破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机制难以得到突破
县域经济发展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中间环节,也是二者联系的重要纽带,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县域发展是工业化和农业化建设的载体,一方面可以减缓工业化生产给城市带来的污染及危害,另一方面可以对乡镇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目前,我国的县域能源和空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其发展机制难以得到突破,很难起到承接作用。所以建立完善有效的县域发展机制迫在眉睫,应该稳步有效的进行规划,从而可以建立和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制度。
(三)我国城乡建设环境差异显著
目前,我国城市的占地面积较小,其大中型生产企业分布较为分散。城市中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难以得到统一的管理和治理,生态环境存在着严重的破坏情况。部分生产企业与居民生活区紧密相邻。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使得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声污染对城市居民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而我国的乡镇建设相对较为滞后,地广人稀,现代化发展较为缓慢。乡镇地区的自然环境优越,但经济的滞后发展使得其自然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城乡经济建设情况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状态。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是平衡城乡的经济和环境平衡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关于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农业市场的竞争力
农业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自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其农产品的出口量居世界各国之首。可见,发展农业不但是缩短我国城乡发展的主要途径,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此时,我国更应变挑战为机遇,使城乡商品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加强农业市场的竞争力应从根本着手,改变现阶段单个农户的经营规模,大力推动区域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另外,摒弃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行先进的现代化器械及种植方法。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同时,要实行农田保护政策,以有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加强县域经济建设
加强县域经济建设是缩短城乡建设的重要环节,应从重视县域产业发展、加强管理制度的实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应重点规划并广泛建立县域中心,并保证规划及建设水平。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文化情况,推行相应政策制度,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差别。除了县域中心建设规划外,要重视城乡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建设规划,使产业结构得到合理的优化。加强县域、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业、手工生产业、交通业以及电力、水利、能源、信息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同时,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方面差距较大,应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统筹城乡资源 促进环境发展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建设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沟通。城市内难以形成大型产业的集中区,通过统筹城乡的建设,可以将一些大规模的生产企业集中建立在人口密度较低的郊区县内。一方面,形成集中的工业园区,使得污染物可以进行集中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的污染程度;另一方面,促进了乡镇的工业进程,解决的郊县或乡镇的富余劳动力的分配。是剩余劳动力向工业产业转移,对乡镇的经济建设起到一定作用;另外,由工业化进程加快所引起的乡镇信息化和交通业的发展,使得乡镇环境得到一定改善,满足乡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各级乡镇可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充分利用原生态的特点,进行招商引资。目前,城市居民由于环境的因素,旅游和度假等娱乐方式均趋于向乡镇一级转移。各级乡镇可以根据自身优势进行资源开发,建立旅游景点和度假村等旅游产业。以期带动乡镇经济整体发展,缩短城乡经济建设距离。■
(张贵英,1979年生, 重庆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及管理)
一、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意义
加强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东南部沿海城市为主,以乡镇依附城市发展的特点。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较为缓慢,并且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概念的提出与实施,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城乡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为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城乡经济一体化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将农业生产产业化,加强乡镇的信息化建设,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缩短城市和乡镇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真正实现城乡的和谐和统一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可改善我国城市环境。目前,我国城市人口集中,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致使交通条件和污染问题难以得到改善。通过城乡的统筹规划,不但可以减缓城市的生活压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乡镇现代化建设进程。
二、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经济建设发展的相对滞后
我国乡镇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农业为主。现阶段乡镇农业的发展存在着现代化程度较低的缺陷。并在政策制度保护方面较为薄弱,一些相关政策制度,例如农村产权制度、农业经营体制、土地征用制度、农村金融体制难以得到完善和充分利用。现代化农业建设亟须政府的大力改革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一体化深化的滞涨环节,突破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机制难以得到突破
县域经济发展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中间环节,也是二者联系的重要纽带,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县域发展是工业化和农业化建设的载体,一方面可以减缓工业化生产给城市带来的污染及危害,另一方面可以对乡镇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目前,我国的县域能源和空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其发展机制难以得到突破,很难起到承接作用。所以建立完善有效的县域发展机制迫在眉睫,应该稳步有效的进行规划,从而可以建立和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制度。
(三)我国城乡建设环境差异显著
目前,我国城市的占地面积较小,其大中型生产企业分布较为分散。城市中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难以得到统一的管理和治理,生态环境存在着严重的破坏情况。部分生产企业与居民生活区紧密相邻。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使得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声污染对城市居民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而我国的乡镇建设相对较为滞后,地广人稀,现代化发展较为缓慢。乡镇地区的自然环境优越,但经济的滞后发展使得其自然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城乡经济建设情况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状态。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是平衡城乡的经济和环境平衡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关于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农业市场的竞争力
农业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自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其农产品的出口量居世界各国之首。可见,发展农业不但是缩短我国城乡发展的主要途径,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此时,我国更应变挑战为机遇,使城乡商品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加强农业市场的竞争力应从根本着手,改变现阶段单个农户的经营规模,大力推动区域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另外,摒弃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行先进的现代化器械及种植方法。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同时,要实行农田保护政策,以有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加强县域经济建设
加强县域经济建设是缩短城乡建设的重要环节,应从重视县域产业发展、加强管理制度的实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应重点规划并广泛建立县域中心,并保证规划及建设水平。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文化情况,推行相应政策制度,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差别。除了县域中心建设规划外,要重视城乡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建设规划,使产业结构得到合理的优化。加强县域、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业、手工生产业、交通业以及电力、水利、能源、信息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同时,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方面差距较大,应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统筹城乡资源 促进环境发展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建设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沟通。城市内难以形成大型产业的集中区,通过统筹城乡的建设,可以将一些大规模的生产企业集中建立在人口密度较低的郊区县内。一方面,形成集中的工业园区,使得污染物可以进行集中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的污染程度;另一方面,促进了乡镇的工业进程,解决的郊县或乡镇的富余劳动力的分配。是剩余劳动力向工业产业转移,对乡镇的经济建设起到一定作用;另外,由工业化进程加快所引起的乡镇信息化和交通业的发展,使得乡镇环境得到一定改善,满足乡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各级乡镇可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充分利用原生态的特点,进行招商引资。目前,城市居民由于环境的因素,旅游和度假等娱乐方式均趋于向乡镇一级转移。各级乡镇可以根据自身优势进行资源开发,建立旅游景点和度假村等旅游产业。以期带动乡镇经济整体发展,缩短城乡经济建设距离。■
(张贵英,1979年生, 重庆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