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祖大师&“霸道”编剧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7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世界最牛的编剧是谁?想象大师美国编剧还是文艺大师法国编剧?再或者,小资的日本人还是煽情的韩国人?打住!别争了,电影世界最牛的编剧毫无疑问出生在英国,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
  他老人家已经离世了,但是,还活在我们心中,甚至活跃在电影圈子里。 “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尽管他早已不属于当代,但他的作品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将会源源不断地为后辈们提供“照搬”或者“借鉴”的灵感源泉。
  莎士比亚……哎呦,别打哈欠继续听我说嘛!千万别让老莎那些华丽又拗口的字眼给唬住了,如果撇开那些文绉绉的台词不讲,老莎的作品绝对是相当有吸引力,在他超过36出的剧作当中,集结了爱情、复仇、死亡、血亲乱伦与战争等种种情节,其精彩劲爆程度,绝对让美国那些眼睛长到脑门儿上的骄傲编剧们自叹不如!这么说来,老莎其实很“霸道”,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师早早就把各种各样后辈们能想到或想不到的剧情创作了个遍,他几乎“垄断”了所有题材。让后来者只有模仿的份儿。
  所以也难怪人们一次又一次将莎士比亚的剧作搬上大银幕,无论是忠于原著、改编、浓缩、排列组合,或是重新改头换面,他的经典名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以不同面貌、不同片名出现在电影院中。
  老莎如果地下有知,一定也会很惊讶,后代子孙花了多少时间、多少心血在拍摄他的剧作啊,而且如此乐此不疲、没完没了。或许你是将莎士比亚视为神的那种人,以咀嚼文绉绉的台词为乐;或许你将莎士比亚视为催眠药,一看就困得不得了。但无论怎样你都得承认,作为一个喜欢看故事的影迷,你怎么也绕不开莎士比亚。
  为电影“量身订制”
  美国有位电影理论家曾经说:“莎士比亚的剧本与其说是戏剧著作,不如说它们是电影剧本,是在电影诞生三个世纪前写作的电影剧本。”你甚至会怀疑,莎士比亚难道会穿越吗?难道穿越到电影时代的他也曾痴迷于电影,因此才如此“超前”地为后人们写下那么多适合于电影手法表现的作品。
  这绝不是调侃,莎士比亚作品和电影的缘分真的不浅。
  电影刚诞生没多久,就和莎士比亚的作品结下了缘分。从默片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舞台剧到卡通片,从古典风格到后现代流派,一百多年的历史也上演了一百多年的莎士比亚。你一定不知道,仅仅默片时代对莎剧的改编、上演就有400多次。而在有声电影出现后,据《吉尼斯大全》记载,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忠于原著的改编就不下270次,这还不包括种种由莎剧变形后的衍生影片,真是堪称文学名著改编之最。莎士比亚的37部剧作从1895年人们发明电影开始,便在全世界的电影舞台上不离不弃地展现着魅力。在人们刚刚懂得用电影来讲故事的时候,也就是电影诞生仅仅4年后的1899年,默片《 约翰王》就成为了电影史上第一部莎士比亚作品。 而1929年由萨姆·泰勒执导,著名影星玛丽·璧克馥和道格拉斯·范朋克主演的《 驯悍记》,又成为了第一部有声的莎士比亚电影。 从此,一系列莎士比亚作品改编电影的问世,形成了一道炫目的莎翁电影风景线。
  看着如此之多的莎士比亚作品被搬上银幕,怕是老莎要沾沾自喜了,子孙后代们如此追捧和模仿他,的确是印证了那位美国电影理论家说的话,仿佛老莎的作品就是为电影“量身订制”的剧本。
  绕不开的电影老友
  也有人会思考,老莎那么一个文绉绉的人,写出来的作品都那么优美华丽又拗口,这样的作品怎么就跟通俗易懂且受众群体多元化的电影纠缠不清了呢?
  但细细揣摩你就会发现,其实老莎的作品是非常符合电影编剧们的口味的:剧情结构对称,角色错综复杂,对生命意义的隐喻,份量足够的精彩元素,比如爱情、亲情、暴力、战争等等。当然,还有剧本本身所蕴含的强劲戏剧张力。正是这些要素让莎士比亚的作品被众多导演竞相改编,并成功地为各位导演囊括大奖助了一臂之力。
  导演们趋之若鹜前赴后继,成功的例子太多,不成功的也有。不过他们的智慧也是无穷的,懂得举一反三,懂得承袭和变通,因此莎士比亚作品的电影改编分成了好几种。第一种是基本保持剧本原貌,只进行小处修改的改编;第二种是以原剧本故事情节为主要情节进行大幅度改编;至于第三种,表面乍一看,跟莎士比亚没啥关系,可是仔细揣摩便发现它们其实都借用了莎士比亚作品的情节构架和基本人物关系。总之,不管怎么变形,不管怎么开动脑筋,后辈们总是绕不开莎士比亚这位老朋友。
  他一个人几乎独揽了各种戏剧的排列组合方式。不信你们看看下面这些或完美再现,或经过后现代颠覆的莎士比亚神作。无论后辈们如何出新招,总像是在他栽的大树下乘了点凉,显得作为后辈的电影人们是那么无助和无能。我们是该崇拜他,嫉妒他,还是,纪念这位神一样存在的大师呢?
  《哈姆雷特》——人人都想当王子
  叔叔谋害自己的国王父亲,篡取王位并娶了国王遗孀;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这个文艺复兴时期复仇的丹麦王子角色,成了演员一生的终极梦想。
  劳伦斯·奥利弗被称为“莎剧王子“,他演的的电影《王子复仇记》被称为最忠实原著的版本,体现了莎剧的精髓。他在此剧中自制、自导、自演,成就了最经典的哈姆雷特;冯小刚导演的《夜宴》因为借用了《哈姆雷特》的剧情,而被称为中国古代版《哈姆雷特》;好莱坞经典的卡通片《狮子王》的故事借用的也是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线索。看来《哈姆雷特》不愧是传世经典,把同样的故事套在动物世界,竟然依旧动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爱情片的模板
  两个年轻人在舞会上一见钟情,而后来才知道对方的身份,为了在一起,朱丽叶先服假毒,醒来发现罗密欧自尽,也相继自尽。这部经典的爱情悲剧,不知道后来成了多少爱情片的模板。
  其中《西城故事》可以说是所有改编作品中相当成功的上乘之作。此剧在没有牺牲一点儿原著精神的原则下,将故事发生地转换到了纽约市。除此之外,1998年的《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其部分情节线索显然也从《罗密欧与朱丽叶》获得;曾经让赵薇获得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后桂冠的作品《情人结》,同样也借用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情,讲述了发生在当代中国的一段悲情故事。   《麦克白》——幻象丛生,阴魂不散
  麦克白由于受到野心的驱使和女巫预言的煽动,将国王邓肯谋杀。篡位之后,麦克白受到内心极度恐惧和疑虑的折磨,最后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落得削首的下场。
  这部看起来有点恐怖的片子被拍了很多次,其中比较著名的也至少有十余部,但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则是日本大导演黑泽明的《蜘蛛巢城》,他将《麦克白》的故事搬到了封建时代的日本,在萦回不去的音乐与血腥屠杀的场面相佐下,造就了《蜘蛛巢城》这样一出欲望、罪恶、良心、疑虑等种种人性交战的大悲剧。
  另外,握有美国哈佛大学英美文学博士学位的卡雷尔的长篇小说《阴魂不散》,就是根据《麦克白》中的三女巫的片段,推演出了一部情节紧张、不乏惊悚恐怖场面的故事。果然,《麦克白》一直在 “阴魂不散”地影响着不同的人。
  《驯悍记》——“悍妇”们总是受欢迎
  聪明的彼特鲁乔先生迎娶了漂亮的富家女凯瑟丽娜,可这对夫妻从结婚的这一天起就吵闹不休,因为凯瑟丽娜是个坏脾气的姑娘,彼特鲁乔想出了一条奇怪的对策,最终将骄横的妻子改造成温柔的贤内助。
  看了那么多版本的《驯悍记》,也许你就会明白,原来野蛮女友的故事早已有莎翁曾做铺垫。1911年同名电影、1967年佛朗哥·泽弗尔利导演版、2005年大卫·理查兹导演版等等,这其中谁最适合演出莎翁笔下这一对言语粗鲁的夫妇呢?当然是好莱坞最疯狂的夫妇:李察波顿与玉婆伊莉莎白泰勒。《驯悍记》当年在拍摄之时,正是他们的第一次婚姻迈入第三年,他们之间怪异又反复无常的关系,正好点燃了整部电影的气氛。
  此外,还有些借用自《驯悍记》情节的作品,比如有一部青春校园剧叫《对面的恶女看过来》,甚至国内还将要拍摄的电影,名字也暂定为《驯悍记》,讲述的仍然是类似的故事。
  《仲夏夜之梦》——魔药与精灵编织的经久不衰的梦
  这是一个由“魔汁”引起的冲突及冲突被解决、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欢乐故事。这里充满了略带疯狂的欢乐,这里有仙女无现实,有爱情无理智。
  欢乐、爱情、魔汁、精灵……这正是爱情轻喜剧的完美元素,它当然会经久不衰。美国、英国、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国家都曾拍摄过由《仲夏夜之梦》改编的电影,这其中,1999年由蜜雪儿菲佛所主演的《仲夏夜之梦》,集结了迷人的造型和如梦似幻的场景,成就了一部华丽、甜美又诙谐的电影。但是在1986年由英籍剧场大师彼得霍尔所执导的《仲夏夜之梦》,似乎更加经典一些。此片真正杰出的是演员一流的演技,他们以优雅从容的态度,说着莎翁诙谐的台词。让人恍如置身于梦幻般的丛林。
  《李尔王》——善恶报应,如影随形
  《李尔王》讲述的是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而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的故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曾上演过《李尔王》的各种翻版:在俄国,屠格涅夫发表过《草原上的李尔王》; 在日本,黑泽明导演了被称为“东方李尔王”的巨片《乱》。他将原著中李尔王和四个女儿的故事,改编成日本战国时代诸侯一文字秀虎和三个儿子的故事。《乱》表达了莎士比亚的主题:善恶报应,如影随形。
  1997年的美国电影《一千英亩》则把李尔王与三个女儿的悲剧搬到当代美国西部农场,在人与自然、人性与道德的矛盾冲突中,讲述了一段父女恩怨的故事。
其他文献
失败的辞旧迎新大扫除
期刊
从美国高校看好大学好在哪儿  在芝加哥大学的时候,我问迈克为什么要选择芝加哥大学,因为他也同时拿到了哈佛等其他顶尖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他想了想说:“因为芝大是好大学啊!”但好学校多了去了,哈佛、斯坦福不也都是好学校吗?于是我接着追问:“你说芝大好在哪里?”迈克说,这里的人都很有趣,不像有些学校的学生,看上去就像家具——表面上挺好看,但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我又问他:“你也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入学通知书
期刊
今年高考结束后,关于英语退出统一高考的新闻在网络上大范围传播,引起了媒体和网民的强烈关注,也激发了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烈讨论。中国教育协会前会长、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在一篇辟谣文章中进一步透露,英语并非退出高考,而是退出统一高考,变为社会化考试。考生一年可以多考,考试结果不计分数,只记按照分数划定的等级。在高考招生时,招生学校会自主对学生的英语能力的等级提出要求。  姑且不论高考改革的立意与出发
期刊
有人说,秋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那丰富的色彩胜过其他任何一个季节,火红的枫叶、金灿灿的银杏叶、鲜艳的乌桕叶……求学若渴为梦想,但见校园梧桐秋叶黄,霜红木棉艳了时光,你随着浓浓的秋意款款而来。在这个洋溢着苦尽甘来滋味的季节里,我们何不道一声“天凉好个秋”,然后捧书游园,俯身拾一片秋叶、掠一朵秋花揣于囊中,然后将秋的浪漫随身携带,夜来归寝时定能做个馨香四溢的好梦。
期刊
电影《无处安放的青春》里李然和蒙蒙最后一次在银杏树下相拥,诗人评价蒙蒙“不能算漂亮,只能说美好”。我想,被誉为“森林式大学”的华中科技大学的秋天大概也不能用“漂亮”来形容,而应该用“美好”,那美好的时光就像宗教,根植在你的心里。  穿过紫荆路去上课时,若是能遇到五片以上的叶子打落在你的头顶,那便是秋天来了。漫步在喻园,暂时把复杂的公式放在一边,带着柔美而静谧的心灵,静静聆听这首悠然唯美的自然之歌吧
期刊
十岁时,我乘汽车从北大校门口经过,身边的阿姨唤我快看快看,我却固执地扭过头去,嘴里说着:“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童年里那份稚气十足的自信似乎预示着我与北大还会有一次非比寻常的邂逅。只是我没有想到,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这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了。  自从我小心翼翼地戴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也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
期刊
在厦大,凤凰花对每一个厦大人来说就像青春不能避免的短暂邂逅,它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盛开时一树艳火焚尽,来年重生新绿。话说厦大的凤凰花花开两季,一为9月相逢,一为6月别离,每年都被校友们拿来送旧迎新。  4年前的9月,暖暖的海风轻轻吹来,凤凰花开,艳丽灿烂,不乏热闹,恰如青春明艳得无处躲藏,我们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来到这个被无数学子称之为“中国最美大学”的地方。4年后的6月,凤凰花又开,同样
期刊
(一)  我想我总是冷静的,虽然我无比坚信认识我的人听到这句话会笑到疯癫状态,但我确实这么觉得。冷静的人并不是一定不犯二,我所理解的冷静,是说大方向上的冷静,比如我,一路跌跌撞撞偶尔迷糊却也算是直线前行。  (二)  总还记得你飞扬跋扈的样子,小小的我,小小的你。  也许我不该如此回忆那些写满了你的日子,你是否会捏住我的鼻子不让我出气。那时的你像一只可以拿在手中的烟火,所到之处,都是噼里啪啦的闪亮
期刊
今年暑期,大学生旅游文化实践营的多个成员社团,如北京大学山鹰社、中国人民大学自由人协会、中国农业大学峰云社、兰州大学绿队、北京师范大学绿色营地等,都选择了青藏高原这块最艰难也最纯朴的土地。科考也好,登山也罢,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足以让他们享用一生。  科考队此行的目的地是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综合考察阿尼玛卿山的信仰与转山文化。全队参与转山,以徒步的方式让队员们经受挑战,同时深刻体会与理解藏族同胞
期刊
伊心在《我比谁都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一文中说:“我比谁都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虽然努力了这么久仍然买不起一件奢侈品,也无法去蓝色海岛上度一个悠然的假期,甚至可以预见自己挤公交车上下班的焦躁和依旧淹没在柴米油盐中的平凡一生,但,还是‘努力奋斗’这四个再简单不过的字,成全了我所有卑微的梦想……”  而我,Miss唐,也是个恪守努力奋斗的小人物,我这个软得任人捏的“棉花糖”在很多人眼中也无疑是个傻帽。不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