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了由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编写的《习近平在正定》(以下简称《正定》),该书是2017年8月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下简称《知青》)的续篇,收录了28位当年与他共事的同志的访谈纪实,共22篇。全书通过受访者口述,生动再现了习近平同志从政起步的奋斗轨迹,展现了一位对党忠诚、善政为民、深入调研、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形象。如果一个人的成长可以用“大历史观”和“逻辑力量”来审视推演,那么这条经线就是5000年文明史、170多年抗争史、90多年党领导下的光辉历史。这条纬线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因此,读《正定》不能拘泥于往事感怀,而要有大格局、大眼光、大气魄去解读青年习近平从政的第一步。
贯穿融汇,追溯成长轨迹
《正定》记录了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正定县的工作片段。书中记录青年习近平在回答“当时为什么从中央軍委办公厅下到地方工作”时,他没有说那些假大空的套话,而是从对当时大批高干子弟“拨乱反正”后的“补偿心理”谈起,深刻反思“文革”,用最朴实的语言说道:“能改变一点是一点,能起多大作用起多大作用。”书中记录了他不追求个人政绩,一心想的是要为正定摘掉“高产穷县”的帽子;他和百姓交流不打官腔,田间地头都是“会议室”。这些实打实地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可以看到青年习近平心里早早埋下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关切,留下了“习书记对人民群众有一颗赤子之心”的好口碑。
扎根现实,厚立为政品德
青年习近平在正定骑着自行车跑遍25个公社、220多个大队,听取基层心声;了解县情后,提出“半城郊型”经济的发展思路;为广纳贤才,出台《人才九条》,开全国之新风;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出反腐倡廉的“正定六项规定”,狠抓吃喝风;与机关干部同吃同住,“办公室的门总是开着”,常年穿着一身黄军装……从中,读者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治国理政思想发展脉络:从为正定擘画发展目标到中国梦;从为地方念好“人才经”到尊重人才的赤诚之心;从转作风干实事到全面从严治党。青年习近平,切实做到了把自己放到人民中去历练成长,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典范。
寄望未来,奋斗谱写青春
如何看待青春,青年习近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是自己怎么做?“为自己考虑多了,就会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越来越远”,他以一个普通基层党员干部的砥砺打磨回应了当时的青春之惑“人生的道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其次是怎么吸引和培养青年人才。他带领全县干部打响人才开发的“发令枪”:内用、外招、上请、下挖、近补、远育。三年间,办了32所学校,760多人接受职业培训;给河北农大正定籍的同学写信,恳切说道:“农村迫切需要农大学生,农大学生同样也离不开农村。”最后是始终对青年抱以充分的信任和热烈的期盼。在正定县第九次团代会上,29岁的习近平“很年轻、很有朝气。他的讲话方式和语气特别能打动我们这些青年干部”。1983年,30岁的习近平动员全县青年行动起来,成为振兴正定的突击队、主力军。
往事历历,回声殷殷。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力跑”中,当代青年可付重任、可堪信任、可当大任。青春,一定会在“永久奋斗”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团校)
贯穿融汇,追溯成长轨迹
《正定》记录了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正定县的工作片段。书中记录青年习近平在回答“当时为什么从中央軍委办公厅下到地方工作”时,他没有说那些假大空的套话,而是从对当时大批高干子弟“拨乱反正”后的“补偿心理”谈起,深刻反思“文革”,用最朴实的语言说道:“能改变一点是一点,能起多大作用起多大作用。”书中记录了他不追求个人政绩,一心想的是要为正定摘掉“高产穷县”的帽子;他和百姓交流不打官腔,田间地头都是“会议室”。这些实打实地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可以看到青年习近平心里早早埋下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关切,留下了“习书记对人民群众有一颗赤子之心”的好口碑。
扎根现实,厚立为政品德
青年习近平在正定骑着自行车跑遍25个公社、220多个大队,听取基层心声;了解县情后,提出“半城郊型”经济的发展思路;为广纳贤才,出台《人才九条》,开全国之新风;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出反腐倡廉的“正定六项规定”,狠抓吃喝风;与机关干部同吃同住,“办公室的门总是开着”,常年穿着一身黄军装……从中,读者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治国理政思想发展脉络:从为正定擘画发展目标到中国梦;从为地方念好“人才经”到尊重人才的赤诚之心;从转作风干实事到全面从严治党。青年习近平,切实做到了把自己放到人民中去历练成长,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典范。
寄望未来,奋斗谱写青春
如何看待青春,青年习近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是自己怎么做?“为自己考虑多了,就会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越来越远”,他以一个普通基层党员干部的砥砺打磨回应了当时的青春之惑“人生的道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其次是怎么吸引和培养青年人才。他带领全县干部打响人才开发的“发令枪”:内用、外招、上请、下挖、近补、远育。三年间,办了32所学校,760多人接受职业培训;给河北农大正定籍的同学写信,恳切说道:“农村迫切需要农大学生,农大学生同样也离不开农村。”最后是始终对青年抱以充分的信任和热烈的期盼。在正定县第九次团代会上,29岁的习近平“很年轻、很有朝气。他的讲话方式和语气特别能打动我们这些青年干部”。1983年,30岁的习近平动员全县青年行动起来,成为振兴正定的突击队、主力军。
往事历历,回声殷殷。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力跑”中,当代青年可付重任、可堪信任、可当大任。青春,一定会在“永久奋斗”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