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素材开展初中物理教学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zhao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现象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物理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初中是学生初步接触物理的时期,加强物理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利于降低物理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巧用生活素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更容易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内化。本文主要探讨了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途径,以期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28-0113-02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立足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其在物理探索中把握潜在规律,并具备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基于此,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成为教师组织物理教学的重要落脚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强对生活素材的应用,将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的生活素材巧妙融入物理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其建立物理与生活沟通的桥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具备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   借用生活素材,实施新课导入
  教师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重视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带入新课学习中。优质的新课导入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课间玩乐的思绪迅速变为学习思绪。
  初中是学生初步接触物理的阶段,学生需要学习较多的物理原理、概念以及公式等。这些基础知识较为枯燥,难以理解,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课堂学习不积极[1]。因此,在物理教学生活化理念下,教师应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新课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发挥生活素材的重要作用。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入课堂,设计小实验,使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物理化。这样不仅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将新课学习的过程当做解惑的过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如教师教学“平面镜成像”时,在新课导入环节,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镜子作为素材,制作“魔盒”,进行魔术揭秘实验。教师先向学生展示“魔盒”,打开盒子的前盖,让一个学生上来看一看、摇一摇,检查一下魔盒是不是空的。学生确定是空的之后,向盒子上方的小孔投入硬币,然后打开盒子的前盖,让学生观察盒子里是否有东西。学生会发现盒子内仍然是空的,投入的硬币不见了。摇一摇,听见盒子中有硬币晃动的响声,表明硬币在盒子里面。那么,盒子里的硬币在哪里呢?为什么看不见?这是怎么回事呢?最后,教师再进行“魔盒”揭秘,“提前在盒子中放一块平面镜”。通过魔术揭秘实验,引入“平面镜成像”新课内容,会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索欲学习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   善用生活素材,降低新知识学习难度
  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是初中物理课程的两大方面,也是学生初步认识物理的重要阶段。但是,教材中物理概念、定义、公式的表达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抽象性,理解难度较高,学生难以立即将这些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并可能导致其对物理学习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而促进物理教学生活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降低学生学习物理新知识的难度,通过生活素材,使其更好地理解物理的相关知识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学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减轻其畏难情绪,激发其物理学习的积极性[2]。
  如在教学“阿基米德原理”时,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尚不成熟,在理解“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描述时,往往不能快速準确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合理运用生活素材展示实验,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知识点。教师可先准备一个大烧杯以及几个空易拉罐,在烧杯中盛满水,并在易拉罐中倒入不同体积的水,然后依次浸入烧杯中,观察每次烧杯中溢出的水量,以及易拉罐在水中的浮力,观察浮力与排开的液体体积关系。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多,易拉罐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学生充分理解这一知识点,为掌握本课知识奠定了重要基础。
  3   巧用生活素材,改进物理实验
  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物理实验是学生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占据重要地位。物理实验不同于枯燥的课本内容学习,往往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探究欲望。同时,物理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具有较强专业性,对实验器材的要求较高,学生往往只能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操作,或是按照固定的步骤、要求在实验室进行操作,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3]。而在生活化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素材引入物理实验,巧用生活素材改进物理实验,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作为物理实验的工具,这样既能够保障实验的安全性,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动手实践机会,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质。
  如教师在教学“功和机械能”时,可以利用在生活中常见的橡皮筋,让学生感受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黄色橡皮筋,然后从中间剪开,指导学生两只手分别拉住橡皮筋的两端,向外合理用力,在不会弄断橡皮筋的基础上,反复快速拉伸橡皮筋。几次拉伸后,用自己的脸部或者其他外露的皮肤感受橡皮筋的中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几次快速拉伸之后,学生能够明显感受到橡皮筋的温度升高了。这一实验对实验器材的要求非常低,并且操作简单,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实验充分感受到橡皮筋被反复拉伸之后的变化,对实验有更加强烈的切身体会。同时,通过实验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探究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4   利用生活素材,促进习题教学
  习题教学是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法。学生学习完新课后,是否真正理解知识点,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需要教师通过设计紧密联系生活素材的习题进行考查。虽然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与素质,但学生的物理学习成果最终也需要以物理试卷检验。同时,随着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要求物理教师在习题设计中,重视应用生活素材,以生活素材命制习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最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因此,利用生活素材设计物理习题,提升教学有效性,是合理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如教师在设计“摩擦力”知识点的练习题时,只需要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生活中有大量素材能作为练习题的命制材料。如“在冬季,人们为了防止在有冰的道路上滑倒,会选用具有防滑性能的鞋子,那么是选择鞋底花纹较为简单、平缓的鞋底好,还是花纹较为复杂、深刻的鞋底较好呢?”防滑就是增加鞋底的摩擦力。将生活中的现象转变为物理现象能够让学生明白增加鞋子的防滑性能就是增强鞋底摩擦力,从而选择花纹复杂、深刻的鞋底。这样的习题一方面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另一方面与摩擦力这一知识点联系非常紧密,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究,实现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的相互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深入挖掘初中物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學生通过物理知识还原生活,并自主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而通过物理学习使生活变得科学化,在生活中深入理解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对生活素材的应用,是实现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最佳渠道,也是满足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创新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金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2).
  [2]曹蓓蓓.初中科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16).
  [3]鹿时魁.基于学生认知下的物理生活化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19(3).
  [4]王震宇.浅论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落实,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局限性,开始思考如何把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引入课堂教学中,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整体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教师应该开展深入教学,指导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入问题解决法,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在积累解题经验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迁移与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直观想象能力的增强,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数学结合运用能力,帮助他们解决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更容易让学生了解图形的特点,高效性地解题。本文重点探讨培养学生直观想象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直观想象;培养策略  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增强学生的解题速度方面,并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关于计算有多种优秀的解题方式,如因式分解、配方法等。其中因式分解是具有技巧与实用特点的方法,也是考核学生能力的重要内容。因式分解的灵活运用,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能力与思维的提升。本文主要研究因式分解,找寻其在解题过程中的特点与技巧。  【关键词】初中数学;因式分解;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28-0119-0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教材是立足于高中生的学习特点,从知识体系的安排、教材结构的设置等方面综合考虑编写的。既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又具有权威性的教材是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来源。其中,课本上的例题和習题是经过编者精心设计、反复论证的,既是合理运用知识解题的经典,也是思维训练的模板,还蕴含着基本的解题思想和方法,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对此,本文基于变式教学思想探讨裂项求和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讲究逻辑的学科,问题链在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链可以分为引入、迁移、总结等多种形式。虽然问题链式教学得到了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重视,但是由于高中数学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如问题的设置不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且在课堂中分布不均匀,教师疏于引导,忽视与学生的互动等。为了促进这一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教育者应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深化,教育部开始更加重视各个学龄阶段的教育水平。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革。高中的学科教学水平决定着学生将来的发展,而如何提高学生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则成为当下高中物理教师探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应用,以期为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 要】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问题是常见的基础知识点,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平移实质是点坐标的对应变换。在说题教研活动中,笔者选择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9页的习题进行说题尝试。这样的说题活动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另一方面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说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电容器电容”课程是一节概念规律课,教学中利用微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较为明显。以学生学情为支点,通过导入环节的物理史渗透,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与责任素养;在知识点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素养;通过微课实验,让学生在观看与动手实践中,提升科学探究素养;利用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微课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将其内化,更好地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作为物理学科学习以及问题求解中涉及的一大核心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难点,如果学生无法深刻理解其使用规律,就会直接影响物理解题能力的发展。因此,加强其在专项解题中的应用研讨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具体的物理问题,重点探究动量守恒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技法,以期帮助学生顺利突破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难关。  【关键词】物理;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技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核心内容,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基石。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从数学思想角度切入,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启发学生分析与理解数学概念,运用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基本内涵,明晰数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本文从数学思想角度入手,分析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概念;初中;教学策略  【中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