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改变养老这件事。
在步入深度老龄化的城市上海,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比例超过了1/3。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如何精准投入有限的医疗保健、护理资源,怎样布局规划养老设施,什么才算老年宜居社区?从养老院到社区、家庭,记者采访发现,在上海正在大力展开的新一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各种信息技术、智能化应用已从蓝图畅想变成现实产品,“智慧 服务”的智慧健康养老新模式露出了“冰山一角”,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自主、健康、有尊严。
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2号楼走廊墙面上,有张贴院内老人人生重要瞬间的“流金岁月”照片墙、老人们各自种植养护的花草、绘画作品和用耳机自助点歌听戏等设备,还有一个大大的触摸屏。
大屏左侧,以环形钟面的形式,显示一天之中老人在床上的时间,中间是一张笑脸和睡眠评价:都显示为绿色,睡眠评价为“优”。钟面底下,有更详细的指标:睡眠时长、深度睡眠时长、浅度睡眠时长等。大屏右侧,还有上下两组曲线图:上面是老人整晚的实时心率呼吸值,下面是整晚的实时“睡眠事件”情况,老人在床、无事,就是一片绿色,一旦离床或发生异常体动,会出现空白乃至红色警示,护理台及值班护理员的手机都会提示护理人员去查看、处理。
所有这些数据的源头,是智能床垫——一条在老人睡下时位于其胸背处的两寸宽薄带,垫在厚厚的床垫和被子之下,老人根本感觉不出它的存在。
但它运用了光纤传感、压力传感等技术,只要老人在床上休息,就可以准确感应和监测人体的呼吸、心率、体动、在离床等数据信息。基于5G的网络环境下,所有数据会即时通过网络传输到统一的数据平台,也会通过APP,在手机终端上显示。一旦数据异常,就会实时发出警报,提醒看护人员。
“我们会根据每位老人的个人生活习惯设置睡眠体征数据,比如夜间离床时间。一个老人通常夜里起床去两次卫生间,设置每次离床15分钟,如果离床次数明显增加,或者离床时间过长,监测系统都会翻红提醒。”福利院院长乔毅皓说,有了智能床垫,护理员提供服务更精准,可以节省人工。
管用的智能养老设施,不只是一条智能床垫。
80岁的赵佩萍老人独居在长白新村街道一幢住了几十年的大楼里。她总是宽慰孩子“我身体很好,没什么事”,但总心怀焦虑:“一个人在家里,万一有啥情况、人不舒服了,怎么办?”
如今,杨浦区民政部门启建数字化养老院,赵阿婆家里安装了不少智能辅具设备:门口装了门磁感应器,一旦有人开门,它就会亮灯,记录下老人进出家门的时间和频率;厨房里装了烟雾警报器、煤气浓度监测器,烟雾或煤气浓度过高时,它会发出警报;老人床头、卫生间装了急救按钮,紧急情况一键就能将呼救信息发送出去;床上装了智能床垫,可远程监测老人身体状态。这些感应和监测设备全都与杨浦区社会福利院远程联网,通过云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会第一时间通知到子女、护理员的手机和云信息平台。
比起生活自理的健康老人,在一个走向深度老龄化的社会里,智能设施对于体弱、身体机能衰退的老人们的帮助更强大。
在杨浦区新建的光大汇晨养老院里,部分床位专门面向失能失智、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大门口和重要区域都装有人脸识别智慧通行系统,可以根据已输入信息智能识别员工、老人或家属、访客等各类通行人员,自动进行记录,靠刷脸实现识别、记录、提醒、预警等功能,对重点关注的老人,工作人员可以在后台动态设置其“安全区域”,一旦发现离开,系统会自动报警;在一些重点区域,利用视频AI技术识别人体体征,实施跌倒监测——这样的智慧“安防”,可以轻松实现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有效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在老人生活活动区,借助电动助起护理床、AI语音交互式助起沙发和液压式助起马桶,帮助行动障碍老人自主完成上下床、从沙发或马桶上站起等动作,还有电动升降式洗澡机,帮助老人更舒适、有尊严感地完成沐浴。
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因入选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智慧养老场景应用而一时间成为老人们的“网红打卡点”。中心二楼是一间智能康复中心。80多岁的社区居民李老伯因腰部病痛,走路、上厕所都成了饱受困扰的日常难题。为老服务中心的“悠扶机器人UFU”可以帮助他从椅子上站起来,还可以带着老人随意移动,专门服务于下肢不便的老年人。李老伯体验之后说,机器人操作比较简单,一学就会。
另一款康复机器人手套,也是李老伯喜歡的。它结合了柔性机器人技术和神经科学,可以帮助患者通过运动再学习,促进脑部神经损伤的康复。
周家渡为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说,不久之后,他们会为片区内老人提供机器人租赁服务,让老人们可以借助机器人在家里随意行走。随着5G更广泛运用,还可以通过虚拟场景,让老人们体验不同适老化康复辅具智能产品的功能和式样、高低调节,满足老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同在浦东新区,陆家嘴长者综合照护家园内,也配备了上肢康复机器人、腕关节康复机器人、踝关节康复机器人、智能电动训练车等多个人工智能产品。通过康复机器人与少量治疗师配合,为养老机构和社区中的老人们提供更精准的康复训练,以减缓身体机能的衰退。
每星期总有一两天,65岁的张阿姨会走进家附近的殷行街道社区智慧健康小屋,刷一刷身份证或医保卡,加上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就能在一台智慧自助体检设备上完成身高体重、脂肪、血压等体征指标测量,5分钟后,就能拿到一份详细体检报告。检测设备上,还有老年人健康自评(认知能力)、跌倒风险自评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自评等项目,根据居民体检和自测,设备会提供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包括慢病管理方案、个性化运动方案、生活方式干预等指导。这些自助体检数据也被同步上传到云端的个人健康档案,如果哪项指标异常,就会被“报告”给张阿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家庭医生。登录“上海健康云”APP的医生端,每位家庭医生都能对自己所管理的签约对象健康状况一目了然。
“智慧健康小屋”是上海市实施“医养结合”、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健康服务的新举措之一,大多设在社区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服务站点、社区文化体育中心等处,2019年底前已建成首批80家。通过智能设备,让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们做好日常的健康管理、疾病早发现,而不必常跑医院。
杨浦区社会福利院数字化养老院院长王程认为,智能设备一定要以专业、即时的人工服务体系为配套,没有相关环节的无缝衔接、高效联动,信息采集、紧急呼叫再多再快,依然“等于零”。
“数字化养老院”项目除了在试点老人家中安装智能“七件套”,还派出专业护理员为老人提供上门照料服务,有一份生活照料、临床护理、安全应急、精神慰藉和虚拟信息等五大类共48个项目的服务清单,让老人按照实际需求自己选择。最受老人们欢迎的,并非智能设备,而是“呼有所应”的安全感和聊天、陪伴式服务。
智能终端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是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建设。在上海,各区都在陆续建设自己的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去年5月,市民政局建设的市级养老服务平台也已升级上线,正在逐一实现与区级养老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对于老年人及其家人,这样的平台像是养老领域的“大众点评”,可以通过搜索找到自己适配的养老资讯;对于政府和社会机构而言,涵盖老年助餐、老年日托、喘息式服务等各方面养老服务资源的推送,通过详细跟踪老人们参与社区活动频率等大数据,养老补贴资金、扶持政策向哪些参与人数更多、服务需求更旺盛的养老服务点倾斜,也有了依据。
在步入深度老龄化的城市上海,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比例超过了1/3。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如何精准投入有限的医疗保健、护理资源,怎样布局规划养老设施,什么才算老年宜居社区?从养老院到社区、家庭,记者采访发现,在上海正在大力展开的新一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各种信息技术、智能化应用已从蓝图畅想变成现实产品,“智慧 服务”的智慧健康养老新模式露出了“冰山一角”,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自主、健康、有尊严。
智能设备随时发现异常
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2号楼走廊墙面上,有张贴院内老人人生重要瞬间的“流金岁月”照片墙、老人们各自种植养护的花草、绘画作品和用耳机自助点歌听戏等设备,还有一个大大的触摸屏。
大屏左侧,以环形钟面的形式,显示一天之中老人在床上的时间,中间是一张笑脸和睡眠评价:都显示为绿色,睡眠评价为“优”。钟面底下,有更详细的指标:睡眠时长、深度睡眠时长、浅度睡眠时长等。大屏右侧,还有上下两组曲线图:上面是老人整晚的实时心率呼吸值,下面是整晚的实时“睡眠事件”情况,老人在床、无事,就是一片绿色,一旦离床或发生异常体动,会出现空白乃至红色警示,护理台及值班护理员的手机都会提示护理人员去查看、处理。
所有这些数据的源头,是智能床垫——一条在老人睡下时位于其胸背处的两寸宽薄带,垫在厚厚的床垫和被子之下,老人根本感觉不出它的存在。
但它运用了光纤传感、压力传感等技术,只要老人在床上休息,就可以准确感应和监测人体的呼吸、心率、体动、在离床等数据信息。基于5G的网络环境下,所有数据会即时通过网络传输到统一的数据平台,也会通过APP,在手机终端上显示。一旦数据异常,就会实时发出警报,提醒看护人员。
“我们会根据每位老人的个人生活习惯设置睡眠体征数据,比如夜间离床时间。一个老人通常夜里起床去两次卫生间,设置每次离床15分钟,如果离床次数明显增加,或者离床时间过长,监测系统都会翻红提醒。”福利院院长乔毅皓说,有了智能床垫,护理员提供服务更精准,可以节省人工。
管用的智能养老设施,不只是一条智能床垫。
80岁的赵佩萍老人独居在长白新村街道一幢住了几十年的大楼里。她总是宽慰孩子“我身体很好,没什么事”,但总心怀焦虑:“一个人在家里,万一有啥情况、人不舒服了,怎么办?”
如今,杨浦区民政部门启建数字化养老院,赵阿婆家里安装了不少智能辅具设备:门口装了门磁感应器,一旦有人开门,它就会亮灯,记录下老人进出家门的时间和频率;厨房里装了烟雾警报器、煤气浓度监测器,烟雾或煤气浓度过高时,它会发出警报;老人床头、卫生间装了急救按钮,紧急情况一键就能将呼救信息发送出去;床上装了智能床垫,可远程监测老人身体状态。这些感应和监测设备全都与杨浦区社会福利院远程联网,通过云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会第一时间通知到子女、护理员的手机和云信息平台。
健康机器人应对机能衰减
比起生活自理的健康老人,在一个走向深度老龄化的社会里,智能设施对于体弱、身体机能衰退的老人们的帮助更强大。
在杨浦区新建的光大汇晨养老院里,部分床位专门面向失能失智、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大门口和重要区域都装有人脸识别智慧通行系统,可以根据已输入信息智能识别员工、老人或家属、访客等各类通行人员,自动进行记录,靠刷脸实现识别、记录、提醒、预警等功能,对重点关注的老人,工作人员可以在后台动态设置其“安全区域”,一旦发现离开,系统会自动报警;在一些重点区域,利用视频AI技术识别人体体征,实施跌倒监测——这样的智慧“安防”,可以轻松实现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有效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在老人生活活动区,借助电动助起护理床、AI语音交互式助起沙发和液压式助起马桶,帮助行动障碍老人自主完成上下床、从沙发或马桶上站起等动作,还有电动升降式洗澡机,帮助老人更舒适、有尊严感地完成沐浴。
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因入选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智慧养老场景应用而一时间成为老人们的“网红打卡点”。中心二楼是一间智能康复中心。80多岁的社区居民李老伯因腰部病痛,走路、上厕所都成了饱受困扰的日常难题。为老服务中心的“悠扶机器人UFU”可以帮助他从椅子上站起来,还可以带着老人随意移动,专门服务于下肢不便的老年人。李老伯体验之后说,机器人操作比较简单,一学就会。
另一款康复机器人手套,也是李老伯喜歡的。它结合了柔性机器人技术和神经科学,可以帮助患者通过运动再学习,促进脑部神经损伤的康复。
周家渡为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说,不久之后,他们会为片区内老人提供机器人租赁服务,让老人们可以借助机器人在家里随意行走。随着5G更广泛运用,还可以通过虚拟场景,让老人们体验不同适老化康复辅具智能产品的功能和式样、高低调节,满足老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同在浦东新区,陆家嘴长者综合照护家园内,也配备了上肢康复机器人、腕关节康复机器人、踝关节康复机器人、智能电动训练车等多个人工智能产品。通过康复机器人与少量治疗师配合,为养老机构和社区中的老人们提供更精准的康复训练,以减缓身体机能的衰退。
小屋 云帮您管理健康
每星期总有一两天,65岁的张阿姨会走进家附近的殷行街道社区智慧健康小屋,刷一刷身份证或医保卡,加上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就能在一台智慧自助体检设备上完成身高体重、脂肪、血压等体征指标测量,5分钟后,就能拿到一份详细体检报告。检测设备上,还有老年人健康自评(认知能力)、跌倒风险自评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自评等项目,根据居民体检和自测,设备会提供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包括慢病管理方案、个性化运动方案、生活方式干预等指导。这些自助体检数据也被同步上传到云端的个人健康档案,如果哪项指标异常,就会被“报告”给张阿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家庭医生。登录“上海健康云”APP的医生端,每位家庭医生都能对自己所管理的签约对象健康状况一目了然。
“智慧健康小屋”是上海市实施“医养结合”、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健康服务的新举措之一,大多设在社区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服务站点、社区文化体育中心等处,2019年底前已建成首批80家。通过智能设备,让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们做好日常的健康管理、疾病早发现,而不必常跑医院。
杨浦区社会福利院数字化养老院院长王程认为,智能设备一定要以专业、即时的人工服务体系为配套,没有相关环节的无缝衔接、高效联动,信息采集、紧急呼叫再多再快,依然“等于零”。
“数字化养老院”项目除了在试点老人家中安装智能“七件套”,还派出专业护理员为老人提供上门照料服务,有一份生活照料、临床护理、安全应急、精神慰藉和虚拟信息等五大类共48个项目的服务清单,让老人按照实际需求自己选择。最受老人们欢迎的,并非智能设备,而是“呼有所应”的安全感和聊天、陪伴式服务。
智能终端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是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建设。在上海,各区都在陆续建设自己的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去年5月,市民政局建设的市级养老服务平台也已升级上线,正在逐一实现与区级养老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对于老年人及其家人,这样的平台像是养老领域的“大众点评”,可以通过搜索找到自己适配的养老资讯;对于政府和社会机构而言,涵盖老年助餐、老年日托、喘息式服务等各方面养老服务资源的推送,通过详细跟踪老人们参与社区活动频率等大数据,养老补贴资金、扶持政策向哪些参与人数更多、服务需求更旺盛的养老服务点倾斜,也有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