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活动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正日益成为一线数学教师的教学共识。
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实践操作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支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而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有实践操作的机会。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可体验的数学事实,使之生活化、具象化,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获得正确认知,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实践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折、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中、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在数学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但有了更多的直观形象思维的机会,而且可以分别接受由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器官传来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教师只要略加启发引导,就能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飞跃,达到抽象思维的程度。
实践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告诉我们:“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这样,实践操作就能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求知欲旺盛的黄金时间,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和兴趣。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就要因势利导,根据教学目的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情境,激发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教师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物体上有圆?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圆桌的桌面是圆的,一元钱硬币的面是圆的,光盘是圆的,汽车的轮胎是圆的……教师又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正方形的和椭圆形的?”学生回答:“做成正方形和椭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不平稳。”“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平稳呢?”教师的追问令学生难以用学过的知识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教师就此引入新课:“今天研究了圆的特征,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这样就达到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创造实践操作机会,在动手中启迪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实际,尽量多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理解知识,加深印象。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 思考,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
精心设计练习,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在课堂上创造实践的条件外,课外还应鼓励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数学知识学以致用,以达到把数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的目的。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再测量一块地砖的长和宽,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5元钱,一共需要多少钱?通过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操作实践的作业,学生既巩固了知识,有效地培养了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也让他们从实践中体会出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离不开生活的道理,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规范操作流程,提升实践操作效率。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操作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有些学生“玩”学具,随意拼拼摆摆;有些学生我行我素,自己摆自己的学具,对教师讲解充耳不闻;有些学生抢别人的学具……作为教师,应审时度势,精心诱导,从而提升学生的操作效果。一是要明确操作要求,有效地减少学生操作的盲目性。二是要对操作适当的点拨。三是要规范操作习惯。四是操作要有外化的过程,让学生将看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这样教学,从动手到动口,手脑并用,学生在一次次观察和思考中,激活了较为深层的思维。
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实践操作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支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而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有实践操作的机会。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可体验的数学事实,使之生活化、具象化,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获得正确认知,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实践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折、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中、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在数学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但有了更多的直观形象思维的机会,而且可以分别接受由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器官传来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教师只要略加启发引导,就能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飞跃,达到抽象思维的程度。
实践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告诉我们:“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这样,实践操作就能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求知欲旺盛的黄金时间,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和兴趣。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就要因势利导,根据教学目的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情境,激发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教师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物体上有圆?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圆桌的桌面是圆的,一元钱硬币的面是圆的,光盘是圆的,汽车的轮胎是圆的……教师又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正方形的和椭圆形的?”学生回答:“做成正方形和椭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不平稳。”“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平稳呢?”教师的追问令学生难以用学过的知识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教师就此引入新课:“今天研究了圆的特征,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这样就达到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创造实践操作机会,在动手中启迪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实际,尽量多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理解知识,加深印象。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 思考,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
精心设计练习,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在课堂上创造实践的条件外,课外还应鼓励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数学知识学以致用,以达到把数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的目的。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再测量一块地砖的长和宽,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5元钱,一共需要多少钱?通过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操作实践的作业,学生既巩固了知识,有效地培养了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也让他们从实践中体会出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离不开生活的道理,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规范操作流程,提升实践操作效率。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操作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有些学生“玩”学具,随意拼拼摆摆;有些学生我行我素,自己摆自己的学具,对教师讲解充耳不闻;有些学生抢别人的学具……作为教师,应审时度势,精心诱导,从而提升学生的操作效果。一是要明确操作要求,有效地减少学生操作的盲目性。二是要对操作适当的点拨。三是要规范操作习惯。四是操作要有外化的过程,让学生将看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这样教学,从动手到动口,手脑并用,学生在一次次观察和思考中,激活了较为深层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