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vi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基础教育在质与量方面均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少年掌握知识的总量,乃至深度、广度已经不是首要问题,而如何主动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同仁教师所接受。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主动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走进中小学课堂就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家长也嘱咐学生:“上课要注意听讲”。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环境。这就是所谓的传统学习方式。所谓传统学习方式就是在传统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绝大多数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共同运用的学习方式。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的特点主要是由教师教学的方法决定的,然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又主要由制度化的教师观所决定。也就是说,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限制和束缚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多元选择与创造性。这种学习方式的特点是:
  一、被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没有思维的碰撞,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被动、依赖、丧失主动性,过于服从权威,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单一性
  一是指学习主体学习途径、手段的单一性。学习主体获取知识和技能主要甚至唯一依靠教师直接传授,缺乏更多的学习途径和手段。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二是指学习主体大多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单一个体,不能形成大规模的集团和社会的整体性质的学习活动。
  三、知行对立性
  在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课堂教学在整体上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感,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被定格在科学世界和书本世界之中,散失了应有的完整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存在着一种疏远学生当下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的片面倾向,学生的学习只注重科学世界和书本世界,远离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再有,学生的学习注重未来世界,脱离现实生活。在“教育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种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总是想方设法把一种预设的成人化、社会化的生活模式强加给学生,牵引着他们走向一种既定的生活模式,而没有在认识到人的生活尤其是学生的未来生活是不可限定、不可全盘计划的,致使学生的学习严重脱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及比较,课程专家一致认为,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更新教学观念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这轮课程改革先要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传统的课程观和教学观认为:教学是课程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学校教学的实体和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现时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它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完成自己教案中设定的内容,更是课程的创新和开发。教学过程应成为课程内容的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新知识,习得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结论,又重过程。要把过程和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创新的过程;真正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必备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
  广义而言,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体验到的一切都是课程。凡是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教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一所学校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所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人的素质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水平。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对于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对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给学生提供尽可能优越的成长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可以包括三个阶段:第一,进入问题情境阶段;第二,实践体验阶段;第三,表达和交流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问题性、社会性与实践性。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分为两种: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类。课题研究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社会调查、科学实验和文献研究等。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如一次设计献爱心活动等。
  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提问是联系教师和学生思想活动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教师可提一些发散性问题,使学生的思路从一点发散到四面八方,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重新组合已有知识经验,找出新的答案。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的问题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关键词】有效发问 自主学习 强烈的兴趣 大胆提问  课堂提问是联系教师和学生思想活动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的
期刊
1.真诚的微笑往往能让你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2.在人际关系中,笑的形式和内涵多种多样,产生的效应也各有不同。  3.微笑是一种磁力、一种电波,能够让许多人的心灵相通,相近,相亲。  4.在你处处碰到的也是一副副冷若冰霜的面孔,那么,你的感受将会如何呢?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令人不快的场面并不少见。也正因为如此,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尽办法使自己微笑起来。  5.一个面带微笑的人,永远受欢迎。  6.
期刊
本文从胡锦涛总书记论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为起点,剖析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时期党群关系的发展路线,并以此为契机分析了当下的一些事件及其中代表的党群
估算作为一项数学技能,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着广泛的应用,估算意识的培养对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至关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呢?我认为,必须从激发学生自觉估算的潜意识人手,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估算过程的简约实用,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估算策略,并能对估算的结论作出合理的推论。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所得所失。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看法。  一、贴近生活,感受估算的价值  小
期刊
随着社会整体物质基础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现代健康生活的必备品———健身器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了衡量人们生活质量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并在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
期刊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Jordan) Hormaeche & Edwards]J115和G161是分别自水稻茎和根内分离获得的内生联合固氮细菌。其最适生长条件:培养时间为36h左右,生长温度为27-30℃,培养液pH值为6-7,适当的通气即振荡培养(120r/min)。经比较研究,水稻内生固氮细菌的最佳营养配方:(1)J115菌株:2%葡萄糖、1%蛋白胨、0.02
根据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要求,语文素质应包括四大方面:(1)要求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评议文字接受信息,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进行思想交流。(2)要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性格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3)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文明的素质。(4)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可见,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期刊
本文依据动画中线条的不同运用同时结合动画短片《篮心》来具体分析动画作品中线条的运用以及表现事物特征上的优点和不足,通过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以往优秀的影视作品,经过
20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新科技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形成;加速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