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省春耕农资及种植意向调研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GI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5年,国家临时收储玉米价格在7年保持上涨或持平的形势下,首次下跌,带动了原粮、运输成本以及市场价格的波动,而价格下跌,也影响到今年的春耕生产。为此吉林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于3月9~20日对公主岭、长岭、榆树、敦化、梅河口、双阳、舒兰7个县(市、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500份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农民种植意向和春耕农资购销情况。
  关键词:吉林省;春耕农资;种植意向
  中图分类号: F30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1.001
  1农业结构调整,玉米意向种植面积略减
  玉米结构调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据悉,2016年吉林省预计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600万亩以上,其中粮食作物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玉米面积5580万亩以上,比2015年至少减300万亩。
  从调查看,农民对调整种植结构的主观意愿并不是很强烈,更多是在焦急的等待新一年玉米政策的出台,以决定种不种玉米以及种多少玉米。目前统计的7个县(市、区)调减面积约80.98万亩,各地调减的玉米面积主要用于种植大豆、水稻、马铃薯、高粱、蔬菜、药材等。
  2市场效益制约,农民纯收益大幅下降
  吉林省农民的家庭收入多以种植粮食为主,而玉米种植占粮食种植面积的70%左右,所以2015年玉米临储每公斤下调0.24元,按全省玉米产量280亿公斤计算,农民要减收67.2亿元。7个县(市、区)玉米平均产量119.7亿公斤计算,减收28.7亿元,占全省减收额的42%。
  粮食价格高低直接关系种粮大户的收益。调查发现,即使种植面积相同,各地由于土壤品质、气候条件不同,不同县(市)之间及同县不同村、同地不同品种之间比较,产量、品质、收益大不相同。
  县与县之间纯收益相差悬殊。榆树市弓棚镇种植大户1公顷地总投入7785元,产量11000公斤,毛收入18600元,扣除租地费用1万元和总投入后余475元。梅河口市新合镇种植大户1 公顷地总投入7430元,产量5000公斤,毛收入7800元,扣除租地费用5000元和总投入后赔4630元。
  同县不同村纯收益相差悬殊。长岭县东部和西部受气候、土壤、环境等因素,投入、地租、产量及收益都有很大差异。东部1公顷地投入为6850元,西部为5000元,相差1850元。产量东部比西部能多4000公斤。租地费用两地相差4000元左右。如果按相同价格出售,两地毛收入相差6000多元。扣除租地费用两地纯收益也相差2000多元。
  同地不同品种之间纯收益相差悬殊。敦化市种植1公顷大豆要投入3990元,租地4000元,共需7990元,产量约2300公斤,市场价3.4元/公斤时出售,加上国家政策性补贴(目标价格补贴)810元,毛收入约8630元,扣除成本,纯收益为640元左右。种植1公顷玉米投入6000元,租地4000元,共需10000元,产量约9500公斤,市场价1.56元时出售,毛收入为14820元左右,扣除种植成本,纯收益为4820元。两者相比大豆纯收益比玉米少4180元。
  3 2016年备春耕时期农资购销情况
  从目前春耕农资供需看,种子价格略涨,化肥、柴油价格稳中有降,机械费用预计降低,农药价格可能与去年基本持平,预计今年农民物质投入不会有大的变动。但受2015收益减少的影响,今年租地费用会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从发展趋势看,2016年玉米临储价格继续下调的可能性很大,农民靠种玉米增收的空间有限。
  3.1化肥价格稳中略降,网上购销“火”
  从调研情况看,2016年吉林省农资品种齐全、结构合理,货源充足,价格稳中略降。国产尿素、氯化钾、复合肥、磷酸二铵的市场均价分别比去年同期下跌15%、3.5%、2.1%、6.7%。尿素每袋下降10元以上,氯化钾、复合肥和二胺每袋下降3~8元,而复合肥的价格几乎没降,农民种地化肥投入费用和去年持平或小幅小降。
  春耕生产临近时,走访几家农资经销店发现人气不是很旺,来店问价的人多,真正买的人少。据双阳区种子直销店经销人员介绍:往年这个时候是忙得热火朝天的,一车一车的送货,现在看不准呀,即使个别需要补货也不敢补,就怕放在这没人买。由于今年玉米价格下降和经销商竞争激烈,化肥价格虽有下调但现在进货厂家不赊账,农民想买化肥又没钱,还得赊给他们,再加上我们这网上化肥销售也不错,也制约了实体店的销售。
  说到网上销售,双阳区农业局的同志介绍说,全区80%的村镇都有网店,农民不用出屯就可以通过网店购买到所需化肥。网购农资是厂家直销,将中间商的利润返利于民,质量有保证,网上每袋化肥价格有的能比实体店低1~3元,还免费送货到家,农民比较认可这种服务方式。可见,未来“互联网+农资购销”形式将在源头上改变农村传统的购买习惯,全面提升农业全产业链向多渠道、多领域拓展。
  3.2种子价格稳中略涨,农民购种“精”了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现在农民对选种的重视程度增加了,今年种点啥?啥牌子的种子好?梅河口市一家种子销售店的负责人说,现在农民在选种上越来越精了,问的越来越细了,选择的目标越来越科学了,品质好、产量高、抗旱抗病抗倒伏品种比较受欢迎。从调查县看,今年种子入户进度比去年同期有所推迟。截至3月18日仍有10%~20%农户在观望,等待国家相关政策提早公布,以便于对比种植效益后确定今年的种植结构。无论种啥今年的种子市场货源是充沛的,而且品种繁多,就梅河口市就有200多个品种在销售。从价格上看今年种子价格稳中略涨,主要是由于去年新疆、甘肃等制种基地种子减产的原因。但华农887、垦单22的价格为120元/8000粒,源玉3为120元/10000粒,良玉99为60元/5000粒,价格基本稳定。先玉335、天农9、农大935、禾育47等个别品种每袋上涨5~10元不等。   3.3成本收益预期下降,土地流转费“跌”了
  调研中发现,随着玉米临储价格的下降和预期与国际价格的接轨,今年土地流转租金价格也在相应地减少。一般地租在4000~6000元/公顷的地区,租地费用基本没变。地租在7000~9000元/公顷的地区,租地费用下降500~1000元,地租在10000元/公顷以上的地区,租地费用下降约2000元左右。规模经营主体普遍反映,地租费用得下降至4000~6000元/公顷以下,成本收益才能基本持平或略有收益。
  4存在的主要问题
  4.1种植结构调整普通农户有顾虑
  在与农户的交流中发现,连年启动的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无形中让农户形成了对政策粮收购的依赖。当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来临时,农户普遍缺乏种植花生、高粱、大豆等其他作物的市场信息和抗风险能力,多数农户反映去年玉米价格的大幅下跌,收不抵支,对今年种植什么感到困惑,种玉米怕收益继续减少,种大豆比价效益低不赚钱,种杂粮杂豆市场需求有限,种经济作物销路难找,没人收、无处卖、卖不上价已成为有调整意向的农民最大的顾虑。
  梅河口市东兴镇的几个种植大户担忧地说,他们租地合同是到2025年,想不种都不行。种植玉米轻车熟路,操作简单、省时省工。从长远考虑还购置了全套农机具,已经是规模种植了,尽管收入减了,还得继续种玉米,若改种其他作物就要添置新机械,不仅增加投入,而且担心销路,当年的效益也难料,所以只能试着来调减。
  在榆树大豆规模种植项目区可以享受每公顷一定额度的补贴,但农民仍然不愿意种,一是很难同时达到5公顷以上连片种植和建积肥场等几个条件,即使达到了每公顷相应的补贴也仅能和玉米的收益持平;二是前茬玉米地施用除草剂对后茬大豆的危害较大,第一年植株长不高,影响当年产量,第二年在气象条件都正常的情况下才能恢复正常产量;三是大豆的田间管理要多于玉米,影响外出打工挣钱。
  4.2规模经营主体资金短缺融资难
  由于2015年种植玉米收益大幅缩减,通过土地流转进行生产的规模经营主体在2016年的备春耕生产期间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租地费用和购买化肥,只能赊购,但赊购要付一定的利息,如赊购农资款10000元就要多拿500~1000元的利息,无形中对规模经营主体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还有部分规模经营主体贷款抵押难,因为土地承包证在农民手中,去银行贷款缺少有效抵押物,为此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比较突出。
  4.3政策出台晚农民种啥还犹豫
  无论是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还是大豆目标价格政策这些年在保护主产区农民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相关政策还没有出台,农民担心临储收购价格继续大幅下调、大豆目标价格补贴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对今年的种植收入情况没有准确的预判,种玉米还是种大豆或其他经济作物犹豫不决。
  4.4市场信息不对称扩大再生产受限
  农业生产者掌握信息量的多少会对农业生产的决策产生直接影响。调研中,基层干部反映最多的就是农民多数缺乏传递市场信息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多数农民不掌握市场的需求,也就不知道如何调结构;不掌握农产品销路,也就难以扩大生产;不掌握市场行情信息,也就卖不上好价格。村干部担心出现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的现象,这些都使农村的市场化进程速度减慢,必然使农民的增收效益得不到快速的提升。
  4.5农村劳力老龄化不利于规模经营
  目前,农村务农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使得农业生产面临着“农二代”潜在缺失。现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年龄大多在45~50岁以上,文化素质偏低,满足于现有生产生活模式,不接受或不愿意接受新技术,而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懂技术、会管理、能操作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人才,本可以用推广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式来发展农业生产,但由于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民不能真正在城市生根,他们仍要保留自己的土地作为生存保障,因而很难将分散于众多农民手中的土地进行有效的集中,实行规模经营。
  4.6土壤有机质减少造成除草剂隐性药害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持续,土壤质地每年都在变化,却常常被忽视。现在绝大多数农田由于连续多年单一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养分失衡,有机质含量大幅下降,耕层越来越浅,甚至可导致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持久污染,削弱增产的边际效应。据长岭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介绍:玉米田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已经成为常态技术措施,由于连续多年使用一种或几种除草剂,特别是使用莠去津等长效除草剂对下茬轮作其他作物有很大影响。玉米地改种大豆,受除草剂残留的影响,当年的大豆苗长得矮,产量不理想。对旱改水的地块要特别注意上年使用除草剂种类和剂量等。
  5相关建议
  5.1建议各类补助资金向主产区倾斜,并将饲料加工纳入补贴范围
  近几年吉林省加工企业经营步履维艰,据梅河阜康工作人员介绍,玉米备库量远小于前几年,由于经济下行,加工产品严重积压,企业亏损,转化能力明显弱化。为了玉米去库存,3月17日,吉林省率先公布2016年深加工企业1~6月对纳入补贴范围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在省内自购自用的玉米,按实际消耗数量给予150元/吨的补贴。但由于财政压力较大,补贴比上年第4季度少100元/吨。鉴于吉林省是粮食大省、财政小省的情况,建议中央财政资金对加工企业的补贴政策向主产区倾斜。饲料行业对玉米的消化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饲料企业在市场中完全靠自我生存,如果能拿到一定的补贴,就会减少进口玉米的采购,促进玉米快速进入流通领域进行消耗,进而加快消化“中国粮”的进度,建议将饲料加工企业也纳入补贴范围。
  5.2创新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是把现代生产要素、经营模式、发展理念引入农业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多样,渠道多条,各地也都有成功的探索。榆树市田丰合作社理事长陈卓介绍:2010年~2014年,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农民合作社都在抢地扩张。但去年玉米价格回落,开始“倒逼”农民合作社转变经营模式。不少农民合作社像我们一样,已经放弃直接从农民那里租赁土地的模式,全部改为“土地托管”的经营模式,即合作社全程负责耕种、销售, 售粮后扣除合作社投入,与农民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敦化官地一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今年我们准备扩建标准化粮仓,利用富余仓容,探索创新粮食代储形式,即农民将粮食存入合作社,可随时提取粮食、折现,合作社不收保管费,卖出时双方按比例对增值部分分红,这种存粮不存钱的形式农民叫它为“粮食银行”。实践证明,土地托管能够较好地适应土地流转新形势,化解长期困扰农民外出务工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的矛盾,是一种接地气的规模经营实现形式。因此,要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现统一耕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5.3适度发展地方特色,加快农产品产业升级
  梅河口市芍香中草药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了他们在杏岭镇种植中草药1000亩、山野草1000苗、油葵5000亩,年终算了一下收入高于种玉米2倍以上,不仅如此还有投入少、错峰种植、市场销路好等优势。榆树五棵树镇国东农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他们今年想尝试将玉米地改种高粱,通过自建酒厂和农民签订单,保证收益,农民也不用奔波外出打工,真正实现产加销一条龙的经销模式。鉴于此,建议各地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适度发展特色经济、循环经济,探索出一条集中布局、集群发展、规模发展的农产品产加销一条龙的市场竞争力强的新路。
  5.4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农民适度种植
  注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农业转型有利时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期盼国家玉米具体相关政策、细则尽快落地,确保玉米价格变化能够真正引导结构调整。同时希望变化后的玉米价格和大豆价格比价关系合理,真正建立“以市场为基础、以价格为导向”的种植结构调整制度。
  5.5适当提高农业保险赔付标准,探索农业保险新模式
  近几年,极端天气频现,农业自然灾害增多,目前仍无法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局面,自然灾害对大田作物的影响较大。但农业保险的赔付标准却很低,每公顷玉米绝收赔付3000元,连农民的基本投入都弥补不了。因此,建议适当提高农业保险赔付的标准,并逐步放宽贷款抵押条件,将保险和贷款有机结合,探索农业保险新模式,有效提升保险在农业灾害救助时的积极作用。
  5.6吸引外出农民回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非农产业与农业收入差距的增大,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弃农现象很普遍,解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在生产环节的收入,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在农村的就业机会,吸引他们回乡创业。要加大职业农民培育资助力度,进一步改善职业农民培育条件,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加强技术扶持,创新金融服务,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问题,推进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作者简介:于伟,本科学历,吉林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信息统计分析;孟祥萍,硕士,吉林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信息统计分析。
其他文献
农机推广体系的创新与完善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农机推广体系的创新与完善必须以解决我国农机推广体系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目标,以行之有
在国家玉米市场价格政策调整的新形势下,玉米价格大幅度下降,为了确保玉米生产效益,本文提出了以节本、提质、增加科技含量为核心的玉米生产的四个关键措施,供广大玉米生产者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机械化机具的引进和示范成功,使我县马铃薯播种面积持续增加,开始大规模,连片种植,经济效益明显,为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全县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国家为了解决未来农业发展中的主体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长期工程,主要是对农民进行文化、技能、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培训,使经过培训后的农民达到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以农民为职业,具有法律意识、市场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与传统意主义上的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不再是身份的代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未来土地谁来种、如何种的
摘要:杨树是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其中烂皮病是北方地区杨树人工林主要病害。本文从杨树烂皮病病原菌及为害症状、发病及流行规律、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杨树烂皮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基层林业生产单位对病害诊断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杨树烂皮病;发病规律;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1.032 
建构主义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理论影响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包括课程观、知识观、教学观、学习观、评价观等。
近年来,榆树市委、市政府在保持粮食产能的同时,凭借地域优势和丰富的粮食资源,大力发展北方特色棚膜经济产业。目前,全市蔬菜园区发展到106个,其中国家级标准化园区9个省级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