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年轻班主任有类似的描述:刚当班主任时,我和学生交上了朋友,宽容他们的错误,注重用爱心感化他们。起初,班里学习劲头很足,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纪律大乱,学生浮躁起来。无奈之下,我开始板起面孔。学生根本不服我,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敢和我顶撞。对于如何进一步严格管理,我束手无策。我感觉上了师爱的当!
呜呼!怎能如此?师爱,决不会使人上当!不管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凡是认为师爱使人上当者,肯定不是上了师爱的当,而是师爱不当。师爱不当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模糊了师爱与宠爱、溺爱、偏爱的界限。师爱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著名教育家夏丐尊也说:“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可见,班主任应该爱学生也必须爱学生。但是师爱不能是宠爱、溺爱和偏爱。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娇纵的爱,是娇惯的爱,是偏心的爱,是包庇的爱,是护短的爱,是过分的爱,是由着学生性子的爱,是失去理智的爱,是失去公平公正的爱,这样的爱不但会纵容学生,惯坏学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也不利于班级的团结,不利于班级的纪律,不利于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
第二,模糊了尊重与迁就的界限。尊重学生是师爱的核心要求。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一个不尊重学生的班主任,绝不是一个真正有师爱的班主任。但是尊重学生绝不是迁就学生,对学生的尊重是应该讲原则的,在是与非、对与错、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等原则问题面前,班主任是不能含糊的,决不能因为所谓的“尊重学生”,而迁就学生的非、错、坏、恶、丑,在该教育学生时不去教育学生,在该批评学生时不去批评学生,在该惩罚学生时不去惩罚学生。
第三,模糊了宽容与纵容的界限。宽容学生是师爱的基本要求。宽容是学生茁壮成长的阳光,宽容是浪子回头、改过自新的港湾。学生犯错误、做错事、有缺点、有失误是难免的,面对学生的缺点错误,班主任应该以天空般广阔的心胸去宽容学生。这种宽容,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它给予学生的是尊重和信任,给予学生的是深刻反思、改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但是宽容学生绝不是纵容学生。纵容学生,会使学生错上加错、变本加厉;纵容学生,会使学生误入歧途、越陷越深;纵容学生。会使学生我行我素、为所欲为。我们在宽容学生时,切忌把宽容变成了纵容。
第四,误以为讲师爱就不能讲严格。师爱与严格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爱必严,严必爱。严格是师爱的重要原则,严格本身就是一种师爱。严格是教育的应有之意,师爱如果缺少了严,就不是真正的、正常的师爱。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做到严而有情、严而有爱、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效。
第五,误以为讲民主就不能讲纪律。班主任对学生发扬民主,是师爱的表现。一个讲师爱的班主任,应该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作风处理班级事务。如果班主任对学生不讲民主、独断专行,对班级实行“法西斯式”的“独裁统治”,是难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的,这样也谈不上师爱。但是讲民主并不是不能讲纪律,民主与纪律是一对“孪生子”,二者是形影不离的。真正的民主,都是在一定纪律约束下的民主:真正的纪律,都是在民主要求下的纪律。如果只讲民主,不讲纪律,班级的秩序就会混乱,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就难以有效开展。可见,师爱并不单纯是对学生发扬民主,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纪律要求也是师爱的必然要求。
第六,师爱缺乏诚心、耐心和细心。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必须是真诚的、诚心诚意的,来不得半点虚假。班主任应该对学生心平气和,以诚相待,以诚相见。如果班主任的爱缺乏诚心,就会失去学生的信任和信赖。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必须有耐心。班主任应该耐心期待后进生的转化,耐心对待后进生的“反复无常”、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耐心发掘后进生的潜能,耐心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和长处,耐心引导、启发和诱导全班学生。缺乏耐心的师爱是不稳定的、不长久的爱。如果班主任的爱缺乏耐心,就会使后进生的转化成为泡影,使班级工作前功尽弃。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必须细心。班主任要学会细心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细心了解学生的细微进步,细心处理班级中各种复杂的问题,特别要细心对待学生的情感、需要、愿望、兴趣、爱好、志趣等问题。只有这样,师爱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感染和影响学生。
综上所述,不是师爱使人上当,而是师爱不当使人丧失了师爱。作为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班主任,应该理清师爱不当的原因,努力克服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不断提升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水平。
呜呼!怎能如此?师爱,决不会使人上当!不管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凡是认为师爱使人上当者,肯定不是上了师爱的当,而是师爱不当。师爱不当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模糊了师爱与宠爱、溺爱、偏爱的界限。师爱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著名教育家夏丐尊也说:“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可见,班主任应该爱学生也必须爱学生。但是师爱不能是宠爱、溺爱和偏爱。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娇纵的爱,是娇惯的爱,是偏心的爱,是包庇的爱,是护短的爱,是过分的爱,是由着学生性子的爱,是失去理智的爱,是失去公平公正的爱,这样的爱不但会纵容学生,惯坏学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也不利于班级的团结,不利于班级的纪律,不利于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
第二,模糊了尊重与迁就的界限。尊重学生是师爱的核心要求。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一个不尊重学生的班主任,绝不是一个真正有师爱的班主任。但是尊重学生绝不是迁就学生,对学生的尊重是应该讲原则的,在是与非、对与错、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等原则问题面前,班主任是不能含糊的,决不能因为所谓的“尊重学生”,而迁就学生的非、错、坏、恶、丑,在该教育学生时不去教育学生,在该批评学生时不去批评学生,在该惩罚学生时不去惩罚学生。
第三,模糊了宽容与纵容的界限。宽容学生是师爱的基本要求。宽容是学生茁壮成长的阳光,宽容是浪子回头、改过自新的港湾。学生犯错误、做错事、有缺点、有失误是难免的,面对学生的缺点错误,班主任应该以天空般广阔的心胸去宽容学生。这种宽容,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它给予学生的是尊重和信任,给予学生的是深刻反思、改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但是宽容学生绝不是纵容学生。纵容学生,会使学生错上加错、变本加厉;纵容学生,会使学生误入歧途、越陷越深;纵容学生。会使学生我行我素、为所欲为。我们在宽容学生时,切忌把宽容变成了纵容。
第四,误以为讲师爱就不能讲严格。师爱与严格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爱必严,严必爱。严格是师爱的重要原则,严格本身就是一种师爱。严格是教育的应有之意,师爱如果缺少了严,就不是真正的、正常的师爱。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做到严而有情、严而有爱、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效。
第五,误以为讲民主就不能讲纪律。班主任对学生发扬民主,是师爱的表现。一个讲师爱的班主任,应该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作风处理班级事务。如果班主任对学生不讲民主、独断专行,对班级实行“法西斯式”的“独裁统治”,是难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的,这样也谈不上师爱。但是讲民主并不是不能讲纪律,民主与纪律是一对“孪生子”,二者是形影不离的。真正的民主,都是在一定纪律约束下的民主:真正的纪律,都是在民主要求下的纪律。如果只讲民主,不讲纪律,班级的秩序就会混乱,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就难以有效开展。可见,师爱并不单纯是对学生发扬民主,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纪律要求也是师爱的必然要求。
第六,师爱缺乏诚心、耐心和细心。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必须是真诚的、诚心诚意的,来不得半点虚假。班主任应该对学生心平气和,以诚相待,以诚相见。如果班主任的爱缺乏诚心,就会失去学生的信任和信赖。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必须有耐心。班主任应该耐心期待后进生的转化,耐心对待后进生的“反复无常”、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耐心发掘后进生的潜能,耐心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和长处,耐心引导、启发和诱导全班学生。缺乏耐心的师爱是不稳定的、不长久的爱。如果班主任的爱缺乏耐心,就会使后进生的转化成为泡影,使班级工作前功尽弃。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必须细心。班主任要学会细心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细心了解学生的细微进步,细心处理班级中各种复杂的问题,特别要细心对待学生的情感、需要、愿望、兴趣、爱好、志趣等问题。只有这样,师爱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感染和影响学生。
综上所述,不是师爱使人上当,而是师爱不当使人丧失了师爱。作为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班主任,应该理清师爱不当的原因,努力克服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不断提升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