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学生习作不竭的源泉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uiqi8627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当万众瞩目的北京2008奥运会的吉祥物正式揭晓时,我紧紧抓住了这一“生活资源”,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福娃,了解奥运,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福娃的来历、特点及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2.以“福娃”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训练他们的说写能力。
  3.围绕习作内容,培养学生查阅、收集资料和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主动查阅资料,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想认识它们吗?瞧,它们来了!
  (教师出示五个形象活泼、可爱的福娃,并用拟人化的口吻说:“嗨,大家好,我们是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我们兄弟五个,都有个好听的名字,分别是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今天我们想和同学们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吗?)
  2.同学们,福娃兄弟说出了他们此行的心愿,那我们可不要怠慢了好朋友呀,快用我们热情的话语欢迎福娃的到来吧!
  (学生自由说,直抒胸臆)
  3.一声声热情的话语,可看出同学们对福娃的喜爱之情。大家想不想对我们的好朋友有一个全面、深入地了解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福娃,去了解它们,去感悟它们。
  【评析: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习作的重要内驱力。课始,教师巧创“交朋友”情境,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交际氛围。当那可爱的“朋友”像变法术似的从老师手里拿出来时,孩子们的眼前一亮,他们兴奋了,而此时教师那拟人化的口语介绍,更是激起了他们的交友欲望。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思维活跃,语言丰富,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形象感知,品悟内涵
  1.引导观察,描述外形。
  同学们,看着这五个活泼、可爱的福娃,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他们的外貌吗?
   (提示:可以从整体上来说,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地说)
  2.生生交流,分享收获。
   (教师适机引导学生从颜色、读音、样子、特点上来描述)
  3.设疑启思,引导探究。
  同学们描述得真形象,能把五福娃各自的色彩和造型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并读出五福娃名字的谐音是“北京欢迎您”,说明大家仔细观察了!但我们的观察还停留在表面,要想更深入地了解福娃,必须走进福娃的内心世界。能告诉老师你们还想了解福娃的哪些方面吗?
  4.交流探究欲望。
  5.汇总问题。
  (1)为什么用蓝、黑、红、黄、绿作为五福娃的颜色呢?
  (2)把鱼、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飞燕的形象融入了五福娃的造型当中,有什么特定文化内涵呢?
  (3)五福娃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呢?
  (4)艺术家们是怎样设计出这五个福娃的?
  6.动画显示,形象感知。
  播放2008奥运吉祥物的动画宣传片并伴有激情洋溢的画外音:
  万众期盼的北京2008奥运吉祥物终于精彩出炉啦!它就是五个颜色不同、形态各异、活泼可爱的福娃。
  身着红装的是福娃欢欢,以奥运圣火为原型,代表激情,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象征北京对奥林匹克的热爱;福娃晶晶,原型熊猫,代表欢乐,体现北京对世界的友好和热情;福娃贝贝,原型鱼娃,来自江河湖海,代表繁荣,象征对世界和平发展的祝福;福娃迎迎原型藏羚羊,来自草原,代表健康,体现中国人民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热爱; 福娃妮妮,原型京燕,来自天空,代表幸运,体现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理想的追求。这五个福娃呼应了奥运五环的蓝黄黑绿红的颜色,而它们的名字串联起来就组成了“北京欢迎你”这句话。
  五个福娃将带着北京的盛情,将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邀请各国人民共聚北京,欢庆2008年奥运盛典。
  7.交流收获,深化感悟。
  (教师适机点拨,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五个福娃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评析:赏心悦目的形象、鲜艳明丽的色彩、生动逼真的画面、动听可感的声音,这一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再通过生生互动,使得他们在观察中交流,在质疑中提升,在感悟中深化,逐渐领悟福娃那丰富的内涵。】
  
  三、资料整合,感悟艰辛
  
  1.激趣设疑。
  五个可爱的福娃承载着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焕发着奥林匹克精神,带着祖国人民的盛情,来到了世界人民中间。那么艺术家们是怎样设计出集智慧和文化于一身的福娃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课前搜集来的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交流搜集来的资料。
  (教师巡视、评点学生收集来的资料)
  3.学生代表上台介绍,共享资料。
  (出示)
   材料一:2005年3月11日,由韩美林为组长等9名专家组成的吉祥物修改创作小组,对从征集到的662件作品中评出的6件优秀作品进行了两个星期的封闭式修改和创作。
  在修改过程中,专家们一方面继续围绕原有的6个创作思路继续深化创作,一方面也在寻找突破的灵感。专家组又从中国版画、民族服饰、古代饰纹中寻找到灵感和启发。经过几天几夜的创作、修改,“福娃”作品逐渐清晰。
  材料二:在修改创作过程中,北京奥组委多次邀请各界人士代表对吉祥物候选作品进行评议。此外,北京奥组委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一所小学49名三年级学生和一所幼儿园大班小朋友进行了访问和测试。
  材料三:3月29日到6月9日,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修改和创作进入到主攻阶段。封闭创作期间,韩美林两次因生病住院,紧急治疗后,马上返回创作地,继续夜以继日工作。
  4.小组讨论,感悟创作的艰辛。
  5.创设情境,深化对艰辛创作的理解。
  此时此刻,面对着如此艰辛付出的专家和如此内涵丰富的福娃,我们肯定有一肚子的话想对他们说。请自由选择下列一个角色、一种情境练说。
  我们想对专家(或五福娃)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员想对专家(或五福娃)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国友人想对专家(或五福娃)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福娃想对专家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生之间练说,加深感悟。
  【评析:课前的广泛阅读和收集资料,使学生储备了丰富的话语材料;课中的交流和感悟,使得他们的资源得以共享,在相互的补充和启发中,他们对专家艰辛劳动的感悟加深了。当这些积淀的情感存储于心时,教师又巧创说话情境,为学生的情感表达搭建了平台,学生感慨、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四、挥毫泼墨,一写为快
  
   1.谈话激发写作欲望。
  同学们专家把握时代脉搏,适应社会需要,创作了如此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和祖国人民心愿的福娃,让我们也用自己敏感的笔触写下这美丽的瞬间吧!
  2.交流写作思路。
  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写福娃呢?
  3.汇报并说出自己的拟题思路。
  参考题目:
  活泼可爱的福娃 激烈的竞选 福娃诞生啦
  我和福娃迎奥运 我和福娃交朋友 福娃的自述
  “美猴王”落选记 福娃来到我们中间
  我眼中的福娃 我和福娃的亲密接触……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点。
  5.修改,誊写。
  【评析:此环节是教师将学生由“生活状态”引入“写作状态”的最佳时机。教师有效地将学生从“要我写”的被动写作心理状态过渡到“我要写”的主动写作心理状态中来。同时这也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作文指导过程。】
其他文献
古代有一个官吏想排挤他的同僚,向老谋深算的师爷问计。师爷问:“其人最近的言行举止如何?”  “他工作辛勤,但表情轻松;他生活清苦,但操守廉洁;他处境孤单,但不求闻迭。”师爷摇头说:“毫无办法,你现在打不倒他。还得忍耐一下,以后再说吧!”  三年以后,蓄意发动攻势的一方又来找师爷商量。师爷又问对方的言行举止。回答是:“对方工作辛苦,但表情烦恼;操守廉洁,但言談偏激;不求闻达,只饮酒博弈。”  “情况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的大殿堂,成了我的追求。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应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匠心布置,力求使学校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点都充满活力。学生自己书写的张贴在走道墙壁上的古诗文、名言警句、绘画作品,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们如春风化雨般滋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教学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读中感悟;大力实施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感悟文中至真至纯的爱国情怀。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一幅幅梅花图片
语文教学有许多属性,文学性、思想性、社会性、工具性,众说纷纭,但最重要的归根结底是它的语言性。这是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有属性。因此,语言教学是语文课堂永远不落的“星星”。发展语言。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所谓语感就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养成的能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
我们今天的语文生活,开放、多元、约束很少,于是,常常有人们意想不到的某种说法在不经意间流行起来,当然,有些没过多久又会被新的流行所取代。  随着2011年央视春晚中一个喜剧小品的使用,“此处略去××字”“此处删去××字”的说法迅速流行开来,报刊文章、手机短信、广播电视节目、朋友聚会侃谈……都纷纷仿用,当然,最能追逐时髦的还是网络:春晚15天后,笔者在百度网上搜索,得到“此处略去”相关网页约2,17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离了哪一面,语文教学都会倾斜和失衡。因此,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应该互渗互透,更好地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复习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的课文,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
作为一线教师,到底怎样上好平时的常态课,使课堂教学既富有实效,又能闪现出智慧与情趣的火花。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我深深地认识到:常态课的成功除了要重视课堂的教学生成外,更要重视宽泛而合理的教学预设,备课要努力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这是根本,也是关键所在。请看在市级阅读观摩课上《金子》一课的教学案例。  [备注:《金子》课文大意是主人公彼得去淘金但一无所获。当他绝望时却发现
缘由:一则广告  “作文‘宝典’尽在其中,三十天彻底根除作文障碍、兴趣障碍和能力障碍”。  看到这广告,我思绪万千。作为教育一线的我们,多么希望能找到或者由专家学者提供一个省时高效的作文训练速成方法,但现实告诉我们,作文能力不是由技巧决定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包括生活实践、阅读实践、写作实践等,怎能“速成”?  思考一:习作是什么  1.习作是一种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不是
母语写作能力作为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在语言学习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处于书面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小学生而言,其写作能力的明显标志之一,便是其习作成品书面语化的程度。目前仅有少量研究关注到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习作的语言表现,如以词汇的丰富程度和词汇密度为测量指标,证实小学生的习作已具有书面语特征;从语篇的照应、省略、替代及衔接等方面分析四年级和六年级小学生习作的语篇衔接特征,发现小学生习
书名:历史与文化论丛  作者:钱穆  出版单位: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  ISBN:9787510812484  定价:46元  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今日中国,树立文化自信是重要任务之一。国内各界也正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上下求索,旨在通过揭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精髓与真义、解读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唤醒国人重新认识并积极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中国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