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离别,心情各异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ita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吕秀梅(1981-)文学硕士,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摘要:《雨霖铃》和《别离辞:节哀》都因描写离别而著称。同是描写离别,两位诗人的心情却不同。《雨霖铃》以凄婉的笔触来表现词人面对离别时沉痛苦闷的心情。在《别离辞:节哀》中,邓恩用玄学手法来表明离别只是暂时的,夫妻间的情谊不会因为离别而改变。经比较得知,两首诗中不同的别离心情是由诗人的文风不同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
  关键词:离别;婉约;玄学;文风
  一.引言
  作为婉约派词人代表,柳永擅长慢词,题材多以城市风光、歌姬生活以及文人羁旅为描写对象,在词由雅到俗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北宋的慢词发展和兴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雨霖铃》是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全词声情哀怨、委婉凄恻。
  约翰·邓恩是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玄学派诗歌以晦涩难懂的比喻和不拘一格的形式而见长。1611年冬,邓恩随罗伯特·特鲁里爵士出使法国,临行前写了《别离辞:节哀》一诗赠予妻子Anne。不同于《雨霖铃》伤感的氛围,在离别之际,邓恩劝慰妻子不要因为他的离开而伤心,不要把离别看成是爱情的障碍和终结,而应该将它看成是对爱情忠贞与否的考验。正如秦观所说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本文从玄学派与婉约派诗风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等方面入手,分析离别时的不同心情。
  二.同是离别,心情各异
  1. 文风的差异
  《雨霖铃》的基调是伤感的。“婉约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当时天才的作家们既有文学素养,又都洞晓音律,每填一词往往锤字练句,审音度曲,把如画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极其巧妙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表情达意又悦耳动听,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1]作为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是文学批评家热衷研究的对象。
  《雨霖铃》上阙着重描写离别。开篇就使用“寒蝉凄切”来点明整首词的基调是凄凉。“长亭”、“骤雨”、“泪眼”、以及“暮霭”等意象,体现了诗人和其恋人分别时的痛楚。“凄切”、“无绪”、“留恋”、“催发”、“无语凝噎”、“去去”、“千里”以及“沉沉”这些都是令人心情沉重的描写。[2]从这些描写中得知:婉约派词人更倾向于借景抒情这一表现手法。下阕抒发了别后的怀念之情,想象着别后能否再次相聚?“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句为全文情景交融的点睛之处。秋风瑟瑟,凉意无限之时的离别,使得分别之苦更加不堪承受。“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离别之愁无从排遣,唯有寄情于酒。本想千古情愁酒一壶,怎奈面对的只是“举杯浇愁愁更愁”的现实,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无奈。杨柳在古代通常有惜别、送别之意,此处的离愁别绪,自是不用多说。“晓风残月”的景物描写,将词人的哀婉幽怨的心境尽显。
  《离别辞:节哀》的主题虽然也是描写一对爱侣的离别,但是基调却完全不同。
  此诗前两节中,邓恩用因死亡而别离的场景来比喻夫妻间分离的痛苦。他表明应该像德高望重的人看待死亡一样地正常看待别离。第二节中,诗人主张不要因别离而痛哭,不要像世俗的人那样受不了别离。这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截然不同。第三节中,邓恩将别离比作天体运动。离别除了给夫妻双方带来思念之苦外是不会造成像地震那样的危害的,而如果夫妻之间有充分的理解,那么即使离别,也会像天体的震动一样,“什么也不伤”。诗歌第四、五、六节,强调了邓恩崇尚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情。这种爱情不注重肉体之爱,而是灵魂的和谐一致。最后三节的“圆规”意象是邓恩最著名的比喻,他把夫妻双方比作圆规的两脚,男方是动脚,不断旋转,女方是定脚,永远站在中心,看似不动,但是当男方开始转动的时候,女方也随之前倾,并随之旋转。男女双方互相倾心,互相支撑,互相理解,彼此忠贞的情感表现得非常新颖贴切。邓恩在提出“圆规”意象的同时其实也给我们提供了“圆”的意象。“圆”或者“球”在文艺复兴时期常表示圆满,因此“你坚定,我的圆圈也会准”表达了邓恩夫妻间无比融洽的爱情。[3]此外,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大多是以“圆”或“球”对世界上的一切进行观察和思考,利用“圆”或“球”的意象来创作。
  2.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的差异
  柳永年轻时,常出入歌妓馆为乐工歌妓撰写歌辞,因而被达官贵人所不齿,屡试不第。第三次虽说已考中了,但当仁宗知道柳永就是那个写《鹤冲天》(其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句)的书生时,便提起朱笔在他的试卷上写下了“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至此,柳永与功名无缘,索性流连于茶楼酒肆、花街柳巷,为歌女填词聊以谋生,并且不无解嘲地说自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1]胸有经纶却功名未就,流落民间,自然心中颇多感慨,生活无趣,仕途渺茫,柳永便欲离开京城。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于是便有了《雨霖铃》这一千古绝唱。
  其次,柳永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漫长的封建主义的一个阶段。当时父权制占统治地位,女子被定义为顺从的代名词。她们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男性。更何况,即将和诗人分别的女子,并不是柳永之妻。柳永居无定所,事业无成,和这样的人分离,只怕是再见无期。在此情景下,《雨霖铃》以如此凄婉哀怨的笔触描述着两人的离愁别绪,皆在情理之中。
  邓恩生活的时期是英国历史上最为关键的一个社会大发展时期,一个打破中世纪的束缚,思想上空前活跃的时期,而且“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异样丰富,有创见、有推动力的文学时期”[4]。此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浪潮已经过去,但是其影响却是深远的。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乐观精神的影响,《别离辞:节哀》虽然描写离别,但是其基调却是乐观的,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这首诗“轻松活泼,体现了他的思想意识,他也没有忽视对爱情的现实把握,让诗充满强烈奔放的感情,以及他那独特的精神之爱。他采用极富想象力的比喻和有些玄乎的夸张手法来阐释和强调他的主题思想”[5]。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即使离别在即,诗人仍然能够用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别离。
  三.结语
  《雨霖铃》和《别离辞:节哀》同样写离别,但由于作者的文风不同,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的差异,致使伤感的离别,在不同的诗人的笔下,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情绪。《雨霖铃》整篇都在描写别离带给人的痛苦和伤感,凄然哀怨之意跃然纸上。而《别离辞:节哀》却在众多奇思妙喻的烘托和一些惊世骇俗的描绘中,凸显出作者积极乐观的精神,同时也极力地宣扬着他所倡导的精神之爱。两篇佳作各具代表性,值得反复品味。(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Reference:
  [1]柳永集. (胡传志等解评)[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2]刘华民.宋词导读[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3]曹军,祖恩华. 浅析约翰·邓恩玄学诗中奇喻的哲学意味.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5). 2004: 67-69.
  [4]徐平.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意象及其人文主义精神.外国文学(10). 2009.
  [5]王佐良,何其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及研究.1998.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王义军,恒大地产集团法律事务中心总经理,社会职务: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法学会房地产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引言  “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古人认为名利都是浮虚的,但是,世人很少不是为了求名利的。  “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当代中国,就像一列快速疾驶的财富列车,每个人都想使劲挤上去,获得最丰厚的待遇。然而,机遇并没有青睐于每个人。  许家印
期刊
作者简介:翟小晶 (1988-)女,民族:汉2012级研究生 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专项:乒乓球。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休闲体育等分析介绍休闲体育与旅游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特点等在生活和学习中给我们带来的作用,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提高精神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休闲体育;休闲运动;旅游;生活质量  1.休闲运动的含义  1.1 含义  休闲体育需要休闲运动来做
期刊
摘要:南振中在记者生涯中通过学习,以及对实践的思考,总结出大量的新闻理论,本文主要撷取他在新华社日常工作中的主要方面,分别是组织策划重大战役性报道、为日常报道出“点子”、培养编辑记者队伍素质,来一一见证他对自己提出理论的亲历亲为。从这位处在新华社重要地位的总编辑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新华社光明的未来与发展。  关键词:南振中;理论;践行  新华社作为我国的国家级通讯社,是我国最大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中
期刊
摘要:共青团要顺应时代、社会和青年的新变化、新特点,做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委以青年团员为中心、以社团为纽带、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为途径,使团的工作既满足学校日益发展的需要,又能不断适应新形势下青年团员不断变化发展,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一些新挑战。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继续发挥在我国各青年团体和青年中的核心作用,为党的事业教育、团结和带领好青年。  关键词:团建;需求;新途径;管理;发展  引言: 
期刊
摘要:中国今天的经济发展令世界瞩目,创业的活跃期也相继开始。但发展的同时,由于我国经济起步晚,关于创业理论及其架构的研究虽然也有一定发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社会当代的创业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以当今四川省创业实例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对四川省大学生的创业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保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  关键词:四川省;大学生;创业;分析研究  一、
期刊
作者简介:刘娜:(1978-)女,陕西西安人,学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  摘要:乒乓球运动在我国的群众基础已经根深蒂固,被人们称为中国的“国球”。它以其游戏性强、限制性小、伤害性小、智益性高等特点征服了广大爱好者,使这项运动从1960年的全国九千多万人参加,一直发展到现在近两亿人参加乒乓球运动。因此,这项运动也是长期以来深受广大高校学生欢迎的一项体育活动. 一直以来,乒乓球专项选修课是
期刊
作者简介:张建军,(1967.-),男,单位:亳州市委党校,副教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摘要:西淝河美好乡村示范带建设依托城郊区位优势,充分利用生态水系发达、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捷等有利条件,按照“三化同步”、“三产融合”、“三农提升”的发展思路,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村庄布点、景区打造四个方面扎实推进,全力打造集生态观光、乡村体验、休闲度假、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期刊
作者简介:师少华,(1982.4-),女,蒙古族,河北省故城县,讲师,硕士,内蒙古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教学法。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实现了跨界,这就对于21世纪的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即实现沟通无障碍的的语言应用能力。因此,适应这一趋势,笔者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借用STUDIO理论的演讲模式,为英语课堂转换氛围,为学生培养更加使用的英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期刊
作者简介:潘潇祎(1982.-),女,内蒙古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和英语教学。  摘要:深度翻译,作为一种翻译策略,提倡用注释、评注、长篇序言等方法对原文本进行深度阐释和翻译。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的译文大量使用注释,是对深度翻译的充分利用。本文对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Volume 1中的添加的注释进行翻译个案的研究和讨论,结论认为只有通过深度翻译对原文本做出必要的解释才
期刊
作者简介:翟小晶 (1988-)女,民族:汉2012级研究生 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专项:乒乓球。  摘要: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有了很大改善;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和锻炼。一些退休老年人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来排解寂寞孤独,锻炼身体,沟通交际等。本文将通过对乒乓球运动特点的介绍以及结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来说明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给那些经常从事乒乓球运动的老年人
期刊